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改革(第一卷):学校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经济与管理教育在中国原载于《牛津中国经济指南》(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Economics of China, Edited by Shenggen Fan, Ravi Kanbur, Shang-Jin Wei, and Xiaobo Zha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译自英文。

(2014年12月)

一、中国大学本科中的经济与管理专业

每年6月初,有将近1000万名高中毕业生参加中国的高考。2013年有超过600万名考生被大学录取,比短短15年前的100万人大幅提高。1998年,18—21岁年龄段的人中仅有5%在大学学习,2011年,该比例已提高至26%(图2.3)。1998年出现的转折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意外,中国经济当时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政府于是决定增加大学录取人数,以延迟高中毕业生的就业时间。

经济与管理是目前中国大学里非常热门的两类专业,吸引了很多高分的高中毕业生。在世界其他国家,医学和法学(在不提供医学和法学本科学位的大学中则是医学预科和法学预科)是两个很难考取的专业,但在中国不然。在中国,医生的待遇不高,法律职业仍有待发展,结果导致许多成绩好的高中毕业生选择经济或管理专业,而不是医学或法学。

即使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也有很多人选择经济或管理作为自己的本科第二学位。除了希望在本专业(如工科)之外补充经济和管理知识这类通常原因外,中国出现此类现象还有个特殊理由:进入大学后学生很难再改换自己的专业。许多学生在进校时之所以接受学校安排的专业,只是因为这样才能被自己满意的大学录取。于是他们选修第二学位,作为无法改变专业的替代。在大学开设的本科第二学位中,经济和管理类是最受欢迎的。

图2.3 中国大学的在校生人数和毛入学率

注:毛入学率根据18—21岁年龄段的人口数计算。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历年)

中国的所有研究型大学都是公立学校,其中大多数又都归教育部直属管理。最顶尖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每年招收约3000名本科生,录取分数极高。以清华经管学院为例,这所结合了经济系和商学院的学院每年通过高考招收约200名本科生。在过去七年中,每年这200名新生中约有100人是各省高考成绩的前10名(高考分为文科和理科,每个省排名前10名的考生有20人,全国约为620人),20人左右是各省的高考状元。除了这些新生外,经管学院还为清华大学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第二学位项目,每年共录取600人。

二、本科教育改革:从专业教育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中国的大学本科学制为四年,不同于欧洲大学的三年。然而,中国的大学本科生与欧洲一样比较专业化。首先,专业在大学录取时确定,学生进校后很难更换专业。其次,与美国的大学相比,中国的大学对专业的界定更狭窄。例如在经济学类,相关专业包括经济学、公共财政、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等。在管理学类,相关专业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管理学、图书馆管理学等。再次,完成专业教育所需要的总学分远远多于美国的大学。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和管理教育采纳了与许多美国大学类似的标准课程,很多教授采用美国教科书的中文版。例如,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需要在第一学年学习《经济学原理》,在第二学年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并在四个学年中学习专业课程。

那些计划去海外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通常会在两方面展示自己的能力:第一,选择数学作为第二学位;第二,去海外大学至少学习一个学期,最好是美国的大学。

美国的大学受到全球推崇,主要或者说完全是因为它有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研究生院。不过,美国的本科教育,尤其是大学前两年的通识教育的优点还尚未受到充分重视。

近年来,中国的一些顶尖大学开始更多关注本科生的通识教育。例如,清华经管学院就把如下一些通识教育课(主要是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纳入了本科课程表:《中文写作》、《中文沟通》、《中国文明》、《西方文明》、《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艺术与审美》以及《中国与世界》等。

把通识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在中国的大学并非易事,面临诸多挑战,原因之一是缺乏师资。有些反讽的是,在中国寻找能执教英语或《西方文明》的人相对容易,寻找能给本科生讲授通识课程的《中文写作》和《中国文明》的人却很难。清华经管学院只好从校外聘请教师来讲授《中文写作》和《中国文明》课程,原因是本校的中文系、历史系和哲学系的教师只愿意给自己专业的学生上课,对讲授通识教育课程缺乏兴趣。另外,这些系也缺乏专门教学的师资。

三、MBA与EMBA:跨越式发展的案例

中国的MBA教育始于1991年,当年全国共录取了94名学生(图2.4)。到2013年,MBA的年录取人数已超过3.5万名。虽然MBA教育发展迅速,但是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的在职EMBA项目的发展更令人瞩目。即使用国际标准来衡量,中国的EMBA教育也是极为成功的。

图2.4 中国历年MBA招生人数

资料来源: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

在广受认可的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全球EMBA教育排名中,2012年和2013年的前十位里都有三所中国内地大学上榜。事实上,在《金融时报》的多项管理学教育排名中,只有EMBA这个项目有超过一所中国内地大学跻身前十位。

这个现象部分源于如下原因。美国的一些顶尖商学院(如哈佛和斯坦福)并未开设EMBA教育,因为担心那样做会损害它们现有的MBA品牌。其他一些顶尖商学院的EMBA教育规模较小(如沃顿商学院),或者刚刚开办EMBA教育不久(如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所以,EMBA项目排名的竞争并不像MBA项目排名那样激烈。

但是也有其他原因。中国的EMBA学生通常有四十多岁,他们在年轻时没有机会进入MBA项目学习,因为那时中国还没有MBA。此外,得益于中国经济最近二十多年的快速成长,企业家和企业高管们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他们既渴望管理教育,也希望借此拓展人脉网络。因此就产生了需求。从供给方面来看,中国的商学院在设计满足高管人员需求的EMBA项目上很有创造性,而且至今政府也在EMBA教育上给予大学较大的自主权。清华经管学院每年招收400名EMBA学生。这其中有一个全英语教学的清华—INSEAD(英士国际商学院)双学位EMBA国际项目尤其成功。2012年,刚开设五年的该项目首次参加《金融时报》的排名,就名列全球第四名。2013年更是名列全球第二名。

四、中国高等教育的优势与劣势

在中国,从小学到高中教育的重点都放在基础技能和知识的传授上。在这些方面,纪律严明和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比较管用。经合组织(OECD)最近的一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和自然科学这三个关键学科的水平,中国学生在测试中名列前茅。

在大学本科,传统的教育重点依然是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尤其重视英语和数学。清华经管学院的学生甚至开玩笑说自己所在的SEM(经济管理学院的简称)是英语与数学学院(School of English and Mathematics,简称也是SEM)。所以很自然的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优势就是在数学等基础技能的培养上有较高的平均水平。

这个优势在过去三十年有效满足了经济发展处于追赶阶段的中国的需要。当一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时,基础技能较高的劳动力有利于推进“模仿加改进”式的发展战略。这并非坏事。

如今中国经济正迈入中等收入阶段。展望未来,中国要维持经济增长乃至成为世界领先国家,必须更多地依靠创新,而非模仿。但是创新不可能源于缺乏创造力、好奇心、批判性思维、独立思维和异类思维的人。这些方面正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劣势所在。在这方面,中国的高等教育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