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中信国学大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河源、昆仑之墟

《水经》原文,以经作标志。昆仑墟在西北。

《水经注》原文,以注作标志。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昆仑说》曰”段:古代神话传说中其中一种天地结构的说法,可能源于印度,经佛教僧侣传入中原。。』

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

《禹本纪》与此同。高诱称高诱:东汉学者,以注释《战国策》著名。:『河出昆山,伏流地中万三千里,禹导而通之,出积石山。』按《山海经》《山海经》:先秦地理书,多神话传说。:『自昆仑至积石千七百四十里。』自积石出陇西郡至洛,准地志可五千余里。又按《穆天子传》《穆天子传》:西晋时在一个战国魏王墓中发现的竹简典籍之一,记述了西周穆王往西方巡游的过程。,天子自昆山入于宗周宗周:西周天子的都城,即镐京,今西安市以西沣河岸边有丰镐遗址。,乃里西土之数:自宗周瀍水以西,至于河宗之邦、阳纡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自阳纡西至河首四千里,合七千四百里。《外国图》又云《外国图》:已失传的古地图。:『从大晋国正西七万里,得昆仑之墟,诸仙居之。』数说不同,道阻且长,经记绵褫,水陆路殊,径复不同,浅见末闻,非所详究,不能不聊述闻见,以志差违也。

其高万一千里,

《山海经》称方八百里,高万仞。郭景纯以为自上二千五百余里郭景纯:西晋学者郭璞,字景纯。。《淮南子》称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三尺六寸《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宾客编撰的典籍,保留了大量民间传说。

译文

昆仑墟在西北方。

昆仑山丘重叠为三层,《昆仑说》说:“昆仑之山有三层:下面一层称为樊桐,又名板桐;第二层称为玄圃,又名阆风;上面一层称为层城,又名天庭;这是天帝的居处。”

距离嵩高山五万里,在大地的中央。

《禹本纪》的说法也相同。高诱说:“河水发源于昆山,在地底潜流一万三千里,大禹疏导使它畅通,然后从积石山流出。”查阅《山海经》:“从昆仑至积石山有一千七百四十里。”从积石山出陇西郡到洛水,按各种地理书的推算,有五千多里。又查阅《穆天子传》所载,天子(周穆王)从昆山到达周朝的都城,以向西行的里程计算:从周都城瀍水以西,到河宗之邦、阳纡之山,计三千四百里;从阳纡以西到河首四千里,共计七千四百里。《外国图》又说:“从大晋国往正西方行七万里,就到达昆仑之墟,众神仙居住在那里。”以上几种说法各不相同,但由于路程遥远,而且险阻难行,经籍记载又年代久远,脱略模糊,水路陆路行程有差异,往返路线不同,加上我的见闻浅陋,没有做过详细的研究,我只能随手摘录前人的见闻,记录各不一致的说法而已。

它的高度是一万一千里。

《山海经》说:“昆仑山方圆八百里,高万仞。”郭景纯认为,昆仑山高二千五百多里。《淮南子》说:“昆仑山高一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三尺六寸。”

赏析与点评

大河的源头在何处?《水经注》的开端就是尝试找寻大河的源头。《水经》经文第一句是:“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河水出其东北陬,屈从其东南流,入渤海。”意思是大河发源于昆仑墟的东北角,最终流入渤海。“昆仑墟”在哪里?古人不太清楚,大抵从辗转的传闻得知,遥远的西北方有高山名为昆仑,是众仙所居的地方,应该是大河的源头所在。汉武帝派遣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原人对西域的情况认识加深,于是把西域南方的大山称为昆仑山,从昆仑山流出的众多河流,汇集成为大河(现代的塔里木河),而这条西域大河,沿天山南麓向东流,注入一个大湖,名为蒲昌海(今罗布泊)。西域与中原关山远隔数千里,这条西域大河与中原的大河并不连接,于是有人提出西域大河与中原大河是同一条河,只是注入蒲昌海之后,“伏流地中万三千里”,经由大禹疏导,再从积石山流出。这似乎解决了“河出昆仑”的说法与西域大河注入蒲昌海存在矛盾的问题。由于时代的局限,以及实地考察难以进行,郦道元只能遵从俗说,他在《水经注》卷一中说:“余考群书,咸言河出昆仑,重源潜发,沦于蒲昌,出于海水。”但随着唐初征服居住于今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吐谷浑,中原人对黄河源头的了解加深,逐渐知道河水“伏流地中万三千里”的说法是无稽之谈。中唐时,杜佑主编的史书《通典》批评这说法是“灼然荒唐”。

东汉、魏晋时期,佛教在中原已广泛传播,按照佛教源于印度神话的说法,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梵文:Sumeru,又译为苏迷嚧、苏迷卢山、弥楼山,意思是宝山。意译是妙高山,或称妙光山),周围有咸海环绕,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

人们居住在四大部洲之中的南赡部洲(又称阎浮提),中原位于南赡部洲其中一角,而各大部洲的水道,都从须弥山流出。《水经注》成书的南北朝后期,不少帝王将相崇信佛教,佛教的世界观深受信众尊奉,因此郦道元以大量篇幅引述佛教经典,把天竺(印度)的恒河等河流,与西域大河及中原大河连成一体。现传日本奈良法隆寺的《五天竺图》,据说是唐代绘制的世界地图,就是据佛教的想象加上实际的地理知识绘制而成。不过大河发源于须弥山只是传说而已,唐朝以后已不受有识之士所重视。《水经注》保留了当时社会流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