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画场景设计对价值观导向的影响
摘要:巧妙的动画场景设计可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帮助表达主题。我国传统动画的场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通过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将东方人的理想和情怀融入其中,向人们传递的思想风格较为纯净、天然、淳朴、浑厚。在思考动画片对人们的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时,从场景设计的角度加以探索,优秀的动画场景能够更加轻松自然地展现动画片的自然风光、人物特质、时代特征等信息,使观众体会民族精神和国家情怀。此外,每一部动画片在创作阶段都会有其核心理念,立足传统文化,良好吸收并借鉴国际经典、流行的动画艺术风格,不断突破及自我创新,是动画工作者在创作时理应具备的自我要求。
关键词:动画场景 设计价值观 借鉴创新
在所有动画创作中,场景都是很重要的戏剧元素和造型元素,它的存在不仅能丰富对故事的叙述,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巧妙的场景设计可以推动情节发展,帮助表达主题,正如人离不开生存的环境,动画片中的角色也离不开其活动的空间。动画场景设计对镜头画面的形成有重要意义,镜头所表现的始终是场景空间中的人物和故事。动画场景的类型与风格的变化深受民族、时代、地域、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的动画场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通过多种艺术表现风格将东方人的理想和情怀融入场景之中,向人们传递的表现风格较为纯净、天然、淳朴、浑厚。但无论场景是精致还是怪诞,造型是华美还是畸形,剧情是平淡还是跳脱,动画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隐藏其中的那些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才是一部作品的真谛。在思考动画片对人们的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时,不妨从场景设计的角度来加以探索,优秀的动画场景能够更加轻松自然地展现动画片的自然风光、人物特质、时代特征等信息,使观众体会民族精神和国家情怀。每一部动画片在创作时都会有其核心理念。立足传统文化,良好吸收并借鉴国际经典、流行的动画艺术风格,不断突破及自我创新,是动画工作者在创作时理应具备的自我要求。
一、动画场景设计的基本特征
动画片的主体是动画角色,场景就是围绕在角色周围、与角色有关系的所有景物,即角色所处的生活场所、社会环境以及历史环境,甚至包括作为社会背景出现的群众角色。动画场景设计是动画制作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创作者同时运用造型手段和绘画制作手段为作品进行场景设计,属于艺术创作范畴。动画场景的设计既是创作者绘画技术的展现,也是其艺术水平的体现,它是一种集艺术创作和图景绘制为一体的艺术造型活动。但它既不同于环艺设计,也并非单纯的绘景,在动画中肩负着刻画人物性格、拖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剧情冲突作好铺垫等重要使命,是一种服务于动画的时空造型艺术,是动画作品艺术魅力和创作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它在动画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传统手绘动画艺术中,角色的表演场合与环境通常是手工绘制在平面的画纸上,拍摄镜头时将所画好的画稿衬在绘有角色原画、动画的画稿背面进行拍摄合成,所以人们又习惯性地将绘有角色表演场合与环境的画面称为“背景”。但随着现代影视动画技术的发展,通过计算机制作的动画角色的表演场合与环境,无论在空间效果、制作技术、设计意识还是创作理念上,都更加趋向于从二维的平面走向三维的空间与四维的时间的探索,更加关注对时间与空间的设计与塑造。因此,动画角色表演的场合与环境的“场景说”渐渐地取代了曾经的“背景说”。
在动画片的创作中,动画场景通常是为动画角色的表演提供服务的,动画场景的设计要符合要求,展现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文化风貌、地理环境和时代特征,要明确地表达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结合该部动画片的总体风格进行设计,给动画角色的表演提供合适的场合。在动画片中,动画角色是演绎故事情节的主体,动画场景则要紧紧围绕角色的表演进行设计。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场景也能成为演绎故事情节的主要“角色”。动画场景的设计与制作是艺术创作与表演技法的有机结合,场景的设计要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分设为若干个不同的镜头场景,如室内景、室外景、街市、乡村等,要在符合动画片总体风格的前提下针对每一个镜头的特定内容进行设计与制作。
(一)动画场景设计的任务
动画场景设计就是指动画作品中除人物角色造型以外的一切景物的造型设计。在所有动画创作中,场景都是很重要的戏剧元素和造型元素,它的存在不仅能丰富对故事的叙述,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巧妙的场景设计可以推动情节发展,帮助表达主题。场景的构成要素除背景、陪体景物外,更重要的是人物在场景中的位置。人离不开生存的环境,动画片中的角色也离不开其活动的空间。动画场景设计对镜头画面的形成有重要意义,镜头所表现的始终是场景空间中的人物和故事,而且镜头往往首先展现场景的面貌。观众从画面中看到的景物、道具等都属于场景设计的一部分,虽然呈现出的景物仅是画面中的一部分,甚至有的场景只是一闪而过,但它提供了角色活动、情节发展所需的空间,担负着重要的表达任务。除了在空间上的变化以外,同一场景在不同时间快速变化也会产生奇妙的效果。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男主角库珀落入高维空间,其中一个维度是时间维度,这使得他不受时间约束地看到了女儿房间若干年来的变化,也得以见到原本再也无法相见的深爱的女儿。这一段高维空间中的岁月流逝使人动容,也由此引入故事最关键的转折点,不得不说该片段在全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不是每一部作品都能够与理论物理学这样深奥的科学内容相关联,但最为基础、简单的不同时间镜头组接同样也能够打动人心。电影《暮光之城Ⅱ》中,女主角贝拉坐在卧室的窗前等待,镜头定格在窗外的玻璃,蜷缩在椅子中的贝拉一动不动,但玻璃上的倒影和窗外枝桠的变化依旧清晰展现了岁月流转。
所谓的场景段落高潮,是指一个场景带来中等影响的逆转,而这个变化的冲击比场景本身来得大。没有人想刻画平淡、几乎没有变化的背景说明式场景,而是希望自己的故事中,每一个场景都是一个转折点,无论它的影响微小、中等或重大。会说故事的人引领观众走入期望之中,让人自以为了解情况,接着,他打破现实,制造震惊与好奇,迫使观众一次又一次回溯故事。每一次的回潮,观众对他创造的角色本质与他们置身的世界都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对动画片背后难以言喻的真相也会有所顿悟。接着,他又将故事引入新的方向,让观众走向类似的、不断扩展的体悟时刻。
不同的场景触动观众的不同情绪。情绪是一种活跃但相对短暂的体验,它猛然发展极致,又很快燃烧殆尽。故事必须创造出在正负面情绪之间的动态变化,以符合报酬递减法则,即我们对某事的体验越多,它对我们的影响越小。连续重复的情绪体验,其效果不会相对增加,观众第一次体验某种情绪或感觉时,受到的影响很大,如果立刻重复这样的体验,它带来的影响就会减半甚至不到一半。那么当故事中接连出现若干会带来相同情绪的场景,我们就会在前两个场景耗尽那种情绪,然后在后续场景中感到木然,甚至觉得荒谬可笑。场景、场景段落或幕的转变弧线为基本情绪定了调,氛围则让它更为具体。尽管如此,氛围无法取代情绪。如果想体验氛围,人们会去音乐会或博物馆;如果想体验耐人寻味的情绪,人们会听故事。如果创作者设立的场景净是背景说明,没有什么变化,那就只是将动画片变作了经过装饰的绘画作品。在定格动画盛行的时期,道具都需要纯手工制作,再配以精心设计的灯光就组成了效果逼真的场景。此时的场景搭建就像制作一个成比例缩小的沙盘,存在很多可能性。国产定格动画《神笔马良》《阿凡提的故事》以及好莱坞鬼才导演蒂姆·波顿的一系列动画电影作品如《僵尸新娘》《圣诞夜惊魂》《科学怪狗》等,都成了好几代人心中难以忘却的佳作。蒂姆·波顿的作品故事离奇、创意独特、偶型精美,怀有对世界特殊的感情和关爱,纵使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常都有着明显的特征缺陷,甚至让人惊悚和恐惧。其实那不过是他个人的惯用“伎俩”,其背后仍然是向观众内心深处传达对于真、善、美的向往。但凡拥有生活经验,就会对一些事物产生自己无法左右的“偏见”。对于观众而言,许多概念都是先入为主的,当他们看到不同的场景展现,就会预判接下来会出现什么人物以及发生什么事件,甚至尝试推测最终的结局。面对这样客观存在的情况,当作品打破场景的固化模式,就容易创造出人意料的剧情,但与此同时,也会因为突破了惯性思维而存在一定的不被认可的风险。优秀的作品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之间的平衡关系,即在不使观众无法接受的情况下,在场景来引导观众远离“偏见”。无论场景是精致还是怪诞,造型是华美还是畸形,剧情是平淡还是跳脱,动画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隐藏其中的那些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才是一部作品的真谛。
(二)动画与场景设计的关系处理
动画是赋予生命的艺术,它是在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整理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创造出一个新的虚拟世界。动画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重新定义,为许许多多无生命的物体赋予生命和个性,使之拥有具体形态、语言、生活经历和外表特征。动画艺术的创造性是现实生活集中而又典型化的艺术反映,是现实形象的重新组合,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其次,动画世界中的主要元素都经过了夸张和变形的处理,在具备现实世界构成元素的特点的同时,经历了更深层次的提炼与组合。夸张是动画艺术的精髓所在,包含了情节内容的夸张和角色动作的夸张。这使得动画艺术对观众的思想和视觉都产生较为巨大的冲击力。再次,动画具有趣味性。相比于文学、电影等艺术形式对于严肃体裁的表现优势而言,动画艺术更适合通过活泼有趣的形式来传达制作者的思维理念。而这种趣味性又使其成了大众更容易接受且经久不衰的艺术形式。
创作出各具特色的动画片,既是动画艺术家对个性化的追求,也是不同层面观众的多样化需求。动画场景的类型与风格的变化深受民族、时代、地域、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从我国早期以水粉绘制的写实风格的动画场景到欧洲极富表现力的现代抽象绘画风格的动画场景,从借鉴我国敦煌壁画艺术到用水墨画、剪纸、版画等风格的设计,不同时代美术思潮对动画场景设计的影响尤为突出。
对于一部优质动画片,场景所起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提供一个角色表演的空间。场景设计在动画制作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场景与其他环节紧密联系,在影片中起到了交代时空关系的作用,即提供了角色表演的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的舞台。场景还必须根据剧本需要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情绪基调,为刻画角色服务。总体设计的思维首先是指树立统观全局的设计观念,包括场景空间的整体统一,场景、角色的风格统一,整体风格与表现主题融合一体。场景总体设计的切入点在于把握整个影片的主题,主题是一部影片的精神灵魂,是导演思想的最终反映,场景的总体设计必须围绕影片的主题进行。主题反映于场景的视觉形象中,如何表现场景的视觉形象,就是要找出影片的基调,一部优秀的动画影片应该有统一的基调。影片的基调就是通过影片的造型、色彩、故事的节奏等表现出的一种特有风格,场景的总体设计的关键在于探索与主题完美结合的独特造型风格。
(三)时代与地域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重要性
任何动画的场景设计都需要有鲜明的时代背景与地域特色,甚至包含民族风格,其时间性、地点性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中国厚重、悠久、深邃的文化底蕴以及中华民族淳朴、善良、勤劳、锲而不舍的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动画的艺术风格、表现形式以及场景设计不同于欧美、日韩等国家,而是独树一帜。富有独特艺术韵味、代表着民族文化特色的场景设计不但可以衬托出栩栩如生的动画角色,还能够烘托气氛、奠定情感基调、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从而使观众更好地感受动画故事的美妙,体会创作者的意图,也使得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更好地被传承。动画片《郑义门》的故事发生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通过讲述明朝洪武年间“郑义门”治家的主要事迹,反映“郑义门”以孝义传家的教育思想和其倡导的“对内严格、对外宽仁”的为人处事方式。郑氏家族累世聚居、官无贪墨,被朝廷旌表为义门,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及生命力的密钥全在一部传世的典籍之中——《郑氏规范》,它的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族训以及极具特色的礼仪教化,映射着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演变历程,表达着儒家礼仪美德治家的功能样态。通过故事化表达、场景化制作,动画片《郑义门》深入挖掘168条家规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弘扬“郑义门”的良好家风。这部动画作品通过描述生生不息郑义门的故事,寓教于乐地展现出“孝、义、廉”对于修身、治家、治国的正面影响,起到正家风、树党风的作用,并详细描绘了《郑氏规范》如何融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生产管理、生活学习等制度及奖惩措施为一体,成为历史上最能够切实履行的家庭管理规范。《郑义门》项目团队在创作阶段多次前往浦江县郑宅镇进行实地考察,并采访专家补充历史细节,最终运用先进的3D制作技术将古时的场景一一重现。郑宅至今尚存有江南第一家郑氏宗祠等一批重要文物群落,结构宽敞、风格古朴,宗祠正厅高悬着许多历代名人的题匾和联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宗祠周边又有孝感泉、东明书院、老佛社、建文井等古迹,内容丰富,蔚成群观。蜿蜒曲折的白麟溪穿镇而过,上有“十桥九闸”,过桥可见一碑亭,即坐落于白麟溪南岸、建于乾隆年间的九世同居碑亭,上面刻有“一门尚义、九世同居”八个大字,示以千诫后世。
(四)动画场景设计需要注重的细节
细节在场景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一部好的动画作品中,丰富、贴切的细节不仅能推动和辅助情节发展,同时也能传达导演的表达意图与审美取向。在场景表现方面,动画影视作品的造型元素主要有三种,即色彩、光线、线条。其中,线条的运用要与角色形象保持统一,光线和色彩的运用则主要在于对自然的还原和表现,使场景与自然规律相符合。通过以这三大元素为基础的不断变换和修改,场景的效果及感染力也就逐渐显现出来了。在场景构建方面,动画作品相较于真人拍摄作品而言,具有更夸张、丰满的特征和形式,视觉效果也更具冲击力。动画场景所追求的不是对现实的还原,而是根据整体剧情的需要对真实场景进行重建、组合。我国的动画场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通过多种艺术表现风格将东方人的理想和情怀融入场景之中,向人们传递的表现风格较为纯净、天然、淳朴、浑厚。
(五)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代入感
我们随时都在周围的环境中搜寻与自身相同的特征。这正是社会脑自动收集来的相同特征。社会脑无法对自我本身进行定义,它只能在社会群体中定位自己。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公司的职员……这些与他人的关系、扮演的社会角色便是社会脑对自我定义的方式。社会脑由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构成。镜像神经元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可以从周围人身上寻找与自身相同的特征,可以将自身特征投射到周围人身上,甚至可以体验别人的经历与情感。
二、中外动画作品场景设计比较
(一)重视内容的美式动画
美式动画有很多是面向成年人的,例如《辛普森一家》《南方公园》《脆莓公园》《马男波杰克》《瑞克和莫蒂》等。这类动画片常常被称为“脑洞”很大,并且往往在对白中加入政治、宗教、历史相关的内容,未成年受众恐怕不能完全理解。而剧情节奏也一如美剧那般紧凑,色彩较为浓郁,人物形象极富特色而非美型类,可以说是美式不“美”。但为何这样不“美”的动画片仍然能吸引这么多人收看,像较为知名的《南方公园》已经播出至第19季,《辛普森一家》甚至播出至第26季,可谓比大部分美剧都还要长寿。在美式动画中,很少会出现精美绝伦的作画,但那些简单几何、鲜明色彩所构成的角色和背景,却能在20分钟左右的时长中演绎出一幕幕令人惊叹的故事。以《南方公园》为例,这部作品非常体现编剧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狂野想象。他们能将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但大部分人不以为意的事情提炼出来,在夸张的过程中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观众们跟随魔幻现实主义情节,与主角共同经历大起大落,看似步步正确但却结果荒诞,这样的过程能使人看透许多事情,并且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获得的感受。在《瑞克和莫蒂》中,爷爷瑞克和孙子莫蒂通过爷爷的各种奇幻发明穿梭于宇宙的不同时空,出现的场景也因此变化莫测,有样貌奇特的外星人所居住的星球,也有发生变异危机而面目全非的城市,甚至有通过纳米级技术在人体内建造的游乐场……在这些与众不同的场景中,即使发生再荒诞的故事,恐怕也不足为奇,因此创作者们只需要专注于想要表达的内容即可,表达的过程拥有无数种可能。
(二)重视生态体系构建的日本动画
日本动画在全球范围影响力最广泛、深厚的,恐怕就是众所周知的《口袋妖怪》(现官方中文名为《精灵宝可梦》)了。2016年7月,由任天堂、Pokémon公司和谷歌Niantic Labs公司联合制作开发的现实增强(AR)宠物养成对战类RPG手游《精灵宝可梦Go》正式发布,这是一款基于《精灵宝可梦》作品的手游,玩家可通过智能手机在现实世界中发现精灵,进行抓捕和战斗,一如动画片中主角们的日常生活。在游戏发布之后,世界各地的玩家为捕捉小精灵而纷纷走出家门,甚至在半夜也坚持寻找。《精灵宝可梦GO》所掀起的持续性全球热潮,除了较为新颖的游戏方式外,更多的还是基于原作多年以来积累的超高人气。原作本身是由1996年2月27日初代发行的掌机游戏改编创作而来,因此无论是漫画还是动画,都给观众以深深的代入感,产生一种自己在玩游戏的感觉。而《精灵宝可梦Go》则真正意义上将虚拟与现实进行结合,使“代入感”更深一层,所引发的爆炸性热潮也从侧面说明了场景代入感对于二次元作品的重要性。
(三)注重民族文化的国产动画
国产动画在关于场景运用的起跑线上并不落后于其他国家,甚至可以说是领先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在20世纪80年代推出过一系列经典动画作品。其中,1983年出品的《天书奇谭》将水墨画作为背景,采用了较为细腻的工笔重彩的艺术风格,更有“吴门画派”的影响贯穿始终,影片中的高山、田野、池塘、柳树、寺庙、街市、皇宫等,无论浓墨重彩还是轻描淡写,都与影片的风格配合得天衣无缝,创造出了如诗如画的古代江南景象。影片的分镜处理流畅自然,毫不拖沓,也无累赘。画面构图极大地发挥了国画的形式美,诸如仙气缭绕的云梦山、雨雾蒙蒙的江南乡野,还有如同《清明上河图》一样壮阔的市集街道等。而1988年出品的《山水情》,更是将场景与人物、剧情臻乎完美地结合。由于没有对白,这部作品中出现最多的声音是古琴演奏与含吹树叶这两种乐声,使得观众更加专注于画面表现与剧情走向。作品背景以中国传统写意山水画为主,内容丰富,包括湖、江、舟、鸟、庐、石、泉、林、鱼等传统山水画的几乎全部主题,清素淡雅却意境开阔,粗略写意而又生动细致,动静相互蕴含。作品将看似矛盾的元素在更高层面实现统一,达到了视觉和哲学的双重美感,也将场景在动画中的应用推向新的高度。《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是一部以经典历史题材为蓝本并加以改编的爱国主义题材动画作品。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创团队多次前往保定冉庄地道战遗址采风,通过钻研所获得的资料、信息,在还原碉堡、村庄、地道等场景的同时,创造出诸多独特的艺术效果点。小动漫是大历史的一个亲切落脚点,创作团队在现实主义要求和动漫作品的观赏性要求之间找准结合点,最终达到春风化雨般传递时代精神、塑造英雄榜样的效果。
三、动画场景对儿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分析
在思考动画片对人们的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时,不妨从场景设计的角度来加以探索。一个场景就是一个微型故事,亦即一个在统一或连续时空里借由冲突而展现的行动,这个行动会造成角色生命中价值取向的极性变化。理论上,场景的长度或拍摄地点并无限制。它可以极小,在合适的脉络里,一个场景可以只含一个单镜头,但无论拍摄地点或长度如何,场景必须将欲望、行动、冲突和变化加以统合。在每一个场景里,角色对欲望的追求与其所处的时空有关。不过,这个场景目标必须是他的终极目标的面向之一,终极目标亦即故事骨干,也就是一场贯穿故事的追寻,横跨了触发事件与高潮。在场景中,角色因压力而做出选择,采取这个或那个行动,以追求自己的场景目标。然而,在某个或所有冲突层面里突然出现了一个超乎他预期的反应,带来的影响是在期望和结果之间出现落差,让他的外在机遇、内在生活分别或同时从正极转为负极,或从负极转为正极,也就是让观众知道他的价值取向面临风险。
动画片同时具有娱乐效果和教育功能,不同动画片的侧重点不同。娱乐效果是绝大多数动画片所追求的,无论是夸张的动作、幽默的对白,还是跌宕起伏、出人意料的剧情,创作者很容易将令人捧腹作为作品“成功”的标志,而忽视其教育功能的发挥。“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修课,而动画片作为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途径之一,合理发挥其教育功能是无可推卸的责任。近年来,为了吸引眼球、迎合口味,动画片的教育功能渐渐被娱乐效果压制。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红太狼经常用平底锅对灰太狼施以家庭暴力,灰太狼烤羊、煮羊,而羊们也用各种暴力手段对灰太狼进行反击。据统计,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全集中,灰太狼被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抓过1380次,喜羊羊被煮过839次,被电过1755次。接触过多的暴力血腥场面会使青少年在今后的生活中对暴力受害者麻木、漠视,变得容忍暴力血腥的存在,逐渐失去同情心。这些情节看似不起眼,而且时常能搏大家一笑,但很容易使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偏好使用暴力去解决问题,而忘记遵守社会道德,迷失了自己的社会道德观。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动画片的影响去模仿动画片中的情节动作,而动画片有时表现过度,产生的消极影响也就更大,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倡的“文明、和谐、友善”不符。2013年4月,连云港市东海县三名不足10岁的男童在一起玩耍时,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情节做“绑架烤羊”的游戏,其中一个孩子将一对亲兄弟用绳子绑在树上,点燃了杂草,致使这两名被绑儿童严重烧伤。法院认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制作发行方应当主动严格审查、过滤未成年人不宜的情节和画面,并负有提示风险、警戒模仿的注意义务。虽然该片的制作、发行经过了行政许可,但实际造成了损害性的客观后果,其暴力情节和画面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认知造成不良影响。纯粹的搞笑片固然不可取,但若仅仅是将道理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发挥出动画片娱乐性、趣味性的优势,也就失去了娱乐与教育两者之间的平衡,会因为单一、枯燥而失去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文以载道”,许多经典动画都十分明显地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初衷。好的动画作品能够启迪心灵,使观众铭记历史、传承历史,也能够在娱乐的同时激发创造性,让观众了解自然、科技,并产生探索欲。在艺术风格方面,动画已经形成一种独立的、完善的艺术文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创作者把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融入其中,将抽象的艺术风格实体化展现在观众面前。优秀的动画场景能够更加轻松自然地展现动画片的自然风光、人物特质、时代特征等信息,使观众体会民族精神和国家情怀。每一部动画片在创作时都会有其核心理念。立足传统文化,良好吸收并借鉴国际经典、流行的动画艺术风格,不断突破及自我创新,是动画工作者在创作时理应具备的自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