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互联网+大金融:“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生态
1.1 新常态下重新审视“互联网+大金融”
1.1.1 为什么中国的金融业需要被改变?
“互联网+大金融”就是通过提高金融效率,丰富金融生态,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享受更高效的金融服务。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希望通过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从而促进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的健康稳定发展。
从凯文·凯利(Kevin Kelly)提出的“连接一切”到李克强总理“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与行业之间的对接已经上升了一个高度。“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愿景让人充满期待,但是如何把“互联网+”做好,取决于对它的理解。
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索:为什么中国的金融业需要被改变?为什么互联网技术可以改变金融?怎么理解“互联网+金融”?
中国金融业过去一直是垄断性最强、准入门槛最高、政府管制最严的行业之一。作为政府管制的一种形式,金融管制使多元化的定价体系与成本收益比不相符,于是,银行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数量型扩张模式,建立完善的多层次市场还需较长的一段时间。
然而,这种扩张模式难以继续下去。据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统计,2015年,中国国内债务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262%。这一比值不仅是中国过去20年内的最高水平,而且在全球几十个新兴国家中也是最高的,与之相对应的是广义货币对GDP比率的高企以及银行利润的丰厚。2014年底的数据显示:中国的M2/GDP(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为1.9,而美国仅为0.9。
金融供给的匮乏与高债务额、高货币发行量形成鲜明的对比,多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个人消费金融服务都不能得到满足,“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而且在经济增长缓慢的时间段表现得更为突出。那么,投资者会不会因为融资贵而感到不开心?其实也不然。为个人和小型企业提供的投资理财服务体系不健全,6亿中国农民大多数甚至连融资和理财为何物都不知道。
虽然金融市场化已经在全国如火如茶地展开,但到目前为止,中国金融业仍然存在着许多亟特解决的问题:债务高、理财难、融资贵、融资难等。这些问题足以说明金融体系的资金配置效率低下。中国的人口数量和企业规模都很庞大,金融压抑为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金融行业成为充满痛点的行业。
1.1.2 为什么互联网技术可以改变金融?
首先,我们要了解金融的本质,然后才能知道互联网技术为什么可以改变金融。
金融的功能人尽皆知,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金融功能就是支付。金融机构通过匹配投融资为资金完成时间和空间的传导,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流动性、金额、风险等方面的错配问题。而保险就是为了降低灾难带来的损失。
渠道、数据和技术是支撑金融底层的三大要素(见图1-1)。
图1-1 支撑金融底层的三大要素
(1)支撑金融底层的第一个要素——渠道
纵观金融发展史,我们发现金融被商业驱动又为商业服务。16世纪后半期,荷兰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航海技术,成为全球航海技术最发达的国家,那时,全球有一半的航海帆船都通过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港进入欧洲,当时,阿姆斯特丹是全球当之无愧的贸易中心。
有了贸易必然会有结算需求,再进一步就会有融资和贷款的需求,因此,就在阿姆斯特丹港口诞生了第一家现代银行,这方便了贸易买主和卖主的结算。
另一方面,由于阿姆斯特丹汇聚了全球的贸易,变得非常繁华,人们在咖啡馆里聚集,彼此交换信息,分享财富故事,从而刺激了更多贸易公司的成立;怀揣财富梦想的人聚集此地,打探各种信息,购买新成立贸易公司的股份,交易股份和债券,由此而产生了第一家交易债券所。17世纪,荷兰成为当之无愧的国际金融贸易中心。
事实上,金融机构、金融中心的兴起与商业的繁荣息息相关。18世纪,英国发动工业革命,从而带动国际贸易的发展,随之取代荷兰,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贩盐发端的货通天下使得山西票号汇通天下,由此成为中国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金融之王。电商的兴起使得微博、支付宝从交易笔数来看,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工具。
事实告诉我们,金融机构的发展与渠道的触达能力紧密相关,即金融对商业场景的触达能力,对商业和消费引发的金融供给和需求的触达能力。
社会化大生产使得人们的分工越来越细,当集约化、规模化效率远远超过商业便利时,金融便开始从商业场景中慢慢退出。有些金融交易甚至与商业场景没有任何关系了,不过,还有很多方面保留着原来的习惯,比如银行一般设在繁华的地段,金融中心一般设在贸易中心。
在传统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算是距离商业场景最近的机构,它拥有转账、支付、结算、理财、贷款等功能,几乎统治了全国的金融业。但是,大部分银行服务只能通过银行柜台和系统完成,不能直接与商业场景连接。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金融与商业在技术上空前紧密的结合成为可能,为用户带去方便的同时,把成本也降至最低。用户再也不用去柜台办理业务,只要拥有智能手机,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支付、转账、查看股市行情、买卖证券等活动,就像随身带着银行和交易所一样,交易与场景的无缝对接,给用户带去切实的便利。
互联网技术将原本分离的金融与商业、社交、消费等场景联系在一起。余额宝正是凭借消费支付和利息收入的无缝对接这一优势,在短短半年之内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基金,而它并没有使货币基金金融属性做出改变。现在正在流行的发红包,这种看似与金融不沾边的社交场景也有可能成为拓展支付工具的引爆点。这些由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化都有可能让传统的金融机构大吃一惊。
有人认为,互联网是中性的,只要金融的逻辑和本质保持不变,它就不会对金融做出深刻改变。这种说法看似合情合理,其实不然。就拿战争打比方,战争的目的就是打败对手,这个逻辑亘古不变,但是,自从人们掌握了互联网技术,兵器的触达技术发生了改变,战争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打仗的方式也就彻底改变了。移动互联网技术让战争的对手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在对面,这时,再空谈逻辑和本质就变得无力了。
互联网技术通过改变金融的渠道触达能力将金融改变,这是第一个原因。金融是服务于商业和消费的,当金融的渠道触达能力发生改变,做金融的方式也随之改变,金融场景化变成了大趋势。
(2)支撑金融底层的第二个要素——数据
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除去渠道触达能力,还包括定价、控制和风险甄别的能力,而信息或者说数据是这种能力的基础。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数据对金融的重要性,我们从消费者信贷的发展史来看。过去数百年中,人们主要的贷款方式就是典当和担保式信贷,投资者可以对借贷者一无所知,只要有足够的抵押或担保金额,信贷就可以进行。时至今日,这种方式还在银行贷款中占据着主要的位置。而现在几乎人人都有的信用卡是无抵押、无担保的小货,这在100年前是没有过的,它实际上颠覆了信贷模式。
那么,是什么环境促使金融创新呢?
首先,中产阶级的财富不断增加,从而对消费信贷有了更大的需求。20世纪上半叶,通用电气公司(GE)和福特都通过分期付款来促进消费,随之而产生为授信机构提供信用信息的信用局。个人信用评分体系的发展也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信用化标准和授信标准的需求。在此背景下,1956年,全世界最为普遍使用的FICO(个人征信评分模型)建立了,1958年,第一张银行信用卡发行。20世纪60年代后期,信用卡开始广泛普及,VISA(维萨卡)和Mastercard(万事达卡)等广泛发行。那时,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机构,数据搜集和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
消费者的信贷基础是基于数据的个人征信。金融机构通过对数据的搜集、分析和判断实现风险甄别。而传统的金融机构依靠人工获取数据,获取速度慢,数据往往不能及时更新;另外,不同的金融机构,数据与数据之间几乎是彼此独立的,整合度低导致数据使用效率低,这样一来,金融产品和体系的可依赖度和透明度就低。
而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系统获取数据,并实现实时更新。数据数字化让机构间实现数据整合和分享变得易如反掌。数据的实时连接,提高了使用效率,增强了金融产品和体系的可依赖度和透明度。
互联网技术把我们引入一个数据时代,“信息”一词被“数据”“大数据”取而代之。显然,当金融机构风险甄别的方式发生改变时,金融本身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蚂蚁小贷”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蚂蚁小货为淘宝商户发放无抵押、无担保贷款累计超过3000亿元。淘宝卖家常常几秒钟内就可以申请到信贷支持并获得资金。
(3)支撑金融底层的第三个要素——技术
在传统银行人们完成一笔支付需要2元成本,电子银行需要2毛多,而支付宝的支付成本只需要2分钱,未来还有可能低于1分钱。金融机构自建的封闭信息系统具有成本高、稳定性差、不易扩展等缺点。我们可以预知,在未来,大部分金融机构都会使用技术成本低、稳定性强、可以弹性扩展的云计算平台。
我们已经清晰地阐述了“互联网+大金融”的核心逻辑,这个逻辑适用于大部分行业。虽然不同行业性质不一样,但大部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都是这三要素。互联网技术恰好是这三要素的革命动力,因此“互联网+”行动可以大幅度提高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行业痛点越多,提高的潜力就越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发展其实是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几百年进程的一个浓缩,不管是社会大生产方式,还是企业制度、市场交换机制,中国都在模仿工业国家,很少有自己的一套模式。互联网技术革命是中国第一次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几乎同时起步的一项技术革命。
这场革命为很多行业提供了捷径,那么,“互联网+”又是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使传统行业完成从生产到经营的一场革命的呢?
1.1.3 如何正确理解“互联网+大金融”?
“互联网+金融”从字面上看就是互联网和金融相结合。但是在组织形式上,表现为三种方式(见图1-2):第一种,互联网公司兼做金融;第二种,金融机构互联网化;第三种,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机构合作。
图1-2 “互联网+金融”的三种方式
实际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互联网公司做金融的体全在金融总资产体量中都只占很小一部分。从逻辑上分析,尽管互联网技术带来了金融渠道、数据和技术上的革命,但这并不代表互联网公司在开发金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事实上,金融机构的风险甄别能力和风控能力以及多年来取得的客户信任度和信誉度,都是互联网技术短期内无法带来的。
那么,金融机构互联网化可以实现吗?
这里有三点可以说明金融机构互联网化为什么效率低下:
第一金融机构的丰厚利润与金融行业的痛点并存。多年来,金融机构在垄断的保护下,很容易赚到钱,没有足够的动力将改善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这一行动进行到底。所以,仅仅依靠金融机构自身互联网化,效率肯定低下。
第二互联网企业和商业场景、消费者紧密相连,金融服务不仅在渠道和数据上有优势,而且在商业生态圈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第三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灵动的组织架构、快捷的反应能力,这些都是互联网企业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所具有的优势。
另外,传统金融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做金融有两大差异(见图1-3)。
图1-3 传统金融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做金融的两大差异
①客户群体差异化
如果我们把金融消费者比作一个包含三个阶层的金字塔(见图1-4),上层是高端客户,包括大型企业和富裕个人;中间一层是中层客户,包含中小企业和中产个人;底层是底层客户,包含小微企业和普通个人。越靠近底层,客户的数量就越多,单位资金量会越少,如果按照传统的服务方式,性价比也就越低。
图1-4 金融消费者的三个阶层
据工信部和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将近80%的就业机会是由99%的中小企业提供的,有一半的GDP也是这些中小企业贡献的,但是他们得到的信贷只占四分之一的比例。所以,高端客户享受到了传统金融提供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中层客户享受到了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而底层客户则没有得到相应的服务。
互联网金融在渠道触达、数据收集和分析、数据处理技术上具有成本优势,所以被传统金融企业忽视的“长尾企业”成为互联网企业的典型客户,互联网金融满足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帮助小微企业构筑完善的金融运营模式。
余额宝把理财门槛从千元降低至1元,并且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标准化的、碎片化服务,每天通过手机提醒消费者获得多少收益。普惠金融固然也可以为社会各阶层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但要想把它做好,不仅有技术要求,还要投入一定成本。因此,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机构在客户群体上是互补关系而不是取代关系。
②互联网和金融的优势差异化
互联网和金融各有优势,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方面有优势,而金融恰恰相反。从各自的优势出发,互联网公司可以延伸金融产品的前端渠道,成为金融产品的销售平台,还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处理金融机构后端的数据;而金融机构负责定价、风控、甄别风险、开发金融产品。这就形成了“互联网+”的合作方式。
“蚂蚁金服”就是以小微企业和普通消费者为主要用户,以数据、技术和服务为核心建立生态金融,为用户创造价值。
在过去的几年里,P2P、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和信贷等金融产品丰富了金融体系,这些金融产品在金融界起着巨大作用,推动了传统互联网的思维转型。但是传统企业仍然掌握着大型企业和高端客户的服务,尤其是繁杂的金融服务。
中国的金融业即将迎来金融市场化的洗礼,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产品、数据、技术、渠道等多方面的竞争,而互联网的加入,使得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机构之间的差异化竞争随着金融管制和隐性担保的退出变得越来越激烈。支撑金融底层的三要素——渠道、数据和技术也显得更加重要。互联网金融推动了普惠金融,丰富了现有的金融体系,使金融机构实现了互联网化。
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联合起来做金融,不仅提高了整个行业的生产率,而且丰富了金融生态,提高了消费者的金融福利。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魅力所在,我们期待它有一个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