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哉》的缘起
大半年前,李夏恩兄跟我说起,想集中做一类奇闻怪谈的专题,取名叫《怪哉》,看了策划,觉得很好玩,想着可以做成一本数字杂志,定位为“中国第一本志怪读物”,名字就叫《怪哉》。
对那些奇奇怪怪的人和事,我们大概有着共同的特别兴趣和热衷,于是我们拿东方道士、阴阳师和西方狙魔人作比较,拿山海经和希腊神话对比类似的异兽形象描述,如相柳与八岐大蛇、海德拉,神侃各个民族传说中的妖怪形象……
半年来,我们就这样不时神聊胡侃,最后是议出了一大堆选题。然后,我们觉得,这个杂志可以开张了。前面说的那些,我们都将在此后的刊物中一一呈现。
但同时我们一致认为,我们想要做的,决不是那种不着调的低端灵异故事杂志,就是火车站和地摊上几块钱一本的鬼故事。虽然,我们的《怪哉》定价恐怕还没它们高。
我们对这本杂志的期许是,以精致的文字,讲述一个个悬疑迷离的真实故事。传说的结尾,有的有了真相,有的依然真假难辨,有的永远不会有真相,尊重故事本身便是。
然而,故事之外,我们也有另外的着力点。因为,那些我们想要呈现的奇闻怪谈,无论人和事,它在几十上百年广为流播,乃至人人皆知的过程中,必定有着一种共通的社会心理,在支配着人们不断将之复制、扩散。如九头蛇形象在世界各民族神话传说中惊人相似的形象,其背后有着人类怎样的共同心理,甚至具有唯一性的滥觞、原型?
又如第一期,我们关注的是那些历史上著名的“复活者”,关于他们死而复生的传闻,大多并不靠谱,事实上仅仅是传说而已。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他们为什么能在人们的心中不死?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人们觉得他们可以不死,仰慕,惋惜,或者同情。因为他们曾是乱世英雄、曾是绝世红颜,生前已是传奇的存在,也就是英雄情结和美女情结。类似的传说本源追索,将使得杂志有了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层面的些许价值。
这是我们设计这本杂志时的聊可小小自得之处:在“悦读”的同时,还能让各位可以稍稍放慢脚步、驻足片刻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