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失败叫瞎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为什么失败的总是你?

有些事情从一开始就意味着结束,从一开始就知道没有结果。一味“瞎忙”不会产生成果,却付出大量的“无用功”。想走出这个怪圈,就需要打破思维定势,找到解决的方法。

不讲方法,你做了很多“无用功”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工作中费尽心思,与无数位客户周旋,最后却没有谈成一笔生意;以为自己的创意很好,熬了几个晚上才把方案做出来,最后却被上司“无情”地否决……类似这样的职场“无用功”,你是不是也经历过呢?

“无用功”原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指的是“我们不需要却又不得不做的功”。后来人们将“无用功”的概念引用到生活与工作中,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意义。几米漫画改编的电影《星空》中,有一句台词是这样的:“有些事情,从一开始就意味着结束,从一开始就知道没有结果,那是不是就不让它开始呢?”这又是对“无用功”的另外一种解释:徒劳无功,没有意义。

对于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来说,不避免生活、学习与工作中的“无用功”,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远。如果你只知道埋头“瞎忙”,而不讲究工作与学习的方法,就只会像重复旋转的陀螺一样,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却没取得一点效益。

有一位年轻人,他工作很认真,也很努力,不过总是在做“无用功”。

22岁的时候,他刚刚大学毕业,去北京找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杂志社记者。由于工作缺少经验,他在不知不觉中做了许多“无用功”:千辛万苦采写的稿子由于种种原因而被“枪毙”,好不容易写出几千字的稿子,却只得到一小块“豆腐版面”。虽然他每天都在忙碌,可是最后做出来的成绩却惨不忍睹。于是,他的心里渐渐产生了厌烦情绪,没做几个月就辞职了。

在之后的几年里,他南下广州,先后换了好几份工作,不管做什么总是无法避免做“无用功”。比如在做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他做出的培训方案都会因为公司的各种变动被否决;在4S店做汽车销售的时候,他每次都热情地接待客户,最后却只卖出一辆汽车……后来,他又在银行当客户经理,这和他在4S店的工作有点类似,差不多每天都忙着拜访客户,和客户聊天沟通,常常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同一个客户身上,最后却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效益。

这位年轻人觉得自己一直是在做“无用功”。他感到沮丧和失望,却不懂得停下来反省自己。后来他向他的大学老师诉说了自己的境遇,老师给他的建议是:“不要整日埋头“瞎忙”了,有时候你也需要抬头观望四方,找到最正确、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因为工作除了埋头苦干,方法也很重要,如果方法不对,无论你多么努力,也只是在做‘无用功’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与这位年轻人有着类似经历的人不是少数,他们将自己所有的时间白白“浪费”掉,每天都做着“无用功”,被“自己很努力”的假象所蒙蔽。因此,当你付出很多努力却没有收到意想中的效果时,就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你的时间战术是否运用得当?你的努力方向有没有偏差?你的执着是不是变成了执拗?如果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你肯定做过或者正在做“无用功”。

无论你多么迫切地想要取得成功,都应该明白:真正的努力并不是机械般地重复与蛮干。很多“瞎忙族”兢兢业业地工作,最后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甚至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既丢了西瓜,也没有捡到芝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人升职加薪超过自己,这又是为什么呢?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懂得讲究方法,总是在做“无用功”。所以,不管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明白“劳苦”并不等于“功高”的道理。如果你希望得到上司的器重,唯一的方法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耀眼的成绩!现代企业最讲究的就是效率和效益,拥有杰出绩效的员工往往最能得到老板的青睐。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对高效率有严格的要求。在工作中,福特对员工的效率十分看重,并且时刻鼓励自己的员工:“工作一定要取得更好的结果!工作一定要有更高的效率!”福特公司的成功也许正源于此,而福特本人也被称为“将美国带上流水线的人”。

其实,想要提高工作效率,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做“无用功”。如果你能够将那些降低效率的问题都解决掉,就会取得预期的工作效果。方法总比问题多,任何问题都有它的解决方法,只要用对了方法,就能取得成功。

有一次,著名的效率专家艾维·利接待了一位重要客人,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当时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并不出名,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钢铁厂。

查理斯·舒瓦普说:“艾维·利先生,你能告诉我怎样提高效率,让自己的努力取得更好的回报吗?”

“这还不简单吗?我给你一样东西,它可以在10分钟内帮助你将工厂的业绩提高50%。”艾维·利从书桌上拿出一张白纸,对舒瓦普说,“现在,你只需要将明天要做的几件事情写在这张白纸上。”

舒瓦普花了5分钟时间,把自己明天要做的事情都写在白纸上。

这时,艾维·利继续说道:“现在,请你将这些事情分出先后顺序,把最重要的排在最前面……你可以用数字标明一下。”

舒瓦普又花了5分钟时间,把先后顺序也排好了。

“很好,你现在可以将这张纸条放进自己的口袋中了,明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纸条拿出来,从最重要的事情做起,然后做第二件、第三件事情……”

舒瓦普点了点头。艾维·利又继续说道:“你看吧!这只花了你10分钟,却让你找到了一种提高效率的有价值的方法,如果你和你的员工也能坚持这样做,相信工厂一定会蒸蒸日上的……等你的工厂取得效益了,再给我报酬吧!”

一个月过去了,艾维·利收到了一封信以及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寄信人正是舒瓦普。他在信上写道:“谢谢先生的指教,您的方法很有价值!”

舒瓦普从艾维·利那里得到了提高效率的方法,从此不再做“无用功”,而是将精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经过5年的时间,伯利恒钢铁厂逐渐壮大,终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公司。

事实上,很多人“瞎忙”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用对方法,就算自己失败了,也不懂得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失败者说:“都是因为这样……因为那样……”事情没有做好,就找出一大堆原因来开脱,却没有认真思考过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

现代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埋头苦干的人,如果不懂得抬头看路,做事也不讲究方法,那么永远不可能有高效率。比如学习时,用对了学习方法,很多知识点只看一遍也了然于心,如果学习方法不对,就算你看一百遍、一千遍,也只是做“无用功”罢了。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艾维·利的提高效率的方法,它们有助于让“瞎忙族”少做甚至不做“无用功”。

1.将明天要做的5件最重要的事情写下来。

2.将这5件事情按照重要程度排好先后顺序。

3.第二天从最重要的事情做起,直到将它完成为止。

4.接着做第二件、第三件事情……

5.每天都如此坚持下去,直到养成良好的习惯。

艾维·利的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制定和使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效率,不再做“无用功”。

不管是奋斗的个人,还是发展中的企业,都不能只顾着埋头苦干,而应该适时地抬头看路。只有对自身的处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和掌控,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法,才能朝着目标和方向大步前进。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瞎忙”,不让自己的努力变成“无用功”。

思维定势害了你

有人把生活比喻成一座迷宫,年轻人在这座迷宫中工作、学习、娱乐,很容易失去自己的方向,变成机械式的重复。这并不奇怪,因为长期处于同样的环境,做同样的事情,很容易让我们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也就是思维定势。

思维模式对于一般的学习与工作来说是有益处的,它可以让我们在处理同类问题的时候少走弯路,不过在处理一些突发状况或者新生事物时,它又会变成一种束缚,阻碍我们运用全新的观念与方法去解决问题。

思维模式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受其影响,人们很难摆脱已有的条条框框,获得全新的动力,更不懂得变通地看待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机械而盲目工作,自然会陷入“瞎忙”的怪圈,习惯性地付出大量精力,却收获很少。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在生活的迷宫中,所有的事物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时刻发生着变化、不断运动的。要想走出生活的迷宫,找到人生的康庄大道,就不能用老旧的思想去理解和看待身边的一切,应该学会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运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生活中,几乎人人都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比如人们去上班时总是习惯性地选择乘坐某路公交车,出差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选择自己熟悉的宾馆下榻……人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由于相信自己已有的经验,也担心改变会给自己带来诸多麻烦。不过,这样的选择并不一定是唯一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有的人换了一家公司工作后往往觉得难以融入,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以前公司的环境和处事方式,如果不懂得改变,就会不断碰壁和犯错。这并不是说新的公司不好,而是他们没有突破以前的思维习惯和处事方式。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无论从职场还是生理上来说,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一位追求成功的年轻人,他的心理必须是健全的,思维也不是固化的。那些生活在条条框框里的人,最终也会将生活的迷宫变成“牢笼”。

在一般人的思维定势里,广告的方式就是广而告之,尽量以各种方式宣传自己。比如平面广告必须吸引眼球,广播广告必须“语出惊人”,电视广告必须震撼人心。不过,美国纽约的一家银行开业,却做出了一个十分有创意的广告。

为了以最快捷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那家银行决定在纽约的电台打广告。按照一般银行开业的宣传手段,他们可以做一个优惠大回馈,或者邀请名人代言做推广。不过他们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不走寻常路,直接买断了纽约所有电台播出时间的黄金段10分钟,为民众提供了一段安静而特别的沉默时间。

当时的所有电台只说了这样一句话:“亲爱的听众朋友,下面将要播放的,是由本市国际银行向您提供的沉默时间。”随后,纽约的所有电台都在这一段时间内沉默不语了。听众都感到莫名其妙,于是热烈地讨论起来,甚至连纽约的各大媒体都开始争相报道此事。这让“沉默时段”变成了当时的最热门话题。

这家银行的广告无疑是成功的,它彻底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势,用10分钟的沉默时间唤起了人们的关注,也让人们知道,电台广播不一定非得“语出惊人”,只要能够推陈出新,给听众呈现出全新的创意,同样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取得热烈的反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只有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才能在生活的迷宫中畅通无阻。如今,创新已经成为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只有学会用创新的思维去看待和解决问题,才能让事物的发展走向更好的方向。

只是,妨碍年轻人创新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如果年轻人不能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就会让自己陷入重复和“瞎忙”的境地,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因此,年轻人要学会改变,学会变通,学会运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学习与工作中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突破自己固有的定势思维呢?

1.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警觉

思维定势是一种习惯性的东西,一旦形成,就会紧紧地将你粘住,让你在工作与学习中一个不慎就陷入其中。因此,要想突破思维定势,就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时刻对它保持警觉。

2.解放自己的思维,树立全新的观念

俗语说“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可事实上生物学家早就发现乌鸦也有白色的。老旧的观念会束缚我们的头脑,因此我们必须解放自己的思想,树立全新的观念,不要让“书上是这样写的”“老板是这样说的”阻碍我们的创新。

3.学会独立思考,坚持自己的意见

美国学者所罗门·阿希曾经说过:“人类的不幸有很多种,其中有三分之一都在于错误地遵从别人。”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人的思想和行为也会相互“传染”。因此,要想突破思维定势,就不能盲目从众,人云亦云,而应该学会独立思考。

4.增强自信心,不要轻言放弃

对于一般的工作和学习来说,思维定势并没有坏处,可是当困难和挫折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打破常规的思维,用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然而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人们很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因此,想要打破思维定势,就必须增强自信心,勇往直前。只要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放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缺乏专注,让你与成功渐行渐远

“瞎忙族”常常感叹:“工作太忙碌了,生活节奏太快了,时间总是转瞬即逝!”可是他们又将所有的时间用来“瞎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很少会专注于同一件事。

世界上最著名的效率提升大师博恩·崔西曾经说过:“一个人专注于同一件事,比同时涉猎多个领域好得多,获得成功的几率也更大。”这便是专注的力量。

生活中,很多人整天忙忙碌碌,最后却与成功渐行渐远,也是因为缺乏专注。其实,很多人都很努力,也拥有成功的才能,只是因为缺乏专注的精神,才让自己不断“瞎忙”,最终碌碌无为。专注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也更容易利用好时间。看看世界上那些知名企业,它们的专注缔造了业界巨头。比如IBM专注生产电脑硬件、英特尔只生产处理器、可口可乐只生产饮料等。还有一些名人也是如此,因为懂得专注,才将成功紧紧握在手中。

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卡内基,就是因为努力勤奋以及对于某个目标的专注力而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的。在一次记者会上,他说:“当我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时,整个世界就只剩下这一件事情了。”卡内基对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着十分清楚的认识,专注地付出与努力,才让他登上了人生与事业的巅峰。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是如此,他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对于明确的目标,就会不遗余力地将它做好。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也认为,只有专注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进行高效能的工作。他说:“专注就是始终坚守自己的方向,在任何诱惑面前都如同锚碇般坚毅稳定;专注将自己的所有能力都锲而不舍地放在同一件事情上,而不会感到厌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都习惯于将精力放在不同的事情上,而我只会做一件事情。如果一个人能够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在同一个目标上,那么他就没有理由不成功!”

确实,很多“瞎忙族”缺少效率,就是因为没有专注的精神。他们也希望提高自己的效率,常常试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好无数件事情,结果注意力不断被分散,脑中一会儿想着这件事情,一会儿又想着另一件事情,这样工作效率自然大打折扣。事实上,你完全可以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将精力和时间都用在这件事情上,将它处理完毕之后再进行其他的工作,这样工作效率反而会大大提升。

很多“瞎忙族”工作的时间不短,工作也很努力,却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这些人效率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专注。他们不断忙碌着,不断进行学习和工作,可是最后进入他们脑子里的东西却少之又少,真正做出的成果几乎没有,这便是缺少专注的“瞎忙”。很多人不容易集中自己的精力,外界的任何细微变化都能对他们造成干扰,即使没有遇到大困难,效率也会下降。比如有的人在下雨天工作效率低下,因为“阴雨天自己的情绪低落”。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总是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分散在各种琐碎的事情上,他还有能力去做好其中的任意一件事情吗?也许你正在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这时你的电话响了、同事走过来和你聊天、上司又将其他任务交到了你的手中,这时候你的思路是不是变得混乱,感觉手上的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了呢?

专注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在一个人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哈佛大学的第二十二任校长洛厄尔所说:“想让一个人的大脑发挥最佳的状态,那么就让它不间断地处理一件事情,这样专注地去做、去想,最后必定会取得最好的成效。”

一直以来,“股神”巴菲特都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厉害的投资家,因为他的长期投资获得了巨大的回报,但也有不少人断言:“巴菲特只是比较幸运而已。”

不过,了解巴菲特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功都是源于专注的力量。平时,巴菲特除了热衷于商业活动,对于其他的一切——比如文学、艺术、科学、建筑、旅游等都毫不关心。他只会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在巴菲特很小时候,他就将自己最喜欢的自动换币器带在身旁。10岁的时候,父亲带他外出旅游,而他执意要去的地方,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后来,巴菲特读了一本名为《赚1000美元的1000招》的书,他便放出豪言,称自己要在35岁前成为百万富翁。要知道,当时的世界经济一片萧条,一个孩子敢放出这样的豪言真是太胆大了,听上去甚至很傻。可是巴菲特却做到了,他不仅成为了百万富翁,而且一度登上了福布斯财富榜的榜首位置。

1991年,“股神”巴菲特和另一位超级富豪比尔·盖茨见面了。尽管巴菲特要比盖茨年长25岁,不过对于这位聪明而有才能的人,巴菲特还是十分欣赏的。两位富豪的见面自然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两人在福布斯财富榜上竞争激烈,还时常被人们拿来比较。

只是这次会见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唇枪舌战,相反,两人的聊天十分愉快。

巴菲特从来不喜欢拐弯抹角,即使在与盖茨的聊天中,他也直奔主题,问了盖茨许多IT产业的问题。比如,IBM公司未来的发展走势,是否会成为微软公司最强劲的对手,信息产业日新月异的主要原因,等等。盖茨都一一做出了回答。

两人边走边聊,从室内走到室外,一直到夕阳西下,两人的聊天也没有结束。在共享晚餐的时候,主持会议的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什么?”出乎意料的是,巴菲特和盖茨的回答都是“专注”!

巴菲特说:“可能在场的人都对‘专注’有所了解,也明白专注的真正含义。什么是专注?专注就是全身心地去做一件事情,是对完美的追求,也是我前行的重要指南。有了专注,你就有了成功的保障……”

对于“瞎忙族”来说,专注能够有效地帮你脱离“瞎忙”的怪圈,当你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件事情上时,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人专注地做一件事情,不管它多么地枯燥乏味,只要能够投入进去,都能够从中体会到乐趣,并且提高效率。

专注力不仅是一个人情绪控制得当的表现,也是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你无法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也必然不知道如何放松自己。因为专注与放松本来就是一体的,它们就像是一枚硬币上的正反面,懂得专注做事,才懂得适时放松自己。

现代社会最讲究的就是高效,这也是“瞎忙族”的死穴。如果你想成为巴菲特、盖茨那样的商界名人,就必须让自己学会专注。在工作中做到专心致志、始终如一,不仅是务实敬业的良好体现,也是高效能人才必备的职业品质之一。“瞎忙族”可能会困惑,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情,可是常常不由自主地分心,这该怎么办呢?其实,一个人的专注力是可以培养的,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让自己渐渐变得专注起来。

1.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也许你手中的工作繁琐而枯燥,让你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将它处理好。这时,不妨先做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当你开始投入精力之后,就会发现不感兴趣的部分也变得易于解决了。

2.让自己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一个人的专注力和他的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你拥有良好的睡眠以及精神状态,就会更善于集中精力,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如果你整日精神萎靡,没精打采,就算想要专注也无法做到了。所以,当你的精神状态不佳的时候,就让自己休息一下,调整好状态再全力出发!

3.让周围的环境变得安静起来

外部环境的干扰很容易影响到一个人的工作和学习。比如在无比嘈杂、噪音扰民的工地旁,即使再伟大的作家也无法静下心来专注写作。因此,你要努力给自己营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当四周的声音消失,你的注意力也集中了。

4.善于排除内心的干扰

有的人在安静的环境中也无法专注起来,这就和自己内心的骚动不安有关。你貌似正埋头于自己的工作,可是脑子里却想着其他事情,并且被各种各样的情绪充斥着。这时候你需要排除这些内心的干扰,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要知道,内心的干扰要比环境的干扰更严重。

当你逐渐养成专注的习惯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工作变得更有效率,每天的忙碌也不再是“瞎忙”。因为专注地付出,你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取得更显著的成果。如果你还心存疑惑,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尝试吧!只要勇于改变,就能体会到专注所带来的乐趣!

没有目标,你怎能不“瞎忙”

日常生活中,总是看到很多匆匆忙忙的身影,他们焦虑、疲惫、奔波在工作和家庭之间。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回到家里就想躺倒,身心俱疲,觉得自己每天都很忙碌,可是很多事情还是被堆在了一起,很多事情还是无法按时完成。时间匆匆走过,我们一刻不停地追赶,可是人生好像依旧处于各种疲于奔命。这种“辛劳”究竟因为什么?

做事有计划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利用时间,让你更轻松地拥有精彩的人生。而很多我们认为的忙碌实际上90%都属于“瞎忙”。所谓“瞎忙”,来源于漫无目的、机械性的碌碌无为,这种机械性最主要是因为没有目标。就像在迷雾中毫无方向地乱跑一样,即使累得吐血,也找不到出口。

目标对于我们来说,是人生重要的基础。如果你不知道去哪里,那么你哪里都去不了。没有目标的努力,犹如在黑暗中远征,永远都看不到明天。假如没有目标,人生将会怎样?我们会像沙漠里的独行者,苦苦寻觅也找不到绿洲;会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小舟,任由海浪肆虐。

心理学家为了证明目标的重要性,特地做了一个实验。首先,参加实验者被分成了三组,然后分别向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庄进发。

实验者没有告诉第一组的人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所以他们只能跟着导游走。刚走出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不迭。走到一半,大部分人变得愤怒,他们对导游抱怨道:“到底有多远啊?何时才是尽头啊?”走的时间越长,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有人甚至半途而废,打道回府了。

实验者告诉了第二组的人村庄的名字和路程,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着感觉和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开始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一个有经验的人说:“我们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他们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四分之三的时候,他们才开始觉得疲惫,出现了一些抱怨的声音,有人觉得似乎还有很长的路程。这时,那位有经验的人说道:“快到了,快到了。”听到这话,他们感觉希望就在前方,于是重整旗鼓,加快了行进的步伐,不久就到达了目的地。

实验者告诉第三组的人村庄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隔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他们一开始就充满了希望和信心,边走边看里程碑,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他们用激情和目标化解了身体的疲劳。就这样,在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由此可见,当我们为自己的行动设立了明确的目标,并能不断对照自己的行动速度与目标,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我们行动的热情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目标就是人生的罗盘,没有目标,人生就是没有罗盘的船。目标是前进的灯塔,没有目标,人只能在黑暗中胡乱行走。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都会吸引数不胜数的游客。在冒险家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只是一个不为外人所知晓的封闭落后的地方,而且当地人从来没有走出过大漠。据说他们并不是没有离开这贫穷落后之地的想法,无数次尝试走出去,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走出去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世世代代的人都走不出这片沙漠?莱文不相信这个说法。他用手语向这里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里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会回到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个实验。他按照比赛尔人的指向,从比赛尔村向北走,很轻松就走了出去,而且只花了三天半的时间。莱文感到非常纳闷: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可他们为什么走不出来呢?为了找出其中的原因,他雇了一个比赛尔人,让他带路,准备一探究竟。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和食物,莱文藏起指南针等先进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比赛尔人后面。

他们一直走啊走啊,转眼十天过去了,还没有走出沙漠。在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赛尔。这一次,莱文终于明白了,比赛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没有指南针,也不认识北斗星。在这茫茫的大漠之中,他们不能辨别任何方向,只能凭着感觉往前走,这样就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再次回到原点。而比赛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没有任何参照物,不依靠指南工具只靠自身感官是不可能走出沙漠的。

莱文在离开比赛尔时,带走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那个人。莱文告诉他:“你白天充分休息,晚上行走,就可以出沙漠了。”阿古特尔不解地问:“通常不应该是白天赶路晚上休息吗?”莱文回答道:“只要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莱文的方法去做,三天之后果然走出了沙漠。他成为了比赛尔第一个走出沙漠的人,因此被视为比赛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人生就像一个人走在荒漠中,假如没有目标,就可能迷失,永远走不出这片荒漠。一个人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

因此,目标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人生如果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前进的动力就会变得无所事事,换句话说,没有目标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避免没有目的地“瞎忙”,要让自己的努力有价值,让自己每天的辛苦得到应有的回报。那么,要想让自己不“瞎忙”,要做到以下三件事情。

1.找对平台

无论你是天纵奇才,还是平凡人物,你只有把自己放对了地方,才会有正念、正见、正语、正行。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只有发现最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从这里努力,找到前进的方向,才能让自己才尽其用,才华得到施展,也能够避免自己每天“瞎忙”,碌碌无为。

2.交对朋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的人生要么影响别人,要么被人影响,当你还处在起步阶段的时候,被人影响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关键是你在被谁影响。你是否经常被身边的人影响得得过且过,是否经常被他人的消极态度感染呢?请记住,跟谁交朋友,将决定你的一生可能跟谁一样!

3.跟对贵人

先有伯乐,才有千里马。人才是可以培养的,前提是,你的“伯乐”在哪里?他是谁?他能让你成为谁?贵人是教你建立正确思维、正确价值观、正确人生理念的人,贵人是给你理顺思路的人,是给你明确方向的人,是修正你的人,是恨铁不成钢又处处说你优点的人,是鼓励和帮助你的人,是恨你到咬牙切齿又不忍心放弃你的人,是把你扶上马送你一程的人,是陪你到胜利为你呐喊欢呼的人!

美国有家调查机构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跟踪调查。他们在一所著名大学的毕业生中选取了40人,其中20人有明确的事业目标,决心一毕业就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而另外20人则没有明确的目标,决定先找份工作,赚了钱再说。结果,20年后,前20名学生中有18人成了百万富翁,后20名学生中仅有1人成为百万富翁。

都市上班族大都如此,于快节奏的生活中,于强大的竞争中,压榨自己的内心,缩小自己的愿景,摸爬滚打,换来职位升迁、工薪上涨、社会地位的提高。尽管竞争能逼人上进,有对比落差才有思虑进取,但在“瞎忙”已然成为社会常态的今天,它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想要愉快轻松地生活,应该让自己有目标,放飞自己的理想;我们想要有不凡的成就,就应该有目标,让自己有努力的方向;我们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更要有目标,不要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一个庸庸碌碌的人。总而言之,用自己每天的效率来改变“瞎忙”这种状态,才是通往成功人生的唯一途径。

没有计划,眉毛胡子一把抓

在日常学习与工作中,经常会有人问我们:“最近在忙些什么呢?”我们的回答总是:“瞎忙呗!”不管这是客套的回答,还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都说明我们很有可能已经陷入“瞎忙”的怪圈,也就是成为了“瞎忙族”的一员。

“瞎忙”是很多年轻学生和职场人士容易犯的毛病,他们每天来到学校或公司做的第一事件,就是打开电脑,QQ、微博、淘宝……一样也少不了。他们一边做手头的工作,一边还要看新闻、聊天、买东西,这样忙忙碌碌一天下来,却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做好。

前面我已经说过,想要走出“瞎忙”的怪圈,首先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可是有了目标,就一定不会“瞎忙”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一个人只有目标,而没有具体的计划,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很容易顾此失彼,走了许多弯路也达不到最终的目的地。

这很容易理解,比如你很想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你制定的目标,要到达那个地方有很多条道路可以走,也有很多种交通工具可以选择,这些细节都是你必须考虑和计划的地方。所以说,实现目标前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制定一个完美的计划。

一位樵夫打算去山上砍柴,然后将砍来的柴卖掉,给家里添置一些家具。可是在上山的途中,樵夫发现自己的鞋子破损了,于是他回家换上了一双新的鞋子。这时他又发现自己的斧头不够锋利,锯子也已经锈迹斑斑,于是他又坐下来,将斧头和锯子磨光……终于,他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时天空却下起了鹅毛大雪,上山的道路也被大雪封死了。樵夫只能大声地抱怨说:“我的运气可真差啊!”

事实上,这位樵夫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运气问题,而是他在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具体的目标之后,并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计划。鞋子破损了,斧头变钝了,锯子生锈了,这些问题都应该在实施行动之前就考虑到。我们的人生追求也是如此,如果只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没有具体的计划,就只会因为各种突发状况而让自己陷入“瞎忙”的怪圈。

没有计划就贸然行事,就像在黑夜里盲目奔跑,很容易跌倒、失败。古语有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与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与谋一时。”如果不想让自己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瞎忙”,就应该制定一个完整的行动计划,将自己的目标分解,将每一个实施细则都思考到位。这样,你每走出一步,都是在向自己的目标靠近,都是稳固坚定并且具有积极意义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处于这样的“瞎忙”状态,他们从顶楼的办公室匆匆忙忙地跑下来,突然发现自己忘了拿一份很重要的文件,只能跑回办公室,好不容易跑下来,刚坐上公车,又记起办公室的门还没有关,于是再气喘吁吁地跑回去,如此反反复复,浪费了大把的时间。这就是最典型的“瞎忙族”。

无论你身处什么行业,拥有怎样的行业地位,都应该在行动之前就有一个明确的计划——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做这件事情需要哪些人力、物力和财力,可能会出现哪些突发状况,等等。当你对这些情况都了如指掌的时候,就可以制定出一个完整而详细的计划。

所谓计划,就是我们实现目标需要采取的策略和方法,比如一个人要上战场打仗了,他的目标就是将敌人一一打败,取得最后的胜利。可是,敌人的实力如何,战场的情况怎样,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打败敌人,这些问题就需要仔细谋划了。

我们也看到,那些聪明的人从来不会整日“瞎忙”,他们都明白事有轻重缓急的道理,所以在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时,都懂得分清主次,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正如商业巨头罗斯·佩罗所说:“凡是优秀的、值得称道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处在刀刃上,要不断努力才能保持刀刃的锋利。”这位商业巨头明确指出,任何一位追求成功的人士,都必须分清事情的重要性,最重要的事哪怕需要花费很大精力才能做好,仍然要将它放在首要位置。此外,就是制定明确的计划了。为了实现你的宏伟目标,必须考虑以下几件事情。

1.确定你的核心目标

在制定计划之前,首先应该确定自己的核心目标。一个人可以有一个目标,也可以有无数个目标,你可以把这些目标都写下来,然后对比选出一个最重要的核心目标,再将其他目标按照优先顺序排列好。这样你就有了行动的方向。

2.写出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

有了核心目标之后,再根据核心目标写出计划的具体步骤。其中包括实现目标的现实条件,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物力,以及可能出现的一些状况,等等。你还可以将大的核心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

3.按时完成你的计划

“瞎忙族”最大的弱点就是拖延,很多人即使制定了具体计划也不能按时完成。所以你必须给自己的计划打上一个“时间戳”,比如将目标完成的时间定在二月,就一定不能拖延到三月,今天的事情就要今天完成,因为明天还有新的事情要做。

4.现在就行动起来

制定了计划,就要立刻行动起来,不管你的目标有多么宏伟,如果你只是空想而不上路,就永远也无法到达。

5.随时调整你的计划

另外,在行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突发状况,这时候你就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对自己的计划进行一些调整。再完美的计划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世界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计划也是如此,要针对实际而变化,时刻更新。

总而言之,当你有了自己的目标之后,就应该制定出一个详细的计划,这样才能走出“瞎忙”的怪圈。计划就像一张地图,有计划的人才知道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不怕忙,就怕无事可做

如今的年轻人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不管是在校的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菜鸟”,都有一种“不进则退,退而淘汰”的危机意识。正因为“压力山大”,所以平时总不敢轻易闲下来,他们从来不怕忙碌,只怕自己无事可做。然而,没有目的、不讲方法的“瞎忙”,根本无法帮助年轻人学到更多知识,或者得到老板的赏识。

在学习与工作中,总有一些人时时刻刻都在忙碌,生怕自己闲下来被别人抢了先。不过,这不一定是好事,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成功,付出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最后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与预期截然相反。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还很容易让人感到沮丧,怀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是用来欺骗小孩子的谎言。

的确,费力并不等于讨好,劳苦也并不等于功高。尤其在职场上,结果往往比过程更加重要。无论你平时有多么忙碌,只要没有达到老板想要的结果,你的付出便毫无用处。这种情况最容易发生在职场新人身上,他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对于自己的工作环境还比较陌生,所以在同一件事情上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他们整天都让自己处于忙碌状态,最害怕的就是无事可做,心里感觉空落落的。另外,职场新人通常会从公司底层做起,做许多费时费力的工作,都很容易感到自己费力不讨好,这样自然就成为了“瞎忙”一族。

培根曾经说过:“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在职场中,很多“瞎忙族”只要一有空闲,就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他们从来不怕忙碌,只怕无事可做,甚至很多时候还会没事找事,让自己处于一种“假忙”的状态。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越忙越没有意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思: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忙碌付出是不是自以为是,但别人却不这样认为。如果你整天都在“瞎忙”,却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来,那么没有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同也是正常的。如果你做出了成绩,甚至比同事都表现突出,那么还要考虑你的工作性质,像勤杂、文秘人员那样经常加班忙碌的岗位,“忙”是常事,不值一提……

如果你不属于以上的任何一种情况,那么就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多看多学,尽量让自己的工作做出成绩来。另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将自己从忙碌中解脱出来,让工作张弛有度。

1.工作前应该进行良好的沟通

无论你要进行怎样的工作,沟通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你应该和老板进行沟通,让老板知道你在做什么,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度地表达而不能过分邀功。此外,与团队成员的沟通也很重要,因为在紧急关头,团队成员可能会帮助你将工作完成得更好。

刘馨刚刚大学毕业,在朋友的介绍下,她进入一家跨国公司做会计工作。刘馨初入职场,工作十分努力,时常主动加班,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生怕自己闲下来被老板发现。当时,刘馨由两位部门经理领导,其中一位经理给她安排了一项数据录入的工作。为了尽快将这份工作完成,刘馨努力加班,一连好几个星期都很辛苦。

这时,另一位经理又给她安排了另一项工作。由于没有及时和两位经理进行沟通,刘馨手上的两项工作都没有按时完成好。其中一位经理还责怪她:“工作没有跟上进度,不知道一天在‘瞎忙’些什么!”

刘馨觉得很委屈,自己要同时完成两位经理安排的工作,还主动加班,只是因为没有及时沟通,将时间安排得更宽松一点,就受到两位经理的批评,她怎么想也想不通。不过,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刘馨也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如果当时她能够及时和两位经理沟通一下,也许就不会出现那样的状况了。

在职场中,无论你要进行什么样的工作,都应先进行有效的沟通。如果你对自己将要完成的工作没有准确的判断,就很容易搞错努力的方向,从而出现“费力不讨好”的情况。因此,在进行任何工作之前,都应该充分地沟通交流,选择最恰当的工作方式和进度安排,这样才不会在工作中迷失方向,更不会出现“瞎忙”的情况。

2.恰如其分地在老板面前“邀功”

很多人工作努力,却没有得到老板的认同与赏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懂得在老板面前“邀功”。正如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家科尔曼所说:“一个人能否得到提升,多半取决于老板对他的赏识程度,而不是在于他的工作是否努力。”

李睿在一家连锁超市做财务审计工作。在他刚刚进入这家连锁超市的时候,和身边的同事还很陌生,因此常常被迫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由于对新的工作环境不够熟悉,很多同事应该去做的事情,也“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的头上。比如同事让他帮忙接一下前台的电话,帮忙查一下收银的误差等,这些零散的工作对他的能力没有什么帮助,还浪费了他大把的时间。不过碍于面子,他一般不会拒绝同事的请求,只能默默地承担了。

后来,李睿渐渐熟悉了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同事、老板的沟通也多了起来。在与老板的谈话过程中,他时常恰如其分地提及自己手头上同时在做的几项工作。老板因此也更加看重他,没过多久就提拔他做部门经理了。

身在职场,你应该对公司的同事及各部门工作了如指掌,同时也要让同事和老板知道你的工作。很多年轻人就是因为不懂得如何在老板面前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才让自己的忙碌变得毫无功劳。

3.运用“蛙跳论”来帮助自己

所谓“蛙跳论”,就是在工作中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老板了解并且赏识你。只要老板对你的忙碌了解于心,知道你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定然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关注你,也为你提供更多的机会。

4.努力放平心态

如果你的付出与自己预期的结果有一定的出入,就会产生费力不讨好的感觉。因此,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先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努力将自己的心态放平,不要把结果看得太重。“费力”和“讨好”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努力维持好它们的平衡,就能够更加平和地对待工作中的付出与回报了。况且,影响工作成果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本人的努力付出之外,还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只要自己能够尽力去做,就算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也不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并且因此影响到自己的工作。

渴望更多,失望更多

失望是渴望过高衍生出来的恶性肿瘤。生活中,渴望值越高,一旦失望,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一个人所能承受的压力大小和他的社会历练及心态有关,因此,当我们在遇到事情时,不应该企求过高,而是应该多想想怎样面对和解决问题。这样,即使不成功也不会太过失望。

有个平民收集了一罐子蜂蜜,这在当地是了不起的财富。他很自豪地把蜂蜜放在床头,每天醒来都会看看自己收集来的这罐蜂蜜。直到有一天他的邻居告诉他,在集市上一罐子蜂蜜可以换到一只母羊,于是他心动了。

当天晚上,他躺在床上,一边用一根木棍下意识地敲击着蜂蜜罐子。一边想着:我今年能换到一只母羊,明年就会变成三只,后年就是九只,然后……十年后我就是最富裕的人啦。

他越想越高兴,可惜乐极生悲,激动之下他敲得太用力,木棍打破了蜂蜜罐子,蜂蜜都流了出来,最终他什么也没有得到。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一开始满足于一罐蜂蜜,后来希望得到一头母羊,再后来渴望得到无数头母羊。当渴望无限膨大的时候,那种非得到不可的欲望便会产生。实现了便好,倘若难以实现,之前的欲望就会变成恶魔,让你在生活中愁容满面,甚至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东西。

心理学家指出,那些在生活中总感觉自己愁苦的人,其实他们和周围人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差距,所不同的是他们各自面对生活的态度不同。这样的人常常顾影自怜,敌视社会,自大狂傲。

因为缺少满足感,他们急于要在别人的赞美或惊叹声中找回信心,以此来证明自己实如自己所渴望或幻想的那样不同凡响。

这样的人,一方面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常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停地期望,最终得到的却只是失望,甚至是绝望。久而久之,便陷入死循环中难以解脱,一辈子生活在痛苦和阴影当中。说到底,这样的人其实是不懂得知足常乐。

不过,知足常乐的人常常容易被别人误解,对他们有一个并不客观的认知。例如,今天的社会无处无时不在竞争,对于名、利、权,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足,得到的趾高气扬,得不到的怨怼颓丧。而知足常乐的人却不争、不怨,也不说酸溜溜的话去针对别人,依然每天快乐地过自己的生活。这样的情况下,就会有人认为你胸无大志,不去争是因为你没出息、没能力,因此就看轻了你。

但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这有什么关系呢?别人几句话能对我们的人格或能力造成损伤吗?答案不言而喻,因为知足并不意味着不上进、不进取,或拒绝竞争,知足常乐所表明的仅仅只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毫不夸张地说,是一种洞察人间百态,看透世事后的坦荡心怀。

知足才能常乐,老是想着和别人一比高下,就怕没有别人强,或担心别人不知道他强,生活就成为一个积“虑”的过程。这样的人,这样的态度,生活怎么会快乐,人生怎么会幸福?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的一生,就那么短短数十载,应该注重的不是你曾博得多少掌声和艳羡的眼光,而是你得到了几许心安和做人的乐趣。自满自大的人不一定快乐,但自得其乐的人一定是快乐的。

一次,一个美国商人来到墨西哥海岸边。站在渔村的码头上,他看见一个墨西哥渔夫划着一条小船靠了岸。美国人看到小船上有好几条大黄鳍鲔鱼,便对墨西哥渔夫捕到这么高档的鱼而恭维了一番,并询问渔夫花多少时间来捕这些鱼。

渔夫看了看自己的抓到的鱼,然后告诉商人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商人有些好奇,就问渔夫为什么不多工作一会儿,捕更多的鱼。墨西哥渔夫有些不以为然,他告诉商人,筐里的这些鱼足够自己一家人食用了。

好奇的美国商人又问渔夫,他一天的时间除了捕鱼还做些什么。

渔夫告诉商人,自己一天的生活过得很简单,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后出海捕鱼。回来后睡个午觉,接着跟孩子们玩玩,黄昏时便到村子里和别人一起玩吉他,喝点小酒,日子悠闲充实!

美国商人了解后,便建议渔夫每天多花一点点时间捕鱼,要不了多久就可以买一条大点的船,接着再买第二条船、第三条船……这样的话,就能拥有自己的一个船队,最终成为一个富翁,然后,就可以离开这个贫穷的渔村,去洛杉矶或纽约过好日子。

渔夫问需要多长时间,美国商人告诉他需要15年到20年。接着,商人又告诉渔夫,等赚够了钱渔夫就可以回到这个小渔村。然后每天睡到自然醒,天天和孩子们待在一起,黄昏时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朋友玩玩吉他。

渔夫很不屑地看了商人一眼,告诉他自己现在的生活就是这样,不需要再花15年或20年那么久!商人一脸惭愧,灰溜溜地离开了。

得到权、钱、职位是我们对生活的欲望,出风头、争利益,什么样的生活都想去体验,我们会疲于应付,最终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这些纷争上。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会使自己的正常发展受到限制,甚至还会迷失真正的航向。

现实中人们心中总是有着太多的烦乱,它让我们的心思复杂、负荷沉重、烦恼无绪。最终,导致我们在一次次渴望之后遭受失败、失望带来的痛苦。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渴望,我们会收获快乐与幸福。放开自己,才能享受生命的精彩与幸福,丢掉不必要的渴望,才能收获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