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郑姓源于姬姓,其血缘的始祖可追溯至后稷。后稷是传说中的农业神,其母有邰氏是炎帝的后裔、帝喾的元妃。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喾高辛者,是黄帝的曾孙。由此可见,炎黄二帝的血缘汇合成了郑姓。后稷下传二十五代是姬友,姬友生活在周宣王时,是郑国的始祖,即郑桓公。
战国时,郑国被韩国兼并,公子鲁率众出逃。人们在陈宋之间(今河南淮阳、商丘一带)拥公子鲁为首领,为纪念故国,他们相继改姓为郑。
一、郡望堂号
郑姓的郡望主要有荥阳郡、洛阳郡、高密郡等。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东北)。
洛阳郡:战国时置县,南北朝时置郡,治所在洛阳(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汉水北岸)。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
郑姓的堂号有“荥阳”、“博经”、“安远”等。
二、荥阳郑姓遍天下
韩灭郑后,在践土建城,此城址在荥泽的西北岸上,故名荥阳。因为荥阳是郑氏发祥、发迹之地,后来郑氏望族又多出自荥阳,所以自古就有“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
郑氏播迁呈纵横穿插状,迂回发展,郑氏子孙的足迹遍布了华夏大地。唐代是荥阳郑氏的辉煌时期,出了六状元、八驸马、十一宰相,史称“上殿半朝郑,下殿满床笏”。
郑姓早在先秦时就出了一位名为郑国的水利专家,此后便名贤相继,累世不绝。郑国,战国人,他为秦国开水渠,灌溉良田四万多顷,使关中变成沃野千里,历史上称其渠为“郑国渠”。
西汉有大臣郑吉。东汉有经学家郑众,传承其父郑兴《左传》之学,兼通《易》、《诗》,后世称郑众为“先郑”。其同时代人“后郑”郑玄,在古文经学的基础上,吸收今文经学,集汉代经学之大成,人称“郑学”。北魏有著名书法家郑道昭。唐朝有以《鹧鸪诗》得名的诗人郑谷和“诗、书、画”三绝的画家郑虔,此外还有大长和国国君郑买嗣,九位宰相郑、郑珣瑜、郑、郑覃等。南宋史学家郑樵,学识渊博,广涉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草木、虫鱼之学。元朝戏曲家郑光祖、郑廷玉,所作杂剧数十种,为后人所传诵。明朝有航海家郑和,他曾七次出使西洋,远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中国与西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像
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对台湾历时38年的殖民统治,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从而名垂青史。清朝书画家、文学家郑燮,号板桥,擅长画兰竹,工于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非古非今,非隶非楷,号“六分半书”,亦能诗文,为“扬州八怪”之一。
当代有林学家郑万钧、作家兼史学家郑振铎、电影导演郑君里等。
三、郑姓名人
1.汉代经学家郑玄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
郑玄少年时做乡下掌管诉讼和收赋税的小吏,每逢休假回家,总要到学校读书,不乐于做小吏。为此,他的父亲十分恼怒。于是,他到京城入太学,学今文《易》和公羊学,后来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左传》等典籍,最后才师从马融学习古文经。马融秉性骄威,只是派遣他的得意门生来辅导郑玄。郑玄在他的门下,三年也没见到过他,但郑玄日夜攻读,从不懈怠。一天,马融听说郑玄精通算学,便在楼上召见了他。郑玄趁此机会向马融询问许多疑难之处,问完便告别马融回到山东故里。马融很有感触地向学生说道:“郑生现在离我而去,我的学说便会向东传播了。”
郑玄学成归故里后,聚徒讲学,跟随他学习的学生有成百上千人。由于党锢之祸发生,郑玄跟同郡的孙嵩等40多人遭禁锢。于是,他埋头研习经学,潜心著述,遍采今文经学,融合古文经学,成为一代巨儒。
郑玄在整理古代文献上贡献很大,今天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毛诗》、“三礼”注就采用了郑注。他还撰有《文艺论》、《驳五经异义》等。
2.明代航海家郑和
郑和本姓马,祖先是西域人,后来迁居昆明。明朝初年,郑和入宫做了内监,成为燕王朱棣的侍童。后因在“靖难之役”中立功,明成祖朱棣赐他姓郑,并做了太监总管。
明成祖即位后,中国成为当时生产最发达、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之一。为了树立和扩大明朝在海外的威望和影响,恢复和发展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和贸易往来,明成祖决定派郑和率领船队远赴西洋。
1405年,郑和率领船队,带着大量的丝绸、瓷器、粮食等物资,开始了第一次远航。这次远航的起点是江苏太仓刘家港,终点是印度半岛西南的大商港的古里(今卡利卡特)。他受到了两地国王的欢迎,宣读了明朝皇帝的国书,向两位国王赠送了礼物,并分别在两国立碑纪念与两国友好关系的建立。郑和还在满剌加(今马六甲)建立了仓库,存放货物,作为远航途中的一个中转站。
1407年,郑和船队再次从刘家港起航,开始了第二次下西洋。船队经过占城,到达爪哇国。当时,爪哇国西王和东王之间发生战争,郑和船队的人员上岸进行贸易时,被西王的士兵杀死了170多人,郑和立即登陆,保护船队成员和当地华侨。西王自知理亏,派使臣随郑和到明朝谢罪。此后,爪哇一直和中国保持着友好往来。
1409年秋,明成祖又派郑和三下西洋。郑和船队首先到达占城,占城王出城迎接,并在王宫里举行盛大的宴会。占城人民非常喜欢中国的瓷器和丝绫等物,郑和也从他们那里购买象牙、犀牛角等特产。离开占城后,郑和再次到达锡兰。虽然在锡兰遇到了一些麻烦,但是经过郑和的努力,中锡两国重归于好。1411年,郑和第三次远洋归来,19个国家的使节随同他一起到中国来访问,明朝的对外关系达到了一个高潮。
1413年,明成祖又派郑和第四次远航,横渡印度洋,前往非洲。郑和先到达占城,又访问了东南亚诸国,并到了苏门答腊。在苏门答腊,郑和帮助苏门答腊国王稳定了局势,自己的仓库也得到了保障。
1426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经红海岸边的阿丹国,又一直向南航行,到达了非洲东部海岸。郑和的船队经过东非红海沿岸的剌撒,绕过非洲东北角,继续南行,到了木骨都索(今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
郑和到达麻林(今肯尼亚)之后,由于那里全是热带雨林,渺无人烟,最终还是放弃前行,从麻林起航回国。郑和回来时,有16个国家的使臣随他到中国访问。1421年,明成祖又派郑和带着国书和大量的礼物,率领船队护送这些使臣回去。于是,郑和的船队再次来到非洲东海岸各国。
明成祖病逝后,即位的仁宗下令停止下西洋,明朝对西洋各国的政治影响也随之减弱,海外贸易开始衰落。1431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明宣宗派已经60岁的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第七次下西洋,郑和几乎走遍了南海、北印度洋沿岸各国和非洲东岸的国家。1433年,郑和船队在满剌加装载货物,返航回国。7月初,船队返回南京。
1433年,郑和在归途中客死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
3.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父亲郑芝龙早年浪迹四海,亦商亦盗,最后不但成为闽南首富,还当上福建总兵。当他旅居日本平户时,与当地女子田川氏结婚,生下郑成功。7岁时,郑成功从日本返回中国,开始接受儒家教育。21岁时,郑成功从家乡来到南京,进入国子监太学,拜名儒钱谦益为师。
清军入关以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被郑芝龙等拥立为帝,建号隆武。郑成功这时也由南京返回福建,向隆武帝献抗清之策,深得赞赏。隆武帝对郑成功的忠勇十分嘉许,赐他与国同姓,易名“成功”,封忠孝伯,任御营中军都督,从此南明官方称为“朱成功”,又称为“国姓爷”。福州政权存在仅短短一年多时间,1646年9月隆武帝为清军俘虏,最后在福州绝食而死。郑氏家族欲降欲战,进退两难。战则家族财产千万,将毁于一旦,降则可保全性命财产,而且郑芝龙已经私下得到清顺治皇帝封王许愿的劝降书,因此主降的意愿占了上风。但是,作为郑家长子的郑成功由于对明朝忠贞不贰,始终坚决反对投降,家族中存在着巨大矛盾。郑成功见无法阻止郑芝龙投降的意愿,自己领了一小部分兵马,到金门另起炉灶去了。
郑成功军队用过的大刀
荷兰殖民者投降图
郑成功在东南沿海一带反复同清军交战,并利用控制台湾海峡制海权的优势,发展海上贸易,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鼎盛时期拥有水陆精兵20余万,大小船舰5000多艘,对清王朝在东南沿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1657年底,郑成功被永历帝册封为延平王。
1659年,郑成功开始平生最大规模的北伐。郑成功率大军自舟山北上,从长江口溯江西而上,一路势如破竹,7月初直逼南京城下,一时清廷为之震动。在胜利在望之际,郑成功迟延了进攻时机,在清廷后续援军的反攻之下惨遭失败,被迫沿长江东撤,转海道撤回。
郑成功北伐失败后,清王朝已控制了中国的大部分国土。鉴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和全国客观形势的变化,仅凭金、厦两岛无法生存发展,郑成功决定东征台湾,利用海峡天险和海上力量的优势,建立新的抗清基地。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 2.5万名将士,乘350余艘战舰,从金门出师东征。因遇暴风雨在澎湖停留数日,30日拂晓从台南鹿耳门胜利登陆,击溃了荷军的狙击,并乘势攻下赤崁城。
随后,郑成功率大军包围了荷兰人在台湾的统治中心——台湾城。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拒绝投降,凭借坚固的城墙工事负隅顽抗,郑成功数度强攻未果,乃改为长期围困。郑成功再次组织大规模的进攻,殖民军死伤惨重。1662年2月1日,揆一终于向郑成功投降,率残兵败卒撤出台湾,至此,荷兰殖民者对台湾长达38年的统治宣告结束,台湾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为祖国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收复台湾不久,郑成功患病去世,年仅39岁,其子郑经袭延平王爵,继续开发台湾。
收复台湾后,郑成功所率军队和眷属定居台湾,郑成功及其后人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台湾经济、社会、文教发展的措施,移居台湾的闽粤居民则以他们所具备的先进农业生产方式和工艺,与岛内的居民一道共同开发台湾,台湾的经济和各项建设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