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洞悉对方心理,恰到好处的赞美最有效
找准赞美点,言半功倍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我们在付出了必要劳动和热情之后,都期待着别人的赞许。因此,把赞美——我们自己需要的东西,首先慷慨地奉献给别人,很好地体现了我们的大方和成熟。
赞许别人的实质,是对别人的尊重和评价,也是送给别人的最好礼物和报酬,是搞好人际关系的一笔具有长远利益的投资。它表达的是我们的一片善心和好意,传递的是你的信任和情感,化解的是你有意无意间与人形成的隔阂和摩擦。对人表示赞许,你何乐而不为呢?
世界上的人大都爱听好话,没有人打心眼里喜欢别人来指责他,就是相濡以沫的朋友,你批评几句,对方往往脸上也有挂不住的时候。
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斯金诺,通过一项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连动物的大脑,在收到鼓励的刺激后,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就开始起劲调动子系统,从而影响行为的改变。同样的道理,人作为万物的灵长,期望和享受欣赏,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日本的社会心理学家在细和孝就说过:“人们对你赞誉、佩服或表示敬意时,除非是显而易见的溜须拍马,即使是应酬话,你也许还是觉着舒坦。可是,听到他人对你的批评,不中听的言语时,即使他没有恶意中伤,而且又部分符合实际,你也可能长期对它抱有反感。”
在细和孝的话恐怕不仅仅是对日本人而言的,他在一定程度上,是渗透了人性在对待赞许和批评方面的底蕴而发的透彻议论。中国也有相同的经验之谈,不过言简意赅,没那么具体。“多栽花,少栽刺”,就是这方面既来得直接,又深富哲理的良策警语。
一般的常人身上,都有着难以察觉的闪光点,而这些正是个人价值的生动体现。而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往往独具慧眼,大多是赞颂别人的专家。罗斯福的才能,就表现在对正直人给予恰当的称赞上。
既然赞扬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我们就要在和周围人相处的过程中,毫不吝啬地赞扬别人,使赞许动机获得广大而神奇的效用。
利用矛盾心理,从反面去说中对方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出:要想让孩子学好,与其用严肃的教训或责备,不如用赞美鼓励。
“你的字写得真好!”这样对你的孩子说,他下一次写得一定更好。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对待你的部属、你的仆人,甚至你的丈夫或妻子。
以赞美来鼓励,激起他的自尊心,为了永保自己的自尊心,他一定会常常努力做得更好。这就是说,要他自己督促自己比起别人督促他效果好得多。
有些人从来不懂这种妙处,他以为要一个人做好,只要鞭策他,或者不停地督促他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他不明白人的特性之一就是喜欢独来独往,高兴自己主动的、无拘束地做事情,而不愿意被动地做事情。你若在旁边督促他,他反觉得是侮辱,因为他不高兴受支配。并且,即使他听从了你的话去做,也怕你不仅不赞美他,反而说成是你督促的结果。一个人在别人的督促之下做事总是不太努力,就是这个原因。
然而赞美就不同了,当你赞美他的时候,他觉得一切都是主动做的,他很为自己的成绩而自豪,只要他不是一个不求上进的人,他一定会更努力地去工作,而且还会认为他的继续努力也是自动的。同样以鼓励为目的,但说话不同,效果就会两样。所以当你想鼓励你身旁的人时,不可老是站在长者的地位来严厉教训他,而应该抓住一点点值得你称赞之处,以赞扬来鼓励,这样的话,你一定会得到满意的收获。
某人刚刚参加工作,在某公司做职员,有一天,公司总经理对他说:“公司对你的工作很满意,你安心努力干下去吧!”他觉得听到这句话时比他后来加工资时还感到高兴。
许多做经理的人永远也不会对他的下属说一句赞扬的话,只是整天不断地板起面孔来督促人,以致公司里显得暮气沉沉,毫无活泼的气氛。因为大家满肚子里都是闷气,他们从来就听不到一句使他们高兴的话,只要做错了一点事情就会挨骂,这样的一个公司,决不会有什么发展的。
一所办得很好的学校,校长和老师们都一定是懂得用赞美去鼓励学生的人;一个贤明的父母也会诱导他们的儿女;一个卓越的主管也一定会用这一方法去指挥他的下属。
不断积累,顺利操控对方的心
赞许,作为一种交往中的语言和行为艺术,决不是脱口而出的奉承和恭维,也不是溜须拍马之辈的讨好和献媚。它具有一定的原理,还有心照不宣的使用规则,更有耐人寻味的实践技巧。这些,只有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才能逐渐摸索和把握它的具体内涵。
(1)时间上要及时
生活当中,同事、朋友或家人的优点,随时都可能显现。而且,它是出于一个稍纵即逝的运动过程之中,个别时候还犹如昙花一现。所以,一个会赞美别人的人,总是能抓住时机,奉献赞美,赢得对方和在场者的好感,起到一种征服人心的效果。当你下班后走进家门,看见妻子已先到一步,已经为你准备好晚餐,你只要深情地望她一眼,说一句“看到桌上的菜我就饿了”,她一定会心花怒放的。倘若你酒足饭饱之后,才说一句,“你今天回来得真早”,那样的效果,已经是雨后送伞了,她还能感受到你当时就有的那份亲情么?
(2)内容要巧妙
赞扬的形成,在于一般双方都是面对面的,所以,内容上要具体,对象上要分明,有时尽管不直接涉及你所要赞美的客体,但对方早已心照不宣地知道你所指的是什么了。
(3)动机要真诚
我们去赞美一个人的时候,是我们所要赞美的人的确有我们值得赞美的地方,而我们赞美的本身,是对别人的膜拜和钦佩。从动机上讲,需要的是纯真;从态度上看,需要的是诚恳。如果我们不是出于真诚,给人一种虚情假意的印象,人家会怀疑我们居心不良。我们的赞扬不但不能得到回报,甚至还会招致冷遇和讨厌。赞扬中的言不由衷和人为客套,留给赞美者的有时只能是窘迫和尴尬,也使被赞扬者无所适从,难以下台,与人与己,都是有弊而无利的。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从皇村学校毕业后不久,便创作了他的第一篇叙事长诗——《鲁斯兰和抑德米拉》。这首诗诙谐有趣,轻灵活泼,很受读者的欢迎。著名的俄国大诗人茹柯夫斯基读罢此诗后,也抑止不住激动和喜悦,他把自己的相片赠给昔日的学生普希金,并在照片的背面写道:“给我的胜利了的学生,他的失败的老师赠——在他完成《鲁斯兰和抑德来拉》的最庄严的日子。”还有什么比这种真诚的赞美更珍贵呢?
(4)程度上要恰当
赞扬对方的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恰当的赞美,是极有分寸感的。《登徒子好色赋》中,“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用到此处,来说明掌握赞扬的“度”,的确是恰如其分的。
赞扬一个人时,要把握住以下分寸:
①内容上要适度。赞扬一个人,不要乱说一气,任意夸大情节,评价失衡,给小人戴大帽子,那样是难以起到赞扬的正面效应的。你言过其实,就会透过你的溢美之词,看到内心的动机。
②方式要适宜。人与人是各不相同的。赞扬要因人而异。不能用同一个型号的衣服,不分大小,见到谁就给谁穿。比如年龄档次不同,赞扬时语气上也应有所区别。对年轻人应多夸奖,对老年人应多尊敬,对小朋友应多引导。因人施赞,一定会“弹无虚发”的。
③频率要适中。这里的频率,是指相对时期内,对一个对象赞扬的次数。次数太少,起不到应有作用;次数太多,也会削弱应有的效果。而赞扬的频率是否适中,是以受赞扬者优良行为的进展程度为尺度的。如果被赞扬者的优良行为同赞扬的频率成正比,则说明赞扬的频率是适度的。如果呈现反比的现象,则说明赞扬的频率过高,已经到了“滥施”的程度,谁还会珍惜它呢?
绕过无意识防御,获取你想知道的信息
赞美是一件好事,但决不是一件易事。赞美别人时如不审时度势,不掌握一定的赞美技巧,即使你是真诚的,也会变好事为坏事。所以,开口前我们一定要掌握以下技巧:
(1)因人而异
人的素质有高低之分,年龄有长幼之别,因人而异,突出个性,有特点的赞美比一般化的赞美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年人总希望别人不忘记他“想当年”的业绩与雄风,同其交谈时,可多称赞他引为自豪的过去;对年轻人不妨语气稍为夸张地赞扬他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并举出几点实例证明他的确能够前程似锦;对于经商的人,可称赞他头脑灵活,生财有道;对于有地位的干部,可称赞他为国为民,廉洁清正;对于知识分子,可称赞他知识渊博、宁静淡泊……当然这一切要依据事实,切不可虚夸。
(2)情真意切
虽然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使对方高兴。能引起对方好感的只能是那些基于事实、发自内心的赞美。相反,你若无根无据、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他不仅会感到莫名其妙,更会觉得你油嘴滑舌、诡诈虚伪。例如,当你见到一位其貌不扬的小姐,却偏要对她说:“你真是美极了。”对方立刻就会认定你所说的是虚伪之至的违心之言。但如果你着眼于她的服饰、谈吐、举止,发现她这些方面的出众之处并真诚地赞美,她一定会高兴地接受。真诚的赞美不但会使被赞美者产生心理上的愉悦,还可以使你经常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使自己对人生持有乐观、欣赏的态度。
(3)详实具体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非常显著成绩的时候并不多见。因此,交往中应从具体的事件入手,善于发现别人哪怕是最微小的长处,并不失时机地予以赞美。赞美用语愈详实具体,说明你对对方愈了解,对他的长处和成绩愈看重。让对方感到你的真挚、亲切和可信,你们之间的人际距离就会越来越近。如果你只是含糊其辞地赞美对方,说一些“你工作得非常出色”或者“你是一位卓越的领导”等空泛飘浮的话语,不能不引起对方的猜度,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信任危机。
(4)合乎时宜
赞美的效果在于相机行事、适可而止,真正做到“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
当别人计划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时,开头的赞扬能激励他下决心作出成绩,中间的赞扬有益于对方再接再厉,结尾的赞扬则可以肯定成绩,指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从而达到“赞扬一个,激励一批”的效果。
(5)雪中送炭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最需要赞美的不是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些因被埋没而产生自卑感或身处逆境的人。他们平时很难听一声赞美的话语,一旦被人当众真诚地赞美,便有可能振作精神,大展宏图。因此,最有实效的赞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此外,赞美并不一定总用一些固定的词语,见人便说“好……”有时,投以赞许的目光、做一个夸奖的手势、送一个友好的微笑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大会表扬,刺激鼓励
对于有成就、贡献突出的下属,应当在全体员工大会上进行表扬,这是许多管理者经常采用的一种激励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激励方式虽然简单,但它产生的效果却是十分明显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与社会的承认。上司在特定场合对他的表扬,便是对他热情的关注、慷慨的赞许和由衷的承认。这种关注、承认,必然会使他产生感激不尽的心理效应,乃至视你为知己,更加报效于你。同时,这种表扬,能够激发其他下属的上进之心,从而努力进取为公司创造更大的效益。
有的上司、经理一味追求效益,忽略了对贡献突出者心理的了解。只知道用人,而不知道去激励下属,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久而久之,一些有能力、对公司做出非凡业绩的员工,就会产生“上司只会利用自己”的思想,在感情上疏离公司,进而工作热情逐渐消沉,甚至自行辞职,“跳槽”出去另找其主。
管理者绝对不能忽视对员工——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独当一面的员工——对公司的感情的培养。如果要笼络住他们,就要在他们取得一些成绩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比较大的场合上进行表扬、鼓励。
大会表扬的魅力是巨大的,因为它公开承认和肯定了下属的价值。既能对受表扬的人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又会对其他员工产生推动作用。
采用最有效的激励方式
称赞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直接赞美法、间接赞美法、超前赞美法、中介赞美法、转借赞美法等。
作为上司,对下属的称赞一般可采用直接赞美法和间接赞美法。
直接赞美,即当着对方的面,以明确的语言表示赞许;间接赞许,即运用眼神、动作、行为等向对方表示你赞赏的心情。
上司对下属怎样称赞才能获得较大的激励效果呢?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有明确指代的称赞。如:“老李,今天下午你处理顾客退房问题方式极为恰当。”这种称赞是你对他才能的认可。
(2)带有理由的称赞。称赞时若能说出理由,可以使对方领会到你的称赞是真诚的。如:“要不是采纳了你的建议,这次咱们公司的损失就可能难于估计了!”
(3)对事不对人的称赞。如:“你今天在会议上提出的维护宾馆声誉的意见很有见地。”这种称赞比较客观,容易被对方接受。
(4)对业绩突出者的称赞。这种称赞,可以增强对方的成就感。如,办公室秘书小高在一次竞赛中获得年度新闻稿件一等奖。拿回证书后,马局长立即给予了小高较高的评价:“小高,不错。你的那篇稿子我拜读过,文笔流畅,观点突出。好好努力,你会很有前途的。”
(5)该称赞的时候即称赞,这种称赞与“趁热打铁”同理,易被对方接受。
(6)对其工作业绩及付出的心血一并称赞,容易使对方产生“知己”之感。财务科会计小闫在全市财会人员珠算竞赛中获得二等奖,马局长高兴地说:“这次获奖,是你平时努力的结果。这也叫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日常的努力,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好!好!”
(7)随时称赞。记住,称赞不是瞎吹,不是胡说,一定要结合实际,根据他的表现,进行适度的称赞。应当知道,每个人、每位下属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作为上司,要能够看到下属的长处、看重他的长处。适度的称赞,可以使他格外珍惜自己的长处,并格外努力。
从对方得意之事入手
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称赞别人时所表现出来的漫不经心:“你这篇文章写得蛮好。”“你这件衣服很好看。”“你的歌唱得不错。”这种缺乏热诚的空洞的称赞并不能使对方感到高兴,有时甚至会由于敷衍而引起反感和不满。
称赞别人,要尽可能热情些具体些。比如,上述三句称赞的话可以分别改成:“这篇文章写得很好,特别是后面一个问题有新意。”“你这件衣服很好看,这种款式很适合你的年龄。”“你的歌唱得不错,不熟悉你的人没准还以为你是专业演员哩。”
赞赏别人的话要坦诚得体,必须说中对方的长处。
无论如何,人总是喜欢别人奉承的。有时,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决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
在这个社会上,会说奉承话的人,似乎比较吃香。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奉承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有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奉承话,却还是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喜悦。
因此,说奉承话是与人交际所必备的技巧,奉承话说得得体,会使你更迷人!
奉承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言词会反应一个人的心理,因而有口无心,或是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再者,要奉承别人时,也不可以讲出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话。例如,你看到一位流着鼻涕而表情呆滞的孩子时,你却对他的母亲说:“你的小孩看起来很聪明!”对方的感受会如何呢?本来是奉承话,却变成很大的讽刺,收到了相反的效果。若你说:“哦!你的小孩好像很健康的样子。”是不是好多了呢?
所以,奉承别人时要坦诚,这样,你所说的奉承话,会超过一般奉承话的阶段,成为真正夸赞别人的话,听在对方耳中,感受自然和一般奉承话不同。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赞赏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让对方愿意接受。如果你没有把握,可以先通过交谈进行必要的“侦察”。
俗话说:“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相同的,人也不可能只有缺点,而没有长处。找出对方的优点与之相处,一定可得到很完美的结果。也就是说,将对方的优点提出来夸奖,这样做了之后,你可多得一个朋友,同时增加会话的机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例如,对于真正的英俊男人应该怎么夸赞呢?或许你认为这太简单了,事实上并不尽然。有的人以明星来夸奖别人时,说:“我觉得你很像某个英俊的电影明星!”
当然,如果对方也很喜欢这位明星的话,他当然会很高兴地接受你的夸奖。假如很不巧的,对方非常讨厌这位电影明星的话,那么会产生什么结果呢?也许对方会板起脸说:“什么?我和他很像,这简直是对我的一种侮辱!我最讨厌他那种……”你只好在一旁苦笑了。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男性对男明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份好恶的感觉非常清晰,因此,最好是不要引用明星来赞美人家。如果要用的话,应该先说:
“哎!你对某明星的感觉如何?”
“唔,我觉得他很不错,尤其是演技真精湛!”
“噢,我也觉得。对了,过去有没有人向你提过这点,你长得很像他,都非常英俊!”
这是很重要的技巧,否则,很可能得到反效果。
此外,赞美别人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引起误会。
赞美一个人,好听的话大多是脱口而出的,来不得半点矫饰和做作,但同时也应尽量含蓄不直白。比如你的朋友带着他的妻子和小孩来你家做客,你要是出于礼貌,直接去赞美他的妻子,或许会引发朋友的醋意。
但你如果从小女孩入手,夸小女孩比她妈妈还漂亮时,一定会落个皆大欢喜的。这种由此及彼的方法运用得当的话,往往会收到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诱导对方的内心期望,找到心灵入口
赞美别人的关键是让对方觉得舒服。怎样才能让对方觉得舒服呢?这就不能不讲求一些技巧。
(1)说话要讲究表达方式
两个学生各拿着自己的一幅画请老师评价。老师如果对甲说:“你画得不如他。”乙也许比较得意,而甲心中一定不悦;不如对乙说:“你画得比他还要好。”乙固然很高兴,甲也不至于太扫兴。这两种话一比较,就显出了说话表达方式的重要性。
(2)要会说赞美的话
林肯说:“一滴甜蜜糖比一斤苦汁能拥获到更多的苍蝇。”几乎任何人都爱好虚荣。各人有各人优越的地方,至少也有他们自以为优越的地方。在其自知优越的地方,他们固然喜爱得到他人公正的评价。但在那些希望出人头地而不敢自信的地方,他们尤喜欢得到别人的恭维。
心理学家吉斯菲尔指出:“有不少人,他们喜欢听相反的话;更有许多的人,喜欢别人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理智的思想家。有一回,我与一个人讨论一件颇有争议的社会问题,我对他说:‘因为你是这样地冷静、敏锐,因此我想知道,我们究竟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他听了我的话,立刻现出满面春风的样子,并详细对我说了他对此事的立场态度。原来此人是愿意人家看他是敏锐、冷静的。”
“几乎所有女人,都是很质朴的,但对仪容妖媚,她们是至深癖爱,孜孜以求的。这是她们最大的虚荣,并且常常希望别人赞美这一点。但是对那些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那就要避免对她容貌的过分赞誉,因为她对于这一点已有绝对的自信。如果,你转而去称赞她的智慧、仁慈,如果她的智力恰巧不及他人,那么你的称赞,一定会令她芳心大悦,春风满面的。”
人不分男女,无论贵贱,都喜欢听合其心意的赞誉。同时,这种赞誉,能给他们加倍的能力、成就和自信的感觉。这的确是感化人的有效的方法。
要使颂扬能够奏效,只要我们心中掌握各人性情的不同之处,便能区别对待,有的放矢,从而达到目的,把事情办好。
(3)要会说恭维的话
办事儿必须依靠信息的交流、思想的交流和感情的交流来完成。而有人交流得好,有人交流得不好。会说话的人大多都是会办事儿的人。
那么,如何来理解“会说话”呢?会说话不等于耿直诚实、直来直去,也不是口若悬河、故弄玄虚,而等于什么?等于掂着对方的心理说,顺着对方的感情说,摸着对方的好恶说;世有“顺情好说话,耿直讨人嫌”之说,对方爱什么、恨什么,喜欢什么反对什么,都弄清了,说话也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有了依据。
有时,要让对方答应某一请求,直说不行,曲说反而成功了;正说不行,反说却成功了;实说不行,虚说却成功了。而人们办事儿主要顾及的是目的,而不是怎么说,只要能达到目的,怎么说有效就怎么说。所以,会说是非常重要的。而“花言巧语”正是会说的表现,只要不过分,不讨人嫌恶,就会通过“花言巧语”办成许多事。
这里所说的“花言”指的是把话说得美,说得好听,说得感人、动人、耸人、悦人、怡人;“巧语”说的是把握的说话机会恰到好处。用这种方法办事儿,必须有广博的见识,丰富的思想和灵动的唇舌。知识面广,分析问题透彻,言语就运用得灵活自如,深中肯綮。
在这个社会上,会说恭维话的人,肯定比较吃香,办事儿顺利也顺理成章了。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恭维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恭维话,却还是没法抹去心中的那份喜悦。
因为,爱听恭维话是人的天性,虚荣心是人性的弱点。当你听到对方的吹捧和赞扬时,心中会产生一种莫大的优越感和满足感,自然也就会高高兴兴地听从对方的建议。
志同道合的暗示,营造轻松缓和的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奉承是一种最重要和最常用的赞美方式。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指出:在职场,奉承是一种受欢迎的人的必备手段,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更是事业成功的良性催化剂。
(1)奉承其实是一种美德
在办公室共事,一般人往往容易注意别人的缺点而忽略别人的优点及长处。
因此,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由衷的赞美,就成为生活中的一种美德。无论对象是你的上司、同事,还是你的下级或客户,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赞美而动气发怒,一定会心存感激而对你产生好感。
巧妙地运用奉承手法,让你的上司欣赏你,让你的同事帮助你,让你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为每个人营运一种和谐的生活气氛,同时不失去自己做人的尊严和修养,事业的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
犹太人有一句谚语应该牢记在心:“唯有赞美别人的人,才是真正值得赞美的人。”
(2)把奉承和“拍马屁”区别开来
但在办公室里,有些人的“赞美”总让人感到恶心。他们总像套着一个面具,不分场合和时间,巴结他遇到的每一个人,什么过头的话他都说得出口,他们认为向上司大献殷勤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提升,而不想通过努力工作而获得成功。
聪明而有人格的人并不这样认为。奉承别人并不是工作的全部,只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自己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目的得以顺利实现的一种方法。让周围的人讨嫌、厌烦,对自己有什么益处呢?而光埋头干活一声不吭,成绩就会给那些整天吱吱喳喳的“马屁精”占为己有了。
因此,奉承并不是要让你不分场合地乱拍一气,成功的奉承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技巧。
“拍马屁”者的特征如下:
①同意上司或同事提出的每一件事,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完全赞成”。从不发表不同意见或建议。
②经常赞颂上司或同事,而且用贬低自己或其他上司同事的方法来赞美,同时表情丰富,挂着夸张的笑容。
③用赞美的话语来使你为他们办事,不该表扬的时候也大加赞赏,而对自己的平庸千方百计地遮掩。
④有意在上司面前出同事的洋相而博取上司一笑,使自己出风头。
⑤如果上司说了个笑话,哪怕是很没趣的笑语,他们也会笑得像真的一样。
⑥工作时挑精拣瘦,但总是述说自己干的工作最重要最吃力。
(3)采取适当的奉承方式
奉承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美,是自然而然的善意的行为,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也不需要你陪尽小心。
①把每一次赞美当作一次学习的过程,把他人的优点作为自己仿效的榜样,别人也就会很乐意地帮助你。同时,在实践中学会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好意。
②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立即表示赞同,给自己一段时间,表现出你的谨慎和细致,然后给别人进一步表明意见的机会,让他们说服你,这样你的赞同就会显得更具价值。
③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要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奉承,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对未来的一笔投资。哪怕是别的部门的领导,或者是你所厌恶的人,也应该对他们的长处加以赞赏,这一样会给你带来回报。
④奉承不光是说好话,而是说好听的话,问候、商量、关心、敬重的口吻同样是奉承。
⑤如果你不相信对方,认为对方不值得赞美,就不必去赞美,虚伪的赞美会使自己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而对方也会觉得你在嘲讽而不是奉承。
“先抑后扬”的赞美方式
在某些时间、场所,我们不便坦然对他人说出礼貌性的赞美。在这种情况下,不妨换个对象来表达,效果是同等的,甚至会远超所期望的效果。
这个诀窍就是“贬低自己”。适当地贬低自己,也能相对地捧高对方。即使是“不擅言辞”或“不善于称赞”的人,也能轻而易举地使用这种方法,达到高捧他人的目的。
比如说,当我们参加某店铺开张的庆祝会时,即使那是一家不怎么样的店铺,我们也要依场合不同来为庆祝会增添一些喜气。我们可以贬低自己,捧高对方的方式说:
“这店铺看起来真不错,室内的装潢也很考究。不像我经营的那家店,门没做好,窗户也是一大一小的。”
这样将对方和自己作具体的比较,并技巧性地批评自己略逊对方一筹,对方将因被人高捧而兴起优越感,而他心中的舒坦自是不可言喻。
相反地,如果以轻视的口吻对主人说:
“店铺的柜台再宽一点会比较好。你们下次整修时可要记住啊!”
对方在庆祝会上,听到这样毫不客气的批评,一定会大感不悦,从此对你产生敌意,这就是不谙人情世故所要承受的恶果。
日本有一位国会议员,常对别人说:“我仅有小学毕业的学历。”但是,他实际上却拥有高学历,他之所以贬低自己,无非是要给予别人在心理上产生平衡感,让别人觉得轻松。
我们不妨利用这“贬低自己”的诀窍,来捧高对方的地位,达到感情投资的目标,如此,成功便离你不远了。
与他人初次晤面时,在双方互相不了解的情况下,彼此心中可能都会提高警觉,谈话也总是不够起劲,因此常会发生“嗯!嗯!”这种尴尬又不自在的附和性对话。这时,不妨以自己的失败经验当作话题。即使是不擅长捧他人的人,也能因此达到贬低自己高捧他人的效果。
当你听到对方说“我前天做了一件丢脸的事情”时,想必你会浮现微笑,心情轻松地听他继续说下去。炫耀自己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而谈及自己的失败经验,不但会增强对方的自尊心,更能因此打开对方的心扉,让他坦然地接受你。所以,先贬低自己再与他人谈话,实在是博得他人欢欣的聪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