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舰
除了之前章节讨论的经济和帝国敌对状态,历史学家们通常将德国海军计划视为英德关系恶化的最重要原因。然而,英国对此立刻表示,这种挑战的成功率微乎其微。的确,英国在海军军备竞赛中的领跑地位是如此明晰,让人很难认同这是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可信的原因。
1900年,第一海军大臣塞尔伯恩伯爵沮丧地认为,“与德国结成正式联盟”是“确保英国海军实力和口碑都日益强大的必然选择”。然而,到1902年,他便彻底推翻了之前的观念,并相信“德国新式海军之所以成立,目的是要与我们一拼高下”。我们非常理解他为何做出如此结论。早在1896年,护卫舰舰长(即之后的德国海军舰队司令)乔治·冯·穆勒就将德国世界政策的目标做了总结:打破“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让中欧那些需要扩张的国家得到一定数量的殖民地”。
然而,提尔皮茨的海军计划并不一定意味着发动战争。该计划部分是出于防卫的目的——双方一旦发生战争,德国将受到英国海上封锁的威胁,因此这一目的并不是空穴来风。根据该计划,德国舰队的自卫能力也很有限。提尔皮茨充其量只是想把德国海军发展到能够在英德战争中对英国皇家海军形成极大震慑的规模(60艘战舰)。1899年提尔皮茨向德皇解释说,这将让英国“对您做出让步,通过这样的海上影响力,让您伟大的海外政策得以实施”。换句话说,就是不战而胜。
因此,德国海军只是希望能够对英国近乎垄断的海上霸权形成威胁,而想要形成威胁,就得在英国不知情的情况下达到这一目标。当德国的海军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时,比洛这样形容:德国“即将破茧成蝶”。可惜这个“茧”实在是太透明了(就连英国业余的军事情报机构都能发现德国正在建造战舰,其中一艘还是由帝国国会授权生产的)。
1905年,菲舍尔的初步海军改革落下帷幕,至此,英国海军情报部的指挥官也可以自豪地说,与德国相比,“英国的海上优势”呈现出“压倒性优势”。情况确实如此:1898~1905年,虽然德国战舰从13艘增加到了16艘,然而英国战舰却从29艘增加到了44艘。这与1889年的情况不同,但足以证明德国算不上威胁;实际上,这反倒提醒德国,英国对它的威胁究竟有多大——因此,英国海军的先发制人在1904~1905年引起了德国的恐慌。提尔皮茨最初的目标是要将英德双方的海军实力比例缩小到1.5∶1。但表4–1显示,他一直离该目标相去甚远。
表4–1 英德战舰吨位比率,1880~1914年
资料来源:Kennedy,Great Powers,p.261.
1909年英国右翼媒体的鼓动也使德国缩小与英国海军实力的努力化为泡影。英国一些杞人忧天的人认为德国人正计划加快建造速度,以期在几年之内能够拥有比英国皇家海军数量还要多的无畏舰。实际上,1912年,德国总共只有9艘,而英国已经拥有15艘。当战争来临时,协约国共拥有43艘大型战舰,而同盟国仅有20艘(见表4–2)。
表4–2 1914年列强的海军实力
资料来源:Reichsarchiv,Weltkrieg,erste Reihe,vol.I,pp.38f.
德国人知道他们无法取胜。早在1908年11月,颇具权威的《海军周报》就刊登了一篇匿名文章,其中讲道:
只有能永久占领英国海域的国家才能打败它。这个国家不仅要拥有与皇家海军相同规模的舰队,在大型战舰上也要占据优势。面对着法国和俄国的夹击态势,德国被迫要保持其陆军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显然,同时再资助一支超越英国的海上舰队已经超过了德国的财力范围。
因此,在回答比洛1909年提出关于“我们何时能够自信地向英国宣战”的问题,提尔皮茨只能做出如下回应:“5~6年内,这种危险会彻底终结。”小毛奇从这个蹩脚的答案中总结道,“无论如何,我们在与英国的冲突中都没有机会取胜”,因此,他呼吁与英国“达成体面的谅解”。1912年,由德皇组织召开的所谓军事首领“战争会议”却并没有向着该方向努力。尽管小毛奇主张“越快开展越好”,提尔皮茨还是要求再给他18个月的时间,因为他的海军建设还没有到位。
另一方面,英国继续保持其在海上的霸主地位,这也让海军部上下心高气傲。德国担心会发生第二次哥本哈根袭击绝对不是无中生有:1905年4月,菲舍尔向兰斯多恩保证,只要法国出手相助,海军“将在两个星期内拿下德国舰队、基尔运河以及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对于英国是否能对德国实行有效的贸易封锁这个问题,菲舍尔同样有着十足的信心。他在1906年4月曾说,“神奇的是,似乎是命中注定,英国将成为德国商业的巨大防浪堤”,“我们的海上优势能够让我们在开战后对德国的800艘商船实行一次性‘扫荡’。设想一下,这对于德国的贸易和金融将会造成多么大的打击。”于是,从1907年开始,海军界便达成了一种共识:决定战争的关键是截断德国的食品进口——正因如此,当年海牙和平会议上起草的限制使用封锁手段的正式决议会招来众多的反对声音。前海军情报处领导以及刑事调查局秘书查尔斯·奥特利爵士于1908年12月表示,海军部的意见是:
我们的海上力量会如同车轮一般,(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将他们“狠狠地”碾碎——汉堡的街头早晚有一天会变得荒芜凄冷,他们将面临的是物资缺乏和毁灭的废墟。
英国的领先地位如此明显,以至于那些像伊舍一样虔诚的海军至上者都难以想象德国会在海上挑起战争。提尔皮茨意识到了这种危险:1907年1月,他警告德国国民,他设想战争会持续一年半时间,而在这过程中,德国可能会遭到食物短缺的威胁。
英国的政客们也拒绝承认任何国家会对其海上“绝对霸权”形成威胁。对霍尔丹来说,双强标准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而德国错就错在试图缩短与英国之间的差距,因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丘吉尔来说,英国海军是英国“赖以生存”的“必需力量”。相比较而言,德国海军仅仅是“奢侈的存在”,它仅有的目的就是“对外扩张”——就英国的封锁计划而言,这是个惊人的骗局。在丘吉尔1911年10月调到海军部后,他甚至抬高了赌注,旨在保持一项新的“60%标准……不仅针对德国,而是整个世界”。1913年10月,他洋洋得意地向格雷宣称,“协约国的建设正逐渐超越同盟国”。次月,他直率地发问:“为何人们会认为我们不可能打败德国呢?一项关于舰队实力对比的研究将会给出一个让人安心的答案。”根据丘吉尔的回忆,截至1914年,“海军竞赛……已经不再是摩擦的缘由……但我们还是要不屈不挠地前进……我们确定我们的地位将无人能够动摇。”连阿斯奎思也随后承认,“海军经费方面的竞争本质上已经不再会引起一触即发的危险。我们要保持必要的海上优势,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也能够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劳合·乔治在1914年1月接受《每日新闻》采访时对海军竞赛做了更深入的探讨:
与前几年相比,我们现在与德国的关系已经友好得多了……德国目前还没有实力应付得了我们的双强标准……正因如此,即便德国有挑战我们海上霸权的想法,我也坚信,在现在这样紧急的关头,这种想法会以德国的失控收场。
英国的海军主义者对本国的海上优势非常有信心,这在他们评价德国入侵的威胁性上可见一斑——对于那些杞人忧天的人来说,德国的入侵是最“受欢迎”的噩梦。陆军上校威廉·罗伯逊1903年的警示并没能说服帝国国防委员会(见第一章),总参谋部在1906年的一份文件中也对德国入侵英国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刑事调查局于1907年成立下属委员会负责调查该事(作为对罗伯茨勋爵公开赞同入侵“威胁”论的回应),其报告明确地表示:“说德国能够掌控北海很长一段时间并保证运输畅通无阻都是不切实际的。”然而,当1914年人们再次提及德国入侵的可能性时,这种事情就更不可能发生了。事情确实如此:德国人早在10多年前就放弃了这一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