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常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baxis

第2章

超越了时间的传承——历史

1.高乔人是什么人?

他们身着传统的灯笼裤,脖子上戴红色领巾,骑着骏马,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尽情地驰骋。如果你来到巴西的南里奥格兰德州就能够遇到这群生活在马背上的人。他们就是高乔人。许多人以为高乔人只在阿根廷生活,其实不然。虽然大多数高乔人生活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和乌拉圭草原,但是巴西的最南边也有高乔人。

高乔人其实并不是某个原始民族,而是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人种。有关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西班牙人漂洋过海来到了富饶的美洲,建立了殖民牧区。当时,远渡而来的西班牙人其实也有着上下等级。那些较底层的西班牙人只属于临时工,负责干体力活。这些下等的西班牙人与本土的印第安女子结婚,其后代就是高乔人。可以说,高乔人是南美洲上最早出现的混血人种。他们沿袭了自己祖辈的好身手,会骑马和射箭。

高乔取于西班牙语“GAUDERIO”,有流浪汉的意思。因为作为最早的一批混血人种,高乔人既不被西班牙人接受,也无法融入印第安土著们的生活,只好在草原上流浪,他们放牧,居无定所。

几个世纪以来,高乔人与马相伴,过着自由浪漫的草原生活。这样的草原生活,养育了独立自强、质朴勤劳、热爱自由的高乔人。如今,再也没有人以高乔人的血缘不纯正为由排斥他们。相反,人们对高乔人热情勇敢、勤劳朴实的品质肃然起敬。

漫步在南里奥格兰德州的大草原上,与晒得黝黑的高乔人尽情享受和平时代带给人们的宁静与快乐。这该是多么惬意啊!

2.1500年以前的巴西是什么样子的?

1500年4月22日,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了巴西,并一举将巴西带到了世人的眼中。人们看到了大片大片的巴西红木,看到了价值连城的金矿,看到了种植园的丰厚利润……这样一片肥沃的土地在被葡萄牙人发现之前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被发现之前,生活在巴西这片热土上的是一群印第安人。这些印第安人中又分为很多种族。总的来说,他们可以被划分为两大部族:一种是住在亚马逊的热带森林部族,一种是住在大草原地区的部族。两大部族各自为营,互不侵犯。

这些印第安人所穿的衣物并不繁杂,甚至经常赤身裸体地出现。对他们来说,最复杂的装扮恐怕就是他们头顶的鹰羽冠。在他们看来,鸟类的羽毛代表着魅力和勇敢。不同颜色、不同鸟类的羽毛在印第安部落中可以用来代表的身份不同。

由于条件落后、思想封闭,这些印第安人的住所取决于当地的环境。这使不同地方的印第安人的住所大不相同:一些印第安人住在平原,住的是用泥土和草木修筑而成的茅屋;住在山区的印第安人则是以石块和土坯建房;靠打猎为生的印第安人以兽皮修筑屋顶;以务农为生的印第安人则以植物秸秆修建屋顶……

想到印第安人赤身裸体以及其简陋的居住环境,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将印第安人与野人等同起来,从而产生深深的恐惧感。其实,印第安人恐怕是世界上最热情好客的人了。此外,哥伦布的《航海记录》也详细记载了印第安人的坚强勇敢、温和谦让、诚实守信、慷慨大方等特点。

如今,巴西的印第安人已经走入了现代社会,穿着中规中矩的现代服饰。不过,他们热情好客的性格却未曾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3.巴西的奴隶制为何会长期延续?

巴西是西半球最早建立奴隶制的国家,也是西半球最晚废除奴隶制的国家。奴隶制贯穿了巴西整整388年的历史。即使葡萄牙殖民者早在1822年就已经退出了巴西,可是奴隶制却根深蒂固地留在了巴西,一直到1888年才被废除。

按理说,受尽压迫和屈辱的巴西奴隶应该在拉美地区掀起废除奴隶制的热潮时揭竿而起,顺应潮流要求废除奴隶制,可是当别的地方风风火火地废除奴隶制时,巴西国内的奴隶制却纹丝不动,为什么呢?

首先要知道的是,奴隶制被废除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功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势头越好,其与奴隶制的矛盾就越尖锐,奴隶制也就会越快被推翻。但是在那时,巴西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得不怎么样,奴隶主们整天忙着自己的种植园,这极大地限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此外,巴西国内反奴隶制的阶级一直受不到重视。农民贫困,工人阶级不够强大,资产阶级又不肯触动奴隶制,相较于那些维护奴隶制的阶级而言,迫切想要推翻奴隶制的阶级力量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而奴隶本身由于教育水平、思想高度有限,也并没有要推翻奴隶制的意识。

这些原因相互交错,导致了巴西的奴隶制整整延续了322年。1888年5月13日,巴西政府终于狠下心来宣布废除奴隶制,结束了这300多年来不人道又不科学的制度。

4.巴西有着怎样的殖民地历史?

对于殖民地国家来说,殖民地历史是耻辱、仇恨、无奈,也是心酸。大多数人一提起殖民者都会恨得牙痒痒。因为殖民者的侵略对一个国家的本土文化是毁灭性的。历史上,巴西也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殖民地历史。

1500年,一艘来自葡萄牙的探险船在巴西沿海靠岸。航海家佩德罗·卡布卡尔达的到来开启了巴西为期322年的殖民地历史。

在之后的322年的时间里,由于葡萄牙战争不断,巴西的殖民地主权一度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之间流动。1693年,巴西金矿的发掘带给了葡萄牙丰厚的利益,也将葡萄牙对巴西的统治推到了顶峰。

然而,随着巴西人民民族主义思想的觉醒以及葡萄牙政府对巴西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迫,巴西国内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一时间,葡萄牙对巴西的统治显得十分不稳固。

1815年,由于摄政王若昂的到来,巴西的实际统治者获得了国王一般的地位,巴西暂时摆脱了殖民地的阴霾。但是好景不长,当若昂回到葡萄牙以后,葡萄牙的第一届立宪议会试图再次将巴西推向殖民地深渊。这一次,巴西人和若昂的儿子佩德罗站到了统一战线上,他们坚决反对巴西再次沦为殖民地。

在这群“巴西的永久保护者”的不懈努力下,葡萄牙的殖民者们最终被赶跑了。巴西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帝国时代。

5.谁动了巴西的黄金?

巴西的金矿很多,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大家也都知道,钱财不能外露。巴西的金矿那么出名,怎么会不引人注目呢?当时,巴西有金矿的消息刚传出来,世界各地的淘金者们纷至沓来。一些种植园的奴隶主们也抛弃了种植园,在各地寻求金矿。

“黄金热”爆发以后,巴西的人口就处于井喷状态。大量淘金者和被运过来开采金矿的黑奴挤满了整个巴西。这些淘金者大部分来自巴西的宗主国葡萄牙。他们疯狂剥削黑奴们的劳动力,在金矿中挖红了眼。很多黑奴在无休止的劳动中死去,淘金者和奴隶主们对黄金的欲望好像永远也满足不了。

就在这时,葡萄牙王室对巴西大量的黄金被开采很不满。于是,葡萄牙王室又颁布了一个法令:任何人开采到的黄金都要按照5%的比例上缴给葡萄牙王室。此外,黄金不可随意流通,需由葡萄牙冶炼局提炼后印上王室标志方可流通。就这样,巴西黄金彻底被葡萄牙王室垄断。大量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葡萄牙王室的口袋里。截止到1720年,落入葡萄牙王室口袋的黄金高达25000公斤,这还不包括运输途中的损耗。

凭着从巴西得到的黄金,葡萄牙王室和奴隶主们过起了挥金如土的生活。

6.巴西殖民时期的社会阶层

殖民地时期,大量的葡萄牙人、黑奴、移民以及淘金者等来到了巴西,使巴西显得很乱。但是,有一样东西却一直都很清晰,那就是等级森严的社会阶层。殖民地时期,虽然巴西的人口不断地膨胀,但是大家都很清楚自己的社会地位。

那时候,巴西社会最底层的人是黑奴和巴西本土的印第安人。他们深受殖民者的压迫,住在阴冷潮湿的山窑里,吃着奴隶主们丢弃的杂粮,过着悲惨的日子。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过得如此凄惨,他们为何不逃跑?其实,也不是没人尝试过逃跑,只是太难成功,而且被抓回来还要遭受严酷的惩罚。如此一来,谁还敢轻易地尝试逃跑。事实上,这些黑奴和印第安人才是巴西最直接、最重要的开垦者!当时,巴西的发展与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黑奴和印第安人之上的阶层是那些拥有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混血人以及少量被释放的黑奴和印第安人。他们靠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创造财富,过着自给自足的小日子。

再上一级是那些“自由人”,即一些从欧洲过来的移民、巴西土生土长的白种人,以及一些手头有闲钱的富贵人家。

处于社会最顶层的是葡萄牙王室以及奴隶主们。他们在巴西的社会地位很高,可以为所欲为。这些人肆意虐待、剥削着最下层的黑奴们。

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层次直到奴隶制彻底废除后才慢慢消失。

7.米纳斯密谋

想了解巴西的历史,你需要知道米纳斯密谋。对于这次密谋,巴西人有着不同的评价。有的人认为,这次密谋是理想主义者闹的笑话。有的人认为,这是巴西史上首次民族解放运动。这次密谋打响了巴西独立以及共和运动的第一炮。那时候,米纳斯究竟发生了什么?

1693年,巴西金矿被发现后,世界各地的淘金者们涌向了巴西。在黄金热的带动下,巴西的人口激增,中南部等地区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巴西国内市场开始初具规模。在这样的情况下,巴西沉睡的民族意识渐渐觉醒。当时,巴西宗主国葡萄牙的“庞尔巴改革”惨淡收场,殖民政府加剧了对巴西的压榨。其中,经济较发达的米纳斯首当其冲。

这时,米纳尔驻军中的下级军官蒂拉登特斯揭竿而起,米纳斯密谋一触即发。当时,米纳斯地区集结了许多进步人士,他们对殖民政府的行为进行大力抨击,并且大力宣扬美国的《独立宣言》,试图让更多的有识之士觉醒。

1789年,蒂拉登特斯与马西埃尔借着米纳斯总督巴塞纳强征黄金税激起民愤的机会,发动了反葡起义。但是,在起义的关键时刻,起义组织的内部出了叛徒。许多组织成员被捕,其中也包括核心人物蒂拉登特斯。1792年4月22日,蒂拉登特斯被处以极刑。

米纳斯密谋失败了,而且是以极其惨烈的方式收场的。然而,失败的结局并不能抹杀米纳斯密谋对巴西解放的重要意义。蒂拉登特斯作为首位在巴西提出共和纲领的有识之士,值得后人敬仰。

8.什么是伯南布哥起义?

相较于米纳斯密谋,伯南布哥起义则显得很不起眼。因为米纳斯密谋的参与者是米纳斯地区有思想、有文化的有识之士,而伯南布哥起义的参与者主要是一群乌合之众。

那时候,葡萄牙受到拿破仑侵袭,王室大举向巴西迁移。可怜的巴西人顶着压力,苦苦支撑着整个葡萄牙王室的开支。此外,当时的葡萄牙摄政王若昂肆意向周边地区发动战争。巨额的军事开支如同大石一般压得巴西人透不过气来。这一时期,巴西国内怨声载道。

1810年,若昂与英国政府签订了有损当地民族工业发展的关税协定。这一政策彻底激发了巴西人对以若昂为代表的葡萄牙政府的不满。1816年巴西大旱,在饥荒的刺激下,伯南布哥地区的人们终于爆发了,伯南布哥省民团的下级军官若泽·德·巴罗斯·利马于次年3月6日正式发动了起义,史称伯南布哥起义。

起义一发动就吸引了一波巴西土生白人的参与。这次起义席卷了整个巴西东北部。好景不长,摄政王若昂即位后立刻对起义进行了大力镇压。葡萄牙军队轻而易举就将这些起义军打败了,起义军首领也被处决了。与葡萄牙那些有着多年征战经验的职业士兵相比,在伯南布哥起义中集结的士兵显得很弱小。因此,击溃这些起义军,对葡萄牙士兵来说简直太简单了。

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坚持了76天,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次起义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这次起义明显只是一群巴西土生白人的小打小闹,没有得到黑奴和上流白人的支持,也没有外国力量的帮助。

9.巴西第一国王为何脱离葡萄牙?

巴西独立后的第一个国王是葡萄牙皇室的太子。这是一件令人吃惊的趣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佩德罗带领着巴西和自己的祖国对着干呢?

当时,老国王若昂退兵回国后,将太子佩德罗留在了巴西。年仅22岁的佩德罗深受新潮思想的启蒙,在巴西统治上大展身手,他减少了政府的大部分开支,保护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大力为百姓减税……他的一系列善政取得了一部分民心。这时,葡萄牙议会想要收回巴西的自治权。

葡萄牙议会这样一搅和,巴西又一次乱了。好不容易尝到了独立自主的滋味,现在却要变回殖民地,巴西人自然是不乐意的。太子佩德罗当然也不愿意。他不忍心看着自己平定的巴西再次成为殖民地。于是,佩德罗一方面尝试与葡萄牙议会沟通,要求独立,另一方面加紧平定巴西内乱,拉拢民心。

不得不说,佩德罗作为葡萄牙精心培养的太子,政治手段十分了得。没过多久,他就将巴西的民心团结在了一起。有了巴西人民的支持,佩德罗说话也更硬朗了。他在圣保罗市郊的伊匹兰加河边,领导巴西人民高喊着自己的独立宣言:“不独立,不如死!”1822年,佩德罗宣布自己脱离葡萄牙王室。他成为巴西的首任皇帝:佩德罗一世。

有人说佩德罗之所以脱离葡萄牙,是因为他野心太大,意图同时拥有两个国家;有人说他之所以脱离葡萄牙,是因为他希望能在巴西大展身手。但不论怎么说,他都推动了巴西的进步。

10.佩德罗二世为巴西带来了什么?

在巴西历史上,佩德罗二世也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佩德罗二世生于1825年,5岁时就继承帝位。自14岁执政后,佩德罗二世更是直接跳过了少年模式,开启了自己灿烂的君主生涯。

虽然后来佩德罗二世落得被轰下台的悲惨下场,但是不可否认,他确实为巴西做了不少实事。“高尚者”的尊称也绝不是巴西人民一时兴起为他取的。

首先,他努力团结巴西,以“民主”为治国之本,努力推动工农业的发展。在他的带动下,巴西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说起来,佩德罗二世还是巴西第一个用上电话的人。当时,佩德罗二世在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的指导下接通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电话。当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的回应时,佩德罗二世兴奋得像个小孩。自此之后,佩德罗二世开始积极地建设巴西国内的铁路和电信设备,把工业革命的成果引入了巴西。

他是一个热爱自己国家的帝王,他曾说:“为了将巴西东北部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就算花了最后一颗珠宝也在所不惜。”除此之外,思想开明的佩德罗二世还主张废除奴隶制。

此外,这位皇帝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经济的提升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他严令禁止人们乱砍滥伐,还带头植树造林。

总之,巴西的进步,佩德罗二世是有功的。

11.为什么佩德罗二世会被推翻?

他5岁登基,14岁正式执政,为巴西忙前忙后,将巴西帝国推上了繁荣大道。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利国利民的好皇帝却在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落得和他父亲一样被推翻的下场。那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虽然佩德罗二世在很多方面为巴西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热衷于四处征战的他,也确实引起了巴西人民的强烈不满。对于人民来说,战争的动荡和耗费都是有目共睹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新兴的共和派迅速成长,开始怂恿民众们追求更广泛的自治权。换句话说,他们已经厌倦了帝国的制度,共和主义成了他们的新追求。

其实,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佩德罗二世还是不至于被推下台的。可惜他又在这个时候推出了一项法令:废除奴隶制。这块“大石头”重重地砸在了他自己的脚上,使他从皇位上摔下,开始了欧洲流亡之旅。

对于巴西备受摧残的奴隶们来说,废除奴隶制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那些奴隶主来说,这可是一个晴天霹雳。巴西国内本来就渴望共和,佩德罗二世的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奴隶主们的倒戈。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弗洛里亚诺·阿劳霍·佩绍托与共和派其他成员联手发动了政变,直接把佩德罗二世从帝位上推了下去。他们建立了“共和制”临时政府。

随着佩德罗二世的下台,巴西帝国也彻底画上了句号。尽管这个帝国建立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其在巴西的历史上留下了色彩绚丽的一笔。

12.“自由联盟”的武装运动是如何爆发的?

佩德罗二世下台后,巴西人终于如愿走上了梦寐以求的共和主义道路,建立了巴西合众国。一开始,巴西新政府大力提倡“秩序和进步”,将巴西经济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巴西咖啡的产量也节节攀升。但是,这样的盛况没维持多久。1906年,合众国遇到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世界市场的咖啡、蔗糖和橡胶的价格大幅下跌。巴西经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危机,合众国政府的做法却令巴西民众们心寒。因为合众国政府居然不是尽力弥补,而是将损失平摊给全国人民,致使全民大危机。这是合众国失去民心的开端。

到了一战,由于参战国物资极度匮乏,巴西的经济危机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工业开始缓慢起步。然而,事情总是有两面的。一战结束后,市场的需求量降了下来,巴西经济瞬间又回到了谷底。工业家、庄园主对劳动力的剥削越发严苛。工人罢工事件也层出不穷。

这样的局面使整个巴西动荡不安。政府对这样的情况束手无策。“自由联盟”在如此情况下应运而生。也就是在这时,瓦加斯在“自由联盟”和居民的拥护下参与总统竞选。然而,竞选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初的选举结果是以瓦加斯的落败收场。但是,对于这样的结果“自由联盟”和民众们显然是不满意的。于是,“自由联盟”武装运动在南里奥格兰德州、米纳斯吉拉斯州以及东北部爆发。他们强烈要求由瓦加斯执政。1930年,瓦加斯在众人的拥护下接手了巴西,开始了自己的执政生涯。

13.巴西的军事独裁时期

1964年至1985年间,巴西处于军事独裁时期。

1964年3月,巴西古拉特文人政府被推翻,为期21年的军事独裁拉开了序幕。当时的新总统卡斯特洛·布兰科在巴西国内采取了高压的军事管控。为了彻底铲除左翼和民粹主义,布兰科大力消除异己。那时,整个巴西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1968年12月,军人政府又颁布了《第五机构法案》,彻底解散了国会和州议会,国家权力由总统一人独掌。在此后的6年内,巴西一直处于恐怖的阴霾之下。各个机构都受到了军人政府的残暴压制,外交官频频遭到绑架,政治对手受到跟踪和监视,反对者、无辜的平民不断被虐待迫害。这一时期,巴西人民苦不堪言。

在1974年,埃内斯托·盖泽尔上台后渐渐放松了军事独裁统治,巴西开始逐渐恢复正常。到了1979年,新总统若昂·菲格雷多就任,他直接提出了“民主国家”的理论。

1985年,在巴西选民的要求下,坦克雷多·内维斯就任巴西新总统。可惜,就任前坦克雷多·内维斯突发疾病,并于一个月后离世。紧接着副总统若泽·萨尔内成为巴西的新总统。

若泽·萨尔内的上任意味着为期21年的巴西军事独裁走到了尽头。深受白色恐怖和战争迫害的巴西人终于彻底摆脱了军事独裁的阴霾。

14.弃暗投明:巴西的二战抉择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的投降结束。在这场战役中,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望态度。巴西也是在最后关头才做出了选择。

事实上,对于德美之间的选择,巴西一直都是保持着暧昧的态度,甚至更偏向于德国一些。在瓦加斯的独裁统治下,巴西与德国在经济、军事上都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到了最后关头,瓦加斯政府悬崖勒马,选择了与美国合作。这是为什么呢?

巴西之所以会积极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的导火索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事件。

为了阻止巴西与美国交往,1942年2月,纳粹德国蛮横地击沉了巴西的20艘商船,巴西忍不下这口恶气,于同年8月向法西斯国家宣战。当然,这只是个导火索。瓦加斯其实早就看清了局势,反德是势在必行的,只是缺乏倒戈的理由。只能说,德国的蛮横正中了瓦加斯的下怀。

确定了立场以后,巴西直接与德国撕破了脸,大大方方地在远征军的旗帜上画了一只“抽烟的眼镜蛇”。以此回敬希特勒的那句话:“巴西要是真的来欧洲参战,那么眼镜蛇就会抽烟了。”

说起来,二战应该算是巴西有史以来第一次为正义远征。最终,德意日的落败也给巴西的这一明智之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15.中国和巴西的交往

如今,中国和巴西的关系日益密切,双方领导人之间的来往也十分频繁。那么,你知道中国和巴西是如何建交的吗?

许多人认为,中国和巴西最早的来往应追溯到19世纪初。1808年,葡萄牙王室迁移到巴西后招募了一批中国茶农,将其带到巴西种茶。事实上,巴西和中国的互动绝不仅仅起始于此。16世纪,葡萄牙占据澳门,巴西和中国有了初步的接触。那时通过澳门,中国从巴西引入黄金和烟草,巴西从中国引入陶瓷和茶叶。两个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对方有了初步的影响。

1808年,清政府与巴西使团签下了《中国—巴西和好通商航海条款》,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不过,那时候的清政府已经腐朽没落,中巴关系长期停滞不前。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巴关系进入历史新纪元。双方关系在此后有了质的飞跃。1974年8月15日,中国和巴西分别签署了中巴建交公报,正式对外宣布建交。这一次,巴西和中国的关系终于步入了正轨。巴西成为了南美第一个承认只有一个中国的国家。1986年11月24日,里约热内卢与北京结成姊妹城。自此之后,巴西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多,合作过程也越来越顺利。两国关系达到了战略合作伙伴的高度。

不仅如此,在反对强权、霸权上,巴西和中国更是表现出了惊人的默契。相信随着中巴关系的日益升级,中巴关系必将影响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16.巴西总统罗塞夫曾是游击队员?

2011年1月1日,迪尔玛·罗塞夫宣誓就任巴西总统。宣誓台上,罗塞夫神色如常,淡定自信。看着这样的她,你可能想象不到,这位号称巴西铁娘子的第一女总统曾经遭受过非人的虐待。

1964年,军事独裁的黑暗统治笼罩着巴西全国。巴西人民处于白色恐怖中无法自拔。在母校中央州高中的启蒙和新婚丈夫的鼓励下,年少的罗塞夫投身于地下游击队的事业中。极富政治才华的罗塞夫尤为擅长各种游击战术,对付军警很有一套。

1970年1月,罗塞夫因反政府被捕。在监狱里,罗塞夫度过了她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被脱光衣服的她被吊在“鹦鹉架”上反复凌虐。被捕的3年来,罗塞夫受尽了虐待:电击,鞭打,羞辱……3年来,日日夜夜的折磨让罗塞夫瘦得不成人形。

1973年,罗塞夫终于熬到了被释放的日子,那一切非人的待遇给她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然而,这一切并不能打败铁娘子。出狱后的她努力学习,积极投身政坛,最终成为了巴西的女总统。

17.南美洲第一个申奥成功的国家

2009年10月3日,这是载入巴西史册的一天。这一天,巴西国内一片欢腾;这一天,巴西总统卢拉喜极而泣;这一天,巴西申奥成功,里约热内卢赢得了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78年了,巴西的奥运梦终于在2009年实现了。遥想当年,巴西自1931年就踏上了漫长的申奥之旅,2009年最终成功。在申奥这条路上,巴西人从未退缩,也从未放弃。接连的失败反而让巴西人越挫越勇。

平心而论,在2016年奥运申办的4个竞争者中,巴西其实是最没胜算的。无论是技术、场地,还是经验水平,巴西都被其他几个城市甩得很远。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必输的国家却成了最后的赢家。有人将它的逆袭归功于一张地图,尽管这样的说法对巴西来说并不公平,但是不得不说,那张地图的确是巴西取胜的一大法宝。

这张帮了巴西大忙的地图并不特别,它只是一张普普通通的世界地图。比较奇怪的是,在地图上,欧洲板块被标注了30个圆点;亚洲被标注了5个圆点;大洋洲被标注了2个圆点;北美洲被标注了12个圆点。总之,除了南美洲,其他大洲上都被标注了圆点。

巴西亮出这张奇怪的地图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这是巴西无声的诉说。地图上刺眼的数字表明,在人类聚居的各大洲,只有南美洲未曾举办过奥运会。

一贯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奥委会看到这样的地图又怎能不心软呢?更何况,为了申办奥运会,巴西的确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就这样,真诚的巴西打动了奥委会,最终申奥成功。

18.阿克里地区为何归巴西所有?

巴西的阿克里州全年雨量充足,草木繁荣,农牧业和渔业都相当发达,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肥肉”。事实上,依照殖民地时期领土的划分,阿克里地区应该归玻利维亚所有。巴西又是如何将阿克里地区争取过来的呢?

其实,早在1867年的时候,巴西就与玻利维亚签订了《阿亚库乔协议》,协议中约定了阿克里地区归玻利维亚所有。但是,变数发生在1877年。那时巴西东北部遭遇大旱,巴西数千民众迅速霸占了雨水充盈的亚马逊地区。而当时又恰逢阿克里地区盛产橡胶,这些迁移到亚马逊地区的农民就在阿克里地区定居下来,种起了橡胶。于是,一场领土争夺战在巴西和玻利维亚两国间拉开了序幕。1899年1月,为了捍卫领土,玻利维亚人在阿克里地区设下了管理机构。4个月后,玻利维亚人遭到了巴西人的驱逐。同年7月14日,这些抢占他人领土的巴西人竟直接宣布成立阿克里共和国。当然,这些少数民众的做法并不代表巴西官方的意见。巴西联邦政府也在尽力支持玻利维亚人争取阿克里地区的主权。然而,政府的干预并没能让这些抢红了眼的民众停下手来,反而把事情越闹越大。1903年1月24日,普拉西多·德卡斯特罗带领着民众攻占了阿克里州,并宣布建立阿克里州。同年3月21日,巴西联邦政府出面干预,宣布了停战协议。为了避免冲突再次发生,巴西和玻利维亚于11月27日签署协议,由巴西以2000英镑的价格买下阿克里州,并在此修筑一条连接玻利维亚和朗多尼亚州的铁路,方便玻方运送商品前往大西洋。

自此,阿克里州的归属终于尘埃落定。

19.科洛尔总统访美时发生的小插曲

1991年6月,时任巴西总统的科洛尔决定前往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可是当他们准备启程时,科洛尔却发现出了一点小差错,虽然没有引起什么大乱子,却也让科洛尔十分憋气。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当时,在得知了科洛尔将带领政府代表团前往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后,时任联邦众议员的安东尼奥·多斯·桑托斯随即向科洛尔表示,自己希望能够随团出访。然而,科洛尔并没有答应他的这一请求。因为在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人选——巴西全国商业联合会主席安东尼奥·奥利维拉·桑托斯。谁知出发当天,科洛尔总统却发现,随行的竟然是安东尼奥·多斯·桑托斯。他选定的人选安东尼奥·奥利维拉·桑托斯并没有出现。这让科洛尔十分不高兴。不过既然事情已成定局,他也只好按下脾气继续访问。回国后,心中憋气的科洛尔并没有忘了这次“偷梁换柱”的事情。几经调查,科洛尔才知道,原来问题出在名字上。当时,礼宾官在记录随团人员名单的时候,既没有将人名写全,也没有记录相应的身份地位,就连再次核对都没有,只是想当然地直接通知了联邦众议员安东尼奥·多斯·桑托斯。真正被指定随行的巴西全国商业联合会主席安东尼奥·奥利维拉·桑托斯却连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这才造成了“偷梁换柱”的乌龙结局。

好在这次小插曲只是影响了科洛尔个人的心情,并没有影响整个访问过程,人们也就把这件事看作坊间的小趣谈。至于那个粗心的礼宾官是否受罚,受到怎样的惩罚则无人知晓。所以说,做事马虎不得,一点小疏忽就可能带来不一样的后果。

20.卢拉的坎坷就任史

说到穷人总统,最先浮现脑海的恐怕是巴西的前任总统卢拉。出身贫寒的他深刻理解和同情穷人们的遭遇。按理说,这样一个出自平民的候选人理应更容易获得人们的支持,可是他的就任史并非一帆风顺。

1966年,卢拉在哥哥的带领下投身于工会活动,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1980年,卢拉建立了劳工党,任劳工党主席。在他的努力下,劳工党成为巴西国内最强有力的反对派。1898年,卢拉的坎坷之路才刚刚开始。当时他与费尔南多·科洛尔·德梅洛同时竞选巴西总统,最终获胜的是以公正廉洁示众的科洛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3年后科洛尔却因为贪污案被弹劾下台。然而,即使科洛尔下台,卢拉还是没能被公众想起来。1994年以及1998年的大选,卢拉仍旧败给了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2002年,卢拉的第四次大选征战终于取得成功。然而,他刚就任时,恰逢金融危机到来,好在卢拉力挽狂澜,最终挽救了巴西的经济。后来,他推出的一系列利国利民的举措受到了民众的追捧。2010年,卢拉光荣卸任。卸任时,他的支持率仍然高达87%,民众们对他的追捧可想而知。

没有人知道在1998—2002年期间,卢拉经历了什么。或许他堕落了一段时间……总之,2002年站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温和、成熟的改革派领导人,而不是原来那个激进的左翼分子。

21.总统卢拉为巴西做了哪些贡献?

别看卢拉的就任史坎坷多磨,但是在其卸任之后,人民尊他为“最受欢迎的总统”,甚至期盼着他能重回执政台。我十分好奇,这个出身于贫民的穷人总统究竟为巴西做了哪些贡献,以至于民众们至今都对其念念不忘。

卢拉上任时,巴西正处于严峻的金融危机之中。可以说,卢拉是临危受命,接手了一个烂摊子。当时,许多人都对他嗤之以鼻:“一个贫民阶级出身的总统真的能力挽狂澜、拯救巴西吗?”在他上任的半年之内,巴西的国际债券逐渐升值,国家经济开始复苏。眨眼间,卢拉的形象就高了起来。他并没有向民众们保证什么,但是他用实际行动将巴西从崩溃的危机中挽救了回来。

卢拉上任后积极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和政府福利。他力主缩小贫富差距,在2年的时间内,巴西国内的贫困人口减少了19%。

对外,卢拉坚决捍卫巴西的利益,加强与外国的经贸往来,积极参与世界性事务。在国际上,他展示了一个和平、友善、温和的总统形象,得到了世界的尊重。

卢拉并没有帅气的外表,也没有能说善道的巧嘴,但他有一颗真正服务人民的心。这就是民众支持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