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的简约之道:钱德勒散文书信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好莱坞作家(2)

2

我并不是说好莱坞连一个有真本事的作家也没有。的确不多,但其他地方也一样罕有。创造力天赋就像一种稀缺商品,断货的日子里,只能苦苦等待,或是厚着脸皮模仿。很显然,我们从已经面世的畅销书作家里、从销量高达50万本的四流历史小说编纂者里、从跟糖果小贩无异的百老汇剧作家里或是从愠怒的小杂志知名写手里都找不出这样的天才,那么也就没有理由指望从躲在大银幕背后默默无闻的苦力们中间找到了。

在我看来有意思的地方无关好莱坞天才作家数量的多寡,而是他们的天才被允许创造的价值少到了何种程度。值得玩味——却也不难料想,如果你接受作家是花钱雇来写剧本的这个前提的话。其理论在于,作为作家,他们拥有特定的天赋,也接受过写剧本方面的训练,但却不能让他们独立工作,也不给他们任何决策权——其理论又在于,他们仅仅是作家而已,对怎么拍电影一无所知,既然不知道怎么拍电影,也就不知道怎么写剧本——必须让制片人来告诉他们该怎么写。

说到制片人,我还想给他们留几分薄面。虽然我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客气,但是毕竟,他们也只不过是这个体系的奴隶罢了。而且,“制片人”这一说法的定义十分模糊。有些制片人的确位高权重,但也有些比办公室助理强不了多少,还有一些——我相信为数不多——薪水还不如手下的作家高。甚至有人说,在好莱坞一个大型制片厂里也有还不如作家混得好的制片人,不仅赚得不如作家多,声望、分量和审美能力也都比不过作家。当然了,在那么大的制片厂里,所有无法解释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而且压根没人会注意。

以我的观点来看,制片人的个人素质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他们中间有些是能人,待人也很亲切,但也有些素质没那么高,道德品质跟一头山羊差不多,审美趣味仅限于老虎机,行为做派就像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商店巡视员。但是说到剧本写作,就是制片人说了算了,作家要么跟他沆瀣一气,服从他的想法(如果有的话),要么被一脚踢出去。这就意味着不管从人格上还是审美角度,作家都是制片人的从属者。如果长期接受这样的安排,哪怕是一个好作家,也会失去使其成为好作家的特质,消磨思想的锋芒,一点点变成同谋者而不是创造者,成为巴结顺从、随声附和的熟练工人,而不再是富有原创思想的匠人。

不管制片人在作家心里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其实也都无关紧要。制片人可以随意修改、摧毁或是无视作家的作品,这个事实会让作品在构思阶段就先天不足,后天执行阶段也会变得机械呆板、了无生趣。如果完美作品是由权威机构的武断决定来定义的,那么任谁也不可能产生写出完美作品的冲动。那些从内心深处、从无尽孤独中诞生出来的东西,如何入得了马屁精委员会的法眼?那些成就了文学作品的灵动的要素,在又臭又长的剧本策划会上是决计活不下来的。好莱坞作家按照要求和规定被迫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自己的作品,形同刮骨,无止无休。这样的作品中,哪里还有什么文字、情感或是情势魔力可言?有些仅存的魔力,凭借另一种更为稀有的魔力,还偶可得见,顽强地活了下来,被搬到了大银幕上,没有怎么被糟蹋。正是因为还有这样罕见的奇迹存在,好莱坞屈指可数的几位好作家才忍住没有自寻短见。

好莱坞没有权利期待这样的奇迹,而且也不配拥有那些让奇迹发生的人。好莱坞关于如何成就好电影的想法非常幼稚无知,就像用侮辱和漠视对待写作天赋一样。耗费上百万美元去包装被优秀作家嗤之以鼻的剧本,这就是好莱坞所谓的“生产价值”。在好莱坞看来,拍摄一部具有回报价值的电影就是找个只会做两个表情的漂亮小妞儿换上18套衣服,或是搞来一个万人迷“男神”,带着一副永远酒醉不醒的样子,加上六招早已过气的表演技巧,体型像保镖,脑子像特种兵。好莱坞满怀爱意精心创作出来的,就是这些影片。真正的好电影恨不得乘其不备,从后面一巴掌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