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养成的习惯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习惯11 尽快走出自己的错误

一个人做错了一件事,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老老实实认错,然后尽快走出错误的阴影,而不要去为自己作无谓的辩护。这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学问。

画家弗迪南德·沃伦采用了一方法使买他画的人由愤怒、埋怨变得宽容大度。“画广告画和为出版社画画要准确、认真,这一点很重要,”费迪南德在卡耐基训练课堂上回忆自己的经历时这样说,“有些编辑要你按他的意图马上创作一幅画,这难免会使你的作品出错。与我共事的一位编辑喜欢吹毛求疵,每当他这样做时,我就离开他的办公室躲出去,这倒不是因为对他提出的批评不满,而是对他这种态度和方法感到气愤。前不久,他要我在短时间内给他创作一幅画,我抓紧时间画好了。他打电话把我请去。我一进他办公室发现他对我怀有敌意。这是我意料之中的事。他让我谈谈为什么这样画,而不那样画。于是我就用学到的方法作了自我批评。我说:‘先生,如果这幅画确实像您所说的我画错了,我没有理由为自己辩护,我承认错误。我长期应约为您作画,发生错误是不应该的,我很内疚。’

“他立即改口为我开脱:‘您说得对,但这不是什么严重错误,只是……’

“我打断了他的话:‘任何错误都要付出代价的,犯错误自然会惹人生气。’他又想说什么,但我没让他说。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批评自己,但我对此满意。

“‘我再仔细些就好了,’我说,‘您长期约我作画,有权要求我把画画好。我重新画一幅。’

“‘不,不’,他反对我这样做,‘我没有那个意思。’他把我的作品夸赞了一番,表示只是想让我对其作些修改,我的失误对出版社的声誉不会有什么影响,劝我不必为此担心。我的自我批评使他无法再同我争吵。最后他请我—起用早餐,临分手前他给了我—张支票,并约我再为他作一幅画。”

如果你觉察到他人认为你有不妥之处,或是想指出你的不妥之处,你自己就要首先讲出来,使他无法同你争辩。你要相信,他会宽宏大度,不计较你的过错,能原谅你,就像那位编辑待沃伦一样。

只有愚蠢的人才会试图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而实际上大部分人却都是这样做的。主动走出自己的错误,会使你比不承认错误的人高明得多。

犯了错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辩解,归根结底是人性的弱点在作怪。

坦诚地面对自己的错误

有一个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工程师,有学识,有经验,但犯错后总是自我辩解。工程师应聘到一家工厂时,厂长对他很信赖,事事让他放手去干。结果,却发生了多次失败,而每次失败都是工程师的错,可工程师都有一条或数条理由为自己辩解,说得头头是道。因为厂长并不懂技术,常被工程师驳得无言以对。厂长看到工程师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推卸责任,心里很是恼火,只好让工程师卷铺盖走人。

能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弱点,不仅能弥补错误所带来的不良结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谨慎行事,而且别人也会很痛快地原谅你的错误。

某些人认为,拒不认账的好处在于不为后果负责,就算要负责,也把相关的人都包括在内,谁也逃脱不了干系。这样,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保住了面子,又避免了损失,这是从表面上看。实际上,你既然已经犯有错误,拒不认账的结果是弊大于利。首先,你铸成的大错是尽人皆知的,你的抵赖只能让人觉得你太顽固。如果你犯的错误人证物证俱存,责任又逃避不了,你再抵赖也只是枉费心机。如果是鸡毛蒜皮的小错,那你就更不用顽固,顽固会造成你在同事心目中更坏的印象,真是得不偿失。你敢做不敢当的印象形成后,主管的顶头上级不敢再用你。怕你有朝一日也拉自己下水,同事也不敢与你合作,怕你故伎重演。而且你一旦拒不认错,形成习惯,那还谈得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吗?——你会认为自己“一贯正确”。

承认错误,就有可能承担责任,独吞苦果。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别人都不会一棍子打死你的,既然你认错了,还要怎样呢?坦率认错本身就是替上级分担责任,主动取咎,上级再抓住你不放,显然也有损他的形象。

坦率认错的好处还在于,首先,为自己树立敢作敢当的形象。承担责任,不推诿过失,上级放心,下属尊敬,同事喜欢,认一个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其次要勇敢地面对错误,今后才能避免错误,从而及时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错误成了上进的垫脚石。最后,你的坦率承认,虽然得到了上级的训斥,你无形中处在受难者的地位,而众人从心理上往往是同情受苦受难者的,你获得的是人心。你既然挨了训,上级再罚你,也不至于太狠。人毕竟都有同情心。

所以,人不怕犯错误,就怕犯了错误以后不认错、不改错。你坦率地承认,并想办法补救,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便会得到人们的信任。

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再聪明,再能干,也总有失败犯错误的时候。人犯了错误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拒不认错,找借口辩解推脱;另一种是坦诚承认错误,勇于改正,并找到解决的途径。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关键在于你认错的态度。只要你坦率承担责任,并尽力去想办法补救,你仍然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乔治是一家商贸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在任职期间,曾犯了一个错误,他没经过仔细调查研究,就批复了一个职员为纽约某公司生产5万部高档相机的报告。等产品生产出来准备报关时,公司才知道那个职员早已被“猎头”公司挖走了,那批货如果一到纽约,就会无影无踪,贷款自然也会打水漂。

乔治一时想不出补救对策,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焦虑不安。这时老板走了进来,他的脸色非常难看,就想质问乔治怎么回事。还没等老板开口,乔治就立刻坦诚地向他讲述了一切,并主动认错:“这是我的失误,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

老板被乔治的坦诚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打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拨出一笔款让他到纽约去考察一番。经过努力,乔治联系好了另一家客户。一个月后,这批照相机以比那个职员在报告上写的还高的价格转让了出去。乔治的努力得到老板的嘉奖。

一个人犯了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承认错误,不弥补错误。

松下幸之助说:“偶尔犯了错误无可厚非,但从处理错误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清楚一个人。”老板欣赏的是那些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以补救的职员。

成功来自于在错误中不断学习,因为只要你从错误中学得经验吸取教训,就不会再重蹈覆辙。只要你坚持并且有耐心,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弥补错误,就能吸取经验,取得成功。

接受不可避免的错误

有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认为,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失败,他才会快乐,他说:“假如你想做个原始创意人,就需要犯很多错误。”

一家电脑公司总裁也告诉员工:“我们是发明家,我们要做别人从未做的事。虽然我们将会产生许多错误。但我给你们的劝告是:‘可以犯错,但是要快点犯完错误。'”

一家尖端科技公司的某部门经理,询问副总工程师新产品的市场成功率,得到的答案是“大约50%”,这位经理忧虑地说:“太高了,最好设定在30%,否则在我们的计划内,我们会因为太保守而不敢放手去做。”

IBM的创始人汤玛斯·华生有类似的话:“成功之路就是使失败率加倍。”

现在我们可以说,错误是脱离常轨和尝试不同方法的引路标。

大自然提供了以试错法来进行改变的绝佳实例。

每一次基因繁殖时发生的错误,就会导致遗传上的突变发生。在大多数的情况中,这些突变对物种都有不利影响,使其遭到自然选择的淘汰,但是偶尔也会产生对物种有利的突变,且会遗传给下一代。

地球上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生物,就是这种试错过程的结果。

曾有位企业家作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个决定让他蒙受了一笔巨大的损失。

在这之后,他拒绝承认自己的失误,拒绝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并想去反抗它。结果,他失眠了好几夜,痛苦不堪,但问题一点儿也没解决。

更严重的是,这件事还让他想起了很多以前细小的挫败,他在灰心失望中折磨着自己。

这种自虐的情形竟然持续了一年,直到他向一位心理专家求救后,才彻底地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如果我们研究一下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或政治家的生活,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数都能接受那些不可避免的错误的事实,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过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否则,他们立刻就会被巨大的压力压垮。

“当我们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之后,”爱尔西·麦可密克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我们就能节省下精力,去创造一个更加丰富的生活。”

同时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实和创造新的生活,没有人能有这样的精力。你只能在两者中间选择其一:可以选择接受不可避免的错误和挫败,并抛下它们往前走,也可以选择抗拒它们,变得更加苦恼。如果我们面对一些不可避免的挫败,不去接受它们而是去反抗它们的话,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结果呢?答案非常简单,它会产生一连串的焦虑、矛盾、痛苦、焦躁、紧张等,那样我们只能因此整天神经兮兮、不知所终。

“对必然之事,轻快地加以接受。”在今天这个充满紧张、忧虑的世界,忙碌的人们比以往更需要这句话。所以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保持乐观的态度,是我们最应该具有的一种生活状态。在创造过程的萌芽阶段,错误是偏离正轨的警告,如果一个人一直很少失败,那就表示他没有很大的创造力。但是,犯错误并不是没有限度的,以下几条是你应该注意的:

(1)如果你犯了错,就把它当成获得新创意的垫脚石。

(2)区分“尝试犯错”和“避免犯错”的不同,后者的代价要大于前者。如果你未曾犯错,那你应该问问自己:“由于太过保守,我错失了多少机会?”

(3)加强你的“冒险”力量,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但必须常常运用,否则就会退化。你可以把至少24小时冒一次险列为生活的重点。

(4)要记住失败的两种好处:第一,如果你的尝试失败了,你将知道哪条路行不通;第二,失败给予你尝试新方法的机会。

勇于认错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一个人在前进的途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错。对一个欲达到既定目标、走向成功的人来说,正确对待自己过错的态度应当是:知过能改。

有两个年轻人,因为贫穷的缘故,一起去偷羊,结果被当场抓获。

当地人按照风俗习惯,在两个年轻人的额头上烙上了英文字母ST,即偷羊贼的缩写。

其中一个年轻人无法忍受内心的羞辱感,无法顶着这两个字母在家乡生活,便远走他乡。但他额头的字母总是引来别人好奇的发问,这使他痛苦不堪,一直生活在郁郁寡欢之中。

另一个年轻人开始时也为自己头上的字母充满了悔恨,但他再三考虑后,选择了留下,他决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洗刷这份耻辱。

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当他年老时,好奇的旅客问当地人,这两个字母是什么意思。当地人说:“可能是圣徒的缩写吧!”

如果自己错了,最好在别人察觉之前就予以承认。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反而能够获取别人的信任。用真诚换真心,天地无限宽。

人们大都有一个弱点,喜欢为自己辩护,为自己开脱,而实际上,这种文过饰非的态度常常会使一个人在成功的航道上越偏越远。知过能改需要一种坚强的纠错意识和宽广的胸怀,一般人做不到这一点,原因可能是虚荣心在作怪。一向认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不错,很少有失误发生,久而久之,自然养成了“一贯正确”的意识,一旦真的出现过错,则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出于对面子的维护,人们会找这样那样的理由开脱。或者干脆将过错掩盖起来。另外的原因是怕影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威信及信任。其实,有了过失并不可怕,怕的是不思悔改,一味坚持,这种人是很难拥有辉煌人生的。在生活的冲突中,人们往往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而指责别人。即使是自己的差错,也尽可能地找些借口来为自己辩护。不幸的是,这不但无助于解决矛盾,反而使矛盾愈演愈烈,最后可能弄得无法收拾。

在人际冲突双方,如果有一方站出来诚恳地说:“这是我的错,我来承担责任。”一场人际冲突可能就烟消云散了。可是人们为什么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呢?主要原因之一是人性的弱点作怪,害怕承认错误有失自尊,面子上过不去。其次是害怕承担责任,害怕惩罚。

然而,只要把眼光放远一点,就能看清实际情况。如果有错不承认,你留给别人的印象便是激进、自私、蛮横无理,越不认错,越被人瞧不起。这样,你虚假的自尊和面子还能保得住吗?至于承担责任和惩罚,假如是你的过失,你怎么否定也推脱不了,谁也不可能代你受过。关系闹僵了,或矛盾激化了,因此而带来的责任和惩罚可能更严重。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坦诚地承认,结果不仅人际冲突解决了,而且,会使别人更加尊敬你。因为胸怀宽广,通情达理,有信心有能力承认错误,会让你在他人的心目中,形象高大起来,这不是更有自尊,更有面子吗?所以,迅速真诚地承认错误,才是眼光远大地解决人际冲突的上策。

一次,贝姆先生在电台发表演说,谈论一本名著的作者。由于不小心,他两次把这位作者的故居康科特镇说成位于新罕布什州,而正确的是在相邻的马萨诸塞州。

由于康科特是历史名镇,贝姆先生的错误遭到不少人来信来电的指责批评。一位从小在康科特长大的女士,从居住地费城写来一封愤怒加辱骂性的信。贝姆先生几乎被激怒,他觉得,他虽然在地理上犯了一个错误,但那位女士在普通礼节上犯了更大的错误。

但是贝姆先生克制了自己准备回击的冲动,他知道相互指责和争论是毫无意义的。自己错了,就应主动迅速地承认,这才是最好的策略。于是,他不但于第二周的星期天在广播里向听众认错道歉,还特意给那位侮辱他的女士打电话,向她承认错误,并表示抱歉。

结果那位女士反而为自己写那封发泄愤怒的信感到惭愧。她说:“贝姆先生,您一定是个大好人,我很乐意和您交个朋友。”

贝姆先生化干戈为玉帛,将一个愤怒的人变成一个友善的朋友。一个人在有勇气承认自己错误的同时还会获得被认可的满足感。

所以,要征服人心和处理好人际矛盾,学会迅速真诚地承认错误很有用处。它能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为自己的人生之路拓展平坦大道。

改过才能自新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我们常因疏忽而犯一些错误。人犯了错误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拒不认账;另一种是坦率地承认。

某些拒不认账的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不为后果负责,就算要负责,也把相关的人都包括在内,谁也逃脱不了干系。这样,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保住了面子,又避免了损失。实际上,拒不认账的结果是弊大于利。首先,你铸成的大错是尽人皆知的,你的抵赖只能让人觉得你太不负责任。如果你犯的错误人证物证俱存,责任又逃避不了,你再抵赖也只是枉费心机。

如果是鸡毛蒜皮的小错,那你就更不用顽固,顽固会造成你在人们心目中更坏的印象。而且一旦拒不认错,形成习惯,是后悔莫及的。而坦率认错的人首要的是为自己树立敢作敢当的形象。承担责任,并且勇敢地面对错误,今后才能避免错误,从而及时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错误成了上进的垫脚石。

所以,人不怕犯错误,就怕犯了错误以后不认错、不改错。你坦率地承认,并想办法补救,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便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信任。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过矣。”

犯错误有时是不自觉的,这错误就不容易引起自己注意,这有待别人指出后才知道,如知而改之,就不会再犯。宋代宰相吕端从爱喝鸡舌汤到不再喝鸡舌汤就是这种例子。

吕端很喜欢喝鸡舌汤,且每天早上都要喝。本来喜欢喝什么,这是属于个人的口味爱好,不算是什么错误。可是,有一天晚上,吕端游花园,见远处墙角有个小土山,便问左右说,“谁为之?”答:“此相公所杀鸡毛耳。”吕端听了惊讶说:“吾食鸡几何?乃有此?”答:“鸡一舌耳,相公一汤用几许舌?食汤凡几时?”吕端惭愧说不出话,深感后悔,以后就不再喝鸡舌汤了。

一鸡仅一舌,喝一次鸡舌汤杀多少鸡,天天喝鸡舌汤,杀的鸡就难数清,仅鸡毛就堆成小土山之高,可见杀鸡之多。为满足个人口福,作为执全国之政的宰相而如此奢侈,何以对得起人民?如果是那些浪费人民血汗而感不到心痛的人,即使有人提醒也毫无反应,而吕端究竟是个明理的宰相,知如此浪费立即改之。

薛惟吉也能改过从善,从一个二流子变成一个有用之材。《宋史》有其本传:

薛惟吉的养父是宋太祖时的宰相薛居正,居正妻妒悍,她不生子,又不让婢妾近居正,便养惟吉,甚爱之。豪门子弟多纵欲,惟吉在相门养育下,也就沾染吃喝玩乐之风,他常与京都富贵子弟一起鬼混,因有其养母偏爱而居正不知。

宋太宗继位,宰相子皆升官,惟吉也得任右千牛卫大将军。及居正病死,太宗亲临抚慰其家人,他素知惟吉品行不好,便问:“不肖子安在,颇改行否?恐不能负荷先业,奈何?”这时,惟吉伏丧侧,听了太宗的话,既惊且愧,不敢站起来说话。但太宗对他的批评和关怀,终使他振作起来,从此尽改故态,谢绝旧交游,居丧有礼。之后,多结交贤士大夫,笃志读书,频涉猎书史,得到人们赞赏。太宗知其改过,初任澶州知府,后改任扬州。史称“惟吉既知非改过,能折节下士,轻财好施,所至有能声”。

是人,总有过错,但过错要改,才能自新,有所作为。

木屑已经碎了,何必再锯呢?

惟一可以使过去的错误有价值的方法,就是很平静地分析错误,从中吸取教训——然后再把错误忘掉。

亚伦·山德士先生永远记得他的生理卫生课老师保尔·布兰德温博士教给他的最有价值的一课。

他说:当时我只有十几岁,却经常为很多事发愁,为自己犯过的错误自怨自艾。我老是在想我做过的事,希望当初没有那么做;我老是在想我说过的活,希望当时把话说得更好。

一天早晨,我们走进科学实验室,发现保尔·布兰德温老师的桌边放着一瓶牛奶。真不知道那和他教的生理卫生课有什么关系。突然,老师一下子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中,同时说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然后,他把我们叫到水槽边上说:“好好看看,永远记住这一课。你们看,牛奶已经洒光了。无论你怎么着急,如何抱怨,也不能收回一滴了。只要先动点脑筋,先加以防范,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现在已经太迟了——我们现在惟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掉,去想一下以后如何防止这样的事发生。”

这次表演使我终生难忘。它教给我,只要有可能,就不要打翻牛奶。万一牛奶打翻时,就要把这件事彻底忘掉。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虽然是老生常谈,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纵使你读过各个时代无数伟人写的有关忧虑的书,你也不会看到比“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更有用的言语了。事实上,只要我们能读懂、读透那些古老的俗语,我们就可以过一种近乎完美的生活。

不加以利用,知识便无法转化为力量。

佛烈德·富勒·须德有一种把古老的真理用又新又吸引人的方法说出来的天分。有一次在大学毕业班讲演时,他问道:“有谁锯过木头?请举手。”大部分学生都举了手。他又问:“有谁锯过木屑?”没有一个人举手。

“当然,你们不可能锯木屑。”须德先生说:“过去的事就像木屑一样,当你开始为那些过去的事忧虑的时候,你就是在锯一些木屑。”棒球老将康尼·马克81岁时有人问他有没有为输了的比赛忧虑过。

他说:“我过去常这样。可是,我发现这样做对我完全没有好处,磨完的面粉不需要再磨,水已经把它们冲到底下去了。”辛辛监狱有这样令人吃惊的景象:囚犯们看起来都和外面的人一样快乐。典狱长说这些罪犯刚进去时都心怀怨恨,脾气很坏。可是几个月后,大部分聪明一点的人都能忘掉他们的不幸,安下心来适应他们的监狱生活。典狱长还说,有一个犯人过去在园林里工作,他在监狱围墙里种菜种花时,还能唱出歌来,因为他知道,流泪是没有用的。

当然,犯错误是我们不好。可是,有谁一生中没有犯过错呢?拿破仑在他所有重要战役中不也输过三分之一吗?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即使动用国王所有的人马,也不能挽回过去。”

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我们没有必要挽回,为打翻的牛奶忧虑是于事无补的,更不要试图去锯那些早已锯碎的木屑,因为那相当于在做无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