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情商比智商更有效(2)
徐庶的智商很高,但情商却低,一遇急事、烦心事,六神无主,心乱如麻,控制不住情绪,头脑一乱,再聪明也理不出头绪来,做了错误的决策。其实,凭徐庶的机智,如果心态平和,处乱不惊,一可察出书信真伪,二可做出正确判断。其实,徐庶若不去许都,曹操也不会加害徐母的。因为曹操若杀徐母,一则招不义之名,二则徐母既死,徐庶必死心助刘备以报仇。而留徐母,使徐庶身心两处,纵然助刘备也会因惦记老母安危而分心。这样的道理,一般人都会知晓,何况徐庶?只是徐庶当时头脑已很不清醒,才犯下这“低级错误”。
人的身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心绪平稳时,人体内各器官间才能更有效地相互协调,才有可能做出理智的决策。
人在什么时候容易出错呢?
太忙——忙得手脚不停,一件事还没忙完又忙上第二件,忙得像陀螺一样,头脑没有一点儿思索的间隙,容易“忙中出错”。
过急——一急便容易图快,头脑发热,忘记了方方面面,容易失衡。
狂喜——获得意外的收获时,情绪容易失控,容易由惊喜转入狂喜,进而忘乎所以,失去理智,以至做出蠢事。范进中举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大悲——过度的悲痛会使人精神消极、情绪低沉,头脑因悲而麻木,脑子里除了悲之外一片空白。
盛怒——盛怒者头脑冲动而不冷静,思路不再清晰,一旦“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就难免闯祸,小者损己伤人,大者祸国殃民,一怒留下千古恨。
太忙、过急、狂喜、大悲、盛怒的状态下,头脑都不清醒,在这种状态下做决策会出大事的。曹操盛怒决策,杀了蔡瑁、张允;刘备大悲决策,伐吴输了老本。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人们不受事物影响,却受到了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心开,路就开;心卡死,路就卡死。徐庶的失误绝不是因智能不足,而是心态消极,在困境面前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头脑不清醒时,绝对不可做决策。怎么办呢?不妨放下心头事,松弛一下,倒有可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明朝松江太守赵豫,有一个特别的断案法则:每次见到告状人,总以“明日来”三个字打发其回家。开始,人们都不理解,还以为太守不敬业。于是,有了“松江太守明日来”的噱语。但赵太守有他的道理:来告状的人,并不一定因为事态有多么严重,有的是因为一时咽不下那口气,头脑发热,如果让他回去待一个晚上,说不定怒气自消,觉得这么点小事不必去告状,就会消除矛盾。
赵太守的“明日来”,是一种冷处理的“缓冲术”。这一办法虽不是“万能”,但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有效。我们有时遇到一些烦心的事,由于自己心烦气躁,感情冲动,立即处理极可能失当;我们有时遇到一时解不开的难题,由于头脑过于疲劳甚至麻木,左思右想均无效,此时,不如放下烦心的事或难解的题,睡上一觉,或干点别的事,说不定明天一觉醒来,头脑中充满了灵感,问题已解开大半了。
实际上,允许自己“拖到明天”与动员自己“只争朝夕”一样,都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急躁、盲动非智者所为——两个“耐性”挫败了一个“急性”
急躁,其实是不愿意等待;耐心,其实是静静等待。历史上,以“耐”克“急”的例子很多。三国演义中曾有孙权、陆逊两个“耐性”挫败了一个“急性”刘备的精彩故事。
刘备执意伐吴,誓为关羽报仇,统精兵七十余万,御驾亲征。刘备大军,兵强马壮,自出川以来,所到之处,吴兵望风而降。蜀军威风凛凛,江南诸将无不胆寒。东吴儒将陆逊受命于危难之中,任大都督,督军破蜀。陆逊按兵不动,采取以慢对急、以柔克刚的战略,虽被部下笑其懦,但仍不改初衷。陆逊这是等待时机。
此时,陆逊除了等待竟没有其他的路。因为进,时机不到,刘备自起兵以来,连胜数阵,气势甚大,锐气凌盛,东吴若想以硬对硬,恐不是对手;退,正好给刘备让出一条杀路,东吴的损失太重,只有等待时机一条路。
陆逊的战术受到部下的质疑。陆逊传令,教诸将各处关防,牢守隘口。众皆笑其懦,不肯坚守。老资格将军韩当、周泰提出质问,诸将皆要求出战。陆逊掣剑在手,厉声曰:“汝等只各守隘口,牢把险要,不许妄动,如违令者皆斩!”众皆愤愤而退。
陆逊的等待受到刘备方蜀军辱骂的挑战。蜀兵到关前挑战,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以示轻视之意。东吴诸将皆怒,陆逊仍不言出战。
陆逊等待了七八个月之久,等到蜀兵锐气已挫,疲惫懈怠,不复提防。陆逊见时机已到,不再等待了,他利用顺风放火,火烧连营七百里,将刘备一军人马,烧得“死尸重叠,塞江而下”,终于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陆逊坚守之日,诸将皆上书吴主孙权,言陆逊懦,但孙权不信。没有孙权的耐性,也就没有陆逊的耐性。物理学上有一个力学概念,叫作冲量,冲量是作用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作用时间越短暂,冲力越大,不易抵挡;反之,作用时间越长,冲力则越小。刘备的气势,如同冲量,耗它七八个月,兵力自然削弱。陆逊的耐性,实乃一种大本事。
相反,刘备却犯了急躁、盲动的毛病。刘备意气用事,以感情取代理智,一遇悲痛大事,耐性全无,只是一个劲儿的恨、急。于是,先有“急兄仇张飞遇害”,又有“雪弟恨先主兴兵”。历史上因急生祸、以躁引患的例子数不胜数。
缺乏耐性就会缺乏理性思考,缺乏准备,失掉机会,就会功亏一篑,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该慢的时候还得慢着,该等的时候还得等着,急不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火候不到不成丹”。西班牙有一句谚语:“匆忙的人先到坟墓。”中国公路的边坡上,也经常能见到“十次事故九次快”的标语。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许多无奈,对于无奈,急躁不得。所谓无奈,即我们自己不能主宰的、人力无法挽回的失败、失意或不幸。
谁也不愿意生病住院,但若真住了院,可不就得“既来之,则安之”,急躁不得,安心养病,与医生配合,按下一颗烦躁的心。生病,三分靠医,七分靠养,不能安下心、静下心来养病,精神就会消极,精神一消极,体内的抗病“部队”也就打不起精神,作为外因的药物就只能孤军奋战,作用不大,更何况外因要靠内因才能起作用。
急躁的人像控制不住情绪的野马,常常凭一时冲动,凭意气行事,痛快倒是一时痛快,但却造成公共关系的伤害,招致生活、工作中的损失。有的人,忍耐不了一丁点儿的偏颇,因为受了上司一点儿过激的批评,便情绪冲动,愤然一走了之,丢了工作,生活从此漂泊无着,一步步陷入困境。
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只注意目标的必要性而忽视了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互相不能取代。只凭一股热情,一时冲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起来,急于求成,十有八九会碰壁的。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的规律,主观意愿无法取代客观的规律,只能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想拔苗助长,非饿肚子不可,想一口吃成胖子,非吃出毛病不可。
优柔寡断,机会丧尽——袁绍当决不决
有一种性格叫优柔寡断。这种性格的人在要做关键决策时,不果断,东顾西盼、左思右想。这么干不好,那么干也不好,前怕狼后怕虎,总是犹豫不决,在该出手时总是不出手,这类性格的人总是与成功无缘,因为他们总是抓不住机会,机会来了又会被他们放走。
优柔寡断,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曹操欲进攻徐州的刘备,谋士程昱说:“若我一旦东征,刘备势必向袁绍求救,袁绍一旦趁许昌空虚来袭,何以当之?”曹操对袁绍的性格太了解了,曹操认为袁绍力量虽然强大,但袁绍处事多怀疑不决,不足忧乎!曹操的另一位谋士郭嘉也认为:“袁绍性迟而多疑,不足忧也。”曹操于是起大军二十万,分兵五路下徐州。
袁绍的谋士田丰劝袁绍乘许昌空虚之机,发兵进攻许昌,上可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田丰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袁绍也知道这是讨伐曹操的绝好良机,十分难得,但是他最心爱的幼子患疥疮,他心中恍惚,不肯发兵,结果坐失良机。如果此次袁绍破了曹操,绝对不会有数年后的官渡大败、仓亭大败。
昔日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有坚毅的性格,不惜胯下受辱,忍小而图大谋,功成名就后,不但不报复那个小无赖,反而给了他赏赐,还封了个小官,好大的气度。韩信的性格也有负面的东西,关键时刻婆婆妈妈,明明可以利用天赐良机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却犹豫不决,当断不断;刘邦建汉后却又听任别人挑唆,在叛还是不叛之间摇摇摆摆,莫衷一是,一个大英雄最后被吕后擒杀。
昔日唐初宣武门之变时的李世民,也曾出现过优柔寡断的性格障碍。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已定下密计,要杀世民及秦王府的骁将,态势十分紧张。长孙无忌说:“莫如先下手为强。”世民说:“骨肉相残,自古以来罪大恶极。虽知祸已临头,可是也要等他们开始行动,然后以义师之名讨伐之,才是上策。”李世民的谋臣武将均主张先发制人。尉迟敬德说:“处事疑虑不决,非智也;遇到困难踌躇不前,非勇也。”于是,李世民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除掉建成、元吉。假若在玄武门之变那种危机情况下,李世民不能当机立断,就不可能掌握先机制胜。中国唐朝那一段历史就会改写,贞观盛世也就不会出现了。
优柔寡断性格起因有三:
一为自卑、懦弱,不相信自己的判断,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做事没有信心。自卑使他们干什么都拿不定主意。优柔寡断性格的人大多数成不了大事,这并非他们缺乏做大事的能力,而是他们缺乏自信,在做与还是做之间举棋不定,在什么时候做的问题上举棋不定。其实,事情摆在面前时,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我行、我能,那么你就会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面对它。
二为惰性、拖延。需要做的事,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拖到非办不可的最后期限。其实,早干晚干都不能不干的事,不如早干;欠人家的情,早还情晚还情都必须还,不如早还。在某种程度上讲,拖延与惰性是相一致的,这是很多人的性格弱点。
三为苛求“万全决策”。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一些优柔寡断的人,他们无论大事小事都难以作出决定,究其原因,因为他们总希望作出正确的选择,他们以为通过推迟选择便可以避免犯错误,从而避免忧虑。
任何决策者都希望成功的把握大一些,失误少一些,方方面面稳妥一些,万全之策固然不错,但是决策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存在的。议而不决、优柔寡断,拖延决策及所订方案的实施过程,就会时过境迁而使原来的最佳方案失去根据。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决策优柔寡断而丧失良机,可能会悔恨终生。
必须控制虚荣心——关云长喜戴“高帽”
关羽领兵围樊城,东吴都督吕蒙见是个机会,想趁关羽不在荆州之机,袭取荆州。吕蒙见荆州军马整肃,预有警戒,沿江上下,或20里,或30里,高阜处各有烽火台,荆州极难攻取。吕蒙寻思无计,乃托病不出。
陆逊奉孙权之命去看望吕蒙。陆逊对吕蒙说:“我有一方,能治你的病。你的病,不过因荆州兵马整肃,沿江有烽火台。我有一计,可使荆州守军束手归降。”吕蒙惊谢曰:“伯言(陆逊)之语,如见我肺腑。愿闻良策。”陆逊曰:“关羽倚仗英雄,自以为天下无敌,所虑者惟有将军。将军趁此机会,托病辞职,把重任让给别人,让别人以谦卑之辞赞美关羽,以骄其心,关羽必然尽撤荆州之精兵去攻打樊城。趁荆州力薄而无备,我们用一旅之师,出奇计以袭之,则荆州必在我们掌握之中。”
于是,吕蒙托病不起,上书辞职,返回东吴首都建业(今南京)养病。吕蒙建议孙权,不可用有名望的人代替他,因为若用望重之人,关羽必然提防。陆逊是个人才,但没有名望,关羽不会提防他,可让陆逊接替他的职务。孙权让陆逊作右都督,代吕蒙镇守陆口。
陆逊为了进一步麻痹关羽,使用了假和好、真备战的两手策略。他派使者带着名马、异锦、美酒等物,赴樊城见关羽。使者带上陆逊给关羽的信,在信中陆逊夸耀关羽的功高威重,可以与晋文公和韩信齐名,说自己是个无能的书生,全靠关将军的威望,并千方百计地把关羽的注意力引向曹操一方。与此同时,东吴又暗中和曹操拉关系,以避免两面作战。
关羽被陆逊捧得心里很舒服,轻信了陆逊的虚情假意,再加上他一贯骄傲,根本瞧不起陆逊这样的书生,对东吴不去防范,把荆州大半兵马调赴樊城。就在关羽无视东吴,集中力量攻打樊城时,吕蒙点兵三万,快船八十余只,把战船假扮成商船,悄悄地率领大军沿江而上,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夺取了荆州城。陆逊“笑里藏刀”之计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