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讲透《论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3章 里仁第四(1)

世风败坏,责任在谁?责任在“我”

原文

《里仁篇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华杉详解

上一章《八佾》讲礼乐,又讲礼乐之本,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礼乐之本。这一章,就讲仁。

“里”,二十五家为一里,今天很多街道地名还用这个里字,比如北京的曙光西里、珠海的湖湾里。邻里关系,就是这个里。

“里仁为美”,什么样的里弄是最美的呢?有仁厚之风的里弄最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如果选择居所、买房子,不选在风俗仁厚的地方,那就是不智啊!“知”,念智。

仁厚之里,在家庭,夫妻和睦、父子相亲、兄弟相爱。在邻舍,出入相依,患难相助,没有残忍浮薄之人。对来访者,热情招呼,一家有客自远方来,左邻右舍跟着不亦乐乎。

今天中国社会,残忍刻薄的事太多,老人倒地没人扶。佛山那个市场,小孩被车撞了,左邻右舍的人都视而不见。

怎么办?从自己开始办,自己做一个仁厚之人。

有人说,电梯里,陌生老外之间相遇,就点头致意打招呼,很美。中国人,礼仪之邦,却都板着脸不认人,不美。那就自己先做一个仁厚的美人,主动向人致意。碰见老外,都知道人家风俗,都微笑致意。碰到同胞,自己就板起脸,还觉得对方没向自己致意,中国风俗没外国好。如何改善呢?先要求自己,大声打招呼,大声喊:“你好!”对方没有不笑脸回应的。

中国世风败坏,责任在谁?在“我”!每个人都觉得“责任在我”,世风就会日上。

君子不怕吃亏,最怕占人便宜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华杉详解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约”,节约的约,这里是穷困的意思。

不仁的人,不能长期安处在穷困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他就不要原则,不择手段要改变;也不能长期安处在富贵安乐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他就要骄奢淫逸。

这就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仁则心安,不仁则不安,仁,是他的本心、本性。智慧的人,知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知道仁义的价值和利益,所以也按仁德的标准来行。

这仁者和智者的区别,就是《中庸》里说的“生知安行”和“学知利行”。仁者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不行仁德,自己不安。智者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因为聪明,知道了仁德的意义、价值和利益,所以能约束要求自己。不管是“生知安行”,还是“学知利行”,只要行了,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我们做事求什么?

求心安。

我喜欢讲一个“吃亏论”——

小人怕吃亏,一旦吃了亏,心不安,痛苦愤懑,恨不得要爆炸,马上要找回来。小人如果占了便宜,他心里美滋滋的舒坦!

君子相反,君子不怕吃亏,最怕占人便宜,一旦觉得自己占了别人便宜,浑身难受,坐立不安,马上要加倍还给别人。而如果吃了亏,则心中安然,因为觉得不小心占别人便宜的风险降低了。为降低占别人便宜的风险,君子会主动先找点亏吃了,垫垫肚子。

这里君子和小人,追求的都是一个事——心安,但获得心安的价值观不一样。

我们为什么老说做人太累,是因为自己有了私心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华杉详解

只有仁者能真心地喜欢某人,能真心地厌恶某人。

好恶之心,人人都有。但是自己先有了私心,好恶也不得其正。因为有所谋求,或有所顾虑,喜欢的,不敢表白;厌恶的,假装附和。

我们为什么老说做人太累,是因为自己有了私心,有了谋求顾忌,那就累了。无欲则刚,无求则乐,少一分私心,就多一分自由快乐。王阳明说他的修行法:减一分人欲,便多一分天理。只是减,何等简易洒脱!

对仁德之人来说,喜欢的,就是我要发扬光大的,我必光明正大地喜欢。厌恶的,必是我希望人人厌弃的,我必拿麦克风表达我的厌恶。

所以说仁者必有勇。心中有了仁,有了价值观,就对世界有了要求,有了责任心,有了勇气。

钱穆说,如果人人都能明明白白拿出一颗仁德之心,把自己的好恶直接表达出来,则人道自臻光明,风俗自臻纯美,人群形成一正义快乐的人群,而恶不能留存。

反过来,那不仁之人,心所喜,不能好;心所厌,不能恶。连好恶都不得其正。慢慢地,心退化了,良知退化了,勇气、心气都没有了,觉不出好恶,觉不出是非,于是变得没有人格。

“仁人志士”的原意,不是抛头颅、洒热血、闹革命,就是立志做个好人,自己不要变坏而已

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华杉详解

朱熹注解说,有志于仁,他的心诚在于仁,那就不会去做恶事。

杨氏注解说,有志于仁者,有时候做事过分,不恰当,那是有的,要说恶行,那一定没有。

这里是讲“仁人志士”,仁人志士这个词的原意,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就是有志于做一个仁者,有仁德,有节操。志,不是立志改变世界,是立志做个好人。

曾经很火的一段北大法律系女生演讲视频,正应了这句话,那姑娘说:“年轻人如何能改变这个国家?我们能有多大力量,能做多大事?但我们至少可以做一点——就是我自己不要变坏!”

那姑娘,就是仁人志士,就是有志于仁者,她毕业了,或许没有成为一个优秀法官,但也不至于有太大恶行。

这句话,孔子是勉励人,要立志做个好人,要有追求,要对自己有要求。

社会需要的,首先不是改变世界的人,而是人人都能立志自己做个好人。

我处理这个事情,如果和圣人一样,那我就是圣人了!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华杉详解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孔子说,富贵是人人所想要的,但如果不是正道得来,那我不要。

这不一定是捡来、偷来、骗来、抢来,而是说那不是我该得的,它自己来了,那我“不处也”,“处”,安住的意思,我不要,因为不能安处这富贵。

比如是人家给的,但我觉得我不该得,是不是他搞错了呢?心中不安,不能安处。

这就像前面说的“吃亏论”,不怕吃了别人的亏,就怕不小心让别人吃了自己亏。不怕没得到该得的,就怕拿了不该拿的。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反过来,贫贱是人人都不喜欢的,人人都想摆脱贫贱,但如果以不义之道脱贫,那我还是不要脱贫吧!

总之是安贫乐道,审富贵而安贫贱。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如果违背了仁,“恶乎成名”?那怎么能被称为君子啊?

“终食之间”,一顿饭工夫。“造次”,匆忙。

君子没有一顿饭的工夫是违背了仁的,匆忙急遽之时仍是仁,颠沛流离之时仍是仁。从富贵、贫贱的取舍之间,以至于穿衣吃饭之常、匆忙急遽之时,颠沛流离之中,也不会“去仁”,不会放弃仁。

我们有时候会说:“喂!我跟你说!我不管了哈!”这时候是啥?不管啥?事实上就是准备“去仁”了,不管什么仁不仁了。给自己壮胆,准备干坏事,伤害他人。

所以孔子用了“去仁”两个字,深可玩味。不是要你“取仁”,而是叫你不要“去仁”。因为仁本来就在你身上。

你自己愿意怎么要求自己,你自己想明白,别去要求别人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华杉详解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

“好仁者,无以尚之。”喜好仁德的人,那是再好没有了。他真知道仁德之美好,天下之物无以加之。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厌恶不仁德的人,必能绝去不仁之事。因为有一点不仁在他身上,他就浑身难受,自己受不了,必欲去之,才能心安。

所以仁德是一种好恶,如王阳明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到美女,自然就喜欢,至少也多看两眼。闻到臭狗屎,马上掩鼻而过。成为好恶,就能成为生理反射。

当然孔子也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在好色这一点,每个人都一致,但在好德上,喜好的人就不多了。

王阳明又说了,一样的,人们都是像好色一样好德的,每个人都有良知。比如一个贼,被抓住了,你骂他是贼,他却不会爱听,不会觉得很自豪,他不愿意被骂作贼,这就是良知未泯,他也是好德的。

就像我们去看电影,每一个观众都是站在好人一方的,没谁看电影希望大结局是坏人获胜的吧?所以每个人都有正义之心。

那为什么仁德之人那么少呢?是因为私欲所蔽,做不到。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又说了,做不到?那有人肯花工夫用一天的时间来行仁德吗?你下功夫试试看,我没见过说下功夫去做,还力有不足做不到的。

善恶是全世界哲学家永恒的话题。这里插播一下荣格的观点。

荣格还在少年时代,就怀疑伊甸园的故事,那个蛇的问题,亚当和夏娃受了蛇的引诱,犯下了原罪。荣格说,那上帝不知道蛇吗?上帝不知道蛇会引诱他吗?上帝既然是创始者,安排一切,显然那蛇的存在,和蛇要干什么,都是上帝安排的!上帝就是要人行恶!上帝是赞成恶的!

荣格很激动,他认为他真正懂得了上帝,可以和上帝单独对话了。

这有点像《浮士德》,上帝同意魔鬼来和浮士德交易,歌德说上帝让魔鬼来搅和搅和,让人精神精神,恶的引诱刺激,也成为一种体验、一种训练、一种修行。

荣格到了晚年,八十多岁了,他又讨论到善恶的问题。他说:“伦理的标准存在一种简单的看法,即善具有一种绝对命令的力量,而所谓恶则可以坚决地加以避免。善恶首先是一种判断,但所有人的判断都难免有谬误,因此我们无法相信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我们仍然需要随时做出伦理上的决定。”

“道德信条总是假装精确地知道何为善何为恶的样子,但我们一旦知道这种基础是何等不确定,伦理上的决定,就变成一种主观、创造性的行为了。”

“所以个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亦即需要最大限度地懂得他自己的完整性,他必须无情地知道自己能为善到什么程度,又能做些什么恶,并且小心地加以提防。这二者都是他天性中的成分,而且这二者都肯定能在他身上显露出来,要是他想——像他所应该的那样——不自欺欺人或异想天开地生活的话。”

荣格能有这些看法,一方面他自己的私德不算太“好”,他放纵了自己的欲。另一方面,他是精神病医生,见到了太多病人,都是被善恶标准的压力逼疯的。而治疗首先就是要接受自己,接受了,病就好了。

荣格的观点是,降低一下道德标准,更“人性化”一点。

善恶是一种标准,是一种好恶,也是认识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又能接受自己。

今天我们的社会好用道德的标准来攻击他人,这是最大的恶!你自己愿意怎么要求自己,自己想明白,别去要求别人。

从一个人犯的错,可以看出他是什么人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华杉详解

孔子说,人犯的错误,各有各的不同种类。看他犯什么样的错,就知道他心目中仁的分数了。这里的“党”,是种类。

为什么要观过呢,因为做好事是功德,人人都想做。而做坏事,犯错误,人人都想避免。这个大家都懂的,都一样。那么一个人在哪些方面,到什么程度,会向私欲投降,犯下过错,就可以看出他心目中仁义的价值分量了。

这和前面的“去仁论”是一件事,在什么情况,到什么程度会“去仁”,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底线。看一个人的过错,可以知道他的底线在哪。

不过呢,读书是切己体察,我们还是别急着去看别人犯什么错,评判他是什么人。先捋一捋自己犯的错,想想自己是什么人。

不知道,本来就是人生的意义和游戏的乐趣,都知道了,真就可以结束了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华杉详解

这是《论语》中的千古名句之一了。

“道”,是事物当然之理,人生之大道。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道。追求什么道呢,宋儒张载有一句话,概括了儒家追求的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是为往圣继绝学;把尧、舜、文王、武王、周公之道,发扬光大,这是为万世开太平。正如他所说:“虽百世可知也。”再过一百代人,也不过如此。

但是,他没有机会啊!颠沛流离十几年,没能施展他的抱负。

他羡慕管仲,因为管仲得了机会辅佐齐桓公。他也赞赏管仲,因为管仲成就了民富国强的霸业。但他也说“管仲之器小哉”,说管仲器局不够,因为人亡政息,得三十年富强而已,没有为万世开太平。

那孔子自己的器局够不够呢?他的“道”能不能为万世开太平呢?他没试过,他自己也不知道啊!

追求真理的道路是无限的,而人生是有限的,说不定哪天就死了!那我到死也不知道!

如果今天早上让我知道了,让我晚上就死,我也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