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作品集(全14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向读者推荐《乡愁》/译序

如果您也像《乡愁》书中的主角佩特一样,曾经有过真挚纯洁的友情和爱情,有着丰富的人类爱,读完本书后,将会使您深陷前尘往事的漩涡中,掩卷沉思久久……


黑塞,一个真正为文学而生的作家。在他85年漫长的生涯中,他总是让自己沉湎于青少年的岁月中,一心一意地描写他热切的愿望以及欢乐悲哀和迷惘烦恼,追踪自己心灵的生存路径。

借用他的作品题名来说,黑塞是一方面奏着“孤独者的音乐”,一方面“走向心灵”而经常“彷徨”的诗人。但他的孤独,是为探寻通往“追求真正自我者”的天地,并且,他的心灵途径并不是他独辟的蹊径,而是所有企求精神生活者的共同道路,西欧化之道如此,东方亦复如此。黑塞将此以中国话的“道”字称之,他是在“道”上行走的旅人,他和所有以这种方式生存的人们,经常共同在中途彷徨,共同憧憬和烦恼,共同追求更美好、更崇高、更深远的东西。这是黑塞的作品所以能与我们的心灵深相契合的原因。所以,当1955年黑塞荣膺德国出版界最高和平奖时,抒情诗人爱亨德尔夫曾咏诗赞美他是“为世人而燃热,为世人而烦恼”,真正称得上“世界的心灵”的诗人。

尤其,在他晚年时,经常以“虚长你们几岁,与你们共同烦恼的兄长”自居,答复一些陌生年轻朋友的来信。他,并不是高不可攀,目中无人的大文豪,而是与我们共同烦恼,亲切交谈的友人。他的作品也是如此。

黑塞出生于德国南部席瓦本,那里,风光明媚,地灵人杰,曾产生许多诗人,黑塞也常以此自夸。正如他在《在轮下》所描写的,他是牧师之子,早年时本来有意继承乃父的衣钵当传教士,但进入神学校后,因忍受不住“内心的风暴”而逃学。自此,辗转流离,曾再度复学,也曾当学徒、书店见习生。他一向就是崇尚和平的人,在他二十来岁时,便离开野心勃勃的德国,远走瑞士。也许是“离乡愈远愁愈浓”吧,他的诗和小说,大抵都离不开故乡。

综观黑塞的作品,“童年”和“故乡”可说是他的两大题材,此二者是和平和幸福的乐土,同时也意味着它们是分裂和苦恼的开始。以黑塞而言,他在执笔《乡愁》(27岁)之前,已经含蕴着对生存的深刻苦恼以及对现代文明社会的敏锐怀疑,于是极力去寻求他的“故乡”。

《乡愁》一书便是最能表示他这种心路历程的作品,也可说是他经过青春期的彷徨后所获得的结论。但这里的“故乡”,并不是指地上的某一地点,而是“心灵故乡”的意味。他所揭示的主题,虽稍嫌严肃些,但这也正是本书所以能够耐人深思静省的主因。

个人对本书有着偏爱。我相信诸位看完本书后,也将会有一种独特的感受。如果您也像书中的主角佩特一样,曾经有过真挚纯洁的友情和爱情,有着丰富的人类爱,读完本书后,将会使您深陷前尘往事的漩涡中,掩卷沉思久久……但愿读者阅毕本书,能找到心灵真正的归宿。为了便于读者欣赏,全书八章分别加了小标题。

陈晓南 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