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潜规则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随心,而不任性

人天生就喜欢依自己的本性处世生活,而不乐意顺着外界制定的条条框框束缚身心。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事并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而且,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兴趣差异常常很大,若是单纯地随性做事,难免在无意中得罪他人,到头来遭人排挤憎恨,甚至引来祸患。因此,做人可以随心,但不能任性,要时时考虑别人,克制自己,藏锋露拙,这样才能在各种社交、事业圈子里如鱼得水。

唐朝诗人刘禹锡,学富五车,为人爽直,但有时做人不够圆通,惹来不少麻烦。当时有个风俗,举子在考试前都要将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给朝廷有名望的官员,请他们看后为自己说几句好话,以提高自己的声誉,称之为“行卷”。襄甲有位才子牛僧孺这年到京城赴试,便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来见很有名望的刘禹锡。刘禹锡很客气地招待了他。听说他来行卷,便打开他的大作,毫不客气地当面修改他的文章。不料,牛僧孺是个非常自负的人,从此便记恨于心。后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刘禹锡仕途一直不很得意,到牛僧孺成为唐朝宰相时,刘还只是个小小的地方官。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禹锡与牛僧孺相遇在官道上,两个便一起投店,喝酒畅谈。酒酣之际,牛写下一首诗,其中有“莫嫌恃酒轻言语,憎把文章逼后尘”之语,显然是对当年刘禹锡当面改其大作一事耿耿于怀。刘见诗大惊,方悟前事,赶紧和诗一首,以示悔意,牛才解前怨。

刘禹锡后来感叹道:“我当年一心一意想扶植后人,谁料适得其反,差点惹来大祸。”

好为人师是人的一种本性行为,稍不注意就会表现出来;而清高自大就是太过实心任性,算是种过分的单纯了。

三国时期,名士祢衡年少才高,目空一切。建安初年,二十出头的祢衡初到许昌。当时许昌名流云集,司空掾、陈群、司马朗、荡寇将军赵稚长等人都是当世名士。有人劝祢衡结交陈群、司马朗。祢衡说:“我怎能跟杀猪、卖酒的在一起?”劝其参拜赵稚长,他回答道:“荀某白长一副好相貌,如果吊丧,可借他的面孔用一下;赵某是酒囊饭袋,只好叫他看厨房了。”这位才子唯独与少府孔融、主簿杨修意气相投,对人说:“孔文举是我大儿,杨德祖是我小儿,其余碌碌之辈,不值一提。”由此可见他何等狂傲。

献帝初年间,孔融上书荐举祢衡,大将军曹操有召见之意。祢衡看不起曹操,抱病不往,还口出不逊之言。曹操后来给他封了个击鼓小吏的官,借以羞辱他。一天,曹操大会宾客,命祢衡穿戴鼓吏衣帽当众击鼓为乐,祢衡竟在大庭广众之下脱光衣服,赤身露体,使宾主讨了个没趣。

曹操恨祢衡入骨,但又不愿因杀他而坏了自己的名声,便把祢衡送给荆州的刘表。祢衡替刘表掌管文书,颇为卖力,但不久便因倨傲无礼而得罪众人。刘表也聪明,把他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祢衡为黄祖掌书记,起初干得也不错,后来黄祖在战船上设宴,祢衡说话无礼受到黄祖呵斥,祢衡竟顶嘴对骂。黄祖是个急性子,盛怒之下把他杀了。其时,祢衡仅26岁。

祢衡文才颇高,他自恃一点文墨才气便轻看天下。殊不知,一介文人,在世上并非有甚不得了,赏则如宝,不赏则如败履,不足左右他人也。祢衡似乎不知道这些,他孤身居于权柄高握之虎狼群中,不知自保,反而放浪形骸,无端冲撞权势人物,最后因狂纵而被人杀害。

人聪明有才是件好事,但是要善于隐藏自己的聪明才智,决不可任性而为。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适当隐藏自己的才干,过于实在地向其他人显露,那么他必然会遭受很多挫折和打击。在现实生活中,做人只有善于适当地克己圆润、藏锋露拙,才能让自己在人生这个大竞技场上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