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3:骇人听闻大结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神秘幻术:高人就在你身边(3)

入夜后,三娘子问赵季和有什么想要的。赵季和说:“明晨需要早点出发,你还是给我准备点早点吧。”

三娘子说:“没问题,您只管睡个好觉。”

半夜后,赵季和爬起来再次窥视。见到与上次一样的情景后,他不由轻轻一笑。

第二天早晨,三娘子把烧饼端上来。

赵季和看了看烧饼,对三娘子笑道:“早起口有点渴,可否劳烦您替我倒杯茶?”

三娘子欣然答应,转身出屋取水。

赵季和赶紧把自己所带的烧饼拿出来一个,放在盘子里,又取走一个揣于怀中。

三娘子回屋后,赵季和正在吃着自己那个烧饼,并对她说:“忘记了,我也带有烧饼,你把剩下的这些给其他客人吃吧。”

三娘子斟茶时,赵季和又说:“如不嫌弃,品尝一下我带的烧饼如何?”说着,他取出刚才从盘子里调走的那只烧饼。

三娘子笑纳,吃了两口,倒地变作了驴。赵季和便骑上她出门而去。

却说这三娘子日行百里,无处不能去。

四年后,赵季和入关去长安,在西岳庙东五六里处,于路边看到一位老人。老人拍手大笑:“板桥三娘子,怎么变得这副模样?”

随后,老人对赵季和说:“三娘子虽有过,但也让你骑了好几年了,就此放过她吧。”赵季和想了想,答应了。

那老人掰开驴的口鼻,口中有词。

不一会儿,三娘子便从驴皮中跳出来,向老人深鞠一躬,瞧也没瞧赵季和,一个人愤然离去了。

唐汴州西有板桥店,店娃三娘子者,不知何従来。寡居,年三十余,无男女,亦无亲属。有舍数间,以鬻餐为业。然而家甚富贵,多有驴畜,往来公私车乘,有不逮者,辄贱其估以济之。人皆谓之有道,故远近行旅多归之。

元和中,许州客赵季和将诣东都,过是宿焉。客有先至者六七人,皆据便榻,季和后至,最得深处一榻。榻邻比主人房壁,既而三娘子供给诸客甚厚,夜深致酒,与诸客会饮极欢。季和素不饮酒,亦与言笑。

至二更许,诸客醉倦,各就寝。三娘子归室,闭关息烛。人皆熟睡,独季和转展不寐。隔壁闻三良子悉窣,若动物之声。偶于隙中窥之,即见三娘子向覆器下,取烛挑明之,后于巾厢中,取一副耒耜,并一木牛,一木偶人,各大六七寸,置于灶前,含水噀之。二物便行走,小人则牵牛驾耒耜,遂耕床前一席地,来去数出。又于厢中,取出一裹荞麦子,受于小人种之。

须臾生,花发麦熟,令小人收割持践,可得七八升。又安置小磨子,硙成面讫,却收木人子于厢中,即取面作烧饼数枚。有顷鸡鸣,诸客欲发。三娘子先起点灯,置新作烧饼于食床上,与客点心。季和心动遽辞,开门而去,即潜于户外窥之。

乃见诸客围床,食烧饼未尽,忽一时踣地,作驴鸣,须臾皆变驴矣。三娘子尽驱入店后,而尽没其货财。季和亦不告于人,私有慕其术者。后月余日,季和自东都回,将至板桥店,预作荞麦烧饼,大小如前。既至,复寓宿焉。三娘子欢悦如初,其夕更无他客,主人供待愈厚。夜深,殷勤问所欲。

季和曰:“明晨发,请随事点心。”

三娘子曰:“此事无疑,但请稳睡。”

半夜后,季和窥见之,一依前所为。天明,三娘子具盘食,果实烧饼数枚于盘中讫。更取他物,季和乘间走下,以先有者易其一枚,彼不知觉也。季和将发,就食,谓三娘子曰:“适会某自有烧饼,请撤去主人者,留待他宾。”即取己者食之。

方饮次,三娘子送茶出来。季和曰:“请主人尝客一片烧饼。”乃拣所易者与啖之。才入口,三娘子据地作驴声,即立变为驴,甚壮健。季和即乘之发,兼尽收木人木牛子等。然不得其术,试之不成。季和乘策所变驴,周游他处,未尝阻失,日行百里。

后四年,乘入关,至华岳庙东五六里。路傍忽见一老人,拍手大笑曰:“板桥三娘子,何得作此形骸?”因捉驴谓季和曰:“彼虽有过,然遭君亦甚矣。可怜许,请従此放之。”老人乃驴口鼻边,以两手擘开,三娘子自皮中跳出,宛复旧身。向老人拜讫,走去,更不知所之。(《河东记》)

故事的最后,三娘子并没有感谢赵季和,这一点大约叫赵季和不快。不过,也可以理解,三娘子作为一大美女,却被赵季和当驴骑行了四五年,怎能不气!

不过,那些被三娘子化为驴的旅客,又有谁去怜悯呢?他们一辈子只能做驴了。

故事中,三娘子那个装满农具的小箱子令人好奇。在晚唐皇甫氏所著《原化记》中,也有一个类似的记载:

唐宪宗元和年间的一个深夜,一位老者来到嵩山少林寺,自称求宿。

按规矩,已闭的寺门难以再开,于是值班的僧人就从门缝中告诉老人:“您可住在寺外厢房的空室,只是那里条件简陋,并无床席。”

老人听后,还是欣然前往。

至二更,有僧人见寺外甚是明亮,于是大怪,开门观望,见光亮发自老人所住的那间屋子。

僧人怀着好奇之心悄悄走过去,往屋里窥视:

只见原来空空如也的屋子,此时竟然锦褥翠帐,华丽异常。又见桌子上尽是丰盛的菜肴和醇香的美酒,老人吃得正香。

老人孤身一人,并无仆从跟随。这些饭菜与锦褥翠帐是哪来的?要知道,这屋子原来是空的!

僧人虽然大为惊奇,但毕竟是修行之人,知道老人不同寻常,没敢贸然进去询问,只是一直悄悄地窥视。

五更后,老人吃饱喝足。

老人从怀里取出一只拳头大小的葫芦,随后将床、桌椅以及锦褥翠帐等物悉数装进葫芦……

街头谍影

在唐朝,鱼龙百戏兴盛,从皇宫到街头,活跃着很多技艺高超的杂技卖艺者。

唐德宗贞元年间,长安街头有一个叫作解如海的人,以卖艺为生。此人残疾,无手脚,但善击球、玩色子,又善舞剑。更令人惊叹的是,他虽然没手没脚,但却娶了两个老婆,还生了好几个儿子!

所以,你要是认为街头上的卖艺者、乞讨者的身份都很低下、很单纯,就大错特错了。

晚唐五代时,浚都这座城市中,有一妇人乞讨于市,自称来自邺南。

这不是个一般的妇人,而是个美女,从相貌到姿仪乃至气质,都很吸引人的眼球。但她是个残疾人,没双腿,下身像被截过一样整齐。她被父亲载于独轮车上,一路乞讨,每天吸引上千人围观。

该妇人的踪迹无处不在:从平民所住的小巷,到官员的府邸,都可以看到她的背影。很多人施舍钱财,因为他们感到,这样美丽的女子竟患残疾,老天实在不公。

有妇人,仪状端严,衣服铅粉,不下美人,而无腿足,繇带以下,像截而齐,余皆具备。其父载之于独车,自邺南游浚都,乞丐于市,日聚千人。至于深坊曲巷,华屋朱门,无所不至。时人嗟异,皆掷而施之。(《玉堂闲话》)

但后来的结局就出乎人们的意料了。

京城破获了一起契丹间谍案,经审查,慢慢揪出幕后间谍首领:正是那乞讨的无腿美女!

该妇人搜集到的情报甚多,显然是利用了自己的身份,把几乎所有人都骗过了。

类似的故事,还有唐时著名的胡媚儿一案。不同的是,主人公使用了幻术。

贞元中,扬州坊市间,忽有一妓术丐乞者,不知所从来,自称姓胡,名媚儿,所为颇甚怪异。旬日之后,观者稍稍云集,其所丐求,日获千万。一旦怀中出一琉璃瓶子,可受半升,表里烘明,如不隔物,遂置于席上,初谓观者曰:“有人施与满此瓶子,则足矣。”瓶口刚如苇管大,有人与之百钱,投之琤然有声,则见瓶间大如粟粒,众皆异之。复有人与之千钱,投之如前,又有与万钱者,亦如之。俄有好事人,与之十万二十万,皆如之。或有以马驴入之瓶中,见人马皆如蝇大,动行如故。须臾,有度支两税纲,自扬子院部轻货数十车至,驻观之,以其一时入,或终不能致将他物往,且谓官物不足疑者,乃谓媚儿曰:“尔能令诸车皆入此中乎?”媚儿曰:“许之则可。”纲曰:“且试之。”媚儿乃微侧瓶口,大喝,诸车辂辂相继,悉入瓶,瓶中历历如行蚁然。有顷,渐不见。媚儿即跳身入瓶中,纲乃大惊,遽取扑破,求之一无所有,从此失媚儿所在。后月余日,有人于清河北逢媚儿,部领车乘,趋东平而去。是时李师道为东平帅也。(《河东记》)

故事主人公胡媚儿,活动在唐德宗贞元年间的扬州,没人知道她是从哪来的。胡媚儿在市场上乞讨,每天能获得成千上万的钱财。

为什么呢?

她有一个奇怪的琉璃瓶子,其大小顶多也就能盛半升水,且是透明的。胡媚儿对观看的人说:“假若有人施舍我铜钱,把这瓶子盛满了,我也就满足了。”

闻者都认为很奇怪,因为瓶子很小,盛满实在容易。有人往里投了一百钱,掷之有声,落入瓶中,则变得微小。人们大惊。随后又有人投了一千钱、一万钱、二十万钱,瓶子依旧不满。

有好事者,驱赶驴马等入瓶。入瓶后,驴马皆如苍蝇大小,在里面奔行自如。

此时,一位负责江淮地区财税的官员押解着几十车财物路过这里,见到观者如云,于是走进来,得知情况后,笑道:“真的是这样吗?你能把我这几十车东西都装进去吗?”

胡媚儿说:“如果您叫我装,那没什么不行的。”

官员说:“可以。”

胡媚儿微侧瓶口,大喝一声:“进!”

那几十辆马车一一被装入瓶中,到了里面,行进如蚁,走着走着,就渐渐不见了。

官员失色,此时胡媚儿纵身一跃,也跳入瓶中。

官员大叫一声:“不好!”叫人抓起瓶子,将之捣破,但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