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阐幽明微(2)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利弊共存的。北京之所以被许多人所向往,是因为有许多优势,要不“北漂一族”就不会存在。但北京作为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相比,在生活方面也有不少劣势。比如,北京交通拥堵世界闻名;北京的空气污染严重;北京的生活成本特别是房价比中小城市要高许多倍。
作为理性的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既然生活在北京,作为一般的平民百姓来说,是很难避免大城市病的,应该充分发挥优势来补偿。北京的思想和文化传播优势是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因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精英想要出名,都希望在北京露脸,因此,北京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沙龙、讲座、论坛在举办,而且大多数免费。只要你留心,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
十多年来,建华每月都会参加一至两次活动,因此,也结识了不少专家学者,在与他们的交往、交流中受益匪浅。建华经常向朋友传播一种观念,听讲座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因为,许多专家学者积多年甚至几十年的知识、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与听众分享,传播的是精华,听众能够收获事半功倍之效。这是建华十多年来的深切感受。
我也了解到,许多朋友虽然很想结交朋友来充实自己,但却不愿意走出去,不愿意扩大社交范围,老是局限在很小的圈子内,因此,难以接触到更多的新观念、新知识。我觉得,生活在北京,如果不善于发挥首都优势,只是遭受北京的拥堵、污染之害,是不划算的。
兄弟与路人
一天,我接待了一位老领导,盛情为他在青年湖砂锅店接风。店小情谊深,共同话题多。
这位老领导前不久作为领队带领教育考察团去了一趟台湾,作了九天的考察,台塑等几家知名企业的领导接待了他们一行;他们还拜访了许多知名学者和高僧,收获颇丰,感想颇多。他说一位高僧的一席话使他深受启迪。这位高僧说:“人们通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但能不能成为兄弟,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别人。以兄弟之心待路人,路人成兄弟;以路人之心待兄弟,兄弟成路人。”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对了,既富有哲理,又符合现实。
纵观现实社会,许多以仁爱之心对待群众的人生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尊重,死后则得到群众的缅怀和悼念。即使在“四人帮”横行高压的形势下,周总理出殡时,自发的群众挤满十里长街,哭声震天,顶着寒风为周总理送行告别。人民公仆牛玉儒生前以兄弟之心对待群众,去世后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为他送行。而许多父子、兄弟或为地位或为家产或为金钱,不顾亲情,反目成仇。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生前可谓威风八面、称雄一时,死后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和财产,在齐桓公的灵前大动干戈,以至伤及尸体,停尸70多天不能下葬,蛆虫满地,成为千古丑闻。
现实生活中,“朋友胜似兄弟,兄弟成为路人”的案例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到底,是一种情义的互换,从物理上讲是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我们对别人有情,别人对我们才有义,我们对别人无情,别人也不会对我们有义,即使短期有,也难以长久。这就是处世哲理。
懂得了这个哲理,就掌握了处世的真谛,兄弟与路人只是名义上的定格,其实质是可以转化的。
让我们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自私,少一份索取,少一份嫉妒。我们不仅能够成为好兄弟,好姐妹,增进情谊,而且能够使更多的路人变成朋友,赢得人生更多的春天和阳光!
谁是最可贵的朋友
一天晚上,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一位副局长和几位处长共进晚餐,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大家放开思绪,共叙人生。从烹调谈到读书,从养生聊到交友。这位副局长的率真让大家敬佩有加,尤其是她的一番交友之道更让人折服。
她说:谁是最可贵的朋友?最可贵的朋友不是在你困难时给你帮助的人,也不是在你流泪时递给你手绢安慰你的人,而是在你取得成绩时真心为你高兴的人。
此话确实非常有哲理。同情弱者是人之常情,帮助弱者对许多人来说是容易做到的。但当周围的人得到了提拔、获得荣誉时,能够为之从内心感到高兴的人却实属难得。
嫉妒也是人之常情。别说一般的同事之间存在嫉妒,就是亲戚也不例外。有一位学者曾经说:“当年你考上大学时最嫉妒你的不是别人而是你的姨和舅,他们会想为什么你能考上,而他们的孩子没有考上……”嫉妒是人类的一大危害,既破坏了朋友之间的关系,也伤害自己的健康,还影响了社会的进步。
关于嫉妒的利弊,被称为中国人“心经”的《大学》早有论述:“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人之有技,冒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这段话的大意是:一个人,把别人的本事,当作自己的本事一样欣赏,对别人的高尚品德,从内心敬佩并向他学习,对别人的能力和品德充分认可,这样的人就能够保持事业进步和家族的兴旺,和这样的人交往是有利的。相反,如果一个人见到别人有本领就嫉妒、攻击,对别人的高尚品格从不同角度贬低,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这样的人就不可能保证事业进步和家族兴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在交友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掌握好识人的标准,不要为假象所迷惑,懂得珍惜真正的朋友,才能赢得精彩的人生。
请记住:那些能真心为你取得的成绩而高兴的人才是你最可贵的朋友。
莫把手段当目的
目的是指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界,也就是人们想要得到的结果。手段是指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方法。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些人误将手段当目的,忙活了一辈子却离目的越来越远。
比如当前年轻人的出国热。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相思树》电视剧中的康慧姑娘就是一个典型。康慧姑娘的一切行为指向就是为了出国,只要能够帮助她出国,甚至不惜奉献自己的青春爱情。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前一段时间,年轻人出国成了一种风气,许多年轻人争相比拼出国。但实际情况如何呢?在国外发展得好的只有极少数,大多数不怎么样,毕业后在国外混不出名堂,回国又失去了“季节”和“人脉”,东不成西不就,“海龟”最后成了“海带”。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这些争相出国的人没有弄明白出国到底为了什么,误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正像余世伟老师所讲,问一个小青年到澳大利亚去为了什么,小青年说:“澳大利亚的环境好。”如果仅是为了环境好,为何不天天买农夫山泉洗澡,也花不了多少钱。
其实,大多数人出国的目的是为了接受良好的教育,学习和掌握真本领,增强职业生涯的竞争能力,过上幸福的生活。在当年中国条件差的情况下,到国外可能更容易实现这些目的。但是,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世界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已经不是30年前的中国,中国经济在国际上一枝独秀了30年,中国已经成了全世界争相投资的一方热土,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的制造中心,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大步走向了世界,孔子学院已遍布海外。许多发达国家的上层人士已将学习中国文化和管理作为时髦。许多国家的学校把中文作为首选外语,许多国外学生首选到中国来读书学习,这就是今天的现实。
还有一些人还以老眼光在看新问题,以过时的信息在为自己孩子的未来定规划、做决策,可谓太不明智。正像明朝的某公一样,天旱时学做木桶,下雨时学做雨伞,战争年代学造兵器,但总是比时事慢半拍,终身不得志,因而感叹:“天公不作美!”其实老天“以万物为刍狗”,对谁都一样公正无私,阳光雨露普洒人间,关键在于你会不会感悟、利用、享受。步人后尘者,永远观赏不到最美的风景,永远得不到最好的天时地利。
其实,出国热还酿成了许多社会问题。一些大权在握的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把送子女出国当作唯一途径,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把子女送出国而且要送到所谓最好的国家去。凭他们那点合法的公务员薪水,对于子女的出国费用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为了达到子女出国的目的,他们丧失底线、铤而走险、权力寻租,与一些不法商人做起了权钱交易,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来谋取私利。一旦东窗事发之后,不仅毁掉了自己的仕途,而且贻害了子女的前程。实在可叹可悲!
人生在世,小事可以糊涂,大事可不能糊涂。尤其不要误将手段当目的,以过时信息作为决策依据。
购买一打袜子
根据我的要求,夫人为我购买了一打袜子,淘汰了以前不同规格牌号的袜子。
许多人可能跟我一样,遇到过袜子不配套的情况,为找到配套的袜子而浪费了不少时间。于是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购买一打相同品牌规格的袜子,就可以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并具有可操作性。
人生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时间倏忽而逝。虽然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每人每天都是24小时,但如何利用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却是一门大学问,以至企业管理中专门有时间管理的课程。
根据人的生理特性,一天之中人有兴奋期、萎靡期,应当安排兴奋期做重要工作,萎靡期做次要工作。每天的工作千头万绪,应当安排大块的时间做重要的连续性的工作,零星的时间处理次要的间断性的事情。今天的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歧路找羊”“信息湮没”的烦恼。打开电脑之后,我们很容易掉入信息“深海”而难以自拔。因此,每天应该大致规定浏览网页的时间,固定几个主要网站。其实,好多网站的内容是雷同的,打开新浪、搜狐、凤凰首页新闻,内容基本上差不多,看了一家,就不用去看其他网站。
生活中的窍门很多,应当学会不断从每天重复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找规律,探索节省时间的方法。
比如在办公室准备A、B、C三个常用文件夹,根据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分别将需要处理的文件、资料放置在三个文件夹中。需要注意的是:A文件夹装的是当天必须处理完的资料,办不完是不能下班的;B文件夹装的是有时间就抓紧办,没有时间可以缓一缓的事;C文件夹装的是拖一拖就不需要办的事。
再比如,家里常用物品的放置,应当养成习惯,固定位置,找起来就方便。如不养成良好习惯,会花很多时间在寻找物品,不仅浪费宝贵时间,而且还徒增心理烦恼。
买一打规格、颜色、样式完相同的袜子很容易,却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节省时间的方法。如果您觉得有道理,不妨一试。
关于考试的感想
最近对考试的话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产生了一些感想,现与大家分享。
考试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我国的科举制度兴于隋、唐,盛于明、清,到明代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科举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即县府组织的考试,由省提督学政亲自主持,及格者称为“秀才”;乡试,即省级考试,三年一考,逢子、卯、午、酉年的秋季举行,由朝廷派主考官主持,及格者为举人;会试,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举行,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贡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出榜。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一甲三名,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古代的科举考试,开创了以才取仕的选人用人机制,使一批寒门学子得以步入仕途,是我国历史上选人用人制度的一大进步,但也存在不少流弊。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试内容逐渐固化为八股文,少有创新才俊能够入流,还有不少富家子弟因考试而耗了一生,谈不上用所学知识惠及家庭、服务社会。
我国的科举制度早已废除,繁衍到当今则以高考取而代之。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从每年录取几十万人到现在的每年录取几百万人,大学生占人口比例大幅上升,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然而,伴随着大学生迅猛增加的是大学生就业难度不断加大,今天的不少大学生处于失业状态,已是不争的事实。
高考是我国的一大文化现象,记得在恢复高考制度的初期,某个农村的孩子考上了大学甚至中专,全家甚至全族人都会欢天喜地,杀猪宰羊以示庆贺。因高考失利跳楼自杀的现象也不少。一次高考定终身似乎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习惯思维。
如果放在大尺度、大视野来考量,这种习惯思维确实不科学,存在许多问题。其实人生不仅只有高考一次考试,而是要终身学习,终身考试。这一观念也许不太容易接受,但又是不争的事实。
在以前,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可能够用一辈子,而今天,一个本科毕业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充其量只占一生所需知识的10%。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一个人如果不经常学习充电,很快会被社会淘汰。所以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考试。
高考对年轻人来说,确实很重要,能考一个好学校对自己的前程是有利的。但外因仅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上了一个好学校,未必就一定会有大作为。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