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面调动”开始着手
之前我们已经强调了观察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拥有敏锐洞察力的人都非常善于充分利用他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与触觉和周围环境进行互动,以求让自己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这样一来,他们从他人的一句话、偶尔看到的一幅照片或者偶然间听到的一则消息中,便会发现潜藏于其中的创新机遇。
IDEO公司是美国一家出色的创意公司,该公司专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如商业资讯、工业设计、品牌沟通等多个方面。其设计之杰出,在整个美国创意界都是非常出名的。之所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是因为IDEO非常清楚,想要成功地完成客户给予的创新任务,不仅要调动全部的感官去参与设计,同时更要看到事物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一次,美国红十字会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义务献血的过程中来,请IDEO公司设计一套新的方案。IDEO首先对献血站的桌椅与各项基础设备进行了再次设计,以使它们在风格上可以协调一致,同时也能够使那些好心的献血者在献血时能够感觉到舒适与温馨——这一设计赢得了红十字会的认可。
一般设计团队往往会就此满足,IDEO却没有,他们进一步详细地了解了那些有规律地来献血的志愿者们的情况。通过认真的采访,他们发现,这些志愿者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而且,也恰恰是因为经历了这些故事,他们才能够长时间坚持参与毫无报酬的义务献血。于是,IDEO决定利用这一点,从情感上说服他人去献血。他们请志愿者以“我为什么会献血”为主题,写一篇小短文,然后将这些故事贴在献血站的宣传栏上,旁边配有志愿者的照片,供来往的行人阅读。
这一设计已成功多年,直至现在,登录美国红十字会的网站,你依然可以看到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的以“我为什么献血”为主题的各式小故事。
调动你的眼睛,调动你的听觉,调动你的触觉……直至调动你内心的感动。若IDEO只满足于物质条件上的改变,而不去深入地挖掘志愿者们献血的原因,那么,他们便不会想到从情感方面吸引那些潜在的义务献血者。
哈佛人类行为学家莫里斯·J.拉曼曾经提出过一种“人性的驱动力”的学说。在他看来,人类原始行为驱动力的来源可以分为:性、健康、安全感、地位、好奇心等。从人类最原始的欲望需求出发,便可推演出人们真正想要或者对创新的期待。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些需求最终归于人类的感官,而它们的成功更是建立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五感”经验之上。延伸感官的知觉,可以让创新产生更独特的感受,使接触者从传统二维的感官空间走入五维的多元感官体验,从而为创新找到更宽广的活力来源。
既然多元感官体验对于创新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去探究一下,如何才能全面调动五官,使它们参与到创新过程中来。
·将所有的感觉输入的信息都利用起来
所有的感觉都是以颇为直接的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视觉、听觉、味觉与嗅觉往往是相互联系的:若嗅觉受到抑制,那味觉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样,视觉需要通过听觉得到加强,最好的例子就是有声电影远比无声电影更能让人产生各种情绪波动。
各类感觉的输入——特别是视觉,对于极富有创新精神的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泰斯拉,这位曾经发明过直流发动机、荧光灯等技术的创新者显然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形象思维能力。他甚至可以在眼前呈现出各个部分装配完整的机器画面,而这种画面远比任何蓝图更加清晰。
创意工作者需要得到各种感官的帮助,因此,他们应细心留意一切感觉的信息输入。比如,一位音乐厅的音响工程师不应只迷恋于理论分析,而忽视不同音乐厅的多种音响效果,更要避免让视觉喧宾夺主,造成听觉的错失。
·调动五官,让它们参与到熟悉事物的体会中去
哈佛大学艺术学院的纳姆·奥兰多教授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往往会给他们布置不同的实地考察任务。考察地点往往选在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地方,但奥兰多教授要求他们用全新的目光去发现以往被忽略的内容。
比如,在某一次将当地一个著名的购物中心选作考察地点后,学生要在那里至少待两个小时,认真地参观几家店铺。以下是学生到一家店铺以后自问的几个问题。
◆ 进店以前
①店内的橱窗是如何布置的?其效果如何?
②你有没有被这家店吸引?如果是,是什么吸引了你?
③店门是打开的,还是关闭着的?
④商店的招牌是什么样子的?是由什么图案或颜色组合而成的?
◆ 店内环境
①店中的装修以什么颜色为主?
②店内铺设的是什么类型的地板?
③店里的天花板有多高,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④店中的光线怎么样,是否影响了你购物的心情?
⑤店内的氛围是怎样的?是嘈杂还是安静的?
⑥店中是否播放了背景音乐,如果播放了的话,你能听出它是什么类型的音乐吗?
⑦店中闻起来有没有清新或者刺鼻的味道?
⑧店里的收银台设置在哪里?装饰如何?
⑨店中的安全是否有保障?有灭火器一类的设备吗?它们放在哪里?
⑩ 店中的设置方便残疾人进来吗?
◆ 店员配置
①平均进店多久后,导购员才会过来照顾顾客?
②在导购时,他们是否有参考手册?
③导购员与顾客的比例为多少?
④导购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哪一阶段?男女比例如何?
⑤导购员是否统一着装?
◆ 商品方面
①店内中央处是否摆放了展示主打商品的展台?
②第一眼望去,商品属于哪一档次?
③在店中最不易找到的是哪一类商品?
④最贵的商品与最便宜的商品分别放在什么地方?
⑤商品的价格是否一眼就可以看到?
⑥收银台旁边是否放着很容易让人一冲动就买下的东西?
◆ 顾客方面
①顾客的平均年龄有多大?
②顾客们待在店中的平均时间有多长?
③大部分顾客看起来是真心想要买东西,还是想要随便逛逛?
④平均几个顾客里,才会有一个人想要购物?
通过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同学们的观察力被训练到了极致:五大感官皆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这种利用恰恰是养成“看清楚”的习惯的最佳切入点。
·进行观察结果的收集与积累
仅仅展开详细而认真的观察是不够的,若不使用合适的途径将它们保存下来,它们就会如同流星一般转瞬即逝。艺术家们最懂得如何通过绘画、舞蹈、文字、照片等形式,将自己观察到的结果保存下来,如此一来,它们便不会逃走了。也恰恰是因为这一原因,哈佛艺术学院才有着这样的说法:了解艺术永远比学习如何画画、如何拍照更加重要。
真正的艺术家会将自己平日里观察到的有趣的内容与脑海中突然冒出来的念头搜集出来。著名的编舞家、舞蹈家特怀拉·萨普在《培养创意的习惯》一书中也提到了这一点。她每一次开始编舞时,都会先找来一个纸箱,在外面写上舞蹈的名字,然后将平日里发现的、与创作相关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比如剪报、CD、照片、录像带等都放进纸箱里,以方便在创作过程中随时拿来参考。
让自己的五官都充分地参与到了解的过程中,是所有发明创造与创新的起点。只要你能够始终对身边的事物抱有一份好奇心,及时地将“看、听、触、嗅、品”到的结果记录下来,你便会成为比一般观察者更出色的人,而你在接下来的创意过程中,也会拥有更多的创意萌发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