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不找借口找方法
最常用的“借口”
社会中因各种借口造成的消极心态,就像瘟疫一样毒害着我们的灵魂,并且互相感染和影响,极大地阻碍着人们正常潜能的发挥,使许多人未老先衰,丧失斗志,消极处世。然而,正像任何传染病都可以治疗一样,“借口症”这个心态病也是可以克服的。
我们来看看几个常见的借口是如何荒谬。
年龄借口
两个儿时的玩伴,十几年后聚在一起,大家都大为感慨,于是亲切地聊起来。然而,令人吃惊的是,两人竟都说自己已经“老”了。“现在只是为了孩子赚钱,还有十几年就要退休养老了,没有其他想法了。”
老天,才三十五六岁,怎么就等待退休养老呢?怪不得我们这个社会有那么多失败者,他们不努力去追求成功,却随意找借口,迎接和等待人生的失败。
按说,这两位玩伴现在最具有条件去设立某个目标,努力攀登。遗憾的是,他们竟然放弃了一切追求,年龄的借口及其他交谈都显露了他们消极失败的心态。三十五六岁就说“老”了。事实恰恰相反,三十五六岁是人生最有作为、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因吸收广泛的生活养料而比较成熟,比较容易认识和把握自己。
许多成功者都是在30至60岁的年龄阶段有所成就的。王光兴初任饮料厂厂长时已40岁,任罐头厂厂长时已46岁;北京天安制药集团总裁吕克健,49岁才开始辞职创业;山东乳山百万富翁养蚶专家辛启泰,50岁才从海边滩涂上寻找成功之路;四川“蚊帐大王”杨义安,66岁才从摆小摊开始做生意;美国前总统里根,73岁还参加竞选。
拿破仑·希尔对2500人进行分析,发现很少有人在40岁以前取得事业上的大成功。美国著名的汽车大王福特,40岁还没有迈出成功的重要步伐;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取得巨大成功之时,已过40岁;希尔本人出版第一本成功学著作时已是45岁,之后他为成功事业还奋斗了42年,当他80岁的时候还在出书。
年龄,绝不能成为不成功的借口。
工作中的借口
借口常常在我们的耳畔窃窃私语,告诉我们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它们好像是“理智的声音”“合情合理的解释”,冠冕而堂皇。上班迟到了,会有“路上堵车”“手表停了”“今天家里事太多”等借口;业务拓展不开、工作无业绩,会有“制度不行”“政策不好”“我已经尽力了”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任务没完成也有借口,只要用心去找,借口无处不在。借口就是一块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就是一个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有多少人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啊!
寻找借口唯一的好处,就是把属于自己的过失掩饰掉,把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或他人。这样的人,在企业中不会成为称职的员工,也不是企业可以信任的员工;在社会上不是大家可信赖和尊重的人。这样的人,注定只能是一事无成的失败者。
教育和文凭的借口
“我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我没有文凭”,这是不少人常用的借口。事实上,学习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学校教育、文凭教育仅仅是千万条求知途径中的一种而已。要知道,从学校的书本上学东西,常常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真正的教育来自社会大学和自学。
我们看看那些成功人物的教育与文凭情况:王光兴,初中文凭;果喜集团总裁张果喜,小学文凭;亿万富翁治秃专家赵章光,高中文凭;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13岁开始工作,几乎没接受什么正规教育;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高中辍学;日本松下幸之助,小学四年级的学历;香港富商李嘉诚,初中两年的学历……这些成功者的知识与能力全靠自学而来。
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对成功有帮助;没有受到学校教育、没有文凭的人,只要愿意,自学永远不晚。
资金借口
“我没有资金,所以我不能成功……”事实是,有资金可以帮助我们成功,但没有资金,只要想办法同样可以创业赚钱,同样可以成功。当代中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几乎全是白手起家的,而国外白手起家的富翁也随处可见。
其实,资金来源途径很多:积少成多地积累,大雪球是从小雪球滚成的;向亲朋好友借钱集资;寻找一个能生财的门路;抓住机会找银行贷款,或找有钱单位和个人合伙;集资入股……许多做大生意的人都不是靠个人的资金,而是充分利用了银行、信用社及社会闲散资金。
失败者大都喜欢找借口,成功者却大都拒绝找借口,向一切可以作为借口的原因或困难挑战。富兰克林·罗斯福因患脊髓灰质炎导致下身瘫痪,他是最有资格找借口的。可是,他从来都是以信心、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向一切困难挑战,居然冲破美国传统束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他以病残之躯在美国历史上,也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成功篇章。
此外,还有“运气”借口,“健康”借口,“出身”借口,“人际关系”借口等。希尔在他的《思考致富》里将一位个性分析专家编的借口表列出来,竟然有50多个(在下一节里,我们会继续就失败者的著名托词做探讨)。希尔说:“找借口解释失败是全人类的惯常做法。这种做法同人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且对成功有着致命的破坏力。”
常为失败找借口,自我宽谅何时休
当你面对失败时,不要寻找借口,而应找出失败的原因。
一个人做事不可能一辈子一帆风顺,就算没有大失败,也会有小挫折,而每个人面对失败的态度也都不一样。有些人不把失败当一回事,他们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也有人拼命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他的失败是因为别人扯后腿、家人不帮忙,或是身体不好、运气不佳等。总之,他们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
在现实生活中,不把失败当一回事的人实在不多,而这种人也不一定会成功,因为如果他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尽管有过人的意志也没用。但不敢面对失败,老是为失败寻找借口,也不能获得成功。
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的人一般都不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问题,固然有很多失败是来自于客观因素,无法避免的,但大部分失败都是主观原因造成的。
面对失败是件痛苦的事,因为这就仿佛自己拿着刀割伤自己一样,但不这样做又能如何?人不是要追求成功吗?因此碰到失败,要找出原因来,就好比找出身上的病因一样,以便对症医治。
要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不容易,因为人常会下意识地逃避,因此应双管齐下,自己检讨,也请别人检讨。自己检讨是主观的,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别人检讨是客观的,当然也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两者对照比较,便能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了,而这些原因一定和你的个性、智慧、能力有关。你应该好好看待这些分析,诚实地面对,并自我修正。如果能这么做,那你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并且能比较快地获得成功了;如果一碰上失败就找借口,那你失败的机会要远远多于成功的机会,因为你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病因”,当然也就要时常发病了!
50个著名的托词
制造托词来解释失败,这是许多人惯有的做法。这种习惯与人类的历史同样古老,而且是成功的致命伤!而人们之所以会保护他们的托词,那是因为托词是他们制造的!
不成功的人有一种共同的性格特征,他们知道失败的原因,并且有一套托词。
少数托词由事实证明是有道理的,但是托词不能当钱用!世界只希望知道一件事:你成功了没有。
一个性格分析家编了一份常用的托词单子,你在读这份单子时,请细心检讨自己,从而判定这些托词中有多少是你自己常用的,一旦知道了自己的虚伪与无能,你就必须毫不犹豫地抛弃,从而更加肯定自己的能力,向事业冲刺。
假如我年轻些……
假如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假如我生来富有……
假如我能碰到“贵人”……
假如我具有别人的才能……
假如我没有家累……
假如我有足够的“势力”……
假如我有钱……
假如我受过良好教育……
假如我找得到工作……
假如我身体健康……
假如我有时间……
假如生能逢时……
假如人家了解我……
假如周遭情况不同……
假如能重活一遍……
假如我不在乎“他们”说的话……
假如过去让我有机会……
假如我现在有机会……
假如他人没有“怀恨我”……
假如没有任何事阻碍我……
假如我没有这么多烦恼……
假如我嫁(娶)对人……
假如人们不这么笨……
假如我的家人不这么奢侈……
假如我对自己有信心……
假如我不是时运不济……
假如我不是生来命运不佳……
假如“该是什么就会是什么”是不正确的……
假如我不用这么辛苦工作……
假如我没有损失我的财产……
假如我敢维护自己的权利……
假如我曾把握机会……
假如没有人刺激我……
假如我不用料理家务和照顾孩子……
假如我可以存点钱……
假如老板赏识我……
假如有人能帮助我……
假如我的家人了解我……
假如我住在大都市……
假如我能早一步……
假如我有空……
假如我有他人的个性……
假如我不这么胖……
假如人家知道我的才能……
假如我能有个“机会”……
假如我能偿清债务……
假如我没有失败……
假如我知道该怎么做……
假如没有人反对我……
朋友,你还要说什么呢?所有这些都只能证明你是弱者!还不行动,更待何时?如果人有勇气正视自我,看清自我,则完全可以发现错误,并加以矫正。
莫让寻找托词成为习惯
制造借口是人类的习惯,这种习惯是难于打破的。柏拉图说过:“征服自己是最大的胜利,被自己所征服是最大的耻辱和邪恶。”艾乐勃·赫巴德也说:“人对自己一向不了解,为何人们用这么多的时间制造借口以掩饰他们的弱点,并且故意愚弄自己。如果用在正确的用途上,这些时间足够矫正这些弱点,那时便不需要借口了。”
在以往你也许有一种合理的借口,不去追求你的理想,但是这一借口现在应该被抛弃,因为你已经有了开启人生财富之门的万能钥匙。
这把万能钥匙是无形的,却是强大有力的!对你而言,它是所有欲望的金杖。使用这把钥匙,不会受到处罚;但是如果你不使用它,则必须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失败。如果你使用这把钥匙,将会获得极大的报酬。
这种报酬是值得你全力以赴的。你愿意从此开始,对吧?相信你自己,你一定会成功的!
别让执行力在借口中搁浅
成功者总在做事,失败者总在许愿。一个人如果认真考虑过他所负担的责任,那么可以令人信服地说,他会立即采取行动。个人的行动是我们唯一有能力支配的东西,千万别让自己的执行力在借口中搁浅。
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时刻为成功做准备。但有的人从小养成了拖沓的习惯,并常常用一些漂亮的言辞来掩盖,说什么“我正在分析”,可是数个月过去了,他们还在分析而没有丝毫执行的迹象。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受到某种被称为“分析麻痹症”的病毒的侵蚀,这样只会使他们越陷越深,永远也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另外一种人爱以“我正在准备”做掩护,一个月过去了,他们仍然在准备,好几个月过去了,他们还没有准备充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他们正在受到某种被称为“借口”的缺点的侵蚀,他们不断为自己制造借口。
有一首现代诗是这样写的:他在月亮下睡觉,他在太阳下取暖,他总是说要去做什么,但什么也没做就死了。
这就像当我们还是一个小孩时我们对自己说,当我成为一个大人的时候,我会做这做那,我会很快乐;等我们读完大学之后,我们又说,等我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会做这做那,我会很快乐;当我们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后,我们又会说,当我结婚的时候……然而,当我们退休的时候,真正步入了我们的晚年,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时间已经从我们的眼前溜走了!
什么时候了?我们在哪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时间是现在,我们在这里。让我们充分利用此时此刻。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计划未来,相反,这正意味着我们需要计划未来。如果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此时此刻,立即行动,我们就是在播种未来的种子,在将来开花结果。
生活中最可悲、最无用的话语莫过于:“它本来可以这样的”“我本来应该”“我本来能够”“如果当时我……该多好”。生命不会重来一次,更没有那么多的“应该”和“如果”。我们之所以会把问题搁置在一旁,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还没有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并导致后来的后悔和痛苦不堪。
虽然研究、准备是必要的,但总也走不出这种状态和过程是不对的。许多机会稍纵即逝,时势也总在发生变化,生活不会静态地等待着你准备得十全十美,完全到位。研究、准备下去,永远不去执行,到头来,除了一头白发之外,我们还有什么呢?
执行,不找任何借口
在美国西点军校,军官向学员下达指令时,学员必须重复一遍军官的指令,然后军官问道:“有什么问题吗?”学员通常的回答只能是:“没有,长官。”学员的回答就是做出承诺,就是接受了军官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就连站军姿、行军礼等千篇一律的训练,都无一不是在培养学员的意志力、责任心和自制力。在这样的训练中,西点军校的文化慢慢渗透到了每一个学员的思想深处,它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你,让你总是具有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
喜欢足球的朋友都知道,德国国家足球队向来以作风顽强著称,因而在世界赛场上成绩斐然。德国足球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德国队队员在贯彻教练的意图、完成自己位置所担负的任务方面执行得非常得力,即使在比分落后或全队困难时也一如既往,没有任何借口。你可以说他们死板、机械,也可以说他们没有创造力,不懂足球艺术。但成绩说明一切,至少在这一点上,作为足球运动员,他们是优秀的,因为他们身上流淌着执行力文化的特质。无论是足球队还是个人,如果没有完美的执行力,就算有再多的创造力也无法创造出好成绩。
巴顿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中描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排到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我就告诉他们那么多。我有一个有窗户或有大节孔的仓库。候选人正在检查工具时,我走进仓库,通过窗户或节孔观察他们。我看到伙计们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6英寸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还有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如果伙计们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他们不该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劳动。最后,有个伙计对别人下命令:‘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畜牲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关系。’”
最后,巴顿写道:“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地完成任务的人。”
对我们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使命,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梦想创造财富的年轻人,更应当注意执行高于一切空谈,因为空谈只会让财富离你而去。朋友记住,不要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让别人的钱为自己挣钱
西方生意经中有句名言: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钱去发财,聪明的人都善于借别人的钱去赚钱。现实中,“傻瓜”想创富,但又放不下面子去跟别人借钱,导致财富无法拓展。其实,放不下面子本身就是一种借口,重要的是如何突破自己。
有些人向别人借钱,总是觉得难以启齿。其实,向人借钱应当直截了当地提出来,不必啰里啰唆地向对方解释一大堆。对方愿意的话,你不用多说他也会借给你;反之,即使你有纵横家的口才也不能帮自己借到一分钱。你直接提出借钱,对方不答应,你只要说声“没关系”也就是了,谈不上什么尴尬或者下不了台。如果你先讲了一大堆借口,对方却依旧拒绝,这样反而使双方都很尴尬。此外,借钱给对方时,双方应先协商好还钱日期和利息等事项,这样就不至于让对方产生“受人施舍”的感觉,心理上的障碍就可以顺利地排除,朋友之间也不至于出现裂痕。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伸手向人借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缺钱花是不体面的”这种心理在作怪。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向人借钱时,我们总是不好意思开口。我们在向人借钱之前,先做一番充分的思想准备,包括考虑怎样打开话题,怎样过渡到借钱之事上来等。等到真正面对借钱对象时,却觉得最要紧的那句话犹若千斤重担压在心头,难以吐出。结果,彼此都道了“再见”,还是没提借钱之事!
有些人则有他们的“绝招”。向人借钱时,总要竭力掩饰缺钱花的真相,非要编出些“体面”的借口才行,如“××借了我的钱到了期仍未归还”“我银行里有钱,但取款不方便。先向你借一点,过几天薪水发了就还你。”“这次出门钱带少了点”等,举不胜举。
“其实,这些借口都是毫无必要的。”卡耐基曾这样对人们说,“你借钱的对象并不介意这些,他们十分明白你是在为自己找台阶下,以挽回些面子。他若愿意帮助你,是不会追究你缺钱的原因的,也不会因为你向他借钱就小看你。如果他要蔑视你的话,你找借口,他反倒在心里讥笑你。”因此,借钱时,无须绕弯子,不妨开门见山地提出来。
借别人的钱来造势
美国亿万富翁马克·哈罗德森说:“别人的钱是我成功的钥匙。把别人的钱和别人的努力结合起来,再加上你自己的梦想和一套奇特而行之有效的方案,然后,你再走上舞台,尽情地指挥你那奇妙的经济管弦乐队。其结果是,在你自己的眼里,会认为不过是雕虫小技,或者说不过是借别人的鸡下了蛋。然而,世人却认为你出奇制胜,大获成功。因为,人们根本没有想到,竟能用别人的钱为自己做买卖赚钱。”
没有本钱怎样发大财呢?借贷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当然,借钱就得付出利息,但你不要害怕,你利用别人的钱来赚钱,你赢得的部分,可能远远超出了你所付的利息。
美国船王丹尼尔·洛维格的第一桶金,乃至他后来数十亿美元的资产,都是借鸡生的“金蛋”。可以说,他整个事业的发展是和银行分不开的。
当他第一次跨进银行的大门,人家看了看他那磨破了的衬衫领子,又见他没有什么可做抵押的,自然拒绝了他的申请。
他又来到大通银行,千方百计总算见到了该银行的总裁。他对总裁说,他把货轮买到后,立即改装成油轮,他已把这艘尚未买下的货轮租给了一家石油公司。石油公司每月付给的租金,就用来分期还他要借的这笔贷款。他说他可以把租契交给银行,由银行去跟那家石油公司收租金,这样就等于在分期付款了。
许多银行听了洛维格的想法,都觉得荒唐可笑。大通银行的总裁却不那么认为。他想:洛维格一文不名,也许没有什么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是可靠的。拿着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钱,这自然会十分稳妥。
洛维格终于贷到了第一笔款。他买下了他所要的旧货轮,把它改成油轮,租给了石油公司。然后又利用这艘船做抵押,借了另一笔款,从而再买一艘船。
洛维格的成功与精明之处,就在于他利用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来增强自己的信用,从而成功地借到了钱。
这种情形持续了几年,每当一笔贷款付清时,他就成了这条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银行拿走,顺顺当当进了自己的腰包。
当洛维格的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他嫌这样贷款赚钱的速度太慢了,于是又构思出了更加绝妙的借贷方式。
他设计一艘油轮或其他用途的船,在还没有开工建造,处在图纸阶段时,他就找好一位主顾,与他签约,答应在船完工后把它租给他。然后,洛维格拿着船租契约,到银行去贷款造船。
他先后租借别人的码头和船坞,继而借银行的钱建造自己的船。他有了自己的造船公司。
就这样,洛维格靠着银行的贷款,爬上了自己事业的巅峰。
俗话说:“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租船不如借船。”借来大船,方能出得远洋。懂得借来别人的钱,充实自己,才能在财富之路上勇往直前。
致富的秘诀是积少成多
许多人不懂得资金的积累是创富的必备条件,他们总是挥霍无度。要知道,大钱都是从小钱积累起来的。你平日忽视的一块钱,身上就可能带有巨大的魔力。
有许多年轻人经常炫耀说,他们每月可以赚很多钱,但拿到之后总是花个精光,从来不愿存一分钱。有了这种习惯的年轻人到了晚年,也剩不下几个钱,他们晚年的生活必定会十分凄凉!
许多年轻人往往把本来应该用于发展事业的资本,用到时髦的嗜好或娱乐方面。如果他们能把这些不必要的花费节省下来,积少成多,一定可以为将来事业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年轻人之所以一踏入社会就花钱如流水,胡乱挥霍,是因为他们从不知道金钱对于事业的价值。他们胡乱花钱的目的只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阔气”。
即使是在隆冬季节,当他们与女友约会时,也非得买些价格昂贵的鲜花或各种糖果等小礼物。他们也许不曾想到,这样费尽心机、花费钱财追来的妻子,将来也绝不会帮他们积蓄钱财,而只会花钱如流水。
一旦他们品尝了挥霍带来的恶果,便又开始埋怨当初的恶习,紧接着,不懂积蓄等又成为他们的现成借口,进而成为他们去掩饰一生不能成功的理由。
一枚铜币的魔力
有个年轻人,在大街上捉到一只老鼠。他把老鼠送到一家药铺,得到一枚铜币。他用这枚铜币买了一点糖浆,和着水给花匠们喝后,花匠们每人送他一束鲜花。他卖掉这些鲜花,便积聚了8个铜币。
一天,风雨交加,御花园里满地都是被狂风吹落的枯枝败叶。年轻人对园丁说:“如果这些断枝落叶全归我,我可以把花园打扫干净。”园丁们很乐意:“先生,你都拿去吧!”年轻人走到一群玩耍的儿童中间,分给他们糖果,顷刻之间,他们帮他把所有的断枝败叶捡拾一空。皇家厨工到御花园门口看到这堆柴火,便买下运走,年轻人得到了16个铜币。
年轻人在离城不远的地方摆了一个水罐,供应500个割草工人饮水。不久,他又结识了一个商人,商人告诉他:“明天有个马贩子带400匹马进城。”听了商人的话,他对割草工人说:“今天请你们每人给我一捆草,行吗?”工人们很感激年轻人为他们提供饮水,便都很慷慨地说:“行!”马贩子来后,需要买饲料,只有年轻人这里草多,便出1000个铜币买下了这个年轻人的500捆草。
几年后,年轻人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而他发家的本钱是用一只老鼠换来的一枚铜币。
上述小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积累资金的方式,即使是一枚看似平常的铜钱,也具有惊人的魔力。只要我们懂得利用它,就可以凭借微不足道的资金实现我们的创富计划。这对于那些大肆挥霍,不懂得积累的人来说是一个警醒:当他们再一次埋怨没有创富的资本时,这本身已构不成一个理由!
“野心”是成功的基础
在致富问题上,有些人总是哀叹:“我天生没有什么野心,不是发财的料。”这是一种典型的借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没有人天生注定要发大财,但人人都可以做发财梦,激发发财的野心。
现今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想发财,每个人都有一个发财的美梦。但是,有些人很快就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于是生活失去了动力,人生也失去了意义。这就是他们失败且默默无闻的原因。不要放弃雄心,即使你一辈子都没有实现发财梦,你也会觉得不虚度此生。何况,你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
拿破仑·希尔把致富的过程总结为六大步骤:第一,牢记你所渴望金钱的确切数目;第二,思考一下,你要付出什么以求报偿;第三,设定你想拥有所渴望金钱的确切日期;第四,草拟实现渴望的确切计划,并且立即行动,无论你准备妥当与否,都要将计划付诸实施;第五,简单明了地写下你想获得的金钱数目及获得这笔钱的时限;第六,一天朗读两遍你写好的告白,早晨起床时念一遍,晚上睡觉前念一遍。
这六大步骤的核心就是行动,任何伟大的财富追求只有在行动中才会变为现实。
由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执着地坚持自己创富的信念,保持昂扬的斗志,让梦想焕发惊人的力量,推动我们永往直前,切莫让“没有发财的命”之类的想法演化成一种借口,而成为制约你创造财富的枷锁。
培养谋财的“野心”
年广久,安徽一个穷山村里的农民。说文化,他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几乎一字不识;说条件,他幼年随母亲外出逃荒,走进芜湖时,衣不蔽体,赤着双脚。然而,他有高财商,竟靠炒瓜子成了富翁。
有人认为这是他机遇好,但当时能炒瓜子的人以数百万计,为什么偏偏他发了大财?他的结发妻子耿秀云说了一番很有道理的话:“年广久没有文化,对于‘经济’,与其说他懂,不如说他会感觉。他不能用语言解释清楚为什么世上会有‘钱’这种东西,但他知道钱能使人着迷。并且他对于‘钱’的感觉又是出人意料的精当:拥有它的时候,就叫富;没有它的时候,就叫穷!”
年广久,这位穷怕了的穷苦农民,就是认定了一个理——要赚钱,要致富!因此,别人说他投机倒把他不怕,只要没有人来抓他,他照样炒瓜子;他在中国率先请雇工,有人说这是要当资本家,但他说人手不够,不请人怎么办?
从年广久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要致富,首先得敢致富。恰恰这一点是许多人缺乏的,也是许多人所忽视的。
只有敢于亮出致富的旗帜,敢于采取致富的行动,才有可能走上富裕的道路。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有一句美国谚语说:“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幸运也会从后窗进来。”只有敢于冲锋、主动进攻的人,才能抓住胜利的时机,而机遇从来不会落在守株待兔者的头上。
机遇之神经常敲响你的大门,但人们可能不敢去开启,因为他们开始犹豫,害怕敲门的不是天使,而是魔鬼。但正是在犹豫的一刹那,机遇之神溜走了。然后,人们又开始悔恨:为什么自己没有抓住机遇之神?这样的情况我们每天都会耳闻目睹。很多人在机会降临的时候犹豫不决,在机会转瞬即逝之后又开始悔恨。
一位探险家在森林中看见一位老农正坐在树桩上抽烟斗,于是他上前打招呼说:“您好,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这位老农回答:“有一次我正要砍树,但就在这时风雨大作,刮倒了许多参天大树,这省了我不少力气。”
“您真幸运!”
“您可说对了,还有一次,暴风雨中的闪电把我准备焚烧的干草给点着了。”
“真是奇迹!现在您准备做什么?”
“我正等待发生一场地震把土豆从地里翻出来。”
这位老农是坐等机会者。他这样坐等机会,也许偶尔有机会光顾他,但不会很多,所以他只能这样辛苦地活着。而探险家则是主动寻找机会者,机会出现,就会一鸣惊人,成为响当当的成功者。
显然,年轻人应该有探险家的精神。如果你失业,不要希望差事会自动上门,不要期待政府、工会打电话请你去上班,或期待解聘你的公司会请你吃回头草,天下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人们总是说:“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或者“为什么我的机会那么少?”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都很可怜。只要世界还在变,机会就无限。朋友,抛开顾虑,创造你的机遇吧!跨出第一步,闯进机遇的网络之中,任由机遇把你带到遥远的地方去。不要怕,因为机遇往往在无畏的人面前出现。
机会不会自动降临
有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美国女孩,她的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在一所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从念中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想着要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即便是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交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套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她自己常说:“只要有人愿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为达到这个理想而做了些什么呢?她什么也没做,而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西尔维亚不切实际地期待着,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
谁也不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且,节目的主管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搜寻人,相反都是别人去找他们。
另一个名叫辛迪的女孩却实现了西尔维亚的理想,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辛迪并没有白白地等待机会出现。她不像西尔维亚那样有可靠的经济来源,所以白天去打工,晚上在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夜校。毕业之后,她开始谋职,跑遍了洛杉矶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一个地方的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不是已经有几年经验的人,我们不会雇用的。”
但是,她不愿意退缩,也没有等待机会,而是走出去寻找机会。她一连几个月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北达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主持人。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欢北方。但是,有没有阳光,是不是下雪都没有关系,她只是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有关的职业,干什么都行!她抓住这个工作机会,动身前往北达科他州。
辛迪在那里工作了两年,最后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个工作。又过了五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她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
西尔维亚那种失败者的思路和辛迪的成功者的观点正好背道而驰。她们的分歧点就在于,西尔维亚在10年当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上,坐等机会,期望时来运转,而辛迪则是采取行动。首先,她充实了自己;然后,在北达科他州受到了训练;接着,在洛杉矶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最后,终于实现了理想。
失败者谈起别人获得的成功总会愤愤不平地说:“人家有好的运气。”他们不采取行动,总是等待着有一天会走运,他们把成功看作降临在“幸运儿”头上的偶然事情。而成功者都是勤奋的人,他们从来都不指望运气的降临,只是忙于解决问题,忙于把事情做好。
有句俗语是“命好不如运好,运好不如流年好”。某一天的一个机遇,就足以改变你一生。问题是,你有没有好好捕获这个机遇。请擦亮你的眼睛,留意形势变化,争取做第一个捕获并善用机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