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五千年中国书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马王堆帛书——西汉古隶作品

书法赏析

帛书,指书写在帛上的文字。帛的本意为白色丝织物,但到春秋战国时,帛已经泛指所有的丝织物。当时,帛的用途相当广泛,包括作为书写文字的材料。到汉代时,古籍中已有“帛书”一词,如《汉书·苏武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不过,由于帛的价格远比竹简昂贵,所以能够用帛书书写文字的只限于当时的达官贵人。

▲马王堆帛书

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共有28种,计十二万余字,均破损严重。依照《汉书·艺文志》分类,六艺类的有《周易》《丧服图》《春秋事语》和《战国纵横家书》;诸子类的有《老子》甲本、《九主图》《皇帝书》和《老子》乙本;兵书类有《刑德》甲、乙、丙3种;数术类有《篆书阴阳五行》《隶书阴阳五行》《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彗星图》《出行占》《木人占》《符箓》等,方术类有《五十二病方》《胎产图》《养生图》《杂疗方》等。

《马王堆帛书》为西汉人墨迹字,书体有篆、隶之分,篆书约抄写于汉高祖十一年,也即公元前196年,隶书则约抄写于汉文帝初年。《马王堆帛书》非一人所书,风格也各有不同,有的秀美婉约,字体和成熟的汉隶相近,大约属晚期作品;有的古拙老辣,字体篆意浓厚,行距较清晰,字或大或小,平正或欹斜,呈现一种洒脱自如的意趣。

由于留存至今的汉人书法多为刻石,因此《马王堆帛书》等汉人书法墨迹是非常珍贵的。同时,因为没有经过人为的修饰刻凿和传拓的因素,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古隶”的本来面目。“古隶”广义上包括秦隶和汉隶,狭义上则专指刚从秦小篆蜕变而来的秦末汉初的隶书,其笔画虽然简约方折,但在形态上还保留着篆书意味,较少波折夸张之势。除了《马王堆帛书》,东汉以前的竹、简文字全都称作“古隶”。

《马王堆帛书》在书法风格上极具特色,这主要得益于其在书体演变过程中的相关属性。如《战国纵横家书》在体势上还保存着篆书母体的明显特征,隶书横向发展的笔势并不显著,而呈纵横交错的斜式格局,一如金文、大篆,气势雄毅豪放。而《老子》甲本用笔上以中锋为主,少见偏锋,线条粗细适宜,所以显得沉着而内敛,应出于成熟的书家之手。

同时,在章法上,《马王堆帛书》也有特殊之处,很像后世行书纵有行、横无格的布局,与竹简、刻石文字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很不一样,更多地表现出了洒脱自由的意趣。

总之,《马王堆帛书》是研究西汉书法的珍贵资料,反映了文字由篆至隶的隶变特征,使西汉有无隶书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趣味链接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而且,墓葬中还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以及中国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方剂书籍帛书——《五十二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