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坚定自己的信念(1)
泰戈尔曾经说过:“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不可否认,只要有一丝这样的希望,我们就要穿越无穷的黑暗,就要充满动力与激情。很多时候,打败我们的并不是所谓的恶劣的环境和棘手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对于未来的恐惧和对于自己信念的怀疑,事实上只要我们能够矢志不渝,那么结果一定不会是失败的。
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
这个世界上有种人,他们卑微地活着,不起眼地存在。很多时候,他们的卑微甚至让世人忽略了他们的存在。但是,正如著名哲学大师黑格尔所说:“存在即合理。”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像你这样窝囊,什么都不会的人,活着有什么用?”这个被训斥的人真的没用吗?答案是否定的!单从家庭方面来说,这些人有父母、亲戚、朋友,他们的存在至少能给这些人带去亲情。此外,他们作为社会的一员,一定有他们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正如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美国的一位教授就深谙这种哲理,他在给学生们讲课时曾幽默地说:“你们需要处理好与成绩优秀者的关系,因为将来他可能是你的同事。但是,你们更要处理好和那些目前看来成绩不怎么样的同学的关系,因为将来他可能是那个替你投资的人。”
教授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就算今天你身边的那个人很不起眼,说不定将来他就是那个能够决定你命运的人。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未来是不可预知的。”既然是不可预知的,就不要看不起身边的任何人。相反,还要善待身边的每个人,这就好像是为自己埋下一粒友善的种子,在关键时刻这粒种子也许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帮助我们渡过难关,走向成功。
日本佳能公司的开创者之一御手洗,他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在北海道大学附属医院给妇产科医生做助手。当时的他可谓是平凡至极,谁能想到他日后竟然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呢?还有中国台湾商界的巨擘王永庆,作为台塑集团的创办人,他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可是王永庆小时候的生活却十分艰难,他甚至还在海道茶园做过杂工。
如果当初同御手洗在妇产科医院工作的医生们耻笑过他只能做一份助理的工作,如果有人嘲笑过王永庆的家境贫寒,那么当看到御手洗和王永庆取得的成绩时,那些人一定会羞愧得无地自容。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着永远绝对的事情。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善待周围的人和事,要尽力帮助每个人的价值能在这种善意的环境中得到实现,这才是造物主赐予人类成功的敲门砖。
安托希·苏钦斯基是个住在波兰边境的乌克兰农民,他非常善良,连一只苍蝇都不忍心打死,全村人都嘲笑他。
1941年,希特勒的军队攻入扎布罗夫村,把村子里的犹太人一车车地运到了灭绝人性的集中营。苏钦斯基仅凭自己的两只手,在自己的农舍下面挖了个地洞,在地洞里把一家犹太人掩藏了两年。这家人姓蔡格,是一对夫妇带着两个儿子。
一天,苏钦斯基听说纳粹分子将要带着猎犬到农庄进行搜查,于是,这天晚上他没有睡觉,他把厕所里的粪便铺在地上,又撒上胡椒,这样一来,猎犬就闻不出人的气息了。所以,德国人来了之后并没有找到蔡格一家。
1944年,蔡格一家人得到自由后,去了美国。此后的很多年里,蔡格一家经常寄食物和衣服给苏钦斯基。1987年年初,蔡格的儿子雪莱成了一位成功的商人。1988年6月,蔡格一家人44年来第一次回到扎布罗夫村。村民们齐声欢呼,场面热闹非凡。“从他们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雪莱·蔡格回忆说,“苏钦斯基现在已是公认的英雄人物了。因为在这些人当中,只有他做了应该做的事。”
“不过最重要的是,”雪莱·蔡格说,“这些事给世人以启示,就是善有善报,为善者将使人永世不忘。”
苏钦斯基看似一个傻瓜,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表现出了英雄一般的气概。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就算是那些看起来智力有问题的人,他们的存在也是有价值的,就更别说那些四肢健全、心智健康的人了。
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如果想要成功地留下足迹,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牛顿就曾说:“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价值,只是在于价值的大小罢了。
头抬得太高,就会目中无人
礼仪课上,老师会告诉你走路时要“挺胸”、“抬头”、“收腹”,但在为人处世中,我们就不能这样了,因为头抬得太高就会目中无人。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果我们看不到“助手”,那么我们成功的概率就会变小。
俗话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谁都不可能做到世界最棒。“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承认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虚心地向别人请教、求助。而只有当人们收回只看到天的眼光之后,才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自己身上的不足,也才能从别人那里学到更多,从而得到更多。有一只长年住在一口枯井里的青蛙,它抬头只能看见井口那么大的天。它对自己的生活环境非常满意。有一天,它闲来无事趴在井口向上看,忽然看见井口有一只大海龟在散步。青蛙赶紧扯开嗓门喊了起来:“喂,海龟兄,请快点儿过来!”海龟不知所以然地爬到枯井旁边。青蛙说道:“今天算你走运了,我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家。你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住所吧?”海龟探头往井里瞅了瞅,只看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汪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海龟皱了皱眉头,但是骄傲的青蛙根本没有注意到海龟的表情,仍在那里说:“我觉得住在这儿,非常舒服!那些小虫子、小蝌蚪什么的,哪一个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得意忘形,便邀请海龟进来参观。
海龟不好意思拒绝,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还没伸进去,右腿就被井栏给卡住了。海龟退了回来,跟青蛙说起了自己的家——大海。“大海无边无际,无论怎么游都游不到边,无论怎么游也游不到底。”青蛙听了,觉得非常吃惊,因为它实在想象不出还有那么大的地方。
这只青蛙真的很好笑,它的可笑之处就在于它的自大。处于井底的它,做梦都不会想到海龟生活的大海比自己居住的地方大很多,如果不是遇到海龟,它可能一直都以为自己的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地方。
常言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傲说白了就是自大。而自大就好比是一个茧,它足以将一个自命不凡的人牢牢地困在里面挣脱不出。因为自大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都会超出现实。他们只要偶尔有了一点儿高明的见解和想法,就会自认为了不起,然后开始不切实际地幻想。
当然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人都有自我意识,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人只有在有了自我意识之后,才能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但是,这种自我意识一旦没有受到控制而发生膨胀,那么就会忽略别人的存在而过分强调自我,结果只能是主观地认为世界上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别人是不会超越自己的。可是一旦他们的那些认知被否定,他们就会产生愤怒、不满和挫败感。所以,一个人要想取得进步,获得成功,就必须摆正自己,多看看别人。要走出自己狭隘的小圈子,融入社会当中。只有这样,才能看见除了自己之外的人,也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物理学上有这样一组概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很简单: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时候,另一个物体也会对施力的物体回以相等的反作用力。这个原理在为人处世中也同样适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你想得到什么,就一定要先付出什么”。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那么首先你就要尊重别人!
春秋时期,孔子在家收弟子讲学。这引起了鲁定公的注意,应鲁定公邀请孔子经常到宫中讲学。季府的总管阳虎也想借此机会拜访孔子,可是每次孔子都借故不见他。后来,阳虎听说孔子最讲究礼尚往来,于是就在拜访孔子时给孔子留下了一只烤乳猪,但并没有强求孔子要见他,后来孔子果然提着礼物来回访他了。
约翰逊曾说:“礼貌像只气垫,里面可能什么也没有,但是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的确,很多时候礼貌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对人恭敬有礼一直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公元前521年,孔子的学生宫敬叔奉命前往周朝京都洛阳朝拜周朝天子。那时周朝的守藏史是老子。孔子是个谦虚好学的人,他早就听说老子博学,想向他请教关于礼制方面的问题。于是,孔子向鲁昭公请求,希望自己能同学生一起去。鲁昭公批准了。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就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老子当时正在屋里写《道德经》,听说孔子前来求教,忙放下手中的刻刀,整理好衣冠出去迎接。孔子见走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定是老子,便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个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次向老子行师徒之礼,然后才坐下。孔子说:“我学识浅薄,不懂古代礼制,特来向老师请教。”孔子的恭敬让老子对他更是刮目相看。于是,老子把自己所知道的礼制,一五一十地全部都告诉了孔子。
2009年11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往日本会见明仁天皇夫妇。第二天,一张照片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在这张照片上,身材高大的奥巴马在个子低矮的明仁天皇面前几乎显得身材相当。因为奥巴马几近九十度地弯腰,使自己的背部高度比明仁天皇矮下去很多。再看他的眼神,他并没有与天皇对视,而是眼光直视地面。通过他的表情和姿态,稍微有一些社交礼仪常识的人都能看出:他是非常谦卑和恭敬的。毫无疑问,奥巴马的这次访问十分成功,因为他表现出的礼节让他在日本受到了热烈欢迎。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渴望被重视、被赞同、被认可、被尊重,这是人的本性。而要获得这些,就必须对别人付出重视、赞同、认可和尊重。
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被欣赏。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于人于己都是有利的。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人,必须要具有宽广的胸襟和无私的勇气,当然这其中还需要一种超然的智慧。欣赏他人,对于管理者来讲是具有爱才之心、容才之量;对于普通人来讲是助人之难、解人之惑。有的时候,这种欣赏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他人的命运。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善于用人。他手下有两个很得力的干将——管仲和鲍叔牙。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两人相约一同去齐国谋生。当时齐国国君齐襄王有两个弟弟,一个是公子纠,一个是公子小白。说来也巧,管仲和鲍叔牙到齐国之后,居然分别做了这两人的老师。齐国内乱之时,齐襄王被杀死。为了当新国君,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了起来。最后的结果是公子小白当了国君,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齐桓公。当上了国君的齐桓公问鲍叔牙对治理国家有什么高见。没想到鲍叔牙说:“您需要一个才智过人的贤人来帮助。”于是就推荐了公子纠的老师管仲。当初,管仲为了帮助公子纠取得齐国王位,曾对公子小白放了一箭,只是那支箭没要公子小白的性命罢了。鲍叔牙当然也知道这件事情,但是他对齐桓公说:“管仲的才能超过我十倍,您要是不记前仇,真心实意请他来,不但能治理好国家,恐怕其他各国也得听您的指挥呢!”
听了这番话,齐桓公决定摒弃前嫌,请管仲来帮助自己。果然,管仲对齐桓公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他效忠于齐桓公,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仅用几年的时间,齐国就富强起来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齐桓公的优秀品质。他除了能容天下事之外,还有宽广的心胸,能容纳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最后,终于达到了“人才为我所用”的目的,也使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起来。
历史上凡是成就了一番大业的人,大多都是一些心胸坦荡、襟怀宽广之人。正是因为他们的胸怀坦荡,才使得他们除了自己还能容下别人,从而发现别人的优点。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一个人是不是心胸宽广,就看他是否懂得欣赏他人。
培根曾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学会欣赏他人,才能广纳贤才,增长自己的才干,壮大自己的队伍,从而在使自己变得更睿智的同时让团队的力量也更加强大。所以说,只有欣赏他人才能从他人身上发掘出值得自己欣赏的东西,也才能让自己与别人更加容易相处。
伯乐之所以能不同于他人,寻找到识别千里马的方法,就在于他们善于观察、懂得欣赏,能看到马身上具备的特点。刘备能“三顾茅庐”,也在于他深深了解诸葛亮身上的优点,并懂得欣赏这些才能。“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就表明了龚自珍对有不同才华、不同能力的人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