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后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明末清初,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高峰期,除了举世闻名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名著之外,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流传于世,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水浒后传》就是一部较为优秀的续书。书中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都是《水浒传》的延续,并保持了《水浒传》的艺术特点,成为一部独立性很强,艺术价值较高,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有一定地位的优秀古典小说。

《水浒后传》作者陈忱,是一位生于明熹宗、故于清康熙时期的隐居文人。陈忱,字遐心、敬史,浙江湖州人。他熟读经史,学识渊博,好作诗文。明亡后绝迹仕进,寄居野寺,出游各地,以卖卜拆字为生。所著文章常含有一股不平之气,并与顾武、归庄等人结成“惊隐诗社”,进行秘密反清活动。一生穷困潦倒,却不改其气节。“千秋万世恨无极,白发孤灯续旧编。”“休说旧时王与谢,寻常百姓变无家。”这两句诗准确地表达了作者陈忱的心境与情怀。《水浒后传》是陈忱不多的存世作品中的代表之作。全书堪称身为亡国之人抒发悲情遗恨的寄兴之作,其艺术构思和故事结局,都代表着当时的文人不满时政、不满外族统治的民放情感和理想追求。鲁迅先生对此书曾作过专门评述。

《水浒后传》成书于康熙年间,所创作的年代正值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已基本确立之时,但各地民间反清运动仍此起彼伏。全书继承和延续了《水浒传》的主题精神,叙述了《水浒传》中幸存的李俊、阮小七、李立、燕青等三十余位梁山泊好汉及部分先烈英雄后代的坎坷命运。由于奸臣当道,迫害忠良,加上外敌入侵,抗金斗争,使得社会动荡不安,黎民百姓饱受内外压迫,民不聊生,最终让幸存的梁山好汉们再次聚义,再度造反,在登云山、饮马川等地拉起人马,对抗官府。

《水浒后传》在艺术描写上延续了《水浒传》的创作特色,作者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对人物刻画得真切感人,个个性格鲜明,语言生动传神。情节曲折,内容精彩,形象丰满,引人入胜。

受《水浒后传》小说的影响,很多传统戏曲、曲艺的创作常由此取材。著名京戏《打渔杀家》、戏曲《艳阳楼》等的创作,就来源于《水浒后传》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小说还曾被改编为连环画、简易本,作为青少年阅读的普及读物。

值得指出的是,《水浒后传》中还涉及有不少华人开发南洋、倭寇侵扰高丽和我国东南沿海的叙述,这完全与史实相符。特别是书中还明确指出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东南沿海的大小群岛,早在400多年前就隶属中国。这对今天某些国际势力的无耻行径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揭露。

此次再版,我们对原书中的笔误、缺漏和难解字词进行了更正、校勘和释义,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表示了出来,以方便读者阅读。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所疏失,望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

编者

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