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时间,算起来不过短短20多年,回顾过去,网络发展之迅猛、普及之广泛、影响之深远都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网络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令人目不暇接,互联网的影响力从虚拟向现实辐射,各种新兴业态和商业模式从网络经济的范畴延伸到实体经济,并与传统产业融合,形成了一种与过去生产和消费方式迥异的新经济形态。
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是“互联网+”首次出现在政府的官方文件中,标志着“互联网+”被纳入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不仅对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有推动作用,更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已成为客观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不是简单地以网络技术为手段,发挥互联网的工具性效用,而是要在发展理念、运作模式、商业文明等深层次领域里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对接,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在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供给侧改革”也被频频提及。事实上,很多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开始了实践。以电子商务为例,很多企业通过收集消费者的点击数据、咨询数据、销售数据等作为评价消费者偏好的依据,进而调整企业的生产结构,构建全新的供应链,这让“扩大有效供给”这一经济发展新举措找到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在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的积极推动下,保持高位发展的状态,文化产品不断丰富,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短板也不断显现,如何找寻并明确其内生性增长动力机制,成为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与应用,“互联网+”所表现出的高渗透性、高创新性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互联网与文化发展中的各个行业门类的融合激荡,均表现出颠覆和重构的趋势特征。“互联网+”作为新常态下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因此,深入探讨“互联网+”的内涵与外延、全面分析世界各国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竞争态势、深入解剖当下“互联网+”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各门类服务模式、生产模式、传播营销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文化消费构成等固有模式的颠覆性影响,既是文化产业自身实现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也是引导文化消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更是研判中国文化发展的未来趋势、为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联姻奠定初步理论基础、提供实际借鉴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互联网+”的研究阵营中来,“互联网+”已经从行业热词正式升级为全民热词。关于何为“互联网+”,学界和业界基于自身的研究领域和所处行业,均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这个问题。由于涉及门类众多,影响范围广泛,研究层次多样,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答案。
在吸纳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我国互联网发展历程和各领域对“互联网+”的认识、考察国内国外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融合态势,本书就此提出观点:“互联网+”指的是以终端、软件、网络三大技术的创新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安装为基础,充分发挥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互联网成果与业已成型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并由此拓展,广泛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一种社会运行状态。在当前经济语境下,其核心是以虚拟信息的不间断交换置换实体经济的效率损耗,延缓经济增速的下降趋势,提升实体经济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在这个定义中,我试图从技术基础、本质特点、实现路径、最终形态、现实意义等五个方面阐述“互联网+”的内涵。一方面,信息要素在“互联网+”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置疑,互联网与产业链环节的深度融合,其核心就是要充分发挥信息这一核心要素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上述定义也强调了这样一个潜在事实:“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是一场寓大于小的渐进式的改革:纵向上,从微观的行业改进,到中观的产业革新,再到宏观的经济运行状态重构;横向上,从商业模式的优化,到体制机制的调整,再到社会文化和精神的嬗变。简言之,我认为“互联网+”的进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在具体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从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良和新兴业态的出现,到社会供需关系的巨大调整,再到机制体制的倒逼式改革、互联网化社会雏形的显现,最终未来社会将很有可能不存在互联网企业与非互联网企业之分,而是形成具有普遍互联网思维特点的社会组织形态,此时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互联网成为社会进步与革新的基础。
伴随着诸多网络热词的出现,很多人将“互联网+”看作是一时的风潮,仍然将其看作是单纯的工具应用,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在社会经济变革中所蕴藏的潜力。对此,我认为“互联网+”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时代命题,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历史上一些重大而又关键的技术进步、生产力飞跃,往往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大幅度甚至根本性的调整。毋庸置疑,互联网在促进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已经展现出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互联网也将成为促进城市发展、改善城市管理现状、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内在要求。对于城市建设而言说,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还提供了不少技术手段。在2015年12月20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中央力挺智慧城市的建设,强调要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与城市发展进程已紧密相连。本书通过回顾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从思维方式、社会治理、商业模式、生活方式等角度阐述“互联网+”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中,“互联网+”所带来的思维方式的变化是最为根本性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互联网+”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作用有其特殊的内在机制。
现如今,“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个门类的传统行业。本书选取制造业、零售业、物流业、通信业、餐饮业等10个领域,从文化视角探讨“互联网+”是如何对各行各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为我们深刻理解“互联网+”的机制和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在全球网络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与国际进行对标是我国进一步提升网络实力的重要前提。因此,本书从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五大洲选取了14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结合各国独特的经济发展、社会基础、科技条件、人文环境等国情,勾勒出了一幅全球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文化地图,为我们进一步开展“互联网+”的研究提供真实客观的样本,也再一次为“互联网+”在当代世界发展中所具有的现实可能性提供依据。作为一名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我更加关注文化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所面临的新形势,这也是本书之所以取名“颠覆·重构——文化产业变革中的互联网精神”的原因。本书通过对互联网与阅读、公共文化、影视、动漫、游戏、旅游等文化产业相关联领域融合发展的全景式扫描,并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展现出互联网在文化产业自身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引领性作用。
一言以蔽之,本书一则在时间上回溯了互联网在我国从萌芽到大规模应用的发展过程,以期反映国人对网络认识程度的逐步深入;二则在空间上加以拓展,试图为读者了解国际互联网产业的竞争态势提供一个切入口;最后在深度上,无论是国内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综述,还是国外互联网与各行各业发展概览,本书都尽可能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阐述,我认为在新的趋势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巨大优势,更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发展自身的特殊性,从而为我们在新常态背景下探索出“互联网+”与文化发展的现实路径提供有参考意义的思路。
“互联网+”不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是观念的革新;不仅是简单的相加,更是全方位多领域的融合。中国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加速演变的历史转折点,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变化是根本性的、长期性的,而文化发展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是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的产物,更需要在实践中加以不断完善、不断探索。在成稿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在全球风起云涌的网络竞争中,文化产业的发展绝对不能“独善其身”,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已经展现出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巨大的能量,文化产业更应当因事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互联网,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在写作过程中,本书借鉴了政界、学界、业界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和认知,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对本书的成型具有极为关键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在此深表感谢。囿于知识储备不足及个人专业所限,本书虽经反复编辑和修改,但其中的分析和论述难免存在疏漏,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