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讲透《论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7章 述而第七(2)

“游于艺。”“艺”,原意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儒家要求必备的技艺。今天的职业社会,就各有各的技艺。这里的游,一般解着游憩,闲暇无事之时,以六艺为乐,陶冶情操的意思。

能有志于道,有使命感;对自己有道德标准要求;有仁心,能爱人悯物;有一技之长,能贡献于社会,自立自强;这四条,就是做人做事的标准了。

学习需付出代价

真心想学会,先给老师交学费。不愿花钱不是真感情,不愿交学费不是真想学。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华杉详解

“脩”(xiū),就是缩的意思,干燥而缩,又叫脯,在北京火车站买那个果脯的脯。不过这里是肉脯,不是果脯,是熏干的干肉、腊肉什么的。

“束”,是十条。来拜师,先给老师送上十条肉干的拜师礼。

孔子说:凡是自己拎着十条肉脯来拜师的,我没有不认真教诲的。

孔子说这个干吗呢?

朱熹说:“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圣人呢,有教无类,人人他都想教,教他进步。但若对方并不想来学,没有自己主动找上门去教的。

朱熹、张居正都解说“束脩其至薄者”,十条干肉,是微薄得不能再微博的一点礼物。孔子的意思,就是只要学生意思一下,他都认真去教。

不过后来有人质疑,这十条肉,可不老少!绝对不能说是至薄。甚至可以说是一笔厚礼。

《孟子》里,孟子对梁惠王说:使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那时候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呀!五十岁才能穿丝绸,七十岁能吃上肉,就不错了!一般人,丰年能吃饱,荒年别饿死,就是理想社会了。别说春秋时期,就是20世纪70年代,咱们小时候,一个星期也只能吃上一顿肉。孔子那么多学生,一个学生就要交十块肉,那不能说至薄。

所以有人要质疑了,孔子不是说有教无类吗?居然要十条肉!那颜回,一箪食,一壶饮,穷居陋巷。估计肉长什么样子他都不太记得了。这首席弟子,交得起学费不?

孔子说这个,什么意思呢?重点还在朱熹解那句话:“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人家不想学,你别非要去教。人家自己玩得挺好,你非得教他玩,而且还要手把手地教他玩,弄得他玩儿得没意思了,他很烦你呢!

如果他自己来求教,却没带礼物,没交学费,问老师——老师教教我呀——他不是真服你,不是真要学你的东西,他就是来会一会你,像集邮票一样,天下大师都会一会,也会一会你这位大师,听大师讲讲,大师讲完了,他一听,要么满肚子狐疑,这人说得对吗?要么干脆觉得,不过如此,还不如我呢——这答案他早有了,就是来验证一下,然后满足得意而去。

那不是真心想学,只是来会会大师的,他自然想不到,也不愿意交学费、付代价。

那真心要来的,一心想跟老师学习,唯恐老师不收留的,他一定带着礼物来!

所以孔子不是要求每个人都交上十条肉,学生来了,问一问,看看学问天资、品性志向,能不能收,不论贫富,也不论交不交得起学费。

但是有一些人,也没人介绍引荐,不知道他哪来的,也不了解他怎么样,但只要他诚心诚意交上学费了。这人,都可以教!

肯付代价的,必是真心的。

我们常说,别谈钱,谈钱伤感情。错!那是感情不够真,不够深,远远没到愿意花钱的地步,还不是真感情。那真心的,听说花钱就可以,那还不喜出望外!那感情再深了,好到恨不得穿一条裤子,有通财之义,那是最深的感情。咱们不能跟谁都有那么深感情。但凡对对方有所欲求,先掏出钱来,愿意先付出代价,就是诚意。

真心想学会,先给老师交学费。不愿花钱不是真感情,不愿交学费不是真想学。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华杉详解

孔子教学法。这是接着上文,凡是拿了十条肉脯来拜师的,我没有不尽心尽力教的。那怎么教呢?

不愤不启。

“愤”,是心求通而未得的意思。他学习欲望很强,反复思考,但就差那么一点没搞通,“愤”了。这时候,就是可通之机,到了这个节骨眼,你一启发他,他马上就豁然开朗了。

“不愤不启”,就是不到这时候,不要去教他。他自己都没有求通之心,也没走到那一步,老师从哪儿去启发他呢?

儒家讲启发学生的方法,叫“引而不发,开而弗达”。引而不发,是“引起绪也”,给你开个头绪,让你自己去探索,不告诉你答案。开而弗达,也是一个意思,开而弗达则思,让你自己思考,只给你开个门,开个大意,不给你直接到达答案,还是让你自己去想。

不悱不发。

“引而不发,开而弗达”,什么时候“发”,什么时候“达”呢?等他“悱”的时候,就发,就帮他达。

“悱”,想说,但不能准确地说出来。那意思好像就在嘴边上,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说。前面“愤”,是可通之机,机不可失;这里“悱”,是可达之势,势如破竹。那老师就帮他达其词,帮他说出来,他一下子就洞然明白了。

“不悱不发”,他如果功夫没到,没有自己走过那思考过程,就不要跟他说。因为你说了,他也没体会,轻飘飘过去了,还觉得老师说的没什么东西。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隅”,是屋角。“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就是举一反三。

他“愤”了,我启发他。他“悱”,我马上说给他听。接下来,就看他自己能不能举一反三。能举一反三,证明他机智灵活,那就“复”,再详细给他讲,这样我举一他反三,我举三他不就反九了吗,进步就快,快马加鞭推着他走。

他若不能举一反三,说明这人比较呆滞,不能触类旁通,那我再怎么跟他讲,他也是茫然无绪,不可强求,就不要再给他讲多了,反而给他添乱。

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华杉详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孔子如果在有丧事的人家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孔子如果当天为吊丧哭过,这一天就不唱歌了。

“不饱食于丧者之侧”,这是恻隐之心,对别人的遭遇表示同情。《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人人都有的。王阳明说,如果看见一个小孩在井边要掉进去,谁都会拉他一把,没有说谁是坏人,就想看着他掉下去听个响的,这就是恻隐之心,就是良知。

旁边有人家办丧事,虽然跟自己没关系,但是也感同身受,心怀同情,吃不下饭,潦草吃一点就算了。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如果当天去吊丧哭过了,这一天就不再唱歌,这是不忍之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这也是一种慎独,刚刚在人家丧礼上哭过呢,回来又自己乐呵歌唱,就感觉在人家丧礼上歌唱一样,不忍为之。

古代帝王遇到天灾地震或饥荒,一定要减膳、撤乐,急急救援抚恤,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别人在受苦,你却置酒高会,那就要被骂为禽兽了。

郑玄注解说,“君子哀乐不同日”。如果一日之间,既以哀事哭,又以乐而歌,那便是哀乐之心无常,达不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致中和的中庸标准。

还补充一点,吊过丧,就停止歌唱一天,这样说来,孔子每天都唱歌了。

正是如此,刘宝楠《论语正义》考证,《鲁诗传》:“士大夫日琴瑟。”《曲礼》:“士无故不撤琴瑟。”

弹琴唱歌,这是君子士大夫每日陶冶情操的修养功课和娱乐活动。

学会放弃

命与道。君子专注于道——提高自己。对命——机会——则安然待之。若天降命于我,我必行道于世。如果没有那命,我把一身本事带进棺材,也不遗憾。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华杉详解

孔子对颜回说,有用我的,则将此道行于世。没人用我,便将此道藏之于身。也只有你我二人,能做到这一点了!

我们常说,怀才不遇,那郁闷啦!孔子不郁闷,把一身抱负和本事安然藏之,这是他的价值观,也是修养。

前面《里仁篇》,子游说过:“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对老板,对朋友,他不听你的,就算了,你如果啰啰嗦嗦、琐琐碎碎、唠唠叨叨,非要他听你的,一定自取其辱,反被疏远。

要学会放弃。跟做生意一样,人人都想推销,但上赶的不是买卖。也有的人不推销,你给我机会,我谢谢你,为你效劳;不给机会,我不纠缠你,马上放弃。有了这种态度,反而能专注于自己的价值,提高自己,等待下一次机会。因为我们的问题都不在于没机会,而在于自己不够优秀。所以要把时间首先投资于自修,而不是推销。

孔子对机会也是很积极的,也能放弃一些不太紧要的原则——比如去卫国见南子。但是,当他发现在卫国并不能实行他的道的时候,他马上就放弃,走了,六万斗的俸禄也不要了。

这是命与道的关系,君子专注于道——提高自己。对命——机会——则安然待之。若天降命于我,我必行道于世。如果没有那命,我把一身本事带进棺材,也不遗憾。

我们容易接受“志在必得”的思想,鼓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主要是自己心里太想得到,实在不愿意罢休。但现实不是这样。就看今天中国,几代领导人,差不多都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机会都是命运降临的,不是自己争来的。相反,志在必得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往往适得其反。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对颜回说,能有这个心态的,也只有你我二人吧!

子路在旁边听着急了。老师把颜回抬得那么高。颜回成独一无二的了。那我呢?我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呢?

他就找了一个问题:“子行三军,则谁与?”老师,如果您要带兵出征,您带上谁?

子路问了一个他认为答案已经设计好的问题,就是他嘛!因为子路豪勇,有武功,本身又兼着老师的保镖。到了打仗的事,自然就是带我子路了。在这一方面,我子路就是独一无二的啦!

这点小心思,哪逃得过孔子的眼睛。

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暴虎”,是徒手搏虎。“冯河”,是没船没工具,木头也不抱一根,徒身过河。都是粗勇无谋之事。孔子说,不怕死的人我不带。我带那临事而惧,知道害怕,能小心谋划的人!

孔子是敲打子路,因为子路就是不怕死。最后也因为不怕死,不必要地送了死,把孔子伤心死了。

老师什么都能教会你,就是教不转你的性格啊!

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天道酬勤,这是可求

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华杉详解

孔子说:富贵如果可以求得来,就是给人拎鞭子在马车前面喝道开路的低贱工作,我也愿意干;如果求不来,那我还是顺从自己的喜好吧!

前面说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里又说富贵不可强求,都是说命与道的关系。有没有,是命,追求什么,是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如果强求,不是自取其辱,就是自取其祸。

《孙子兵法》说了一样的思想:“胜可知而不可为。”胜利是可以知道的,有没有胜算,但不可强求。没有胜算,硬要冲上去打,那就有身死国灭的危险。

胜利怎么可以知道呢?那是计算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有实力,才能打。

我们每天在媒体上都能看到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故事。那些故事都是不完整的,都是冰山一角。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看人家参加选秀节目,一夜成名,你也去吗?你有那个天分才艺吗?你看某人开发了一个应用,10亿美元卖给了大公司,你也去,却不知道那位兄弟从小就是学霸,从清华念到哈佛,在开发这个成功的应用前,他已经开发过30个失败的。还有若干和他同样背景、同样努力的同学,还在办公室打地铺做开发呢,他是成功的那位幸运儿而已。

希望复制别人的成功,就跟希望复制别人中彩票一样可笑。

富贵是可求,还是不可求呢?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天道酬勤,这是可求。看见股市火了,把房子也抵押了投入股市,希望人无横财不富,就很可能收获“人无横祸不死”,不可求。

这段话,大概是有弟子跟孔子讨论“财富梦想”,孔子回答,我也想发财,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别成天惦记着发财,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孔子是不是真的愿意为富贵做执鞭之士呢?当然不是。在卫国,拿着六万斗的俸禄,但当他发现卫灵公只是把他当门面人物供着,并不真正给他做事的权力,不施行他的治国之道,他就走了。而刺激他做出离开的决定的,正是一次跟卫灵公出行,孔子并不是前面开道的执鞭之士,而是“第二号人物”,卫灵公和夫人南子的车在第一辆,他的车是第二辆,招摇过市,孔子“丑之”,觉得自己像个供表演展览的小丑,很羞耻,就挂印而去了。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离开了卫国,不带走一片云彩。

孔子所谨慎的三件事:斋戒、打仗和生病

原文

子之所慎:齐、战、疾。

华杉详解

“齐”,同斋,斋戒。齐,就是祭祀前把思虑不齐的地方弄整齐,交给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