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话百年:师生回忆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回忆母校

1957届 赵美琴

 

离开母校北京第十九中学至今已有50多年,但50多年前的学生生活依然历历在目。特别是后来我又从事了教育工作。用我多年的办学经验与十九中校长、老师们的育人方法对比,我认为十九中一贯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办学的思想方法符合党的教育方针。

我是1957届高中毕业生,在校6年,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批爱岗敬业的老师,如教外语的杨星若老师,教数学的陈天然老师,教物理的祁宝光、章平治老师,教历史的邓珂、陈符庄老师,教地理的洪中柱老师,教达尔文的王立老师,教体育的陈新、周继等老师。这些老师为我们打下较为扎实的文化、身体基础。

学校不仅教给我们文化知识,还重视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利用一切机会培养、锻炼我们。记得万泉庄十九中新校址建成以后,那时不用说没有现在的大小搬家公司,就连三轮车也极其少见,别的东西不说,光搬学生每人一套的课桌椅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这时学校号召学生每人搬一套桌椅,从蓝靛厂中学班搬到万泉庄新校。就这样,我们这些十二三岁的学生,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搬着一套桌椅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来回至少有五六公里路,但桌椅被我们搬回来了,同学们虽然累,但锻炼了我们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精神。这种精神以后一直影响着我。工作以后我曾多次被调到条件、设备较差的学校工作,我都无条件服从分配,而且均能在较短时间内扭转局面。我也曾带领师生捏过煤球、清理过垃圾、扫过厕所、平垫操场、搬过砖、挖过防空洞……总之,这种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精神是我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搬到万泉庄十九中以后,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新的教学楼、宽敞平坦的操场、干净整洁的学生宿舍楼、每天的升降国旗、晨练、吃饭后的集体舞,根据个人不同爱好的社团活动,元旦前学生自编自演的晚会,全区学生运动会的优秀成绩,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一切也促使我在教育工作中,既重视学生学习,同时也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十九中对我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和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在校内时我是默默的,但在工作上我将自己的努力与学校的教育紧密结合,并为海淀区的教育做出了一定成绩。我没有辜负母校的教育。

 

【作者简介】

赵美琴,女,1938年11月19日生,1951—1957年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学读初中、高中,毕业后分配到海淀区民族小学工作,之后调入海淀农科院附属小学,任教导主任、校长,在北太平庄中心小学任校长,在海淀区今典小学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