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五千年中国书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张迁碑——汉碑集成之碑

书法赏析

《张迁碑》亦称《张迁表》,全称为《汉故榖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碑石原在山东东平州,即今山东东平县,现置于泰安岱庙炳灵门内。该碑刻于汉中平三年,也即公元186年,明初出土,得以重见于世。

该碑高2.92米,宽1.07米,碑阳有字15行,行42字,共计567字,为隶书;碑阴则刻有立碑官吏41人衔名及出资钱数,共3列,上二列19行,下列3行,共计41行,323字,同样为隶书。此外,《张迁碑》碑额题有“汉故榖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12字,意在篆、隶之间,通常被视为篆书。

▲张迁碑

《张迁碑》的碑主名张迁,字公方,是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境内)人。他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长,迂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碑文系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而立。该碑书法多别体,也未署书者姓名,刻石人为孙兴,所以有人怀疑是摹刻品,但就其端直朴茂的特点来看,非汉人似乎不能为之,所以应确为当时之物。

《张迁碑》是东汉晚期作品,通篇为方笔,方整劲挺,结构谨严,笔法凝练。从书风上看,该碑则端正朴茂,方劲雄浑。整体而言,《张迁碑》初看似乎稚拙,细细品味才见精巧,章法、行气也见灵动之气,可谓沉着有力,古妙异常。

而从运笔上看,该碑多采“方笔”,用笔棱角分明,具有齐、直、方、平的特点。笔道粗细介于二分笔与三分笔之间,而波画的提按过渡则不甚明显,有别于孔庙三碑的大撇重捺。

《张迁碑》的字形偏于古拙一路,碑中字体大量渗入篆体结构,字型方正,虽字迹多漫漶,但端整雅练,剥落之痕也极其天然,结字运笔已开魏晋风气。对此,近代书家李瑞清认为,《张迁碑》上承西周《盂鼎》书风,四周平满,严正朴茂,而且接近楷法,开启北魏《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一路书法。也有人认为,“北魏《郑文公碑》《始平公造像记》等石刻、造像无不与它有着嫡乳关系”。

总之,《张迁碑》字体方整中多变化,朴厚中见媚劲,外方内圆,内捩外拓,方整而不板滞,是汉隶中的上品,可谓汉碑集成之碑,同时也是学汉隶者极好的范本。

对于该碑,历代评价都很高,明代王世贞曾评价此碑称:“其书不能工,而典雅饶古意,终非永嘉以后所可及也。”清代孙退谷则评价称:“书法方整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而清代杨守敬在《平碑记》中则说:“顾亭林(顾炎武)疑后人重刻,而此碑端整雅练,剥落之痕亦复天然……篆书体多长,此额独扁,亦一格也。碑阴尤明晰,而其用笔已开魏晋风气,此源始于《西狭颂》,流为黄初三碑(《上尊号奏》《受禅表》《孔羡碑》)之折刀头,再变为北魏真书,《始平公》等碑。”

趣味链接全真派圣地——岱庙

岱庙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区北,泰山的南麓,俗称“东岳庙”,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岱庙创建历史悠久,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之载。唐开元十三年,也即公元725年,岱庙曾进行增修;宋大中祥符二年,也即公元1009年,岱庙再次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据《重修泰岳庙记碑》所载,时有“殿、寝、堂、阖、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八百一十有三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