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病,我只是特立独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自负狂妄的自恋者

从天而降的自大狂

张超(化名)是家里同辈中唯一一个男丁,父母老来得子,全家人对他百般宠爱。在家里,父母既不让他做家务,也不让他参与家庭事务,反过来,家庭中的一切活动都以张超为中心,以他的好恶为判断标准。结婚之前,张超在父母家中生活了30年,让张超养成了自我中心、自我感觉良好的性格。

小时候,为了让张超学习艺术,父母和姐姐一起节衣缩食多年,省下钱来给他买油彩、画笔,后来又让并没有多少艺术天赋的他读了艺术院校,学习油画。成长经历一帆风顺,加之本身的专业素养,使得张超向来自命不凡,清高得很,他看不起同学,觉得混得好的人满身铜臭,混得差的人罪有应得,他也看不起亲戚中的同辈。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张超经过千挑万选,在众多相亲对象中选了一位比自己小5岁的女孩,两人相处不到半年便开始谈婚论嫁,一年之内结了婚。

婚后不到两年,妻子便提出离婚,理由是张超一表人才,聪明能干,唯独不是一个称心如意的丈夫。妻子向公婆抱怨说,张超平日里又自私,又吝啬,只关心自己,从来不关心别人。结婚初期,张超尚能和妻子分担家务,对妻子稍加照顾,但没坚持多久,他就把所有家务推给妻子做。

周末的家庭活动,向来以张超的好恶为主,他喜好的活动,他才会积极参与;妻子喜好的活动,他就借故推辞,让妻子一个人参加。每个月,张超除了按照约定交给妻子生活费,他把剩余薪水都用在个人爱好方面,比如收藏画作,参加艺术活动,与艺术同行聚会。吵架时,他对妻子坦言,当初是看她性情娴静,温和贤惠,定是一个持家有道的妻子才和她结婚,而他结婚的目的并非找一个相亲相爱的人共同生活,而是找一个擅长料理生活的女人来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对于妻子列出的各种罪状,张超认为“都是因为她活在想象的世界里,对丈夫的要求太高”,张超的父母更离谱,认为张超肯娶她为妻已经委屈了,如今还要听她百般刁难和数落,简直不可理喻。然而,张超的同事、同学却和他的妻子很有共鸣。在众多人眼中,张超都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冷漠、势利的人,从来只考虑自己,不在乎别人,而且瞧不上身边的人,认为自己是成就大事的材料,岂可与一众凡夫俗子同流合污。

妻子尝试多次,用劝说、争吵等方式令其客观地看待自己,可惜张超及他的父母执迷不悟,始终以盛气凌人的姿态看待他们夫妻之间的问题,退无可退,忍无可忍,妻子决定离婚。张超高昂着头颅签下了离婚协议书,并且认定妻子一定会后悔,不久之后定会回头求他,请求复婚。一年后,妻子遇到意中人,再次走入婚姻殿堂,张超仍然坚信自己的完美,评价妻子说:“离开了我,你也只能和那路货色一起生活了,真可悲。”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我中心特质,但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自我中心属性表现得特别极端,特别强烈。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核心症状就是自我中心,具体表现为傲慢自大,自我感觉良好,思维散漫、随意,喜欢美化自己。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和童年经历有关,比如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给予子女非客观的正面评价。另外,单亲家庭、缺少同龄伙伴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中心性格的形成。

认知上的自我中心令其只关注自己的观点,忽略他人的观点,不能面对客观事实,亦不会接受他人的劝告。人际关系方面的自我中心表现为不能平等地与人相处,待人接物,过分看重自己,轻视他人,以傲慢、狂妄的姿态对待他人。

基于此,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给人的最直接印象是傲慢自大,自负狂妄。他们在毫无事实根据的情况下认定自己拥有他人不具备的天生特权,认为自己与他人的交往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上与下、高与低的关系,更不用提互惠互利、互助互爱。严重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者认为自己天生高贵,将来必定成为伟人或写入历史的重要人物,沉浸在自己是一个伟人的幻想中,在他人眼中,他们却是自负、自夸、傲慢又势利的自大狂和自私鬼。

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带有天生的优越感,优越的背后却是一颗脆弱的“玻璃心”。自恋者时刻想要提升自己,在聚光灯下接受他人的认可和称赞便是其维持优越感的方式。由于自尊心一触即碎,他们常常期待他人的夸赞,即使自己实际上乏善可陈,依然希望从他人那里获得赞美和掌声。这种靠外在因素维持的自尊非常脆弱,一旦自尊心受损,他们会通过贬低他人的方式抬高自己,人们常常看到的飞扬跋扈、骄横傲慢,实际上这是自恋者的自我保护方式,目的是为了远离羞耻感。

难以忍受羞耻感,于是他们选择种种方法绕过去。表面看不出什么,背后的否定、冷漠、责备和愤怒却不可避免。如果羞耻感超过界限,即使是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自恋者也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愤怒。他们是没有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因此把指责指向外界,把过错归咎到他人身上,自恋者就获得了解脱。

可以说,所有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者都伴随着内心的恐惧、羞耻、虚弱和自卑,如张超对待妻子的态度,不能认同他人,不能准确地表达内心的真实需求,本身就是心灵虚弱的表现。不可否认的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不乏商业奇才、军事领袖和政治精英,他们渴求他人的仰慕,希望被人崇拜,成功的光环恰好掩盖了他们对外界认可的强烈渴求。

在这类成功者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可以找到其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以利用、掠夺为目的的交往。自恋型人格障碍者认为与人交往的目的便是利用他人,从他人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照顾、崇拜或奉献。

他们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只会利用别人,掠夺别人,回报、感恩这类词汇并不存在于自恋者的词典里。轻度自恋者会心生愧疚,并在利用时稍加掩饰,重度者则以赤裸裸的行为掠夺他人,且毫无内疚感。当然,谁都不是不带脑子与人交朋友,体验过被利用、被掠夺后,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与这类人再往来。

只有自己的世界

自16岁开始,古乐(化名)一直认为“人生充满谎言”“任何人都免不了一死”,被这样的人生难题困扰着,古乐时刻感到恐惧。20多年来,他努力学习,拼命工作,以此转移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考问。身为一家合资企业的总经理,古乐有房子、有车子、有老婆孩子,并且声称有用不完的存款,即便如此,他依然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近年来,每次想到死亡的问题,古乐就会陷入无法自控的恐惧和不安当中,情绪失控时,他用拳头捶打自己,或者用头撞向墙面,直到把自己弄得血肉模糊,才能冷静下来,或者像个孩子一样,坐在角落里嘤嘤地哭泣。古乐担心自己患上了某种绝症,遂停薪留职,决定用半年时间治好自己的疾病,如果国内没有良好的医疗资源,他考虑去美国接受治疗。

多方治疗的结论是一致的,古乐并没有器质性疾病,他的身体健康,除了因过度应酬导致的肥胖和高血压之外,体内脏器全部健康。于是,古乐从请教医疗专家转向了求助心理专家,不过,最开始的心理治疗经历并不顺畅。

不管和哪里的心理咨询师会谈,古乐总是表现出难以抑制的傲慢,他的个人资料俨然是个人辉煌成就展览。说到所患疾病,古乐一再强调,他患的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病,一般人是治不好的。在讨论生老病死、成败得失等人生问题时,古乐又表示内心痛苦,难以解脱。和苏扬(化名)的第一次会谈,古乐基本是在介绍自己的过往辉煌,之所以会找到苏扬,是因为他听说苏扬在业界的名声不错,他能够信任她。古乐的评说令苏扬无所适从,在业界的名声如何,连苏扬自己都不甚清楚,不知道这位患有特殊病症的来访者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几次面谈后,古乐对苏扬的态度迅速转变,从一开始的不信任到极度理想化,他认为苏扬是他遇到的最好的心理咨询师,所有问题交给苏扬都会得到解决。会谈中,古乐对苏扬极尽赞美之词,声称苏扬是国内唯一一个能治疗他的人。苏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古乐在极尽所能称赞她时并不是发自内心,也没有考虑苏扬的感受,而是自说自话一般,好像在和一位意中人对话。

根据苏扬的观察,古乐有明显的病态自恋倾向。比如说,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特别的病人,并且要求苏扬将他看作特别来访者对待。他在称赞苏扬时,实际上是在称赞自己,就像他称赞某件衣服配得上自己一样,苏扬不过是一位配得上他的身份、地位和自我价值的咨询师而已。他觉得自己不是平凡人,所以要求他的治疗师也不应该是平庸之辈。

苏扬发现,将对方理想化本就是古乐的人际互动模式,他把自己神化,想象自己是十全十美的人,相应地,他也把与自己交往的人神化,认为他及他所在的人际圈子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现实怎么可能是这样的呢?苏扬迫切地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一个自以为不平凡的病人。

由于古乐对个人经历的文过饰非,苏扬放弃了从面谈中获得信息,转而从他的妻子、父母那里入手。根据古乐父母的介绍,古乐出生在书香门第,父母都是大学教师。父亲为人正直,性格宽厚,在家族里名声很好,人人崇拜他、敬重他,但是事业不顺,直到退休依然是副教授职称。小时候,古乐最喜欢坐在父亲身边,听父亲给叔叔、舅舅们讲述国家大事,父亲也经常教育他说:“男人应心系家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父亲一生秉承堂前教子、枕边教妻的准则,耳提面命地教育儿子,即使在大年三十吃年夜饭时,父亲也不忘记召开家庭会议,让每一个家庭成员检讨一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古乐的堂姐说:“这种家庭会议一直持续到古乐离开家上大学,在我的回忆中,那是要命的痛苦记忆,桌子上摆着各种好吃的,窗外鞭炮声声,饭桌上却像开批斗会一般,每个人都被迫把自己讲个透,好的、坏的,一点不容马虎。”堂姐在每年一次的家族聚会上体会到的窘迫和压抑,恐怕是古乐的日常生活。

从家庭成员那里得到信息后,苏扬在面谈中与古乐谈起了父亲。很明显,古乐在谈及关于父亲的事件时带着明显的怨恨心情,怨恨之余,还有由怨恨产生的内疚感。在父亲的教育下,古乐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作人生信条,在学业和工作上,他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成为最优秀的人。赚钱之后,古乐资助了家族中许多亲戚,还为山区的希望小学捐款,参与公益组织。

撕开光鲜体面的外衣,古乐独自承受了生活的苦楚。他因投资失败,把全部身家扔到了股市当中,自认为脸上无光,他只字未对家人提起,尤其是父亲。在婚姻中,他也不愿意对妻子袒露真实的内心。他认为,女人的最大职责是相夫教子,他把最好的留给妻儿,妻子需要做的便是照顾他、称赞他、崇拜他,把他看作天。正因如此,妻子总觉得他做的一切都是给别人看的,同学聚会时,他可以称赞妻子的贤惠,平日里却甚少表扬。

苏扬最终诊断,古乐并没有患上绝症,也不是不可救药的精神疾病,他是自恋型人格障碍。他在正统儒家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将家庭、事业作为展现自己的舞台,一方面得益于他怀才不遇的父亲,另一方面来自他自身的价值追求。他在成长中内化了父亲的价值观,将其变成自己的人生信条,不知不觉地压抑了自己的一部分真实需求。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自恋型人格障碍难以与任何人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只有自己。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他们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好的,不管是外貌、能力,还是思想,已婚者还会偏执地认为自己的配偶、孩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者最大的痛苦也在于此,内心中没有别人的位置,只能从控制欲等方面满足内心,一旦自己被否定,整个世界随之崩塌,恐惧、焦虑、绝望随之而来。

按照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个体在0~3岁期间是获得安全感和依恋感的关键时期,如果能与他人——主要是养育者建立依恋的关系,成年后与同性、异性的交往也会顺利进行。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在面对现实的否定时表现出来的脆弱,那种哭闹、歇斯底里的喊叫,语言、行为上的退化,实际上是心理退行。

针对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治疗,咨询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当他们过高地评价自己,或是用退行的言语、行为表达情绪时,尝试用非成人的方式看待他们。由于难以与他人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对咨询本身和咨询师的要求比较高,主动放低自己,配合来访者的情绪、行为表现,对建立互信的咨访关系有关键作用。

自恋者的精神分析

宁飒(化名)是一位典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者,也是一位典型的不配合治疗者。自从被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后,宁飒只接受过短暂的心理治疗,此后20多年,他坚决拒绝治疗,而是用演讲、著书、参与电视节目等方式治疗自己,帮助别人。对因病出名这一事实,宁飒对他的野心直言不讳,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他的自恋心理,博得他人的尊敬和崇拜,至于向他人提供建议和帮助,不过是无心插柳的副产品。

作为一位职业演讲家和畅销书作家,宁飒在20多年里发表了大量文章,写了10多本自传性心理自助书籍,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上万次演讲。自新媒体时代来临,他在互联网上开了博客,注册了社交网络的账号,用即时消息的方式与读者、粉丝沟通,事无巨细地向人讲述他的病症和个人生活。宁飒的书籍、演讲和电视节目都与自恋型人格障碍有关,其中多是他自己的故事,在他创作的长篇小说中,主人公也是以他本人为原型的。

在公众面前,宁飒时而展现其迷人、自信的一面,言语浮夸,刻意讨好;时而扮演弱者,装出可怜的样子,博取他人同情。在博客和著作中,宁飒也表现出彼此不同的两张面孔:一方面,他在亲自填写的简介中标榜自己是作家、演说家、媒体人、时尚人士和心理病人;另一方面,他又对自己的虚伪、浮夸、哗众取宠表示不满,在以本人为原型的小说中,他借主人公之口说:“和自己的潜能相比,我是一个人生失败者。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里,跳梁小丑,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不过是众人中的一个而已,能跳到哪天,问天问地却问不到自己。”

即使对自己的评价呈现两极化趋势,宁飒却被公认为成功的自我营销家。他以拒绝接受治疗的方式疗愈自恋型人格障碍,对自己,他比任何一位心理治疗师都要了解。他不压抑自己,但又顺从潮流,每一个新媒体的出现,宁飒都能抓住机会,借着技术革新的便利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

诽谤某位娱乐圈名人而缴纳巨额罚款后,宁飒心有不甘,遂提笔著书,在正在撰写的新书中,宁飒对诽谤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庭审过程进行了回顾和评价,可以预见,新书出版后,宁飒将再次站在风口浪尖上,登上新闻头条,占领热搜榜首位,获得万千关注和评论——这一切都是他期望的,都是他想要的。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自恋型人格障碍一般表现如下:

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词,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为一般人所了解。

对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分的幻想。

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缺乏同情心。

有很强的嫉妒心。

只要符合其中五项,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在病症表现上,自恋型人格障碍与癔症型人格有些相似,比如情感的戏剧化表现,对异性的挑逗行为。二者也有不同之处,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内向、冷漠,癔症型人格则外向、热情,这一点可以用来区分自恋型人格障碍和癔症型人格。

回头看宁飒的自恋型人格,他一再夸大自己的病症,出书兜售他的病症和个人隐私,其目的是希望受到别人的关注。他以自己作为病例向他人宣讲,提供建议和帮助,已经成为畸形的炫耀,正是因为他坚信自己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其他人了解,面向公众剖析自己,目的是获得持久的关注和赞美。宁飒在个人介绍上追加那么多头衔,有些名头略显牵强,有些名头名不副实,实际上反映了他对自我形象的不满意,在不满的驱动下,他对成功、名誉、社会地位有着执着的幻想。

关于自恋,心理学家早已做过阐释。弗洛伊德在论文《论自恋》中系统地论述过自恋的问题。他指出,个体在生命早期是自恋的,随着社会化的发展,人们把爱自己的欲望转化为爱他人的能力。但是,爱他人时若是遭遇挫折,朝向外界的爱会返回来,重新爱自我,甚至走向病理性的自恋。在未来的爱中,不管爱谁,他们都以自我为模型,爱的对象是自我,或是自我理想,要求从他人那里获得无私的爱、无条件的赞美,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

此后,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对“自恋”做了不同角度的诠释,比如阿德勒,他强调心理发展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解释“自恋”时,他亦将社会文化放入其中,认为优越、安全、完美、成功等社会文化会最终影响人的自恋形成。这一说法诞生之日便遭到弗洛伊德的批评,却在时间的证明下显现出正确性。

女心理学家霍妮认为,自恋的本质是自我膨胀。儿童的自恋根源在于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若是过分贬低孩子,损害了孩子的安全感,孩子会采用自我膨胀的方式补偿受损的自尊,比如生出幻想的自我意念,并把它当成真实的自我。成年之后,如果后天环境有利,自恋倾向会被克服,否则徒劳感、过分期待和恶化的人际关系将导致自恋倾向的加强,朝着病态的方向转化。

全民自恋

梁君(化名)出生在一个地方领导家庭,从小到大,家里来来往往的叔叔伯伯都是各市区的干部,父亲的为官之道没有引导他走上仕途,却让他从小就觉得自己是上天赋予了特殊使命的人,将来定非平庸之辈。梁君在众人的赞扬声中长大,从身边人那里听到的都是聪明、善辩、脑筋活络等恭维话。在大学里,他在辩论会上与各路强人交手,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为此获封号“常有理”——凭借一张利嘴,他能把黑说成白,无理说成有理。

如同所有到魔都淘金的青年一样,梁君大学毕业后,拿着一架单反相机,带着他的梦想前往上海。如果他注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只有上海这座城市能为他的才华提供发挥空间。梁君的梦想是成为世界知名的摄影师,读书时期,他喜欢背着相机、三脚架,四处走走看看,拍他中意的风景和人。来到上海,他想拍这座充满魔力的城市,拍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形形色色人物。

经过学长的介绍,梁君得到一份为电子杂志拍摄插图的工作。梁君对摄影很有天分,悟性好,拍照、修图技术不俗,可惜他自视甚高,不愿听取前辈的建议。拍了两期的图片材料,同事就发现梁君个性固执,喜欢与人争辩,不管别人说什么,他一定能提出相反的观点,同事辩论不过他,只好任其随性而为。遇到意见分歧的地方,即使大老板批评他,他也据理力争,头头是道地讲述他的构思和想法。

梁君在摄影方面确有一些天分,但是和才华横溢仍有相当距离,加之他自视过高,无法与同事和睦相处,拍摄完一个季度的插图材料,大老板就委婉地辞退了他,临行前,大老板说:“咱们公司庙太小,恐怕耽误你的大好前程,像你这样有思想、有技术、有艺术追求的青年,一定会在上海闯出一番天地的。”梁君丝毫不管对方的虚伪客套,不客气地回敬道:“巧了,我也是这么想的,等小弟我成名了,恐怕就不是我拍谁,而是谁来拍我了。”

在魔都游走了大半年,梁君的事业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期发展。同样的情节一再上演,最短的一次工作经历,梁君只拍了一天的外景,晚上就被结算了薪水,被告知他明天不用上班了。想起一次次被辞退的经历,梁君心里倍感委屈:“我堂堂一匹千里马,怎么就是遇不到我的伯乐?这些掉钱眼儿里的庸俗商人,哪个能看懂我照片中的艺术内涵?”

后来,在父亲一位同辈叔伯的帮助下,梁君进了一家国有杂志社,负责地理图片的采编工作。梁君为自己最终向父亲低头感到羞愧,同时希望凭借工作成绩赢得父亲的肯定。三个月后,梁君主动提出辞职——庞大的组织机构积蓄的官僚之气令梁君倍感压抑,在把大小领导得罪一遍之后,梁君的岗位被换到了喝茶、聊天的闲职,他自觉混下去了无生趣,遂主动请辞。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过度自恋者往往自卑,这是定理。一个只爱自己的人,其实是内心极度自卑的人。他们夸大自己的才能和成就,沉湎在对事业成功、爱情理想的幻想中,在人前,他们极力表现出自负和傲慢,否则无法面对内心的空虚和无助。在辩论中,若是不能驳倒对方,获得胜利,便无法表明自己那独一无二的优秀。

梁君面临事业上的失败不能自我反省,一味地将责任推给他人,原因在于他的自恋。过高评价自己,无法与他人建立真正的人际关系,忽视他人的劝告,自己永远是对的、是优秀的,他人则是平庸、愚笨的……如此种种都是自恋人格的表现。若他不能正视自己,正视现实,悲剧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的。

心理学家科胡特多年来从事自恋型人格研究,和弗洛伊德、阿德勒、霍妮等人相比,他把自恋看作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是自恋的。在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自恋让人产生自我价值感,自恋者并非不健康,只有超过了某一限度的自恋才是不健康的。当下社会对自恋行为的宽容、理解胜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激情豪迈的创业者表现出“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霸气,人们认为那是傲骨,是胆识,自恋被解读为实现个人价值的表现,个性即价值,亦成为时代的代名词。

自恋本身无罪,适度的自恋是健康的,走向人格障碍的自恋则是因为过度。健康的、适度的自恋,个体能体验到充分的自尊和自我价值,爱自己,接纳自己,认识到自己不同于他人之处,也能爱他人,关心他人,接纳他人。适度而不过度,乃自恋的最佳境界。

成功的“精神病人”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当超群的才智和精神变态的性格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极有可能造就一个伟人。成功人士和精神病人看似存在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实际上,他们有许多人们想象不到的共同点。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取得世俗成功的“病人”,尤其在科技界,自恋倾向严重的高层管理者和企业家不乏其人。

比如,自信人格力量超过乔布斯的罗永浩,其自恋程度已经有目共睹,他认为,锤子手机在用户体验、营销推广、审美、完美主义等方面一点不输于苹果产品。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也有其自恋的一面。阿里巴巴创办之初,马云便信誓旦旦地说过,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可见其狂妄自大、过于自负的一面,尽管大多数人对他表示怀疑。阿里巴巴发展至今,马云当初的痴人说梦已经变成了豪言壮语,人们不再嘲讽他的不自量力,反而称赞他富有远见。

对于评论者的言辞,马云有着清醒的认识——当你成功了,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他并没有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不再坚信自己,他依旧狂妄、自恋,时刻展现其强势、自信的一面。据说,在阿里巴巴的董事会上,有人质问马云,如果他所做的决定有明显的错误,由谁来制衡?马云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没有人可以制衡他;如果他已经做出决定,即使是错误的决定,也必须执行;别人认为是错误的,并不一定是错误的。

在执行决定时,马云具有不可制衡的强势态度,他敢冒险在所有高管都反对的情况下执行商业决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虽然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为公司增加了大幅收益,但是在做出决议和执行决议的过程中,他必须具有无人能够挑战的自信,很显然,自恋对于马云来说是一种独特的优势。

从众多媒体的报道和艾萨克森所著的《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我们可以看见乔布斯身上的自恋特质:一方面,他富有激情、崇尚完美、具有艺术修养;另一方面,他又喜欢掌控一切、行事专横、嘴巴尖酸刻薄。工商管理专业的管理手册教育管理者要真诚待人、体贴下属、关注员工的需求,以这些标准评价乔布斯的管理方式,很显然他是不合格的。

乔布斯拥有天生的灵敏度,还兼备科学家、艺术家的嗅觉,他的许多卓越构想并不能被人们接受,不过他不担心,强烈的控制欲和独裁风格令其无所顾忌、我行我素,为了实现目标,他可以排除一切障碍,最终将想法转化为产品。乔布斯的自恋人格当然不会让他的管理方式变得完美,在乔布斯掌管苹果期间,苹果公司一直面临着人才流失、行业关系受损的困境,不得不承认,这是乔布斯的管理缺陷带来的副作用。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由于企业管理者的个人气质对企业发展的特殊作用,自恋型企业管理者已经进入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的研究项目中。自恋者的一些特质,比如领导气质、冒险精神,渴望他人的崇拜和赞美,让他们更容易在领导岗位上取得成功。工作上,他们比非自恋者锐意革新,且致力于采取实际行动。

自恋型人格包括诸多特质,统治欲强、过度的自信、缺乏同情心,这些特质令其成为天生的领导者,因为这些特质会带来活力、自信和感召力。自恋型人格中有一种亚型,叫浮夸型自恋,和这种自恋相联系的是极高的外向程度和极低的自我认同感,基于自恋者的本性,他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乐于操纵他人,且做事容易冲动。在美国,比如硅谷,以变化速度快,风险高的科技行业居多,这个行业集中了来自全美的狂妄自大的家伙,行业本身鼓励那些坚信自己,愿意承担风险,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世界的人。

经济学研究证明,在以财务为指标的考核方面,自恋型管理者领导的公司得分明显高于非自恋型管理者领导的公司。站在董事会的立场上,一个可能没有多少同情心、自私自利且有些肤浅的家伙,但是他很迷人、自信,富有人格魅力和远见,工作上是一个行动派,善于做出艰难的决定,这个人便是企业领袖的合适人选。哪怕这样的领导者毫不在乎他人是否获得公平对待,一心认定自己是特殊的,甚至不惜通过操控他人的方式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

但是,自恋的其他方面,比如爱慕虚荣,好出风头也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自恋型管理者能获得董事会的青睐,但不一定被员工喜欢。由于同情心匮乏,自恋型管理者在职时间越长,其收入就会越高于他的团队成员,收入上的巨大差距会影响团队士气,导致员工流失和满意度降低,甚至引发不满和抗议。

这种情况下,自恋型管理者如何做到长期坐镇领导岗位呢?同样因为同情心匮乏,他们会采用主动驱逐的方式,让那些对自己发起挑战或者持不认同态度的员工走人,他们不在乎被下属讨厌,可以在毫无负罪感的情况下炒人鱿鱼。

自恋者的优越感,渴望控制环境和人,永不停歇的求新意识,缺乏同理心和强烈的吸引他人关注的心理,使得他们认为自己做出的任何决策都会成功,为了赢得赞誉,他们更倾向于采取大胆而冒险的行动战略。谨小慎微、缺乏自信的同人避之不及的风险,自恋型领导偏偏迎难而上。管理者越自恋,企业在新技术上的投资就越多,而且比同行业早。因为自恋型领导相信,受众会为他的大胆行为喝彩。

不要期待自恋型管理者会招人喜欢,那并不是他们永不动摇地坚持信念的目的。他们自我标榜、固执己见,甚至令人厌恶,但是在环境巨变、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需要有人做出大胆的、不寻常的行动,或者拯救企业,或者加强组织。就像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他坚定地认为只有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改变世界,他也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实现了理想,将梦想变成了现实。

从关心他人开始

生活中有些人,他们也存在于电影中、小说中、艺术作品中。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特别重视自己,坚信自己是对的,从不听从别人的意见。这便是自恋的表现。自恋的表现可能是外放的、张扬的,也可能是低调的、内敛的,以一种痛苦的方式表达出来。不管如何表达,病态的自恋总是危险的。

和平(化名)从护校毕业后,没有进入当地的医院或卫生机构工作,而是跑到了遥远的哈尔滨。长达五年里,和平不回家,也不给家里打电话,家里人没人知道和平去了哪里,除了在派出所报了一个人口失踪,再也没有找过她。和平离开家乡,远走哈尔滨,目的正是逃离令她感到痛苦的家庭。

和平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母亲是癫痫病人,没有劳动能力,生下三个孩子后,一直待在家里养病,连基本的家务都不能做。父亲是一位修车工人,性格暴躁,嗜酒如命,喝醉了就对妻子施暴,从来没有教育、管教过孩子。和平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大哥建平比她大8岁,二哥志平比她大4岁,两位哥哥均是钢铁厂的工人。和平的童年是孤独、寂寞且充满忧愁的。父亲只有在上班时间是清醒的,其余时间便抱着酒瓶喝酒,母亲发病时如同疯子,发病后变成了孩子,整天躺在床上重复着一个动作,向和平撒娇。两个哥哥放了学便在外面玩,家里冷冰冰的,只有和平和母亲两个人,而她既要照顾母亲,又要写功课、做家务,为全家人准备晚饭。读书阶段,和平一直缺少朋友,由于复杂的家庭情况,她内心自卑,不敢主动与人交朋友,现实的困境也让她没有多余的时间与心思放在玩耍上。长大后,和平对人感到恐惧,不知道怎么和人接触、与人交朋友,在护校读书时期,她每天愁闷、压抑,像个死人一样。和平不止一次对身边人说,当她内心痛苦的时候,常感到喉咙有东西堵着,胃收缩成一团,好像胃里有一块大石头,越来越沉,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说起以往的交友经历,和平始终陷入接近——相投——决裂的循环。与她相识时间短的人会被她流畅的谈吐、纯真的气质所吸引,进一步了解,没有人不会对她的人生经历表示同情,时间久了便会发现她身上的毛病一大堆,她无法与人建立信任,自信心不足,对批评的反应异常愤怒,且过分地高傲自大,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赞美。

童年时期家人对和平缺乏关注,让和平产生了被遗弃的体验,使得她强烈地想要索取爱、索取关注。在行为上,和平是非此即彼的,要么得到,要么得不到。得到就拼命索取,忽略对方;得不到就逃跑,用逃避的心理防御机制安抚自己。她之所以逃到他乡,彻底地“遗弃”家庭,是因为在原生家庭里,她已经无法再幻想得到爱和关注。两位哥哥相继结婚,母亲去世,父亲日日夜夜与酒精相伴,她已经失去了索取爱、索取关注的对象。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自恋型人格障碍者有一个孤独儿童模式,这类模式不能给予他人关爱,也无法获得真爱,除了偶尔把爱给予自己的孩子,他们只能不断剥夺亲近自己的人,却极少付出。和平的内心遭遇很显然是孤独儿童模式。他们如同被赋予了某种权利,可以不断索取他人,以情感剥夺的方式夸大自己遭遇过的被误解、被忽视、被遗弃。

孤独儿童模式影响着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人际关系模式。他们一方面渴望与人亲近,又不能与他人太过亲近,渴望得到亲密,内心感到不满足;另一方面,内心的缺陷感又让其远离他人,对亲密关系的态度非常矛盾。研究者和治疗师对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研究、分类有利于对病人的研究和治疗,实际上的治疗却是另外一个模式。

在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做诊断时,首先应把来访者的病史和体检放在一起考虑,身体检测包括血液检查、X光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在完全排除生理疾病的情况下,便可以考虑心理的因素。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会选择特殊工具、专业测验检查来访者是否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

治疗方面,目前没有药物可以成功治疗——人格障碍被普遍认为是不可治疗、难以改变的,心理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让病人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建立符合实际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在行为方式上学习更接近社会现实的做法。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首先要摆脱自我中心。人生中,自我中心最强烈的阶段是婴儿时期,可以说,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实际上是退行到了婴儿时期——一个过度迷恋童年时期的人是没办法适应成人世界的。治疗师想要了解病人,自恋型人格障碍者想要了解自己,首先就要了解自我中心,了解成年人婴儿化的行为。

抛弃自我中心观念不容易,学会去爱别人更不容易。一个正常人都懂得的道理:想要得到爱,首先要付出爱。爱是一门艺术,成熟的爱遵循“我被爱,因为我爱”的原则,认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可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者遵循的是“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认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秉承此种爱的观念,自恋者无法关心别人,更无法发自内心地真正爱别人。实际上,世界上最简单的爱便是关心,多一些对他人的关心,自恋症状自然减轻。

自恋先生的恋爱体质

“自恋先生”是一名刑警,在世田谷街警署任职,是警视厅强行犯搜查系的王牌。自恋先生长得一表人才,却一天到晚发花痴,女生注视他三秒钟,他就觉得对方爱上他了。这一切都要怪他的未婚妻日暮里惠,由于未婚妻对自己的盲目崇拜,让他养成了极度自恋的性格,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自恋狂,人送外号“自恋先生”。近来,自恋先生开始走背运,未婚妻落跑,嫁给了一个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同事,自恋先生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又要背负一幢豪宅的贷款,一直状态低迷。

沉沦了一段时间后,自恋先生开始重整旗鼓,在酒吧遇到包括恋爱心理学家栗桥诚在内的“酒吧笨蛋四人组”之后,自恋先生投入寻找命中注定另一半的事业当中。在侦破案件时,自恋先生总是因为不同原因对女孩子一见钟情,有时因为喜欢对方专注的眼神,有时喜欢女孩温柔的手,有时是对方光芒般的微笑,有时因为对方美丽的锁骨。

自恋先生有着奇怪的恋爱体质,他总会爱上双手沾满鲜血的美丽女子,或者说,他是被女性身上的犯罪气息所吸引,鬼使神差地,自恋先生每次爱上一个女生,对方必定和一起凶杀案有关,而且种种迹象表明,自恋先生的“爱人”便是杀人凶手。自恋先生的情路坎坷得令人同情,即使他以“和我结婚就不逮捕你”的方式向对方求婚,对方都会在拘捕令和结婚证之间选择前者,这让自恋先生倍感挫败。

作为一名警察,成功破案为他累积了业务上的成功,相应地,每侦破一起案件,自恋先生就要失恋一次,失去一个爱人。在寻找真命天女这条路上,自恋先生走了很久,遇到了很多人,艰难地找到了真爱的人,依旧不得不把手铐戴在对方手上。

自恋先生是日剧《自恋刑警》中的主人公,演员长濑智也扮演的刑警“自恋先生”会爱上在地铁里与自己擦肩而过的女人、在按摩室遇到的按摩技师和甜点室的风韵少妇,结果都不能善终——对方往往是命案的杀人凶手。自恋先生的“花痴属性”不仅花痴美女,而且花痴自己,试想一下,现实中的自恋狂在恋爱中会是何种遭遇呢?恐怕比自恋先生更悲惨吧。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在社交网络时代,有心留意者会发现,自恋已经不仅仅存在于恋爱关系中,而是霸占了一个人对自己的全部定义。看看社交网站上各路明星、路人的主页,绝大部分是自拍照,很少有人不迷恋自己的外表。人人知道明星比较自恋,但其自恋程度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朋友圈里的路人甲、路人乙还不是每天嘟着嘴、摆着剪刀手玩自拍?

但是,很多人忽略了自恋背后的问题。自恋并非简单的自我欣赏、自我迷恋,而是不安全感和不自信促成的。粉丝在网络上对自拍照片做出评论、伸手点赞,恰好满足了对方的自恋狂心理——那是他们渴望得到的社会认同。

人们一直认为,那些喜爱自拍,并且花大把时间在修饰照片上的人是自恋狂,近来的学术研究证实了这种观点。还有更可怕的发现,研究者发现自恋狂在反社会人格特质上有突出表现,缺乏自信和安全感,而且倾向于将自我客体化。

所谓自我客体化,就是把自己当成物体看待,这会导致很多负面影响,比如情绪压抑、饮食不规律和认知水平下降。人们原本认为,自我客体化多出现在女性身上,如今,此现象在男性身上同样表现明显。不论男女,发布自拍照越多,其自我客体化倾向越强,在获得他人的正面反馈后,自拍照的发布会越来越多,当事人也会越来越自恋。

世界上最自恋的关系莫过于爱情。爱情的本质是自恋,爱着的另一个人,不过是自恋者的镜子,两个人是那么彼此需要,实际上是照镜者与镜子,爱情映照出自身存在的特质,疯狂与野蛮,柔情与静谧,海水与火焰,都是自身特质的投射罢了。健康的恋爱关系,双方是彼此独立的个体,互相尊重,在维持内心独立的同时,超越心中的孤独。双方感觉自己在获得,而不是在失去。这种认识和保持独立对恋爱关系的长久维持有益,他们真诚地赞美对方,接受对方的缺点,却不会因为对方的不完美而感到羞耻或生气。

自恋者认为的完美恋爱带有融合的错觉。在他人看来,自恋伴侣妄自尊大、傲慢自私、缺乏共情能力,可偏偏这一气质会以正性或负性的方式抓住另一方。外人难以分辨哪一方在这段关系中具有更大的权力,不用怀疑,获得权力的人控制着两个人组成的自我集合体,至于另一方,他(她)愿意忍受,受他人控制。

两位自恋者的爱情是令人恐惧的,这种爱没有独立个体的存在,如同两个一无所有的人,互相纠缠,彼此争斗,那种不给自己留有余地的彻底融合伤人,也会伤己。

常人难以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屈从于恋人的暴行?为什么会有人以牺牲自我的方式满足他人的自我?为什么会有人为了“爱情”抛弃自尊和自信?任何人都会为爱情做出牺牲,但是健康人能维持在界限内,对自恋者来说,维持界限是困难重重的。他们以征服恋爱对象的方式获得满足,敌视对方的个体独立性,在建立恋爱关系时,他们会寻找那些认可自己、吹捧自己的人,通过对方的赞美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此外,他们还会寻找能把自己的羞耻感转嫁到对方身上的人,通过比较,获得自我优越感。爱上自恋者是非常辛苦的,你需要不断赞美他(她),同时忍受他(她)对你的轻视和不尊重。

恋爱中,将恋人理想化的现象很常见,即“情人眼里出西施”,自恋者则希望所有人都把自己的恋人看作西施。因此,自恋者会选择漂亮的、聪明的、成功的、公认出色的人作为恋爱对象,这是自恋者为自己“镀金”的方式,如同事业上的成就、与成功人士交往一般,完美恋爱是身份的标榜,亦是从他人那里补偿自身缺点的方式。

关于极度自恋者的亲密关系,可以用一个有些毛骨悚然的比喻来解释。自恋者是亲密关系里的吸血鬼,以在乎的方式利用对方,以奉献的方式索取,待吸干了对方身体里的血液,便会决绝离去,寻找新的目标。可怜的是,在众多心理咨询案例中,缺爱的人特别容易被自恋者吸引,尤其是女性,她们与自恋型男人爱恨纠缠,直到好好的一个人被消耗掉全部情感和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