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累觉不爱的小马甲——多重人格障碍
关于肉体和灵魂之间的区别,我们会觉得很好判断:“肉体”就是身体,包括躯壳、四肢、相貌等。“灵魂”就是独有的行为模式、语调和身体的习惯性姿势,还包括你的气息、性格以及为人做事的方式等。
例如,你下班或外出回来,还没有进家门,只在楼梯间或门外响起脚步声,家人就能够判断出你回来了。他们不用走出家门亲自看一看是不是你,而仅靠听脚步的轻重和节奏便能分辨出来。你独有的脚步声就可以看作“灵魂”的一部分。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从骨子里如何如何,这里的“骨子里”就是指灵魂的部分。用如今最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脱了马甲照样认识你。”
肉体和灵魂有时候并不能老实地相互结合在一起,当一个肉体被安置多个灵魂时,会产生多个自我,结果就是不但自己不认识自己,而且也让别人感到迷惑不已。
多重人格在心理学上称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简单来说,就是分开后,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了。
我们可把多重人格障碍看作一个肉体中装了多个灵魂,这些灵魂会轮流驱使你的肉体。
给“我”一张面具
一个老酒鬼刚要走进酒吧,一个修女走上前劝阻说:“酒是罪恶和毁灭的根源,酒会污染你的肉体和灵魂,远离酒精走向正途吧!”
酒鬼看了看修女,问道:“你怎么知道喝酒不好?”修女耸了耸肩没有回答。
酒鬼见状,问修女:“你从未喝过酒吗?”
“没有。”
“那我们一块儿进去。我请你喝一杯,你会知道酒精并不是坏东西。”
修女想了想,说道:“好吧,我试试,不过我要是进去,别人会误会的。这样,你进去给我要一杯,记住要用纸杯。”
酒鬼走进酒吧,对侍者说:“两杯威士忌,一杯用纸杯。”
侍者嘟囔道:“准是那个修女又在外面!”
可以看得出,这个修女是喜欢喝酒的,但受限于她自身的社会角色(修女),为了饮酒的行为不受到其他人的批判,她采取了迂回的方法,以免自己的“人格面具”受到破坏。想要掩饰真实的自我,这就是人格分裂的起因。
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如同舞台上的角色需要戴的面具,反映出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也指一个人面具后的真实自我,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人格的内在特征。
人格所包含的内容小到一个人的个性习惯、能力,大到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十分丰富。
“人格面具”是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荣格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一,指的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它是个体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分界点。
“人格面具”是靠我们的身体语言、衣着、装饰等来体现的,以此告诉外部世界我是谁,用人格面具去表现理想化的我。人们之所以要佩戴“人格面具”,是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得到社会认同,保证自己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例如,一个朋友让你评价他的新发型,你真实的想法很可能是“太糟糕了”,但是你往往不会这么表达,而是告诉对方“这个新发型很适合你的脸形”。
“人格面具”具有多重性——在家中,我们是父亲(母亲)、丈夫(妻子)的角色,在职场上,我们是领导、下属的角色。当所佩戴的面具不同时,我们的行为方式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例如一个出言不逊、看似冷漠、凶悍的部门领导在面对女儿时,却是一副性情温顺的姿态。
“人格面具”既有有利的一面,也会有消极影响。它使我们的行为更符合社会规范,有助于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致受到“人格面具”的支配,那么就会违背自己的天性,做不到真实的自己,或者借助“人格面具”来掩藏和伪装自己。
彼得C三兄弟的故事
一个肉体能装下多少灵魂,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究竟能分裂成几个人格?心理学研究表明,平均有13~15个不同的人格,最多可达近百个!一个人的肉体中能装下100个不同的灵魂,这完全有可能。
多重人格中的分身除了人格数量上不固定,在性别上也是自由拆分的。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一个娇小活泼的女性和一个强有力的男性人格两个分身,也可以同时具有人和动物两个分身,你时而是人,时而是动物。
在一些心理电影中,我们会容易地分辨出不同人格间的转换,并且惊叹于其中的神奇和玄妙。但在现实生活中,一旦有人出现了人格上的转变,成为多重人格障碍患者,我们会觉得不可思议,并且会糊里糊涂地说“这个人怎么变化这么大”。
那么患上多重人格障碍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彼得6岁之前,深受父母的疼爱,他无忧无虑。但在6岁的时候却经历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他目睹了他的母亲将他的父亲刺伤!
之后,彼得的母亲依然很疼爱他,且经常把他打扮成一个小女孩。所以,童年里的彼得常常在花园里玩耍,在花丛中穿着小裙子去追蜜蜂,追彩蝶。
彼得10岁那年,有一次不知为什么,一群白人青年将他抓住并对他实施了一顿野蛮的围打。也就在那一次,一颗仇恨的种子在彼得的心灵滋生发芽。他渐渐地变得狂暴而危险,像个冷面杀手一样,而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护自己。
从彼得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将“多重人格”做一个简单的形象分析,看一看彼得是怎样从“1个彼得”变成“多个不同的彼得”的。
我们可以将6岁前的彼得称为彼得A。彼得A在那时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非常理性而冷静的孩子,当他亲眼看见父亲被母亲所刺伤的那一幕时,并没有大哭大喊,也没有拼命地去阻止母亲的行为,或者解救父亲,因为他的力气和能力实在还太小。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默默地躲在一处角落,浑身颤抖地观望着这一切。
彼得在目睹了母亲的冲动暴行后,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他多么渴望母亲是个温柔的人啊,因为这样他就不会感到痛苦和恐惧了。
可是母亲并没有变温柔,于是彼得就将这种强烈的愿望转向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变成了一个理智又冷静的彼得A。
接着,我们将穿花裙子的彼得称为彼得B。彼得B在母亲的培养下变成了一个“小女孩”,在母亲的要求下,他须跟那些真正的小女孩一样喜欢花朵、蝴蝶和小动物,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尽管他不喜欢,却不敢违抗。
母亲非常喜欢把彼得当成女孩来养,但彼得知道自己是个男孩子,他的内心充满了抵抗和不满,渴望自己是个勇敢的男子汉,而不是到处追蝴蝶的小女孩。但是,仍是无奈的结果。彼得不得不让自己分出第二个自我“彼得B”。
最后,我们将10岁后的彼得称为彼得C。彼得C是个危险又狂暴的狠手,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原本善良纯真的孩子变成了冷血的暴徒?这只是来自一次他被群殴的经历。
当彼得被一群白人青年野蛮地围打时,他因自己的弱小而备感羞辱,从那时起,他开始幻想自己成为超人、蜘蛛侠一样的人,无所畏惧,刀枪不入。
可是,那只是科幻片中的主角,在现实中,他唯有让自己变得强大、冷酷和暴力,才能避免自己受伤害。于是,彼得的第三个自我“彼得C”就产生了。
所以,彼得A、彼得B、彼得C是彼得在不同人格下的三种形象,也就是说,多重人格让彼得分出了3个“自我”。
与彼得相比,塞尔比的境遇貌似更糟糕一些,他的灵魂也相对简单。
塞尔比的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一旦发作,谁都无法控制。所以,塞尔比的童年时期是在母亲的严重虐待下度过的。
塞尔比的父亲面对如此无数个噩梦般的日子,既感到恐惧,又束手无策。于是,他在亲眼看见自己的孩子长久地处于精神和身体上的折磨状态下,性格也渐渐地被改变——从最初害怕看到一个母亲虐待自己孩子到喜欢观摩施虐场面,从内心疼痛变得充满快感。
每当母亲虐待塞尔比时,她的父亲都会在撕心裂肺的号哭声中显得无比兴奋。
塞尔比的母亲施虐手段异常残忍,有好几次都让孩子差点没命。在塞尔比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时,就被母亲用绳子捆起来,然后吊到天花板的吊扇上旋转。当塞尔比成长为一个少女时,有一次在夜晚熟睡中,她的母亲悄无声息地来到她身边,然后把各种各样的东西强塞进她的阴道里!
不幸的童年经历让弱小的塞尔比无处求援,只得独自承受难以忍受的苦痛。渐渐地,她躲进一个虚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她觉得自己不再是塞尔比,而是变成了另一个人。
通过以上故事,我们容易看出造成多重人格障碍的形成因素。
研究报告证明,在100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中,大约有90个都在儿童时期受到过严重的精神创伤,而且往往是躯体创伤和性虐待。战争或者自然灾害也能够造成人的精神创伤。还有一些人是潜意识里为了逃避目前生活的困境,而增生出多重人格。此外,先天的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也会对多重人格障碍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多重人格障碍即“我”承受不了痛苦时,就幻想“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从自己身上分裂出另一些“自己”来承担。这些分裂的人格像一个个单独的“人”,营造出不同的假想世界,以象征性的逃跑来保护脆弱的自我,防止自己崩溃。
生活中经常会有人怀疑自己人格分裂,但其实真正的人格分裂非常罕见,我们不必因为自己有一点的不正常就认为自己是多重人格。
纯粹的多重人格是少见的,更多见的是多重人格倾向。这种心理障碍接近于多重人格。多重人格倾向在本质上是通过频繁变换人格来适应环境的心理现象。
十二个“我”的画展
多重人格并不会妨碍一个人成为杰出的成功者。历史上的大部分艺术家、名人都具有多重人格气质和倾向,多重人格在某种情况下会带来危害,在另一种情况下又会成为一个人的优势,缔造人生的传奇。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多重人格具有的几大显著特征:
不同人格有各自的年龄层,各自的性别,各自的价值观。每一种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记忆、行为、偏好,可以独立地与他人相处。
多重人格中的某些人格可以相互融合存在,也可以成为独立人格单独表现出来。在特定时间段内,至少会表现出两个人格特征,多种人格不会存在矛盾和相互排斥的情况。
在进行人格转换时,受环境影响很大,充满戏剧色彩,常伴有失忆现象。
了解了多重人格的明显特征之后,我们就会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多重人格中的优势,而减少劣势人格带来的危害。例如,用自信的人格应付竞争,用脆弱的人格赢得同情等。
48岁的英国单身母亲吉姆·诺贝尔从小就患上了“多重人格分裂症”,她身上最多时候曾经拥有20个不同的“人格”,后来渐渐减少并稳定在了12个左右。
后来,吉姆·诺贝尔听取一位艺术治疗师建议,开始学习绘画。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吉姆·诺贝尔体内的12个人格的分身竟然个个都是天才画家,而且每个“人格”分身的绘画风格都毫不相同,有的画风忧郁,有的画风明朗,有的擅长抽象画,甚至还有一个喜欢雕刻。
吉姆·诺贝尔的每个人格都有各自的名字,平时她经常在12个不同的“人格”之间转换角色,这12个“人格”分身都按自己的风格创作出自己的艺术品,互不影响和干扰。
在画展上,吉姆·诺贝尔展出了她体内12个“画家”创作出来的不同画作。每个“人格”画家的作品都让专业人士深感惊讶和认可。
更令人赞叹的是,英国的一场艺术竞赛破例允许吉姆·诺贝尔身上的5个“人格”代表5名参赛者一起报名参赛。如今,她身上的12名“画家”已经创作出了200多幅画风各异的作品。
有关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每一种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它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家庭特征,有不同的智商和视力。有些人格还可相互交换意见,并合作进行各项活动。
所以,我们可以将多重人格变化出来的多个自我看成一种“影子人格”,这些影子人格围聚在主人格周围,以满足不同环境的要求。虽然这些影子人格可以自由转换,但仍离不开主人格这个主体。如果我们利用好影子人格来为主人格服务,发挥它们有益的一面和优势,接受自己的不同侧面,就可以帮助我们发挥才干、表现能力和实现成功。
我们内心深处在某种程度上都有多重人格的潜质,关键是如何让这些人格的不同面和谐地相处,并且能够发挥出各自的特色,来满足我们的愿望和需要。
催眠疗法
催眠可用于治疗多重人格障碍,但同时也可引发多重人格。因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会受到其他暗示,为了逃避一定痛苦而自己衍生出多个“我”。
运用催眠治疗多重人格障碍,要依靠专业的医师和催眠师。治疗师通过催眠患者来引出每一个人格分身,进行录像和录音,然后分析产生这些分身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分别约出每一个分身进行谈判,制定治疗的过程,最终说服每一个分身,通过整合成为最初完整的人。
催眠疗法要求安静、光线暗淡的治疗环境。患者受暗示性越强,被催眠的效果越好。催眠的方法很多,一般有催眠术催眠和药物催眠。
催眠与睡眠区别很大,睡眠中的人一般不会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而被催眠的人对实施催眠者的一切言行都非常敏感,只能按其指令做各种反应,进而在大脑皮层中建立新的兴奋点,借助负诱导作用抑制原先的病态行为。
催眠术实施的三个阶段:
治疗前,向病人说明催眠的性质和要求、治疗目的和步骤,以取得病人的同意和充分合作;测试病人的受暗示性程度——催眠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方法大致包括嗅觉灵敏度测试、平衡功能测试、记忆力测试和视觉分辨力测试等,然后统计测试分数,分数越高,被催眠的可能性就越大。
治疗时,要求治疗环境光线暗淡、安静、温度适中;患者选择舒适体位、调整呼吸、放松肌肉;患者进入催眠后,暗示诱导病人暴露压抑在内心的情感冲突记忆,然后进行疏导。一般催眠治疗多采用间接法:令病人凝视或倾听催眠物,同时对治疗者给予言语暗示,用单调、低沉、肯定、柔和的言语反复暗示,使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催眠状态的深度一般分为三等:轻度、中度和深度。
治疗结束时,实施催眠者要向患者明确指出,这次治疗已取得疗效,并嘱咐患者照此锻炼。治疗初期,每周进行2~3次,以后每周1次,一般累计不超过10次,每次治疗结束时,用言语暗示病人继续睡下去,后转入自然睡眠。解除催眠状态不宜过于急促,最好慢慢地让病人醒来。
据有经验的催眠治疗家统计,人群中能进入催眠状态的占70%~90%,但仅有25%的人能达到深度催眠。催眠疗法的实施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选择病人要严格,一般须由受过训练的精神科医师或心理学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