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教的数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序

父母将数学渗透我的人生

马走日,象走田。这是象棋的规则。先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全让路。这是四则运算的规则。哆咪唆,大调,来发啦,小调。这是音乐调子规则。先来后到,排队守则,这是乘车规则。这些都是小时候留下的,至今仍然在记忆中的。

下象棋需要规则,才能够与对手进行对抗;做算术题,需要规则,计算的结果才有作用;弹钢琴,也要熟悉音乐的调性,才能够理解国歌的旋律与抒情旋律之间的差别;乘车遵守排队的规则,才不会拥挤,不会出现磕碰。

《妈妈教的数学》激发了我对数学的兴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悄悄地变成数学的形式,比如清点包了多少个饺子,下楼数楼梯,记住家里的楼号、门牌号,或是收电费。我至今都有这样的习惯,走楼梯数台阶,看地板上瓷砖的数量等。通过这些细小的事情,我不害怕数字,对公式也不恐惧,并渐渐爱上了数学。

《爸爸教的数学》更多的是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用的就是规则。吃饭、睡觉,这些生活中的事情都有规则,上学放学也有规则,做数学题也要依靠规则。爸爸引导我重视规则,遵守规则,并按照规则做事。规则仅仅是数学思维方法中的一种,我自己小学期间的日记中,出现爸爸的次数并不多,但每次出现都是伴随着想法、做法和方法的,都是基于思考方式的。由此,爸爸打开了我认识世界的多个小路,多个小窗户。当我成为父亲以后,延续了这个做法,譬如陪伴儿子打篮球的过程,就是一种规则意识和对抗角色的思维排练。

早期购买《妈妈教的数学》的读者反馈较多的是受到了启发,却难以在自己的生活中落实与操作。于是《妈妈这样教数学》就推出了。借助具体的示范,具体的活动和具体的模板,将书中的内容贯穿到生活中,妈妈可以三言两语就让孩子对难题茅塞顿开,就让孩子觉得好玩,就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数学思维的天地。

这三本书,就是这样的逻辑,让孩子一步步登上智力发展的阶梯,运用兴趣激活的方式让孩子的智力自然发展,同时系统地将智力发育、规则运用与思维方式训练为一种本能。凭借这牢固的基础,数学思维可以扩展到方方面面,成为智力构成的主干。

数学是我一生的智慧源泉:从事市场营销工作,靠的是数学;从事销售工作,需要掌握心理学,其中蕴含着数学中的“模糊的对策模型”;从事顾问咨询工作,靠的仍然是数学。在当下的大数据时代,数学就是我赖以生存的核心血液。数学也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一切学问的皇冠。我并不介意将数学渗入我人生的过程和细节都揭示出来,让每一个爸爸、每一个妈妈都能获得启发,给孩子一个数学天地的魂,用来迎接未来千变万化的挑战。

随我一本一本来,从《妈妈教的数学》开始,翻开第一页,起步……

读书指南针

感谢您购买这本书,我是孙路弘。正式阅读前,请让我先啰嗦几句:

第一句:书中的日记。那是我童年的记载,源自我的小日记本,其中保留了当时不会写的字和用过的拼音。日记中的片段勾起了我对过去的回忆,这些回忆让我更加理解孩子与成人在视野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看日记,权当是理解一个孩子的童心。如果你的孩子也是小学三四年级,不妨让他们看看日记部分,他们也会学着开始写日记的。我的有些日记是在每一个回合的开篇,也有一部分穿插在行文中,不妨将它们当做时光穿梭机,让你在我的童年与我的现今之间游离一会儿吧。

第二句:测试题。每个回合结尾还有测试题。测试题就是对读者的理解能力进行评估。一个回合阅读结束,内容都理解了吗,是否存在不理解的地方?这一章节的核心本质到底是什么,妈妈们能够完全领会吗?做一下测试题,就能帮您梳理一个回合的梗概与要点。

第三句:二维码。二维码,不是文字;虽读不懂,里面却藏了太多的东西。不过,您手里的智能手机能够解码。用微信的“扫一扫”,然后镜头对准二维码,就能看到了。其中有我的讲解,是我本人亲自出马哟!尤其是通过阅读文字不太容易理解的地方,比如手指操,就可以扫一下旁边的二维码,把我召唤出来了。本书最后还有一个二维码,就是十道测试题的汇总,您可以在线上实时做题,测试自己的理解,马上得到答案解析。

好了,我啰嗦得够多的了,阅读一本书,就是开启一段文字的旅程,旅途中有我伴随。欢迎您随时用二维码把我召唤出来,给您说上一段。现在,开始你安静的阅读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