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
秦灭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国,书同文,车同轨,在官制上也进行了全面的调整。秦国处理国家事务的总中枢由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三个机构组成,丞相掌行政,太尉掌军政,御史管监察。西汉初年,仿照秦制,但自汉武帝时起,丞相地位虽高,权力则日渐缩小,皇帝常常通过内廷保管文书的尚书署亲自裁决庶政。汉成帝时,尚书署改称尚书台,并发展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处,不但丞相的职权被它夺去很多,就是御史大夫的秘书处长职务也不复存在了。此时一些官僚从儒家经典出发,提议恢复古制,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三个官号来代替丞相、御史大夫和早已不设置的太尉,合称“三司”,也就是“三公”。他们地位虽高,却无实权,只是办些例行公事,至于发号施令则归于尚书台。秦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十几个,重要的有九个,第一称奉常,第二称郎中令,第三称卫尉,第四称太仆,第五称廷尉,第六称典客,第七称宗正,第八称治粟内史,第九称少府,后合称“九卿”。奉常为九卿之首,掌宗庙礼仪及文化教育;郎中令掌宫殿门户守卫,为宿卫侍从长官;卫尉为宫门警卫之官;太仆掌皇帝车马,兼掌全国马政;廷尉为中央最高司法长官;典客掌民族事务及朝聘;宗正专管皇室亲属事务;治粟内史职责为征收盐铁钱谷租税和国家财政收支;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
(潘道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