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视心理素质提升(1)
在我国当今社会中,人们对“素质”这一词语的使用非常广泛。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非教育工作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知道“素质”,也都从不同的角度使用过这一概念,而且在思想认识上都重视素质的培养和提升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规划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这一规划,既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工作的要求,也为大学生提出了发展的任务——提升素质。心理素质作为人的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成为大学生发展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个有志于提升自己心理素质的大学生,有必要了解关于心理素质的如下几个问题。
一、心理素质的内涵和结构
(一)素质的含义
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角度使用素质这个概念时,对这个概念作出了不同的界定。《辞海》里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界定素质的:“素质,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的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心理学中使用的素质一般是指人的遗传素质:“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性,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在教育学中使用素质这个概念时,素质不仅指先天禀赋,还包括后天形成的品质和素养。如顾明远所编的《教育大辞典》,对素质是这样表述的:“①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机能特点;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禀赋。对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②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教育、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③指易患某种心理异常疾病的遗传因素。”目前,在我国教育学界,人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大多采用《教育大辞典》中素质含义的第二种含义。我们常说的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其内涵类似于这种含义。
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学生的素质,可以对学生的素质作出如下的规定:学生的素质是指以学生个体的先天禀赋为前提,以后天的环境、教育为条件,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个体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二)素质的结构
人的素质或者说学生的素质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呢?对此问题,学界和教育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我们可从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角度来分析学生所要形成的素质及其结构。教育的目标,通过学生的内化作用,可以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发展目标。因而从这一角度来考察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是可行的。
教育活动的首要功能是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的社会化,即通过双方活动,教育者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社会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这是第一个层次的教育目标,也是最基础的教育目标。每个个体(指人类的个体)自出生之后,只是一个“生物人”,只有经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才逐渐成为“社会人”,成为有别于动物的万物之灵。从培养“社会人”的这种教育目标来考察,受教育者必须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逐步形成“社会人”特有的社会素质。这种素质可分成为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一般简称为身心素质。人类不同于动物,就是因为人类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把学生由“社会人”培养成具有文化修养和精神世界的“文化人”,这是第二个层次的教育目标。第一个层次教育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来实现。第二层次的教育目标,一般要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才能来实现。这里所说的“文化”是精神层面的文化。“文化人”的文化生活一般要比普通人的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其精神世界要比一般社会成员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和广阔。从培养“文化人”的教育目标来分析,把学生所要形成的文化素质分为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主要根据如下:“第一,学生所要继承和掌握的人类的产品形态的文化,其主要内容就是科学知识、道德规范和艺术作品与审美经验。第二,求真、向善和爱美是人的天性,真善美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尤其是文化活动永恒的价值追求。科学知识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探索真理、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智慧结晶;道德规范是人类在了解社会、追求善良、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总结的准则和观念;艺术作品和审美经验是人类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和追求美的过程中取得的文化成果。”作为一个“文化人”,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热爱科学,坚持真理,掌握比较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其次,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心地善良,品质高尚,一言一行都能遵循社会的道德准则;再次,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培养“创新人”是第三个层次的教育目标,也是最高层次的教育目标。在知识增长速度较慢、知识更新周期较长的工业经济时代,培养“文化人”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但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加快的知识经济时代(或称后工业经济时代),应该把培养“创新人”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从培养“创新人”这种教育目标的角度来考察,在教师的培养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应该逐步形成“创新人”所特有的创新素质,成为勇于开拓、善于创造、敢于创新的创新主体。创新素质不是人的某种身体素质和某种心理素质,也不是单纯的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它是以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基础,融合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而形成的一种高级的综合性素质,它是“创新人”的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
(三)心理的含义
要了解清楚心理素质的内涵,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人的心理。心理是心理现象的简称。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心理学把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又分为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过程(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意志过程(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个性心理又分为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和个性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过程表现的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动态特征,个性心理则表现心理现象的静态特征。个性心理中的个性倾向性是一种内在的决定着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选择什么、舍弃什么、追求什么、拒绝什么等等,都取决于人的个性倾向性。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虽然心理学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范畴,但在具体人身上,不论哪种心理现象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人的心理具有高度的整体性。之所以如此划分,是出于研究和描述的需要。
(四)心理素质的内涵
心理素质是人们常用的一个术语,但是目前各种工具书都没有对它作出一个明确的界定。有些人将心理素质视为个体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挫折的品质。在心理学界,一些学者对心理素质作出了不同的界定。有人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也有人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其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的过程而形成的综合心理能力和质量。如果我们界定:素质是指以个体的先天禀赋为前提,以后天的环境、教育为条件,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体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那么,心理素质则可界定为:个体的心理过程、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
(五)心理素质的结构
个体心理素质首先可以分成具有操作功能的心理能力因素和驱动功能的心理动力因素;根据心理活动作用的效果来分析个体心理素质的结构,个体的心理素质又可以分为适应性因素和创造性因素,适应性因素能够使个体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创造性因素能够使个体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创造性因素能够使个体运用自己的心理活动来开展创造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人类特有的创新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