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效率评价及优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效率的社会网络形成机理

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信息的传递来提高人们知识水平技能和道德品质的活动,教育的过程如同“制造”,制造是指把原材料加工成适合的产品,教育是将学生通过学校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产品”。中外合作办学则相当于“合作制造”的过程。合作制造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方式,是指在动态的制造环境中,合作成员以网络的形式为了某一目标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实体进行合作来实现分布资源,尤其是在组织文化层面上对无形资源进行集成和优化以取得合作有效性包括经济性、强壮性、创新性、协同性与灵捷性的跨企业间组织模式。我国学者施锦华、李向阳(2008)提出合作制造的实质是通过适应技术环境大的市场环境等外部环境的时序差异,并且利用和创造合作的社会环境及产品创新等内环境、媒介环境的个体差异来获得变异制造环境中的主动权[94]。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制造资源的有限,美国经济学家Quinne(2001)和英国学者John H.Dunning(1981)提出了资源外取的思想,即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企业不得不通过合作形式来获得资源,并保持稳定流动。过去认为资源外取不是企业的优势,但是现在可以获得外取资源是企业智慧运作的体现[95][96]。同样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有限,在现有的有限资源下高校要发展就要外取资源,合作办学就是外取教育资源的最好形式。资源有限的合作方都会通过网络来实现价值,古利特指出网络结构和合作的网络理论的基本逻辑前提就是网络中各个节点具有有限的资源、容量和能力[97]。合作制造也可认为是各类制造资源在组织与社会层面上进行集成的过程。诸多关于合作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均强调了社会因素与无形资源的重要,这些都归属于文化范畴或是与文化相关的范畴[98],文化整合是合作制造的核心过程与基础[99]。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也是形成文化协同的过程。

在中外合作过程中外方院校作为知识资本与文化资本的输出方,将资源输送到中方院校,中方院校则主要作为教育资本的接收方。合作过程中既要学习知识、学习文化,又要学习新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最终培养出适合国际环境的特殊人才,这种协同效应如图2-1所示。

图2-1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协同效应

中外合作办学的“合作制造”以网络形式开展,其合作办学项目的效率也形成了社会网络特征,因此,本章依据合作制造的理论基础,从以下几方面论述中外合作办学及其办学项目效率的社会网络特征。

2.2.1 中外合作办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中外合作高等教育的具体形式,体现出了重要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00]

2.2.1.1 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功能

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功能是指合作办学教育活动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各个方面所发挥的效应或作用。主要表现为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

(1)中外合作办学的经济功能。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改革的深化、生产力的提高,高等教育已成为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高等教育的特殊形式,中外合作办学扩大了知识来源范畴,吸收了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增添了动力。

①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的生产过程主要依赖受过高等教育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随着我国与世界的全面接轨,在众多领域都需要既懂得专业知识又能对外直接沟通和交流的综合性人才,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省了成本。

②中外合作办学是先进的科学知识快速传播的重要手段。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主要来源于发达国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先进知识和技术的汲取主要来自于向国外学习,中外合作办学直接打开了对外学习的通道。知识可以迅速和大范围的传播,这样更多的劳动者掌握了知识,就会转化为更多的生产力。

③中外合作办学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的任务,中外合作办学可以根据合作的不同国家的国情进行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因此可以产生出很多新的理论知识和创新思想。此外,将先进的知识与生产前沿结合对社会的飞速发展起着推动作用[101][102]

(2)中外合作办学的政治功能。中外合作办学的政治功能也可以称为外交功能,这也是外交的一种手段。与其他国家建立关系,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

(3)中外合作办学的文化功能。教育是文化的载体,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将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也能将东方文化传向世界。中外合作办学除了将国外高校引入国内,也将中国知识传向海外,“孔子学院”就是最好的代表。高等教育对文化具有选择和提升功能,中外合作办学同样肩负这种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2.2.1.2 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也依赖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中外合作办学需要必要的物质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各方面,尤其是现在高等教育作为普及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更应该加大各项投入,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同时,经济发展的程度与阶段,对高等教育提出相应要求,以满足经济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生产力对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03][104]

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中外合作办学目标的设定。中外合作办学目的是要培养出与国际接轨的综合性高级人才,而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资源匮乏会直接影响“产出”质量,不能达到预期培养目标。

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和速度以及办学的模式。中外合作办学现在的模式多为依托现有高校的固定资产进行合作或联合培养,少数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由于生产力水平制约使合作办学的模式和规模受限。

③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生产力的高低影响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先进性,我国现在的教学手段相对于发达国家较落后,还有很多高校没能实现教育多媒体和教育网络化,这都由生产力匮乏所致[105]

(2)政治责任对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影响和制约。首先,中外合作办学具有一定的政治责任,尤其对于科研高校而言肩负着重点领域的保密工作,为了使国家机密不被泄露参与中外合作的人员就要格外注意。其次,中外合作办学是合作关系,在合作中要摆正双方立场,更要明确政治责任。再次,中外合作办学还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方向,以及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开展什么样的政治、哲学、道德的教育内容[106]

(3)文化传统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和制约。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中外合作办学也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107]。例如,教学方法,中国学生习惯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课堂上教师占主导,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西方教育多采用讨论和提问的形式,学生在与教师互动过程中自主学习。另外,西方比较开放,在课堂上很多话题都可以谈论,而在东方传统下,很多话题不易放在课堂讨论,这些都会对合作办学带来影响和制约。

2.2.2 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网络特征及网络模态

2.2.2.1 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网络特征

社会网络的思想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布朗(Radcliffe Brown)通过对社会结构的观注以非技术形式提出的。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越来越多的社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构建布朗的“社会结构”概念,认真理解“社会网络”的含义,渐渐地“社会网络”的概念步入学术领域。

“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及其间关系的集合。换言之,社会网络就是由很多个点构成,这些点再由不同社会劳动者形成的相关连线连接所形成的比较紧密的集合。用点和线来表达网络,这是社会网络的形式化界定[108]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部分社会网络专家利用形式化方法表征各种概念,形成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是由社会学家根据数学方法、图论等发展起来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者建立这些关系的模型,目的是将这些群体关系结构深刻地表达出来,进而将这种结构与群体或者是群内个体之间的关系找出来,研究相互之间的影响因素。它体现出“元认识论”的观点:①行动者是行动的主体,彼此互相联系,并不是独立分开、自主工作的;②行动者之间在进行相关联系时,物质或是非物质资源都在其中进行传递,是资源流动的主要方式;③基于个体网络模型来说,网络结构环境与个体行动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个体行动是依赖于网络结构环境进行的,因此受到其约束;④网络模型在建立时,一般来说都是将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等进行简化,深化为各个行动者互相联系的方式[109]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模式隶属教育的大范畴,而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既然是社会活动就会存在“关系”,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具备了社会网络特征。就社会网络的基本构造来说,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称其为结点;其二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称其为联系。在社会网络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就是研究相关的网络,这些网络也就是由结点和联系构成的。网络的构成可以影响到网络的很多方面,如性质、功能等。

(1)点:社会行动者——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社会网络的结点是各个社会行动者,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结点即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结点即参与合作办学的项目。网络中内容的流动主要包括信息和影响两个要素。对于两个要素的直接影响力方面的内容很多,但是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下面三个。

①信息:这里所谓的信息主要是指信息本身包含的内容的特性,也就是最终效果、重复的次数、针对性等。

②联系性:也就是说信息在扩散方面的一些性质。

③说服力:也就是指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是否顺畅的特性。

根据上述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于网络中不同的结点来说,就可以将其本身的特性深刻地反映出来,如图2-2所示。

图2-2 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网络结点

信息专家——知识的来源:

中外合作办学所形成的社会网络体系中,信息专家是知识的来源,体现为引入的外方先进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包含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作为信息的源泉,源源不断地提供知识。

联系人——交流的来源:

联系人是人力专家,他们具备认识人与组织人在一起的能力。他们在网络中的作用非常明显,不但可以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增快,也可以使得资源得以优化配置,还可以保证传递效率上的提高。专家提供了信息后由联系人进行传播,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联系人”即合作办学机构或合作办学的具体项目。

信息推销者——说服力的来源:

信息推销者有着极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如沟通技巧、非语言的说服力。在合作办学中机构或项目中的教师就是通过表达能力和说服能力让学生接受传播的知识。

(2)关系:行动者之间的联系——中外合作项目主体间的联系。一般意义的关系主要有以下表现:

①个体评价关系:喜欢、尊重等。

②物质资本的传递:贸易来往、物质交流。

③非物质资源的转换关系:行动者之间的交往、信息的交往等。

④协会或者隶属关系:参加某个学术团体,属于某个社会俱乐部。

⑤行为上的互动关系:行动者之间的自然交往,如谈话、拜访等。

⑥空间关系:城市之间的关系,迁入、迁出。

⑦正式关系:如教师与学生、老板与雇员。

⑧职位升迁,地位流动。

⑨生物意义上的关系:遗传关系、亲属关系以及继承关系。

中外合作项目中包含了“多元关系”,包括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源的传递和转换,即知识的传递和物质资产的投入;行为上的互动,即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学术活动和合作双方的定期会晤;正式关系,即双方的合作关系,关系的强度由合作项目的数目来体现,合作项目数越多,表明合作关系越强。

2.2.2.2 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网络模态

“模态”简称“模”,指的是行动者集合。模的数目是网络中社会行动者集合类型的数目。分为以下几类。

(1)1-模网络。由一个行动者集合内部各个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网络。此网络中行动者可以是各种类型,可以是个人、子群、组织、集体等。从网络角度出发,这些资料都是来自一个行动者集合内部的关系,因此称为1-模网络。

(2)2-模网络。来自一类行动者集合与另一类行动者集合之间关系的网络。在这种网络中第一个行动者与第二个行动者来自于不同的集合。

(3)隶属网络。2-模网络的特殊形式。如果一个模态为“行动者”,另一个模态为行动者所在的“部门”,那就称这样的2-模网络为“隶属网络”。虽然它是一个2-模网络,但是它仅有一个集合的行动者,另外一个集合是一系列为行动者所隶属的事件。在隶属网络中,这两种模态是行动者和事件。

网络分析者一般认为个体行动者嵌套于多种关系网络中,关系网络又嵌入更大的关系网中,因此形成了“多模态”结构。中外合作办学所形成的就是这种“多模态结构”。因为合作办学中,中方院校与外方院校本身就形成了网络,有着复杂的关系,同时彼此又嵌套在大的教育环境中,所以形成了复杂的多模态结构,可以分为“中方学校内部社会网络”和“与外方学校合作的外部社会网络”,如图2-3所示。

图2-3 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网络概念模型

2.2.3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效率的社会网络特征及网络模态

2.2.3.1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效率的社会网络特征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效率形成的社会网络指的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项目与产出效率关系的集合。

(1)点:社会行动者——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效率形成的社会网络中结点为合作办学中的各个学科或具体专业构成的具体项目。

(2)关系:行动者之间的联系——与产出的效率强度联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效率的社会网络由具体项目与学生产出和教师产出的效率来体现,这种关系的强度由效率的高低来表示;效率越高,说明该项目与产出的联系越紧密,效率越低,说明该项目与产出关系越弱。

2.2.3.2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效率的社会网络模态

合作办学项目效率中行动者类型的数目即为合作办学项目效率网络的模态。在效率网络研究中主要体现为两类行动者:一个是合作办学的具体项目;一个是教师方面产出或学生方面产出。因此,合作办学项目效率网络也属于2-模网络,本书主要研究项目的产出效率特点,没有其他嵌套关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效率的社会网络概念模型如图2-4所示。

图2-4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效率的社会网络概念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