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计就计以自保
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便自己再聪明,再谨小慎微也仍有可能落入别人设的圈套,这个时候你特别需要头脑冷静,不妨试试将计就计,将别人的陷害再反转加到陷害人身上,借力打力,会带来意外的效果。比如现实中双方竞争得你死我活,对手便欲陷害自己,不妨先假装受害,同时设计更大的陷阱引其陷入,可谓不用计而算计了对手。
孙权擒杀关羽之后,正志得意满,其主要谋士张昭求见。孙权问他有什么事,张昭严肃道:“咱们的大祸不远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孙权不解其意。
张昭道:“您杀了关羽父子,关羽是刘备结义的兄弟,曾誓同生死。现在,刘备已拥有两川之兵,更加上诸葛亮的谋略,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将领的英勇,一旦刘备知道关羽父子遇害,能善罢甘休么?一定会起倾国之兵,奋力报仇。我恐怕东吴难于抵御了!”
孙权恍然大悟,大惊失色地连连跺脚:“哎呀,我是大大失策了,可事已至此,应该怎么办?”张昭说:“您不必忧虑,我有一计,可转危为安。”接着就详细讲述此计内容:“现在,曹操拥有百万大军,虎视华夏。刘备要兴兵报仇,必定要与曹操讲和。假如两处联兵而来,我们就危险了!所以,我们可先派人把关羽的头给曹操,以明白显示我们之所以擒杀关羽是曹操的指使。这样,刘备必恨死曹操,西蜀之兵也就不会攻我们,转而攻曹操。我们则坐山观虎斗,然后从中取事,这才是上策。”
孙权同意张昭的计策,马上派使者把关羽之头盛入木匣中,送到曹操那里。
曹操因为不久前关羽水淹七军,又大挫曹仁,正坐不安席,看到关羽头颅送到眼前,顿觉解除了心中大患,十分高兴,“云长已死,我终于能睡个安稳觉啦!”
曹操话音未落,阶下一人站出来大声道:“这是东吴嫁祸于我们的奸计!”
曹操定睛看去,原来是主簿司马懿。忙问他为什么这样说。
“当年刘、关、张桃园结义时,誓同生死。现在东吴杀了关羽,怕刘备报仇,所以才把关羽首级献给您,以使刘备迁怒于您,待两败俱伤时,坐收渔翁之利!”
曹操一拍额头:“你说得有道理。我该怎么办?”
司马懿献计道:“这很好办。大王可以把关羽首级配上香木刻成的身躯,然后以大臣之礼隆重安葬。这样一来,刘备就不会恨我们,只会恨东吴而尽全力东征了。我们却可以观其胜败;刘备胜则攻东吴,东吴胜就同东吴一起灭刘备。二处只要有一处被我们消灭,余下那一处也就不会长久存在了。”曹操大喜。立刻召见东吴使臣,收下木匣,又命工匠迅速刻一香木躯体,与关羽头颅配在一起。一切具备后,曹操率领文武百官,大供牺牲,以王侯之礼隆重为关羽送葬。曹操还亲自在灵前拜祭,并追赠关羽为荆王,派专门官员长期守护关羽之墓。这种葬礼,在魏国可以说绝无仅有,以曹操的身份和地位,对关羽的尊崇礼敬,也可以说无以复加了。
刘备听说后,果然中计,发誓与东吴不共戴天。这里,刘备显然没能头脑冷静,以致中了圈套。
将计就计的关键在于能否看透第一个“计”,如果看透了,想出一个方法来对付它;如果看不透,那就无法“就计”,只能“中计”了。
将计就计如果能够圆满完成,不仅能让自己摆脱困境,而且能让对手的计划落空,甚至于让对手反过头来落入自己的圈套里面,自己趁机捞好处。
先假设自己是旁观者而非当局者,以识破别人的计。再巧妙地借力打力,让对方反而中己之计。最后,趁对方中计,自己去打扫“战场”,捞取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