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陈姓除了源于国名,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成的。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改为单姓陈。
一、陈姓迁变
经过数千年的繁衍生息,陈姓人已遍及中华大地,形成了以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等地为中心的陈氏家族。陈姓由发源地向南迁移,始于西晋太尉陈伯,他举家南迁到今江苏丹阳县。后来,他的孙子陈世达做了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令,于是陈姓人又迁居到了浙江。陈霸先建立南朝陈,使陈氏家族显赫一时,遍布长江和粤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唐高宗时候,陈姓人进入福建和广东等地。五代十国以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又有大批陈姓人南迁,甚至向海外发展,从而进一步壮大了江南陈姓人的队伍。今日,陈姓已成为中国大陆第五大姓,台湾第一大姓。
二、郡望堂号
陈姓郡望主要有颍川郡、汝南郡、下邳郡、广陵郡、东海郡、河南郡等,其中以颍川郡、汝南郡、下邳郡、广陵郡、东海郡最为名望,成为五大郡望。
颍川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县)。此支陈氏,其开基始祖为齐王建三子陈轸。
广陵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此支陈氏,汉武帝之子广陵王刘胥之后改姓陈氏。
汝南郡:汉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
陈氏堂号,有以郡名命堂号的,如“颍川”、“汝南”等。也有取其德泽传家或者勉励后世从武的,如“德聚”、“渑武”等。
三、陈姓辉煌耀乾坤
纵览古今,陈姓人在其家族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春秋时有孔子弟子之一陈元。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先河。汉朝初年的陈平曾辅佐刘邦,汉末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学家陈琳。西汉后期的陈汤曾多次出击匈奴。王莽统治时期的陈遵,权重一时,被封为嘉威侯。三国时有陈登,曾与父合谋离间吕布与袁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最受欢迎的史书之一。南北朝时期则有名将陈庆之、陈伯之等,而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陈姓人就是南朝陈的建立者陈霸先了。
写有“张楚”二字的帛
唐宋时期,陈姓人也是名家荟萃、人才辈出。在政治上,唐朝时期有宰相陈叔达、陈希烈、陈夷行;宋代有与宦官斗争的陈禾、刚正不阿的陈俊卿。在文学、诗歌上,唐代有陈子昂、陈鸿、陈陶;宋代有陈彭年、陈师道、陈与义。此外,还有思想家、文学家陈亮,画家陈居中。唐宋时期还涌现出一批农民起义领袖,如唐末农民起义军的女首领陈硕真,南宋时期的陈颙、陈峒、陈三枪等。除此以外,唐宋时期的陈姓名人还有本姓陈的唐代高僧玄奘、名将陈玄礼等。元有红巾军将领陈友谅;明有散曲家陈铎,爱国诗人陈子龙,文学家陈继儒,旅行家陈诚、陈忱;清代有旅行家陈恭尹、陈文述、陈维崧、陈沆、陈端生、陈澧,思想家陈建、陈献章、陈确,画家陈洪绶等。出将入相的则有明末抗清名将陈子龙,清乾隆年间的东阁大学士陈宏谋,鸦片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陈化成。领导农民起义的则有清末天地会的首领陈开,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青年将领陈玉成、陈得才。清代还有经学家陈奂、陈立、陈乔枞,文学家陈澧。还有近代史学家陈寅恪、陈垣,著名学者陈望道,数学家陈景润,文学家陈衍,著名诗人陈三立、陈去病,画家陈衡恪,戏曲音乐家陈彦衡,剧作家陈墨香,电影艺术家陈波儿。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华侨人物,如造福桑梓的陈宜禧、爱国实业家陈嘉庚等。
四、陈姓名人
1.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秦二世即位后,变本加厉,赋役繁重,苛政暴行,使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公元前209年7月,秦二世大举征兵,被任命为屯长的陈胜、吴广和其他900名壮丁一起被征发去戍守渔阳(今天津蓟县)。当队伍走到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时,由于连日大雨,道路被雨水冲毁,被迫停下来,无法按期赶到渔阳。按照秦朝的法令,延误日期就是违反军令,是要斩首的。
秦末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旧址
陈胜等人不甘心就此被杀,他和吴广商议,决定带头起兵反秦。
但是,当时秦国极其强盛,战争经验丰富,再加上摄人心魄的严刑酷法,号召老百姓反秦谈何容易。
陈胜、吴广决定利用人们的迷信思想,先在一块丹纱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大字,然后悄悄把它塞到渔民捕获的鱼肚子里,戍卒们烹调时,发现帛书,非常惊异。
吴广又在晚上溜到驻地附近的丛林中,在祠堂里点起闪烁不定的篝火,假装狐狸鸣叫,声音听起来像是在说:“大楚兴,陈胜王。”戍卒们更是惊奇万分,觉得陈胜一定是个非同寻常的人物,对他非常敬畏。
吴广趁两个将尉醉酒之时,故意说自己要逃跑,将尉大怒,鞭打吴广,还拔剑要杀掉他。吴广平时慷慨仗义,在戍卒中很有威信。戍卒们见将尉责罚吴广,群情激愤。
陈胜、吴广见时机已到,奋起夺了将尉的剑,杀死了两个将尉。陈胜趁机号召大家起义反秦,他对戍卒们说:“我们已误行程,到了渔阳免不了要被处死,就算侥幸不死,十之八九要戍边战死。男子汉大丈夫,死也要千古留名。”“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的一番话,震撼了900戍卒,他们振臂表示愿意听从陈胜的命令,起兵反秦。
陈胜、吴广提出“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起义得到了人民的热烈响应,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并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被推为王。
张楚政权建立之后,陈胜和其他义军兵分几路,四出攻秦。他派召平、葛婴向吴楚故地进兵,武臣、周市北攻赵、魏,派将军周文率义军绕过荥阳,出其不意地攻占了函谷关,严重威胁着秦国都城咸阳。陈胜还派将军宋留取道武关,进攻咸阳。
周文军队攻克戏,咸阳的形势十万火急。秦二世无奈采纳了章邯的建议,将在骊山修筑陵墓的刑徒编成军队,由章邯率领,进攻周文。而武臣、张耳等人对陈胜让他们发兵策应周文的命令置之不理,周文孤立无援,兵败自杀。章邯大败周文后,立即进攻吴广。吴广军中发生内讧,将军田臧伪造陈胜的命令杀死了吴广。接着秦军又逼近张楚政权的中心陈,义军将领蔡赐、张贺先后战死,陈胜只得率领义军向东南撤退。公元前209年12月,陈胜退到下城父时,被叛变的车夫庄贾杀害。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张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它的建立大大鼓舞了苦于秦朝压迫的人民,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基础。陈胜称王虽然只有短短6个月就失败了,但是他首倡的反秦起义却如火如荼地蔓延开来。陈胜倡义天下、反抗暴政的英雄气概,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爱戴。
2.《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自幼师从著名学者谯周,成年后在蜀汉任卫将军的属官主簿,后来成为皇帝身边管理奏章的重要官员。蜀汉后期,他被刘禅降为无级别的文书小吏——书佐。西晋建立以后,晋武帝又举他为孝廉,让他负责编修国史。他所著《三国志》被视为史学名著“四史”之一。
传说陈寿将要编纂《三国志》的时候,一天偶然遇到一位姓丁的梁州刺史,此人是丁仪、丁兄弟的后人。陈寿非常傲慢地对他说:“如果你给我一千斛米,那么我就给你的父辈们写一个非常好的传记。”那位刺史对他未加理睬,于是陈寿竟真的没有给丁氏兄弟立传。因此,当时的人们都以此事鄙薄其为人。不过陈寿所著《三国志》,文笔简洁,记事翔实,是研究三国鼎立时期的重要史料,也成为后世《三国演义》的蓝本。
饮酒读《离骚》图 明 陈洪绶
《离骚》历来为忧愤之士所爱,图为一位士人坐于兽皮褥上正饮酒读《离骚》,一副激愤而又无可奈何之状,大有击碎唾壶一展悲吟之意。
3.醉眼丹青陈洪绶
陈洪绶,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老迟、悔迟、悔僧等,浙江诸暨枫桥人,明末著名画家。
陈洪绶幼年即喜爱画画,传说他五岁时,母亲叫他到舅舅家借竹筛,他见舅舅家新粉刷的墙案,忍不住登案画起了关羽像。画中关羽一手捋须,一手执《春秋》,长八九尺,神采奕奕,吓得舅舅直叩头。陈洪绶10岁时,拜著名画家孙枤伙、蓝瑛为师。据周亮工《读画录》上说,陈洪绶少年时曾把杭州府学李公麟所书的七十二贤石刻拿回家来反复进行临摹,并拿摹本向蓝瑛征求意见。蓝瑛说很像了,他很高兴;再进行临摹后又问,蓝瑛说,不像了,他反而更高兴了。由此可见,陈洪绶自幼就领悟出摹古不能拟古,而要从学习前人成就中创造自己的风格来。
陈洪绶的习画兴趣主要集中在人物画。14岁那年,他的作品只要一上集市,就有人出钱购买。15岁时他就应邀为人作寿图、寿文。他的代表作有《水浒叶子》、《博古叶子》、《九歌》、《西厢记》等绣像插图,均被名工木刻,被当代国际学者推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宝纶堂集》、《避乱草》等。
陈洪绶虽然是明末杰出的画家,但一生境遇坎坷。他年轻时曾数次赴京应试而不中,不得已卖画积钱进入国子监,后看透了朝政上的黑暗、腐败,就拂袖而去。清朝政权建立后,有位王姓朋友劝陈洪绶去应试,他在诗中写道:“二王莫劝我为官……一双醉眼看青山。”他对明王朝既留恋又绝望,终于落发为僧,死时55岁。
4.西天取真经——玄奘
玄奘俗家姓陈,从小聪明颖悟,对佛学非常感兴趣。父亲去世后,经常跟着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的哥哥去听高僧说法,逐渐有了出家的念头。玄奘13岁时,在净土寺剃度为僧,开始学习佛法。18岁时,玄奘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到了成都。5年后,东出剑门、三峡,开始到各地访求良师益友。10年后,玄奘已经精通许多佛教典籍。
627年,玄奘为了彻底解决对佛教教义的疑问,在没有拿到通关令的情况下,孤身一人踏上了西去印度求取佛法和真经的万里征程。
玄奘西行,先后经过凉州、瓜州、玉门关、伊吾、高昌、焉耆、屈支、素叶、铁门关、吐火罗国,一路上,风餐露宿,翻山越岭,穿越戈壁滩、大沙漠,最后终于到达了印度北部边境。
玄奘像
玄奘译《功德经》内页
当时的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玄奘先到印度北部的佛教圣地犍陀罗国,又长途跋涉来到迦湿弥罗国。玄奘在王城的阇耶因陀罗寺住了两年,向一位年近古稀的高僧学习经典、声明学(语言文字学)和因明学(逻辑学),并遍读寺中的佛经。离开迦湿弥罗国后,玄奘途经曲女城,最后到达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学术文化的中心——那烂陀寺。在这里,玄奘拜寺院德高望重的主持戒贤法师为师,潜心研究佛法,学习《瑜伽论》。遍读所有的经论后,玄奘辞别戒贤法师到各地去游学。640年,玄奘回到那烂陀寺,戒贤法师让他主持全寺的讲席,玄奘博学多才的名声盛传于印度各地,玄奘的名字在印度几乎家喻户晓。
641年,玄奘踏上归途。645年,终于回到了阔别10多年的长安,并在弘福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教翻译事业。玄奘不仅精通佛教教义,而且通晓梵文。他遵循“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原则,用了19年时间,主持翻译了佛教经论74部,1300多万字,是中国翻译史上翻译佛教典籍最多的一个人,开启了中国翻译史的新时代。玄奘翻译的佛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还为印度保存了许多珍贵资料,并应印度迦摩缕波国王之请,将中国古代的哲学巨著《老子》译成梵文,传到印度。玄奘的译著成为中印两大民族的共同遗产。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亲身游历过的110个国家和他听说的28个国家的山川形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宗教物产等,是研究中亚、南亚等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书中奇异惊险的故事成为作家们创作的素材,他们据此创作出许多文学作品,如《唐三藏西天取经》、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等。近代的考古学者还曾经依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发掘出王舍城、那烂陀寺等遗迹。
玄奘毕生致力于佛教教义的研究和佛经翻译事业,为中国以及世界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法相宗就是在他的影响下出现的,而日韩等国的法相宗也深受他的影响。
664年,玄奘圆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