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与同事保持和谐的关系,制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尽快融入到新单位的同事中

在我们刚刚迈入工作岗位的时候,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快融入到同事中。下面几点建议可供借鉴:

1.摆正自己的新位置

每个人在交际中都有相应的位置,这是交际规律的反映,也是社会规范的要求。不能正确摆正自己的交际位置,在交际圈中必然显得唐突、冒失、蹩脚,也会受到社会群体的责怪、怨愤、抵触、嘲弄、打击。交际关系复杂多变,交际者难以一眼窥清,不易正确把握自己在交际圈中到底处于何种地位。

如何调适好自身位置,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面对新环境、新朋友,第一步你要好好认识自己、评估自己,确定好以什么面孔、怎样的交际基调进入新的交际角色。

变换了生活空间,人的社会角色会随之改变。若心理调整不过来,行为不能重新校正,你就无法适应新环境,左右碰壁,别人也会对你产生诸多误解和非议,你就难免成为一个与新环境格格不入的人。人是能动的,环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应主动适应新环境,没有理由要求新环境去迁就你个人。所以进行角色转换应是一种自动行为,尤其应在“有效”二字上下些功夫,实现角色适时适当的成功转换,将自己完整、及时、可靠地变成新环境中的新成员。

摆正自己的新位置,是一个精深的过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的。这其中需要交际悟性,需要良好的心理素养。保持平常心往往在自己位置调适中起着突出的作用。

2.采取沉稳的交际姿态

人与人的性格差异万千,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你作为一个新面孔,在进入陌生的交际领域的时候,一开始就无所顾忌,目空一切,张牙舞爪,是无法与他人磨合的。这似乎是外向性格者、青年人常有的现象,也是应该克服的问题。采取沉稳的交际姿态才是得宜的,更有助于实现你与新环境的磨合。

这是一个以静观动的方法,在你自我保留节制中,你会对新的交际环境做个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和把握,从而有针对性有实效地实现与新环境的契合和交融。表面上看来这是一种消极的方式,实质上是一种策略,是一种更积极有效的技巧。

3.从打招呼做起

如果员工有心想在公司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应该从“打招呼”做起。

尽管“打招呼”对员工来说甚为重要,但是做起来要很自然坦诚,而不可以表现得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

与同事“打招呼”时,以下事项必须注意:

(1)自己主动打招呼,每天一进办公室就向同事说声“早安”。

(2)“打招呼”时声音要清晰、明朗、有元气,语气则要温和。

(3)不可因个人的喜好、厌恶而选择打招呼的对象,这样做会破坏工作场所的气氛,应该亲切地和每个人“打招呼”才是。

(4)进出要招呼。一个有礼貌的员工,在上完一天班之后,如果要比其他同事先离开办公室,应该说声:“对不起,我先失礼了”或“再见”等问候语。

员工早到公司上班,遇到同事就应该主动亲切地打声招呼。外出洽谈公事时,绝对不可以一声不响,应该向上司或周围同事说声:“我要出去了!”办完事返回公司时,则要说:“我回来了!”至于留守公司的上司或同事,则应该做出“请便!”或“哦,你回来了!”等相对的应答。

有些才进公司的员工,不好意思比前辈先走,则在下班时,不妨问前辈:“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如果对方回答说:“你先回去吧。”员工就应该说:“那么我就先走了”或“再见”。

4.保持适当的距离

人际关系密切程度通常是表现在人际距离上的。双方关系亲密,相互间距离较近;双方关系疏远,相互间距离较远。与新同事新朋友初处,彼此不熟识、不了解,关系刚刚形成,距离自然是较大的。你若生硬地去与人亲近,则有违交际规律,对方不仅不会做出友好表示,还会产生反感情绪。这种适得其反的效果,会把你置于被动地位。保持适当的距离,能给对方冷静地观察你认识你的机会。你们会在逐步熟悉和了解中,实现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你们的关系慢慢亲密了,彼此的距离就会逐渐缩小。保持距离重在适当,掌握在对方认可接受的范围内,并能有效地促使双方互相吸引。

5.要有耐心

工作时间是你和同事相处,争取早日融入同事圈子的最好机会,“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只管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为人,无论多坚固的旧圈子都会渐渐接纳你的。在你和同事们之间,因为没有什么牢不可破的障碍,只不过因为陌生,或者仅仅因为你自己内心设置的屏障,所以使你感觉到他们的排拒,实际上未必是事实。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平实的日子都是你和同事们相处最好的中介,只要你有耐心,和同事们打成一片不过就是时间问题而已。千万不要把这件事当作一个难题,而应轻轻松松地去面对这个必经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你千万不要为了尽快投入老圈子,而刻意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比如在言语和行为上故意应和同事,心底里挺冷淡,而表面上却装成极热情的样子——这样是没有必要的,很累,也不长久,且容易有反效果。一段时间以后,他们看出你虚饰,反而会鄙弃你的为人,倒不利于你融入集体之中了。

6.培育出自己独特的交际魅力

交际的最高境界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吸附,难舍难分。寻求磨合途径当然要在这方面想办法。一个人在交际中形成对别人的吸引力表现为他的交际魅力。这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体,包括人的形象、知识、品德、能力、语言、幽默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容。

一个充满交际魅力的人,别人会主动亲近他、接受他、适应他,人际的差异、矛盾会得到有效消除,人际关系磨合会呈水到渠成之势。

所以面对新环境、新朋友,根本的、主要的还是培育出自己独特的交际魅力,给自己创造一个有利的交际环境,给自己带来一个理想的交际地位。

从容地面对新单位的“老圈子”

每当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总是要先看一看周围的环境和人,然后融入其中;同样,每当一个陌生的人来到我们身边,我们首先要观察他,然后才接纳,这是常规。所以,在我们刚刚迈入工作岗位的时候,我们应该心态从容地面对原有圈子里的人对我们有意无意地排斥与观察,自然不必期待一脚就能够踏进同事的原有圈子里。若想尽快加入其中和他们打成一片,则必须有耐心和智慧。

1.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机会

除了工作时间,业余时间也是你为尽快融入老团体做努力的好时机,休息日或假日你可以动动脑筋召集一些有趣的聚会,或者真诚邀请同一办公室的同事去你家里玩,你亲自做上几道拿手好菜……这都是思想交流的好方法。

另外,在单位集体旅游或者度假时,尽可能地活泼、活跃起来,跟大伙一块说说笑笑,真实地显现你的个性,真诚地表示你的热心。一定不要独来独往,另辟蹊径,那样会让同事们觉得你很难接触。

2.细心关怀、体贴同事

你不要怕主动表达你的关爱,只要你是真心诚意的。比如去收发室取报纸时,顺便就把楼上几个办公室同事的信和报刊都带上了去送给他们;比如哪位同事工作忙,中午加班,你就主动帮他买午餐;再比如哪位同事病了,下班后晚上打个电话过去问候一下,诚恳地问他是不是需要帮忙,明天能不能上班等。即便同事不需要你的帮忙,你的心意他是会领受的。这样,你随时细心地体察同事的需求,时时抱着善意和助人的心态,那么同事圈子就一定会很快地认同和接受你的。

3.要宽容,要满足

你永远不必希望一个团体里的每一个人都认同和接受你,因为人的性情总是多种多样的,你只需要被大多数人接纳和喜欢就足够了。所以面对个别人的排拒和冷漠你要宽容,认定它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且对他一样地微笑和处事,至于他对你的态度如何你完全没有必要计较。当你已经被一个圈子里的大多数人所接纳和欣赏,你就已经是融入到这个群体之中了,你要学会满足。每天怀着一种明媚的、对一切都满意的心态去面对你的工作和你的同事,你所获得的就是更令你满意的结果。如果你一直紧张,甚至有所抱怨,那么你就不易于融入人群,因为人们总是欢迎那些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人,而不是带来尴尬和压抑的人。

与同事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

有的人胆小怕事,有的人脾气暴躁,有的人刚刚遭遇一些挫折,与这些同事交往显然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有的人误以为,对他们表示理解是与己无关的事情,何必趟这浑水呢?殊不知,理解同事不但可以让我们学会理解,学会承担责任,而且更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质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不妨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不要误以为同事反应不佳或心情不好一定是冲着你来的

事实上,有的人心情不好、反应冷淡仅仅是因为出于某种担忧或是因为遭受了某种挫折,而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当然,如果反应迟钝或态度傲慢的那个人恰恰就是你,那就另当别论了。

2.你不必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当同事向你提出一个问题,而你一时答不上来时,你大可坦言相告:“很抱歉,这个问题我也不甚了了。这样吧,让我考察一下,然后再告诉你。”接着,再去寻找答案,或找一个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不懂得察言观色,不懂得自圆其说都可能令人感到气恼。

3.将心比心,循循善诱

“你究竟在担心什么?和我谈谈好吗?”或“现在我明白了,难怪你会感到这么沮丧。”不要粗暴地拒绝同事的求助:“喂,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吗?”或者“这是某某人的错,关我什么事呀?”草草结束谈话、颐指气使或者给人脸色都不是可取的行为,它将直接影响到交际的质量。

在对待某些问题上,不必非得持某种极端立场,你完全可以采取中立的态度。“我知道了”或“我明白了”或“你能不能把整个事情的前前后后跟我说说呢?”而不必说“噢,我知道你的言下之意了”或者“这样是不对的”。

我们应该知道,有的人并不关心你是否与他们持相同的观点,相反,他们只是想找个人倾诉衷肠。为了表示你的确是在认真地听他们说话,你不妨使用下述几种关注方式:

“你究竟在担心什么?能说得更详细一点吗?”

“你为什么对这件事特别担心呢?”

“如果你和某某人友好相处的话,那结果又会是如何呢?”

“能说得详细一点吗?我还是不太明白。”

4.不要总是想去说服同事

当同事固执己见而且显然把自己的观点视为最佳方案时,交谈很可能不欢而散。你可以用一些试探性的问题来掩饰自己的不满,并尝试着让他改变初衷:“可以看得出来,您对这种方法十分满意。您认为这种方法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呢?”或者“如果您不得不采取另一种策略的话,那么您会怎么做呢?”

记住:不要总是想去说服同事。因为这其中可能夹杂着过多的个人喜好。相反,你不妨把重心放在你所采取的步骤以及它可能对同事或团队产生的作用(这是深入交谈的一种更为切实可行的方法)上。当人们(包括你自己)固执己见时,交际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同事很可能觉得你对他的观点不够重视。

在交谈中,如果双方发生了分歧,那么我们应该尝试着寻找一个共同点。我们双方都感兴趣的是什么呢?

5.人们所说的和我们所理解的可能大相径庭

因为我们往往倾向于用以往的经验和现在的假设来揣度这些话语。我们不妨重申同一个话题或者恰当地加以总结来证实一下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你可以将说话者的意思复述一番,然后问他:“我理解得正确吗?”

6.承认给同事造成的不便,重申你的目的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我知道检查电脑系统肯定会给您带来许多不便,但是,我们这么做将会为您省去诸多麻烦,让您高枕无忧。”

7.如果你不得不进入同事的工作空间的话,那么你应该事先通知他们,或者征求他们的意见,请他们予以协助。突然造访或临时通知都将授人以柄,因为这往往被视为不尊重同事的表现。

8.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不要发号施令

谦恭的语言、谦逊的态度,都可能唤起同事的合作热情。所以,在下达任务时,你不妨说:“一种可能的做法是……”“这种方法可能行之有效……”“对我来说,该项目最好的结果是X、Y、Z。你能否告诉我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让我如愿以偿呢?”或者“换了是我,我可能会这么做……”而不要说“你一定要做到X、Y、Z”或者“你应该这么做”。

9.记住,对于许多人而言,话题转换过快将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在瞬息万变的语境中,许多人可能觉得无所适从、无能为力。你应该明确地告诉他们:你需要什么,什么时候要。如果可能的话,你可以告诉同事你所采取的方法可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别让同事一个劲儿地猜测你究竟需要什么,也别让他们一个劲儿地猜测你的行为可能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10.保持积极的心态来倾听

“他说的这种方法最可取的是什么?”或者“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这将有助于你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

记住,倾听意味着提出聪明的问题。挑刺或抱怨往往暴露出说话者的心虚或恐惧。我们应该像凿井人那样,探寻人类心灵的最深处。

得体地叫响别人的名字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只要不是哑巴,喊名字还不是一件最容易不过的事情。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要喊出许多人的名字,但仔细回想起来效果却不一样。卡耐基说:“记住他人的名字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怎么喊名字。”

用清晰的声音喊出别人的名字,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它意味着我们对别人持一种悦纳的态度。含糊不清地叫喊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以为我们把他看得无足轻重,或者根本不把他放在心上。当多年未见的朋友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清晰地叫出他的名字将是最好的欢迎,它说明无论隔多少年,我们仍然记得友情。当我们置身在许多人中间,没有比一一清晰地叫出他们的名字更能够说明我们对他的关注了。

喊别人的名字也是一门学问,它可能给我们带来好人缘,也可能给我们带来坏名声。喊名字要懂得语言和地域的差别,用北方话直呼他人的姓氏令人感到亲切,用某些南方话恐怕就不行。南方人叫阿贵顺口而亲热,北方人叫起来就未免别扭。喊名字还要懂得分寸和对方的特点,对女性尽量不要称“老”,对不熟的异性不要称呼得过于亲热,在姓氏后面加以“老”字是一种至尊的称呼,不是随便可以用的。例如我们可以对任何一个年老的人称呼:“老李”,“老陈”,但一般不能叫“李老”或“陈老”,因为后一种称呼法已经超出了一般的符号意义,而且包含着相当强烈的尊敬色彩。

◇巧言称赞不漂亮的女同事

称赞女人的时候,大家可能都会认为先从外貌开始比较快捷。但问题是一旦你碰到相貌平平的女性怎么办?这就是说,除了容貌之外,我们并不是一无所求。众所周知,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特质,而且有着别的女性所没有的特征,包括生活经历、家庭环境、教育层次、性情气质等。因而,每个女人所关心的内容和重点也不一样。不同的女人需要不同的称赞和夸奖。

(1)赞美女同事的修养气质

对于相貌平平的女性,我们就有必要从她的修养上找话题,比如说她从不大笑,说话从不大声等。有许多女人,尽管长得漂亮,由于缺乏内涵,接触一段时间之后就露出了马脚。而一个拥有好的修养的女性,虽然外表不能打动我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魅力会越来越大。这种女性的吸引力是内在的,它可以征服一个男人的心,所以,你在这方面就有了切入点。

下面是一些实例:

对一个从不爱说话的女孩说:“你是我们这里最文静的女孩。”

对一个总爱说话的女孩说:“你是我们这里最活泼可爱的女孩。”(假如你喜欢她这种类型的女孩的话)

对一位不化妆的女孩说:“我从来不喜欢那些化妆化得很浓的女孩,你瞧那样多俗气!”

对一位爱化妆的女孩就有必要改变方式:“会化妆就是不一样,看来你的审美情趣挺不一般。你一定学过美容吧?”

对一个唱歌唱得很好的女孩说:“听你的歌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2)赞美女性的细腻和善解人意

女人凭借其细腻的直觉就可以了解男人的心理活动,这使她们对男人深层的、有时是难以觉察的需要作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善解人意,是女人征服男人的技巧与本能,它使男人感到一种呵护与温暖。当一位女性为你端上一杯热水时,你千万别忘了称赞她一下:“您真善解人意!”

下面是一些实例:

对一个爱哭的女孩说:“像林黛玉一样多愁善感,你肯定是一个善良温柔的女孩。”

对一个不爱哭的女孩说:“你一定非常坚强,我看你办事非常有主见,从不像别的女性那样婆婆妈妈。”

对一个爱干净的女孩说:“真是女人味十足,看,多讲究!将来一定是一个好的家庭主妇。”

对一个孝顺的女孩说:“我的母亲总是夸奖你,我的姐姐也和你一样。”

对一位经过介绍认识的女性说:“别人都说你很容易接近,我看是都想和你接近。”

(3)赞美女性的工作能力和事业心

现代社会,女性参与的意识越来越强。而且,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愈是相貌平平的女性,在这方面的要求愈是强烈。有很多女性,尽管长相一般,但是其魅力并不亚于那些漂亮的姑娘。因此我们要看准她的能力。有的女性很有事业心。她们从来不愿意为男人活着,你夸奖她的工作能力、审美水平、学识修养都能打动她的芳心。

下面是一些实例:

对一个会烧饭的女性说:“谁和你交朋友,算谁有福气。什么都会,而且工作也是好样的。”

对一位刚刚和上司提过意见的女性说:“你的意见是我们大家的意见。我很欣赏你的勇气。”

对一位从不愿意作“出头鸟”的女性说:“我真佩服你的处世方式,沉稳得很。”

面对一位身穿白衣的护士说:“现在你是穿着白衣的天使。其实,你下班后仍是天使。”

对一位崇拜知识的女性说:“我最近发表的那篇文章,还是受了你的启发才写成的。为了感谢你给我的灵感,我今天特意来请你吃饭。”

对一位学历不高的女孩说:“我虽然不完全赞成‘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我总觉得女孩有个中专学历就足够了。别看中专学历,你的智商并不比有些靠死读书读出来的差。”这样,你很能满足她的虚荣心。

对一位学历较高的女性说:“一般来说,在大学里很难找到漂亮的女孩。这可能是由于她们在中学里比较容易被男同学打扰的缘故。请你谈谈你的诀窍。”

(4)尽量赞美女性的内在美

美丽、可爱、魅力等有关容貌的赞美,对女性而言非常敏感。虽只是表面的称赞,对方也会觉得有一丝丝的喜悦。然而赞美本来就不简单,尤其是赞美女性更难,在她情绪不好时,你的一句:“小赵,你今天特别漂亮!”也会让她觉得“那么以前我天天都不漂亮?”

赞美是出自内心的喜欢与欣赏,并非逢迎或违心阿谀。因此真心的赞美,除了外在的称赞之外,不妨赞美她的内在美。

你如果对一个女性说:“你的眼睛像星星那样明亮,像泉水那般的清澈。”不如说:“你的举止高雅,谈吐中肯。对了,你都如何进修充实自己呢?”后面这种赞美会使对方更为喜悦。

提高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的能力

有人说:“树挪死,人挪活。”还有人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其中尽管有诸多合理的成分在里面,但总感觉仍然是个人的适应能力欠佳之缘故,是金子总会发光,至于什么时间发光是看个人的适应能力问题。

就拿B的亲身经历来说吧,B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外资企业,和他一起加盟的还有不少才华横溢的大学生,可不到半年就有人开始跳槽,到B考上研究生离开公司时,和他一起去的已差不多走完了,而他们频繁地更换工作也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少收益,因为外企的加薪制完全是看你能否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来定的,不要说加薪了,干不到一年就离开公司的人连年终奖金都拿不到,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有人说,不断跳槽可以锻炼人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代价也稍大。如今,还有一些人在不断跳槽,似乎这东西也有“成瘾性”。他们动辄就拿“美国人怎么怎么”来吓唬人,真不知道这种超前意识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好处。一生之中换几个工作环境不足为奇,而一年之中就更换几个,实在令人吃惊。

这明显是一种适应能力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适应工作环境呢?

1.不要过分看重自己

才参加工作的不少大学生,总是踌躇满志,渴望在好的工作岗位上一展自己的才华,因此大多数人都要求工作单位考虑自己的专长,其实仔细想想,这恰恰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为什么除了专长就不能做点别的什么,要知道你自己所谓的专长其实并不一定是用人单位所期待的专长,用人单位往往更注重于考察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对不同岗位的胜任能力。说穿了,用人单位更期待那种一专多能的人才,在机会合适的时候才考虑你的专业。大多数情况下是用你的非专业才能。当然,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有一定关系,但是总有一部分人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所以成功最终归于他们。难道这也是天意?这难道还不值得那些自命不凡的所谓天之骄子们深思吗?

即使是真正的才子,真有一技之长,也不要期待能一步到位,因为开始的工作对于以后干本专业将起着良好的铺垫作用。这是许多工作多年的人们经验的总结。

因此,对于才参加工作的人来说,过分看重自己是不足取的,关键是要别人看重你的才能。

2.切忌好高骛远

有的人也确实很有才气,对自己手头的工作也能够胜任,可总以为自己没得到重用,总以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比例,因此当听说某某到什么单位拿了多少钱和升了什么职时,便也跟着频频跳槽,几年下来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白白浪费了几年光阴,要知道许多资历与经验要在工作的过程中才能积累,需要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老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终难有所收获。

有一个博士生,国内博士毕业后,她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奖学金去攻读博士后,两年后她又到了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牛津生涯还没结束她又到了伦敦大学做客座教授。在常人看来,她已经实现了极大的成功,一定是国内许多用人单位仰慕的人才,可当她回国找工作时,却没有一家合适的单位愿意要她,更不用谈什么人才了,原因是她在国外多年中,因频繁更换工作岗位而使自己所从事的研究不成体系,也没有发表什么有价值的论文,而她的许多同学,有的只在国外名气不很大的学院做研究生,却因成绩卓著而入选了中科院的“百人计划”。要说她算够有“才”的人了,可是就因为她对现状不满而使自己的才华白白流失,不知道她现在难过的同时,有没有考虑过这些?

当然,绝对不是主张一个人非要在一个地方干一辈子,因为那样有时会限制一个人潜能的最大发挥,任何人都是希望能够在工作一个阶段后换个工作环境,去迎接更大的挑战。但是,在换工作环境之前一定是感觉到自己已经尽职尽责了,如果再不离开就难以进步了,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更换工作环境才是合适的。

难以胜任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得不更换工作环境。那是由于能力上欠佳而被公司老板开除,当然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因素,这样的人不得不频繁地更换工作岗位,也许他们真该认真考虑一下,这样下去会有什么结果。

在工作中成功地迈出第一步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第一年的工作表现对你以后的发展都会有决定性的影响。

你能否好好发挥潜力,往往要视你的工作环境,以及你对这个环境的适应能力而定。比如你的职务,你所受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培训,同事和老板的工作态度和公司的政策等,都将直接影响你的发展。

当然,这并不是唯一因素,你的工作态度、责任感、能力和取舍也都影响着你的前途。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你头几个月要做的事情就是谋求建立上司对你的信任:你需要认识、了解他,明白他对你的要求,然后尽量把差事干好。这是博取他对你的尊重和信任的唯一方法。只有当你赢得他的信任时,他才会委你以重任。

也许,经过全力以赴的努力,你所得到的工作并不如意。或许此时,你心中可能滋生一种厌倦的感觉,你发现单位办事效率低下,人际关系复杂,职员缺乏上进精神、创新精神,安于现状等等。你会后悔来到了这个公司,于是你可能问自己:我费了那么大的劲,选择了一个新单位,究竟为了什么?我是不是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怎样正确面对这种情况呢?其实,择业如同择偶。婚姻初期也有类似的现象。新婚蜜月期间,新郎、新娘觉得什么都新鲜有趣,就连烦琐的一日三餐也会如此。然一两个月后,新鲜感、神秘感都过去了,往往会若有所失,渐而产生厌烦心理。无怪社会学家说婚后的第一个不稳固动摇期就是蜜月之后。既然如此,你不必再悔恨交加。你现在好似行驶在单行线上的汽车,不能回头。坚持一直向前走,或许一年半载,就会适应的。

这也提醒我们,在择业时对公司不要寄予太高期望。因为期望太高,失望就可能更大;希望越大,痛苦可能越多。

古人云:“既来之,则安之。”面对自己的新岗位,不应该再左思右想,犹豫徘徊。你要做的应是力求在新单位站稳脚跟,步步高升。如果两三年后还无起色,再急流勇退不迟。

刚就业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尽快尽好地熟悉这份新工作。不论你有多高的学历,对于新生事物,你要学的、要了解的总是很多。尤其是在竞争激烈,具有挑战的环境下工作,此时要考验的就是个人能力和工作方法。因而,对于那些有机会让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工作,你要乐于接受。这对于丰富你的知识和增长你的工作经验和才干是很有帮助的。

在你达到目标之前,目标与现实总是有一定的距离。而你不懈的努力正在使这距离缩短。在你取得上司信任的这一努力期间,你可能会被冷落。但这并不说明你的上司就不信任你,很可能他们正暗中注意你。有人把这一时期的关键总结为“四多一少”:多听、多看、多学、多思、少说。

聆听别人讲话是一门学问。你不仅要聆听上司的讲话,也应聆听同事或低级行政人员的讲话,这同样是重要的。事实上,很多人之所以工作欠佳,就是因为不肯或不懂得听别人讲话。

“少说”,是因为你对公司的规章制度、规则和内情所知尚少,轻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容易暴露自己的无知,成为别人的资料。即使你说话鞭辟入里,但你初来乍到,人微言轻,说话也顶不了多大作用。相反,容易给人留下一种夸夸其谈、好出风头的坏印象。当然如果别人是征询你的意见,你也不应缄口不言,只需言简意赅,言之有物。

“少说”,还有利于保守秘密。有的职员喜欢讲闲话,散布谣言,对机构的损害很大。这种人也不会得到重任升迁。上司要重用你,首先他要信任你,而前提就是他肯定你是一个严守秘密的人。你应当清楚哪些消息是可以公开的,哪些消息是不可以公开的。你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切不可在闲聊或是酒后无意地泄露了有损公司或是他人的秘密,更不可为个人利益有意泄露可能使同事尴尬或使上司受损害的资料。

在工作中尽可能多看、多学、多思,迅速熟悉业务,熟悉人头,记住领导和同事的名字,对他们表示适度的尊重,不可低三下四,贬低自己,也不应自高自大,在自清高。总之,热情而有礼貌、不亢也不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