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给年轻人的人生规划课: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每个人都平凡,但你的梦想必须很独特

梦想的力量是强大的,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取决于你想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所以,在行动之前,请认真思索,尽量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为自己设定一个值得毕生努力的梦想。在逐梦中,你无须在乎别人的眼光,因为有梦,所以你最独特。

现在的你还在为梦想而奋斗吗

今天,当镁光灯聚焦在马云身上,闪耀的光环笼罩在他的头顶时,他经常提醒人们:“我是教师出身,曾经教过六年的书。”马云是位英语教师,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在马云的诸多演讲中都有展示),还曾因教学成绩优良被评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许多人可能会说,他为什么要放弃这种优厚的条件,而毅然决然地“蹿”到当时并不被世人认可且与自己的专业毫无关联的互联网行业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梦想。

1984年,20岁的马云以阿甘般的傻劲,在第三次高考之后,终于以距本科线5分的成绩“杀”进了大学的校门。从这时起,命运之神也开始眷顾他。大学校园里的马云,如鱼得水。他“并不十分用功”,却能稳坐英语专业前五名。他把心思花在学业之外,参加各种学生社团,还担任过杭州师范学院的学生会主席。从杭州师范学院毕业后,马云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这是一个足以让他的同学都羡慕得流口水的工作。院长亲自找到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马云啊,你这个机会可是来之不易啊,你可要记住了,你肩上扛着的是我们杭州师范学院的牌子,你一定要给我好好扛下去,至少五年之内不能倒下。”

在大学当老师的第一年,马云每月的工资是89元,如果当时去广东做英语翻译的话,月工资可以到l000元以上,马云没有离开;两年后,当马云的工资涨到每月120元的时候,如果去做翻译,月薪将会达到3600元,但马云仍没有离开。

马云没有离开,不是贪图安逸,不是像普通人一样得过且过,而是为了信守对校长的承诺,为了遵守那个“君子协定”。在这段人生沉寂期里,马云仍是有梦想的,这个梦想宏远而博大,让他变得激情澎湃。他并不甘于一辈子当老师,这一点在许多年后他回母校演讲时曾提到:“在大学教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东西,我爱教书。但是我想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20年以后,我马云是否还能继续站在讲台上教书?因为大学生学习的不光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社会实践。不论我创业成功与否,将来我再回到讲台的时候,至少我会比大学里其他老师多一些经验。”所以,为了实践之梦,为了创业之梦,在兑现了那个承诺——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了整整6年的老师后,马云选择了离开。

马云由当初草根创业,直至今天改变世界的故事,传达出的不仅是一种奋斗精神,还是一种梦想精神,一种何时何地都不曾放弃梦想的精神。

梦想不应该是心血来潮的突想,不应该是听完一场激励人心的讲座后燃烧几天就熄灭的微小念头,也不应该是“碰壁撞墙”后就选择退缩放弃的轻薄想法,梦想的分量很重,梦想是持之以恒,绵绵不绝的力量,梦想是经历时间和生活的变化后,仍然渴求的理智抱负。

阿里纽交所上市的8位敲钟人中,有一位名叫王小帮的农民淘宝店主。

1978年出生的王小帮,原名王志强,是山西吕梁的一位普通农民,因为热心肠,经常为别人提供小小的帮助,成为大家心中的“王小帮”。1999年底,王小帮结婚成家。第二年,像所有希望过上好日子的人们一样,王小帮和新媳妇怀揣着3000元钱,满怀希望地背井离乡,投身到城市打工族的队伍中。特别的是,王小帮还有一份创业梦想。

王小帮和妻子在北京一待就是六年,期间吃过所有北漂人都体验过的苦头。他当过建筑工地的小工,做过农贸市场起早摸黑卖菜的小贩,和城管打过游击战,给中关村的白领送过盒饭,跑过销售,凭着农村人与生俱来的憨劲和不服输的倔劲,拿下过数家连锁大店的合作业绩,当过北京市行业业务代表的第一名。最惊险的是,跑出租时遭遇过车匪持刀架在脖子上的抢劫;最心酸的是,吃过老板拖欠工资,一夜起来不知去向的大亏。

打工日子里的遭遇让王小帮痛苦过、苦恼过,最后想到了放弃,他思前想后,觉得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打工者,想在城市站稳脚跟,撑起一片天地实在太难了;越是在外吃尽苦头,就越怀念家乡的温暖,而且,上了年纪的双亲也希望自己能早日回家。于是,为了能照顾父母,王小帮和媳妇在2006年底卷起铺盖,回到了阔别6年的父母身边。

尽管如此,王小帮依然有梦,埋在心底的创业梦想从没动摇过。在北京的日子,王小帮耳濡目染了电子商务带给人们的诸多便利,回乡之后,便决定大干一番。他给自家接通了网络宽带,在网上注册了一个淘宝店铺,开始在网上推销村里的红枣、核桃等名优土特产。

网店刚开张,生意便日渐兴隆,王小帮尝到了网络销售带来的无穷乐趣,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实现梦想的方式。为了更好地圆梦,2009年2月,王小帮参加了淘宝网“网络创业先锋大奖赛”,登出了主题为《电脑、相机、铁驴子、山货,一根网线串起来,我就是网商》的帖子,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打拼经历和开网店的心路历程。这篇帖子内容实在,文字质朴,图文并茂,洋溢着普通人追梦的奋斗精神,很快王小帮的参赛作品便脱颖而出,并被首页登出。网络的力量太强大了,一夜之间,王小帮成为了网络红人,他的店铺浏览量飞速上升,生意成交量也在猛涨。王小帮成了成功的淘宝创业者。

如今,王小帮仍在追求为顾客提供满意的货品,买得物超所值而努力。同时,他也相信,只要始终坚持为梦想而加油打拼,一定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王小帮的故事很感人,最重要的是,他告诉我们要学会始终坚持为梦想而奋斗,梦想不应该只是一时的冲动,或者突然的脑热,而是应该作为人生理想去坚持的。

在现实中挣扎、徘徊、受伤,许多年轻人迫于现实的压力,可能忘记了曾经坚持的东西,可能最终会选择放弃,能够继续坚持在追梦途中的人,能够陪自己一块并肩战斗的人越来越少。每个人都怕孤独,追梦的旅途越向前走就会越孤独,但不要怕,因为总有一天,你会站在那个只属于自己的领奖台上,看到光明和盛开的鲜花。

梦想导师寄语

为梦想而奋斗的途中,会有沉寂,会有暂时的动摇,但一颗心不屈不挠,坚定地走下去,就会看到希望和奇迹。没有谁能为你掌舵,你就做自己的舵手。

梦想必须很独特,很拉风

在由马云助理陈伟编写的《这才是马云》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金庸的每部武侠书我都不止看过一遍,我的梦想就是成为武林高手。比方说,我一发功,这根稻草就会变得刚劲无比,一甩手它就能穿透这棵树。等我一收功,它又松软如初,两头从树干上耷拉下来。所有经过的人都看不明白这根稻草是怎么穿过树干的。唉,我若有旷世武功就好了,比如像风清扬那样。

“我走进一家欧洲豪华酒店,工作人员见是亚洲人,爱理不理。我找到酒店老板说:‘这个酒店你出个价,我买了!’老板说:‘这个酒店不卖,除非3亿美元。’我拿出支票,一边写一边说:‘我还以为要5亿美元。’办完手续后,我拿着总裁办公室的钥匙交给门口一个弹吉他的流浪汉说:‘从现在开始,这个酒店是你的了。’”

金庸是马云的偶像,马云对金庸小说的热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马云的思维非常灵活,经常会冒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甚至还有一些狂野不着调的梦想,这些独特想法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都源自马云打破常规思考问题的方式。在创业早期,马云的梦想就很拉风,甚至有点不着调。

有一次,马云这样描述自己的梦想:未来的某一天,在现代化的杭州招摇过市,其他人全部西装革履,只有我穿一身白色绸衣,戴一副墨镜,头发锃亮,身边还站着两个高过我一头的女保镖。只要我左手一伸,就有一位保镖马上为我递上一个大饼,我只咬上两口便扔回去;右手一伸,另一保镖立刻就会为我递上雪茄点上。当我弹烟灰时,保镖还用手接着。抽上几口后,我在保镖手上拧灭雪茄,一阵青烟冒起,保镖面不改色,拍拍手,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周围的人瞠目结舌!

马云还梦想过这样的场景:许多年后,我带着阿里巴巴团队的所有人去巴黎过年,在大家喜出望外地吃完年夜饭后,我还会给他们发年终奖——每人两把钥匙。当大家目瞪口呆时,我对大家说:“我给大家每人在巴黎买了一幢别墅,还有一辆法拉利跑车。”话音刚落,当场就有人因心跳过快被送进医院。

马云经常会有一些拉风的梦想。特别是创业之后,马云总是用梦想来激励创业团队。这是一种“穷开心”式的激励,因为在创业初期,阿里没有多少赢利,不能通过丰厚的物质条件来激励大家,所以只能想出各种办法逗大家开心。

这些梦想看似虚无缥缈,看似不可能,但是却能鞭策大家为一个远大的梦想而努力。说到底,这也是给团队设立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然后化不可能为可能。就像“望梅止渴”的故事一样,曹操为激励全军将士士气,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既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嘴里都生出唾沫,仿佛已经吃到梅子,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起来。

事实证明,马云的这些拉风的梦想,确实起到了激励的作用。马云曾在一次淘宝年会上说:“作为CEO,我的工作只能是讲讲话,吹吹牛了,你们要容忍这样一位CEO。每次‘吹牛’听上去总是那样‘不可能’,而你们——阿里人每次都完成得比‘不可能’更‘不可能’,我们一直配合得很好。”

什么是梦想?梦想就是要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要打破局限,打破常规,如果轻易能实现的就不能称之为梦想了。所以,有独特、拉风的梦想并不是虚妄的,也不是多么不着调,而是可以将其看作激励自己前行的动力,使事情由“不可能”变成“可能”。

天马行空的歌词,潇洒前卫的节奏,他强烈的个人风格,重塑了大众的音乐欣赏标准,改变了华语乐坛的流行方向。有人说他吐字不清,也有人讽刺他江郎才尽,但是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风格,他一直相信,时间可以证明一切,他就是家喻户晓的“周董”——周杰伦。

他爱耍酷,却满脸自信洋溢,他开创了华语“流行音乐中国风”的先河,他自信地说,他坚持这种中国风风格,所以每张专辑都有一首中国风的歌曲。他说他一直是个很好胜、爱面子的人,永远要拿第一。

他的梦想很拉风——做一个不平凡的人。他说,人都要有梦想,方文山虽然没有高学历,但他写的东西却能够被收入教材中,非常厉害。他还说,一个有信念、有梦想的人,是不会受到环境或者旁人说法影响的,而是会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他说,我要跟别人不一样,他问自己:要怎么样才可以跟那么多歌手不一样呢?一些欧美的饶舌歌手,歌词充满着暴力,他们的音乐很重,很摇滚,配着嘻哈的鼓点。他想自己可以有所不同,于是他的歌词就写了反毒品的,用很暴力的音乐美学来呼吁大家不要吸毒。他不想像地下歌手一样批判社会,他说,作为大家支持的偶像,就是要带给大家正能量。此外,他还做过很多拉风的事,比如他想要表达不一样的爱情,所以自导自演了《不能说的秘密》,在春晚的舞台上和著名民族声乐歌手宋祖英合唱《本草纲目》,和邓丽君隔空对唱,和科比打篮球……

他一直在说:“人就是要有想象力,很多人都觉得我天马行空乱想东西,但我觉得,我们都该去找寻自己身上跟大家不一样的那一个点,并把它放大。”

拉风的梦想,与众不同的想象力,这些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因为这些东西,我们才能拥有从平凡向不平凡过渡的资本。

许多人经常抱怨,为什么我的生活如此枯燥;为什么我的世界如此无味;为什么我活得浑浑噩噩,仍然困在原地;为什么我没有条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你没有梦想,确切地说,你没有很拉风的梦想。

有异想才可能天开,年轻人如果想都不敢想美好的未来,那么靠什么去努力实现呢?敢想才能敢做,如果没有很独特的梦想,怎么去做都没有方向。马云正是因为敢想,所以才会想方设法地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寻找机遇、寻求方法,所以他最后才会成功。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发现自己身上独特的东西,拥有一个很独特的梦想,去憧憬未来,去实现梦想。

梦想导师寄语

青春因为独特而美丽。我们可以平凡,但梦想不能平凡,梦想独特一点,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特质,去寻求改变,去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你想要成为什么,你便会成为什么

马云说“心中无敌者,无敌于天下”。每个人的现实状况,都是他按照自己的心灵轨迹成长的结果,也就是说,你心里想要什么,你最后就可能变成什么。再具体点就是说,你现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和这个世界相处,其实都是你的内心想法作用的结果。因为当一个人想成为什么的时候,他会用尽一切力量,采取任何方式,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创业之初,马云想做一家让中国人感到骄傲的公司。所以,为了这个想法,他开始四处筹钱,找了24个人开动员会议,创办“中国黄页”,为了打开互联网市场,他北上“闯京城”,结缘《人民日报》得以宣传中国黄页。当中国黄页在资本和体制的双重挤压下“出局”后,他又率领自己的团队北上,再闯北京城,为外经贸部做项目。当这一切不能促成他做一家让中国人感到骄傲的公司的梦想时,他再次退出,于杭州湖畔花园召集“十八罗汉”,开创阿里巴巴。就这样,在那个伟大的梦想的指引下,他一路过关斩将,打败eBay,创建淘宝和支付宝,收购雅虎中国,直到B2B上市,让阿里巴巴成为了一家格外耀眼的互联网公司。

心有所愿,行而成立。只要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因为行动来源于内心的意愿,意愿越是强烈,行动就越是积极,就越容易达成意愿。

有一个男孩,小时候家境贫困,从来没吃过一天饱饭,饿的时候甚至抓蟑螂烤着吃。但是这个男孩8岁的时候就立志要当一名成功的、杰出的、伟大的作家。他的父亲从来不相信他能成为作家,对他说:“傻孩子,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如果有那么好的事情,我自己就先去干了,不会轮到你。”在他的家乡,300多年从来没有出过一个作家,一个小孩子突然想当作家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但是,他却坚信自己可以,从小时候开始,他就经常蹲在供奉祖先牌位的桌子前写作。

17岁那年,他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不可收拾。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报导文学优等奖和散文优秀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华文学奖、中山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吴三连文艺奖、中央时报文学奖、作协文学奖,曾于台湾获得世界华人文化新传奖、世新大学十大杰出校友奖、杰出孝子奖、成功杂志十大成功人物奖、宝岛十大才子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他的另外一个梦想,就是长大以后能有一天去环游世界,当时依旧没有人相信他能做到。有一天,当他蹲在烧水的锅炉前边烧水边看埃及地图时,他的父亲见他没有专心烧水便踢了他一脚,说道:“别做梦了,我用我的生命跟你保证,你这一辈子绝对不可能去那么远的地方。”他一边流泪,一边对自己说:“我的生命不可以被保证,即使是我的父亲也不行,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去埃及。”

20多岁的时候,他离开台湾,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埃及。他还在金字塔下写信给他的父亲:“亲爱的爸爸,记得小时候你曾经打了我一巴掌,踢了我一脚,保证我这辈子绝对不可能来到这么远的地方。现在我就坐在埃及的金字塔下面给你写信。”

不管外界如何看他,他还是一步步地走下去,实现了他的每个梦想。他就是连续10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作品创下150次再版的热销纪录,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林清玄。

林清玄说:“你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你的成长过程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而你的心之所向,才决定了你的未来。”我们心中的梦想是不会被任何东西所阻挡的,每个人的内心都相当于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只要你善于利用,它就能产生源源不断的能量,这种能量是无比巨大的,它能够带你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每个人心中都该怀有梦想,梦想是可以被利用的,它是一种催化剂,能让我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变得更加坚强,并帮助我们克服任何看似不能战胜的苦难。

从现在开始,做你想做的梦,去你想去的地方,你要相信,在梦想这架灵魂武器的帮助下,你终究会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

总之,要想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愿望,就要首先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

2010年12月,应优米网之邀,马云在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与现场学生进行了一场“与80后面对面”的对话。在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时,马云说,成功是一种积累,从良好的心态到工作的务实,每一个扎实的脚印,都是构成美好未来的坚固基石。乐观一点、勤奋一点、执着一点、这是马云对自己一路走来的感悟。

众所周知,马云是一个非常积极乐观的人,他相信未来是美好的,所以也一直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事业。他曾经不无感慨地说:“这么多年来的创业经历,和这么多朋友一起交流,我发现悲观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悲观的人是不能去创业的。”马云说,乐观不仅是自己安慰自己,左手温暖右手,还要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别人。创业者不仅仅是让自己快乐,还要让别人快乐,要让别人有价值。“让别人有价值的人,路才会走遥远,走得久,走得踏实,走得舒坦。”

所以,年轻人不仅要相信梦想,还要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无论社会多么残酷,无论经济形势多么惨烈,无论自己经历过多少打击,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乐观,相信梦想,昂扬前行。

梦想导师寄语

梦想的力量是强大的,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取决于你想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所以在行动之前,请先想想自己到底要去何方,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先得有一个好的梦想。

没有必要羡慕别人,做自己就好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并不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去努力,而是希望走一些捷径,让自己在追梦的过程中,少一些阻碍,多一些坦途,于是他们选择了学习别人成功的案例。

学生时代,当我们在某次考试中失利时,或者没有达到父母要求时,他们总是举一些别人家的孩子的例子给我们听,“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这些话语也许比直接批评我们还要刺耳。可是,无论他们如何批评,我们总要正视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你没有必要非要成为谁,我们要做的只是,学习别人好的一面,然后尽量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

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之际,马云曾接受了一位香港记者的专访。针对外界对他“疯子”“狂人”的说法,他辩解道:“我记得是时代杂志首次把我说成疯子的,批评我想法不切实际。我当然不觉得自己疯狂,只是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罢了。你看,我没有信口雌黄,我已把所有被‘誉’为‘疯狂’的想法做到了。我们现在就站在这里!”马云还说:“我跟外国很多管理层都交流过,他们不觉得我狂,只是我有不合乎中国传统习俗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当外界将马云视为“疯子”“狂人”“骗子”的时候,马云并没有尝试辩解,因为在马云的内心深处,他有自己的梦想,他不在乎别人如何看他,他只是想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是疯子,谁是骗子。而且他相信,时间会给出最公平的答案。

他不仅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还说:“永远不要羡慕别人,做自己就好。”在马云管理日志中有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团队》,全文如下:

做企业最重要在于团队,团队非常重要。要记住,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团队,你现有的团队就是最好的团队。六人之中有人杰,七人之中有混蛋,团队里面的每个人各自的教育背景、文化程度都不一样,如果我们公司每个人都跟马云一样会侃,那是没有用的。我又不会写程序,我连电脑都不会用,但是有的人是特别能干活但不能讲话。你只需要求团队中的人有一点必须是一样的——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使命感、共同的价值观。何谓价值观一致,就是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我们永不欺诈,他喜欢这个喜欢那个没有关系。你不要希望你的团队是最好的团队,我经常讲唐僧的团队是最好的团队,像刘备的桃园三结义这样的团队太少了,正因为在中国太少了,所以流传了1000多年还在讲他们。

马云一直都在强调,自己最为欣赏的是唐僧团队。现在来看,这实际上是马云对人性独到的认识。在马云看来,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所以,在任何方面,我们都不用去羡慕别人,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好。只要每个人都能发挥好自身的优势,那么这个团队就是一个好团队,由此形成的社会就是一个好的社会。

生活里,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这大概是人们的一种共同天性,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小孩子仰慕大人的成熟稳重,大人也会怀念小孩子的清纯率直;普通人往往钦慕名人的卓越成就,名人又何尝不垂涎普通人的平凡自在。可是你是否想过,羡慕别人所得到的,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呢?倒不如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哪怕是无奈的伤感、失败的经历、肤浅的想法,甚至是悲痛的追悔、悄无声息的平凡。当你蓦然回首时,这一切都会变成永久的人生积淀和生命印迹,美好真挚,深切感人。梦想同样如此,即使你的梦想并不宏远,甚至有些卑微,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但这又怎样,只要它属于你,能让你因此而向上、快乐,这就够了。

2013世界斯诺克上海沃德大师赛决赛中,冠军不出所料地落到丁俊晖身上,所有的镁光灯都聚集在他身上。而在他的身旁,一个稍微暗淡的角落里,坐着的是这次大赛的亚军获得者——肖国栋。虽然与人生中的第一个冠军擦身而过,但在这张年轻的脸庞上看不到任何阴霾。正如他所说,这天过后他已然是一个崭新的肖国栋,不羡慕别人的处境、不嫉妒别人的生活,他只想做好自己。

这是他2007年成为职业选手后第一次打进积分赛的决赛,为了这一天,他等了整整六年。虽然赛前几乎没有人看好他能够进决赛,赔率中他也是跟外卡选手们一样排在倒数,可他却毫不在乎,而是非常淡定地看待这一切。他说:“不像过去和外国人打比赛就怕,看着他们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自己要以弱者的姿态去拼他们。现在不是要去拼他们,而是真正地面对面和他们去对抗,现在可以更从容地面对自己。”

他知道自己不被看好,但是他不会羡慕别人,相反,他将更多的精力用在训练上,天天只想着比赛。他说:“每个人的目标和理想不同,大多数人工作是为了生计,而我现在做的事情是为了梦想,如果为了生计我是不会去打球的,打台球赚不了什么钱,不止我,奥沙利文、特鲁姆普都说过这样的话,他们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我。”从他12岁辍学到打第一杆球时,肖国栋便确立了打球的这个梦想,这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决定,至于这个决定是否正确?他会指着舞台说,你看这不都已经进决赛了,开句玩笑之后再严肃地告诉你,做自己喜欢的事、实现多年的梦才是最重要的。

人的一生,羡慕别人就容易陷入比较,陷入由此而来的一系列心灵迷雾中。与其仰望别人的高大,不如通过观察别人的长处来修正自己的短处;与其羡慕别人的好运气,不如加快努力的节奏。是别人的,即使羡慕,也是徒劳;是自己的,只要努力,就很美好。

现实中,许多年轻人会羡慕别人拥有好的生活条件;羡慕别人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自己仍孑然一身;羡慕别人拥有自己喜欢的工作,拥有惬意的生活方式。其实,你恰恰忽略了一点,你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你实在没有必要羡慕别人,你要在心中栽种美好的梦想,你要让别人看到,你拥有的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

梦想导师寄语

不要去羡慕别人,因为羡慕是痛苦的,羡慕别人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你要拥有独特的梦想,去过自己的美妙人生,你可能并不知道,你身上那种坚定不移追逐梦想的精神也会让别人嫉妒!

别堕落,你没资格

他是个流浪歌手,弹得一手好吉他,嗓音也极具个性,低沉轻灵之中略显沙哑。他也曾自己谱曲,自己写词,寄给那些或大或小的唱片公司,希望有朝一日被一位伯乐赏识。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很快得到回报。那些寄出去的小样像离开枝头飘舞飞走的蒲公英,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几个月后,他的生活没有发生丝毫改变。他依旧租住在地下室里,依旧会在每个清晨或日落时,像一只刺猬般钻到城市中的地下通道或者地铁里,给过往的行人唱歌。那兜在背包里的零零碎碎的钱是他几个月的积蓄。为了梦想,他快耗尽了所有的等待,终于有一天,他撑不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像个废人,他用额头狠狠地敲打吉他,发泄着那无处可为的无奈和惆怅失落。在一个七夕节的晚上,看到广场上热闹的人群,和一张张充满欢乐和喜悦的青春脸庞,再对比自己,他感到无比地失望和心伤。绝望之下,他沿着黑漆漆的马路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忽然,他的眼前出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队自行车爱好者,穿戴着专业的衣裤、鞋子、帽子,在一起有说有笑,浩浩荡荡。其中一个女孩子见他拿着吉他,便主动和他攀谈起来,请求他唱一首歌给他们听。他虽然不太在意,但看到女孩儿阳光般的笑脸,还是有些不忍拒绝,弹完一曲,听到久违的掌声和喝彩,他也忍不住主动和她搭话:“你们从哪里来?”

“我们从镇江过来,要骑到南京去,已经骑了三天了。”

“你们好厉害,真羡慕!”

“这有什么难?你也可以!”

说着,她指着旁边的一个男孩说:“你看他,大一的学生,没钱买车,都是借别人的车骑。”

“想不到你们条件也这么艰苦,那你们还要骑多久?”

“为了梦想呗,能骑多久就骑多久,坚持下去!”女孩儿望着夜空,一副很坚定的神情。

看着这些满怀憧憬的青春身影,想想自己,他感到很惭愧,自己真的有堕落的理由吗?起码吉他是自己的,不用借,每天还能靠卖唱赚点钱,虽然辛苦,但比起他们,又算什么。想到刚刚那个消极的念头,他羞愧不已。他向他们说了谢谢,然后离开。

谁的青春不会遭遇迷茫、彷徨,但这并不是任由自己堕落的理由,因为在这个小小的堕落理由之外,你还有一万个坚强进击的理由。

2013年,有一段马云说过的话广为传播:

你是不是经常迷茫?是不是学会了颓废?是不是缺少目标无所事事?警告你,别堕落,你没资格!你生来就不是豪门,没有王子公主的命,就别学只有王子公主才能得的病。人家有时间、金钱去仰望天空、去抑郁彷徨,你没有,你必须奋斗!你生来就背负着家庭、生活的重担,别把时间都浪费在埋怨、牢骚上,没有人对不起你。别把自己看得跟故事里的男女主角似的,人家天生漂亮、天性善良。你呢?你能够给自己的优势就是能力。然而,如果你一味的颓废,就连这最后的机会都会丧失,成为一无是处的废物。

不论你是笼罩在失望阴影下的大学生,还是很不顺心的工作者,你都得找到自己的信心,然后去努力。否则,就认命吧,一辈子浑浑噩噩,无所作为。别怪别人鄙视你、瞧不起你,因为你活该!所以,从今天起,要么努力追逐梦想,要么就做别人脚底的泥巴。云泥之别,不过如此。千万别堕落,你没资格!你需要看清,你的失败究竟是因为没有伯乐还是你自己没能力!爱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努力奋斗,让自己优秀起来。如果你再颓废,别郁闷没有知己、找不到真爱,因为连你自己都不爱自己,还妄想别人爱你吗?试问,你有什么值得爱?你配吗?往往一个人在乎的不是金钱,而是一颗奋斗的心啊!

马云的这一番告诫可谓语重心长,引起了许多年轻人的共鸣。爱之深,责之切。想到如今许多年轻人不仅不珍惜时间,不去追逐梦想、努力奋斗,还不停抱怨,徒耗光阴,马云就感到非常气愤,所以才发出如此发自内心的骂。马云想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每个人:当你还不具备被人仰慕的资格时,只有努力追逐梦想这条路可走,其他的一切都会使自己越来越颓废,越来越偏离人生轨道。

和大多数人一样,马云出身草根,没有什么背景,还经常自嘲:“其实很笨,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想问题,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是的,学生时代的马云功课并不是很好,从小学读到高中,他的成绩从来没有跻身过“甲A”行列。更令人难以启齿的是,第一次参加高考,他的数学成绩只得了可怜的1分,自然名落孙山。高考失利后的他心里极为沮丧,甚至产生了放弃学业的想法,准备去做临时工。结果,和表弟去应聘一家宾馆里的工作,表弟被录用了,他却因相貌问题被拒之门外。他还曾和同学报名读警察学校,结果去的5个人中4个被录取,唯有他没被录取。后来又去肯德基面试,结果24个同学中,23个被录用,只有他被拒。马云说,自己去应聘过近30份工作,全部被拒绝掉。

然而,尽管年轻的生命经历过这么多打击,他也从来没有因此自甘堕落,放弃自己,而是努力进取,谋求向上的人生。在为一些杂志社打零工时,他捡到了一本书——路遥的《人生》。书中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知识青年,他对理想有着执着的追求,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向理想靠近一步的时候,有一些东西横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又不得不面对重新跌落到原点的局面,但是主人公不因挫折而放弃的精神还是打动了刚刚经历过一场人生“滑铁卢”的少年马云。可以说,这本书改变了马云的命运。

他深深明白,自己根本没有堕落的资本,谁的一生不会经历这些挫折呢?只有那些从挫折中雄起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仰慕与尊重。于是,在马云19岁那年,重新建立信心的他再次走进高考的考场,但不幸的是,这一次他又失败了。拿到成绩单后,父母几乎对这个“不争气的孩子”不抱任何希望了。但是,马云却仍不甘心,连续两次高考失利,反而让他越挫越勇,经过又一年的挑灯奋战,他终于在第三次高考时圆了大学梦。

在人生失意时,抱怨、堕落、彷徨从来都不是对抗、消除它的办法,唯有依靠信心、勇气和不懈努力才能走出困境,迈向更好的未来。

梦想导师寄语

失意了,不必流泪,不必渲染悲伤,因为每个人都会失意,因为没有谁不历经沧桑,他人所受苦难甚至更甚于你。你要做的只是,忘掉一切,继续追梦,用微笑代替悲伤,用努力改变自己。

要有信仰,把钱看得轻

每个人都拥有梦想,但能实现的人却不多。这其中往往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意志不够坚定、缺乏坚持的精神、梦想太抽象、太不切合实际等等。但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你的梦想很具体,很切合实际,你也有坚定的信心和意志,可最后却还是没有实现梦想。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信仰。信仰,是支撑梦想的重要力量。拥有信仰的人,实现梦想的可能性更大。

拥有信仰,能够帮助我们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以便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分得清真伪,辨得清是非,该舍弃的时候不犹豫,该保留的时候不放手。

马云说:“做企业要和做人一样,一定要有信仰,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昨天,敬畏明天,创造今天。”

在创业过程中,马云虽然很缺钱,但他从来没有将钱看得很重,面对不断前来的风险投资者,他仍旧能保持理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并不完全看重风险投资者们囊中的美钞,而是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所看重的东西。下面是对时任阿里巴巴副总裁的彭蕾的一段采访笔录,从中便可窥见一斑。

1999年7月的一天,湖畔花园。马云在阿里巴巴办公的客厅里接了个电话,然后看了看正在公司的人,对彭蕾说:“你和我一起出去一趟好吗?”

出了门口彭蕾才知道,马云原来是要和她去见投资人。但是彭蕾和马云一样都没做什么准备,她只带了一个普通的笔记本,而马云干脆什么都没带就过去了。

要见的客户是几位从上海过来的投资公司办事处经理。这些投资人手里是有权限的,在得到老板的同意后,他们可以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决定投资多少。因此,这场谈判是实质性的交锋,一旦谈妥,资金就可以到位。

例行的寒暄过后,谈判很快进入实质性的阶段。投资经理们出了一个价,这个价是他们有权限决定的,只等着马云拍板,就可以马上做决定。可是马云并不满意股份比例,他强调阿里巴巴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东西。言下之意很明确,投资经理们出的钱占不到那个股份比例。谈判进行到这里就有点僵了。于是马云提议停一下,对投资经理们说:“我们要出去走走。”

回来后,马云告诉对方:“我们认为阿里巴巴的总价值是我们所认为的那个,你们的看法与我们差距很大,所以我们看来无法合作。”双方就这样草草结束了谈判。谈判结束后,彭蕾随马云乘电梯下去,当时对方的一个人是同他们一起下来的。在电梯里,那位经理人还特别遗憾地对他俩说:“你们错过了一个机会。”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阿里巴巴,却对风险投资如此挑剔,这是为何?马云的构思很有长远意识:除了希望阿里巴巴的第一笔风险投资能带来钱外,他还希望能带来更多的非资金要素,例如进一步的风险投资和其他的海外资源。在这种强烈的自我要求下,马云总共拒绝过38家投资商。

马云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他说:“准确地说,我们需要的不是风险投资,不是赌徒,而是策略投资者,他们应该对我们有长远的信心,20年、30年都不会卖所持有的阿里巴巴的股份。两三年后就想套现获利的,那是投机者,我是不敢拿这种钱的。”

所以,马云只是将钱当作了一种工具,而不是将赚钱视为信仰。马云认为,企业要赚钱,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企业家不要把钱看得太重,只有把钱看轻,才能赚到钱。在接受CCTV经济频道采访时,马云坦诚地说:“我一直认为不管做任何事,脑子里不能有功利心。一个人脑子里想的是钱的时候,眼睛里全是人民币、港币、美元,全部从嘴巴里喷出来,人家一看就不愿意跟你合作。”

马云的梦想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他的信仰是:技术和资金只是一种工具、股东是最不重要的群体、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好。正是人生中的这三个信仰,支撑着他一路走下去,为梦想而战,为未来而战。

由此可见,一个想要做大事的人,要有梦想,但也有信仰,这个信仰是指引他实现人生梦想的人生准则,有信仰做伴,才不会迷失方向。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年轻人身上最缺少的就是信仰。试问,在这个社会中,又有多少人能够清楚准确地说出自己的信仰是什么呢?我们太过于急功近利,太过于追求物质的享受,为了所谓的“梦想”,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那么我们还有什么信仰可言呢?

拿阿里巴巴发生的“中国供应商事件”来说吧,为了追求高业绩高收入,B2B公司直销团队的一些员工,故意或者疏忽而导致一些涉嫌欺诈的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给阿里巴巴的名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而阿里巴巴一直将诚信视作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视作公司的信仰。马云曾说:“守住诚信就等于守住财富底线。”正是因为对诚信的坚持,才有那么多的商家愿意进驻阿里巴巴,才有那么多的买家愿意在淘宝购物。可以说,马云用诚信换来了人们对阿里巴巴的信任。那么“中国供应商”事件的发生,对于马云来说,一定是无法容忍的,所以才有马云“挥泪‘斩’卫哲”这样的惊人举动。

马云说:“阿里巴巴从成立第一天起就从没以追逐利润为第一目标,我们绝不想把公司变成一个仅仅是赚钱的机器,我们一直坚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客户第一’的价值观意味着我们宁愿没有增长,也绝不能做损害客户利益的事,更不用提公然地欺骗。”

倘若缺乏信仰,关掉诚信这个监测器,阿里巴巴的梦想之路可能走得如此顺利吗?由此可见,正是坚守信仰,阿里巴巴才能一路走下去,最终在纽交所上市。所以,年轻人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千万不能丢掉信仰,以免跌入万丈深渊。

梦想导师寄语

没有信仰的人生是不健全的,没有信仰的人生浮躁、空虚、迷茫,久而久之,梦想变成了欲想、妄想,缺乏信仰这根保险丝,走着走着很容易跌进万丈深渊。

建立自我,更要追求忘我

马云去见李嘉诚,讨教成功之道,李嘉诚跟马云一行说了一句话,他说,一个成功的人应该是一生去追求“建立自我,追求忘我”的境界。

“建立自我”即在任何的情况下,都要有自己的梦想,并且要坚持自我,肯定自我,做自己喜欢的事,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对自己始终充满信心。“追求忘我”,即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要做到忘我的境地,要真正完全将自己奉献出去,这样你的价值才会真正体现出来。

在《赢在中国》节目中,马云在给一位名叫陈洁的参赛者点评时说:“最后给你一些建议:建立自我、追求忘我。你有自己的个性,你必须忘掉自己,是什么原因让你离开上一个公司?可能是利益。创业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的利益抛开。”

如果你真的做到一生追求“建立自我,追求忘我”,你就会成功,或者说,你不可能不成功,这是你唯一会到达的地方。一位前美国总统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一个人应该有一个比自己的利益更远大的使命,并且他要在完成这个使命的过程中,完全地失去自己,他才能真正在最后找到自己的价值。在这里,他所说的“失去自己”也就是一种完全的付出和牺牲。这就是一个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而不愿意付出的人很难在任何领域有任何的建树的原因。

“建立自我,追求忘我”是需要在活着的全部岁月里用真心和真情去感受去体验的。阿里巴巴初创时,马云给未来的公司定了宏伟蓝图——“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三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80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设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10位。”这可以说是马云的“建立自我”。

至于“追求忘我”则是在“建立自我”之后,马云的“追求忘我”首先表现在忘我地投入在创业的热情和激情中。在第一次员工会议上,马云就说道:“我许诺的是没有工资,没有房子,只有地铺,只有一天12个小时的苦活。大家住在离办公室步行5分钟就能到的地方,这样方便做事。”虽然正常的作息时间是每天12个小时,但每天都会有一个人早来一些,早走一些。加班时,每天要干16个小时甚至更多,而加班又很经常。

那么真实的情形是怎样的呢?有一位曾经访问过阿里巴巴的报社总编这样写道:“没日没夜的工作,屋子的地上有一个睡袋,谁累了就钻进去睡一会儿。”几个月后,《福布斯》杂志的资深记者贾斯汀·杜布勒参观了阿里巴巴创业时的工作地:“20个客户服务人员挤在客厅里办公,马云和财务及市场人员在其中一间卧室,25个网站维护及其他人员在另一间卧室……像所有好的创业家一样,马云知道怎样用有限的种子资金坚持更长的时间。”

“建立自我”并不难,难的是“追求忘我”。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年轻人虽然建立了自我,拥有梦想,也拥有为梦想努力的愿望,但始终与梦想遥遥相望,其原因就是,缺乏“追求忘我”的精神,或者不能够抛开之前的荣誉,忘掉自己,去更高的领域探索。

《赢在中国》第一季中有一位做蜂蜡生意的参赛者——黄女士。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一个养蜂人,发现他家里有大量的蜂蜡。黄女士突发奇想,能不能把这些蜂蜡做成蜡烛呢?她想一试,于是便开始着手自制、自雕蜡烛,并将它们拿到集市上卖,结果一次卖了200元。在市场反映不错的情况下,黄女士成立了自己的蜂业公司。

小作坊的生意好得出奇,第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8万元。后来,她渐渐发现,这种蜡烛在大城市里很受欢迎,来自北京的订单很多,于是黄女士开始扩大公司规模。但这个过程中她也遇到了麻烦,首先是运输成本高不划算。其次,公司人力主要是当地的农村妇女,她们虽然有一双勤劳的双手,但不懂先进技术,所以她的产品只能是劳动密集型的手工制品。另外,她也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但地理位置偏僻,不容易招到人。当下,蜂业公司每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300万,但这已经是她生产的极限了。

公司要发展,必须要有下一步的规划,目前摆在她面前有三条路可走:

一是留在北京尝试突破,让生产实现自动化,她新招来的两个主管在营销和生产上的经验,能够弥补她缺乏正规商业训练的不足。但是,公司将不得不改弦更张,把生产集中在蜂蜜护肤产品上。

二是继续原来的生产,当地政府也提出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但她又将面对过去的老问题,公司的销售额可能永远也不会超过300万。

三是把公司卖掉,因为公司的成长已经超越了她的专业知识和目标。虽然一家300万元的公司吸引买家有点困难,但对于潜在买主还是一个很吸引人的买卖。

对此,马云给出的点评是:“每个成长型企业都会碰到成长中的痛苦,几乎所有以销售为导向的企业都会遇到先求生存后求发展的问题。一旦生存好了之后就忘记了自己是为了生存。初创企业都希望迅速做大、做强,但生存下来的第一个想法应该是做好,而不是做大,这是我们这么多年走下来的经验。”

生存好了就会忘记自己当初是为了生存,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许多人会感到迷茫,感到前路难行,实际是因为没能走出自我,没有忘掉曾经的荣誉,被过去套牢了。

有句话说:“凡事不要自己设限。”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们要勇于突破自我界限,追求无我、忘我,这样才能跳出一定的界限,让自己的价值真正地、完全体现出来。

梦想导师寄语

有梦想,有自己的个性当然是好事,但不要被自己的个性束缚住了,人生最佳状态是,忘掉自己,去尝试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