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周姓初源,历史多记载,可追溯至曾立朝874年之久的周朝王族。周朝王室本姓姬,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将汝坟划归汝南郡。食采邑于汝坟的周平王后裔姬邕改姓周以纪念祖上功德。周赧王姬延的后代,亡国后人称“周家”,也改了周姓。周于是成为汝南的大姓。
唐玄宗李隆基时,为避“基”讳,诏令全国姬姓改周,这是周姓的一大来源。
此外,少数民族及汉族外姓改姓为周,也是周姓的来历。如李隆基时为避讳改姓的还有暨姓,亦是改为周姓;北魏时鲜卑贺鲁氏、普氏,元时蒙古喜同、术忽等,亦改为周姓。
一、郡望堂号
周姓郡望主要有汝南郡、沛郡、陈留郡、浔阳郡等。
汝南郡:汉时置郡,治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第十八代裔孙周邕。
沛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今安徽省濉溪县。此支周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代汾阴侯周昌。
陈留郡:秦时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地区。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的周震。
周姓的堂号有“汝南”、“爱莲”、“浔江”等。
二、周门多雅士
或许是因为出自周室,历史悠久而门庭高贵,更有推演八卦的周文王、制礼作乐的周公旦为其楷模,周姓一门,历多雅士。连以军功名垂史册的周瑜,也是翩翩一儒将,羽扇纶巾数风流。所以就更不用说北宋时词章雅致的周邦彦、理学宗师周敦颐了。汉初有汾阴侯周昌,耿直敢谏,曾当面说高祖是桀纣之君;东汉时有精熟圣贤书经、恪守礼道的周燮,又有至死要在棺内放一本《尧典》的周磐,还有名臣周举,曾巧废禁火寒食一个月的规定,让百姓得以饱暖;三国蜀汉周群精于天文历法,周循精于《易经》;唐有名画家周昉,五代有画家周文矩;宋有名臣周必大,官拜右丞相,诗文俱佳;明有画家周之冕、周臣,工艺家周翥,篆刻名家周亮工;清有词人周之琦,围棋国手周小松,象棋名士周廷梅;现当代有“马路天使”、著名演员周璇,经史学家周予同,著名作家周立波和鲁迅(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
三、周姓名人
1.赤壁之战的主帅周瑜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一把大火烧得曹操仓皇南顾,周瑜的战功已是尽人皆知。而在苏轼的盛赞中,这位风流俊雅的儒将得娶小乔,竟也是可与赤壁战绩相提并论的美谈。确实,周瑜与孙策少时为挚友,长时帮助孙策立足江东,二人又分别娶得吴地双姝小乔、大乔。诸葛亮曾骗周瑜说曹操兴建铜雀宫是为了破东吴收二乔之用,以激起周瑜的斗志。唐人杜牧有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足见二乔艳名之盛。
赤壁之战旧址,今湖北蒲圻赤壁。
赤壁战时,曹操兵船横结,势大难敌。黄盖献策用火攻,正合周瑜之意,于是黄盖甘行苦肉计,诈降曹操。次日,周瑜升帐点兵,黄盖故意出言顶撞,说道若抵不过一月,便该顺应天意投降。
瑜故作狂怒,欲杀之,在诸将苦劝之下改打五十脊杖,瑜犹自骂不绝口,说:“先留下五十杖不打,今后若有再犯,定斩不饶!”经过一番巧妙安排,黄盖诈降成功,火烧曹营。这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并非只通武略,他还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只恨天妒英才,周瑜寿仅36岁。
2.风流词人周邦彦
北宋词人周邦彦精通音律,曾自创不少词调。其作品格律谨严、典丽清雅。“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句极得王国维赞赏。
周邦彦任开封府监税时,一次去汴京名妓李师师家,恰逢徽宗至,急藏床下,后写成《少年游》一词,记夜间所闻。徽宗听李师师唱起,问知是周邦彦所作,大怒,责蔡京惩治周邦彦不课税之罪。查问之下,周课缴税收却是最多的,但“上意如此”,他还是以职事废弛罪被逐。
一二日后徽宗又至李师师处,却知她去送别周监税,归来垂泪锁眉。徽宗怒问周邦彦是否有新作,师师唱起《兰陵王·柳》,徽宗大喜,复召周邦彦为大晟乐正(音乐职司)。
3.中国新文学的旗手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出生于没落的旧官僚的家庭,聪明好学,兴趣广泛。少年时,除了在绍兴三味书屋读过“四书”、“五经”外,他对具有优秀传统的民间艺术,像戏剧、传说故事等都颇为喜爱。1898年春,17岁的鲁迅考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几个月后,转到江南陆师学堂的路矿学堂学习。1902年4月,鲁迅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路矿学堂,获得了官费留学日本的机会。
三味书屋
到日本后,鲁迅首先选择学医,但发生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的“幻灯片事件”,使鲁迅感到“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上,而在精神上”。他果断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离开仙台,来到东京。鲁迅的选择影响了他的一生,也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格局和进程。
1909年8月,鲁迅从日本回国,先后应邀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执教,还曾应蔡元培之请在教育部任职。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对“狂人”的心理描绘,形象地揭露和控诉了中国几千年“吃人”的历史,堪称五四运动中反封建的最强音。
从此,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揭露封建社会黑暗、封建礼教吃人为主题的作品接二连三地问世,《孔乙己》、《药》、《一件小事》、《故乡》、《阿Q正传》等相继发表。在《孔乙己》中,鲁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受科举考试制度毒害而沦落的读书人的形象;《阿Q正传》通过阿Q这样一个生动不朽的典型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必然失败的原因,反映了处于长期封建统治下的农村社会的劣根性和下层农民的愚昧现状。
鲁迅像
1923年9月,鲁迅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将《狂人日记》、《药》和《阿Q正传》等14篇短篇小说收入其中。三年后,鲁迅又出版了《彷徨》,收有《祝福》等11个短篇。
除了小说外,鲁迅也写了大量散文、散文诗以及杂文。如《朝花夕拾》、《野草》等。作为一个学者,他还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撰写了极具见地和极高史料价值的《中国小说史略》。
1927年10月,鲁迅到上海,专事著述,这期间先后主编了《语丝》、《奔流》和《朝花》等文艺刊物。在阅读并翻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书籍的过程中,鲁迅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明确地肯定了文化起源于劳动,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1930年初,鲁迅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秘密政治团体“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发表著名的讲话《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成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事实上的盟主。1931年2月,柔石等“左联”五烈士被害,鲁迅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现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针锋相对而又巧妙地同国民党当局对革命文化的疯狂“围剿”进行不屈的斗争。
在鲁迅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的战斗精神以及他对中国黑暗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无情的批判,他的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上万人自发地为鲁迅先生举行了庄严隆重的葬礼,在棺盖上,民众代表为他覆上了“民族魂”的大旗。“鲁迅是一位为了中华民族新生而奋斗终生的文化巨人”,这是人民大众给他的最恰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