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概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GN)根据我国儿科肾病研究协作组的建议,将病程超过一年,伴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和(或)持续性高血压、预后较差的肾小球肾炎称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本病为缓慢进展的过程,最终常发展为不可逆的终末期肾衰。临床特点是病程长,发展慢,症状可轻可重,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绝大多数是由多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直接迁延发展而来。包括原发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如膜增生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病、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等)、非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如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此外小儿时期的一些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过敏性紫癜肾炎等)、遗传性肾小球疾病也可呈慢性肾炎的临床过程。
【临床表现】
慢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起病方式和临床表现多样。多数起病隐匿、缓慢,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病变迁延、反复,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1)水肿: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轻者仅见颜面部、眼睑及组织松弛部位(如会阴部),重者遍及全身,甚至出现多发性浆膜腔积液。
(2)高血压:见于部分患儿,血压升高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以舒张压升高为其特点。
(3)贫血:为轻、中度正色素性贫血。
(4)非特异性表现:苍白、乏力、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发育迟缓。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标准
(1)有蛋白尿、水肿,间或有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
(2)病程持续达1年以上。
(3)除外继发性和遗传性肾炎。
2.儿童应特别注意区别以下几点
(1)有无遗传性肾炎、先天性肾发育的异常或畸形。
(2)与慢性肾盂肾炎相区别。
(3)慢性肾炎病程中的急性发作应与急性肾炎相区别。
【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
(1)尿检异常:伴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尿沉渣镜检为肾小球性血尿,可见管型。
(2)B超检查:早期肾脏大小正常,晚期可出现双侧对称性缩小,肾皮质变薄。
(3)肾脏病理:肾活检可表现为各种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疾病,病理检查对于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价值。病变后期均可转化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原则】
慢性肾炎早期应针对其病理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抑制免疫介导炎症,抑制细胞增生,减轻肾脏硬化,并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以及防治并发症为主要目的。
(1)一般治疗:无需过分限制饮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反复感染。有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者应休息,给予低盐饮食。血清尿素氮升高者予以低蛋白饮食,慎用肾毒性抗生素及磺胺类药。
(2)对症治疗:利尿消肿,控制高血压,纠正电解质紊乱。
(3)减少尿蛋白并延缓肾功能减退:尿蛋白与肾脏功能减退密切相关,ACEI与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除降压作用外,还具有降低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作用。
(4)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由于慢性肾炎是包括多种疾病在内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病理类型及其程度、临床表现和肾功能等差异较大,故是否应用因根据其病因及病理类型确定。
(5)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降脂药、中药也可以使用。
【预后】
慢性肾炎病情迁延,临床表现时重时轻,病理改变缓慢进展,最终将发展至慢性肾衰竭,病变进展速度主要取决于其病理类型。
【主要护理问题】
(1)活动无耐力:与水钠潴留、食欲差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饮食限制有关。
(3)有慢性肾衰的可能:与肾功能减退有关。
(4)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预后不良有关。
【护理目标】
(1)自主活动恢复。
(2)营养状态良好。
(3)肾功能无继续损害。
(4)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自我管理能力提高。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1)由于此病病程长,肾功能逐渐恶化,预后不良,应多安慰、鼓励患儿,以增强治疗的信心,对需行肾穿刺活检者,还应做好术前、术后护理。
(2)鼓励患儿表达心理想法,有针对性地予以开导,消除患儿及家长紧张、恐惧心理,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
2.一般护理
(1)急性发作期及水肿严重时需绝对卧床休息,以增加肾血流量和尿量,减少尿蛋白。
(2)恢复期可适当活动,保证充分的休息,切忌剧烈运动。
3.病情观察
(1)患儿水肿一般不重,但少数可出现肾病综合征的表现,注意观察尿量变化、水肿程度有无加重,是否出现胸、腹腔积液等,定期测腹围。
(2)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心率的变化。
(3)监测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及电解质变化,观察有无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纳差、尿量异常等肾功衰的表现。
4.饮食护理
详见第四章。
5.用药护理
(1)长期服用降压药者,定时、定量服用,不能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停药,以免致血压不稳定。
(2)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应观察有无出血、感染和白细胞减少等症状。
(3)若有明显高血压应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注意有无头痛、嗜睡、心慌、乏力等不适,防止发生低钠、低钾血症及血容量减少等不良反应。
6.健康指导
(1)教会家长自我监测的方法,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受凉和劳累,预防感染。
(2)保持口腔清洁,常漱口,去除口腔氨味,预防口腔感染。
(3)加强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洗,减少尿素对皮肤的刺激,防止皮肤长时间受压及水肿处皮肤受损。
(4)禁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以保护肾功能。
【知识拓展】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因不清,但免疫学发病机制是主要致病因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肾脏损伤可能是肾小球疾病的始发因素,炎症介质进一步加重或持续作用于肾脏,使肾小球炎症或纤维化,并出现临床症状。因此免疫干预治疗是改善肾小球疾病预后的重要手段。目前还无一种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药物,多数的研究还是在原有疗法的基础上完善。作用于细胞因子及补体系统药物的研究,可能是治疗肾小球疾病新的途径。慢性肾小球肾炎大多预后不良,慢性肾病的三级预防的概念,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积极做好护理工作及健康指导工作,使患儿与家长能积极配合治疗。对不能治愈患儿,使其掌握导致疾病加重的危险因素,配合控制和减慢肾脏损害,以减少和降低尿毒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