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从美术文化到工艺文化的进程中,感觉到了文化的方向,这并没有任何排斥美术的意思。我认为美的方向在于同生活的结合,现在,这个问题日趋显示出它的迫切性。从生活圈中摄取美的因素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里,美的工艺化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美与生活的结合体现在工艺文化中,从而能够使人们观赏到健康之美。我们不能把与生活无关的美叫做美,美必须是生活的产物,这样才能够逐渐地达到完美的境地。理论只有这样去解释,才是未来的“美”所肩负的任务。
这样的原理说明了什么?这样的事情具有多大的可能性?工艺之美的目标应该是什么?美与工艺是怎样的关系?本书的任务就是解答这些问题。
本书的大部分是在一个房间中撰写的。这个房间中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两个字的禅语——“无事”。回想起来,我来到这个山庄所写下来的理论亦可归结到这两个字上,我没有寻找工艺之美以外的事物,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中,永恒不变的理念在这里同样是不会产生变化的。这里用的是解释禅意的语言,然而在美的方面亦同样如此。乍一看,也许是平常的理念,但这并非正常、确实的目标。可是,如果是从文化基础的角度来考虑的话,历史又如何是确实的呢?特别是在伴随着人类生活的工艺中,只有这样的理念才是不可动摇的目标。
本书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上篇为序论,探索工艺在多种艺术中的位置,试图比较明确地说明在造型的领域中,美术与工艺的关系;中篇是各种工艺品的分类,目的在于说明各种工艺的特殊性质与它们之间的界限;因为工艺之美的理论就是工艺文化论。在这里,下篇叙述了要在将来实现最美的境界,可供工艺驰骋的场所是何其大,以及工艺性为什么是美的重要因素等问题。
我在说明这些目的时,基本上没有参考外来的思想。我在构思工艺论,并将其整理成文时,也像许多学者那样回顾了陆续出版的种种参考书,有的也许还应该添加一些小注脚,但是我舍弃了这些手续,完成本书完全靠的是自我感觉。一方面,在我们周围找不到切实可行的工艺理论;另一方面,这样的学科只有在日本创始,才有可能在日本完全实现。事实上,我们工艺界的运动是以“民艺运动”为世人所知的。值得我们自豪的是,这个运动并没有源于外国的思想,而是在日本本土产生的。我们回顾了当今欧美的人们对于工艺所采取的立场,但是我们并没有过分地采用。因此,这里所阐述的思想并不是模仿性质的。今天,在过于效法外国的思想界和造型界中,我们开辟了自己独有的道路,纵然是不成熟的,但却有着很大的意义。在日本这一国家中,先驱者必须举起火把,我想这一时刻已经到来。
我综合了迄今为止所写的种种工艺散论,将其组织在本书中,并打算按照顺序,尽可能恳切地去阐述。为了所有篇章的立论不至于落入抽象,本书将努力不断地举出实例加以具体说明。谈论工艺品及其领域的话题,我想是极有希望的一条道路。基于同样的目的,书中还安排了插图并加以短注。这是因为,离开对象物去谈论美,意义就不大了。
阅读本书的读者们,最好结合分类再读一下我的另一本主要著作《工艺之道》,以便在工艺的世界里汲取种种潜在的、神秘的真理。最近刊行的两本书《何谓民艺》、《工艺》,都能从中找到归纳好的工艺美论。
本书的写作,是在豆州今井滨和相州箱根分别进行的。借此机会,向为我提供幽静别邸的中丸一平、住井展男两位先生表示深切的怀念。本书在出版时曾得到式场俊三君的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柳宗悦于函岭小冢山庄
194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