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社交艺术
这是5岁的孩子与年纪更小的孩子相处时经常发生的一幕。莱恩对两岁半的小弟弟杰伊完全失去了耐心,杰伊把他们玩的积木弄得一团糟。莱恩怒火中烧,咬了杰伊一口,杰伊哇哇大哭起来。他们的妈妈听到杰伊痛苦的哭声,过来责骂莱恩,命令他把引起纷争的积木收起来。莱恩觉得妈妈的裁断不公平,也大哭起来。妈妈仍然很生气,拒绝安慰他。
令人意外的是,莱恩却得到了杰伊的安慰。虽然他是最初的肇事者,但哥哥的哭声引起了他的关注,他试图让莱恩冷静下来。
“莱恩,不要这样,”杰伊恳求道,“不要哭,哥哥,不要哭了。”
可是莱恩还在哭。杰伊直接的恳求没有奏效,他转而为莱恩向妈妈求情:“莱恩哭了,妈妈!莱恩哭了。看。我指给你看,莱恩哭了。”
接着杰伊对着莱恩扮演起妈妈的角色,他一边轻轻拍打哭泣的哥哥,一边温柔地说:“看,莱恩。不要再哭啦。”
莱恩不理会杰伊的安慰,还在继续抽泣。于是杰伊又换了一种方法,他帮莱恩把积木放到袋子里,友好地说:“啊,莱恩。我给莱恩放好了,嘿?”
莱恩依然在哭。机灵的杰伊采取了另一个策略,即转移注意力。杰伊把一辆玩具车拿给他哥哥,试图让他忘记之前发生的小摩擦。“这里有个人。莱恩,这是什么?莱恩,这是什么?”
莱恩对此毫无兴趣。什么也安慰不了他,他哭个没完。妈妈对他失去了耐心,转而用父母惯用的手段来威胁他:“你想让我揍你吗?”莱恩战战兢兢地回答:“不想。”
“那就不要再哭了,求你了。”妈妈严厉地说,带着一丝愠怒。
莱恩一边抽泣一边可怜兮兮地喘着气说:“我尽量。”
杰伊受到启发想出了最后一招。他模仿妈妈严厉而权威的口吻,威胁莱恩:“不许哭,莱恩。再哭打你屁屁!”
这段小插曲充分展示了30个月的幼儿为调节他人情绪所表现出的非常老到的情绪技巧。杰伊为了安慰哥哥,运用了好几种策略,从简单的恳求,到向妈妈寻求结盟(可惜她拒绝帮忙),再到用行动安慰哥哥,帮哥哥收拾积木,转移哥哥的注意力,最后还用到了威胁和命令。毫无疑问,杰伊所用的这一套办法,正是自己情绪困扰时别人对待他的方式。不管怎样,最重要的是杰伊小小年纪就能够自如地运用这些技巧。
专家导读
调节他人情绪的能力是处理人际关系艺术的核心,这要求情绪自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自控是减轻自身愤怒和困扰、控制冲动和兴奋能力的开端。没有人事技巧,高智商的人也会四处碰壁,自认为怀才不遇却又给人傲慢无礼的印象。
当然,父母们都知道,杰伊表现出来的同理心和安慰本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具有的。别的像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可能会把哥哥的不快视为报复的机会,想方设法让他更难受。同样的技巧还可以用来戏弄或折磨自己的兄弟姐妹。不过即使是出于恶意,行为本身也显示了一种关键情绪潜能的萌芽,即了解他人的感受,并采取相应行动进一步塑造这些感受的能力。调节他人情绪的能力是人际关系艺术的核心。
为了展现这种人际关系的力量,首先幼儿的自控力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自控是减轻自身的愤怒与困扰、控制冲动与兴奋的能力的开端——尽管幼儿的自控力通常还不太稳定。与他人协调一致意味着自身保持平静。在同一时期,还可以观察到幼儿控制自身情绪的暂时性迹象。幼儿开始学会静静地等待,用辩论或哄骗的手段达到目的,而不是简单地使用暴力——尽管他们不会总是选择运用这种能力。他们开始不乱发脾气,变得有耐心,至少有时候如此。幼儿大约在两岁时出现同理心的迹象。正是杰伊的同理心,即同情心的根源,促使他想出很多花招来讨好莱恩哥哥。因此,调节他人的情绪属于人际关系的艺术,必须以自我管理和同理心这两种情绪技巧的成熟为前提。
在此基础上,“人事技巧”才会臻于成熟。人事技巧是有效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交竞争力,如果没有这些技巧,个体就难以适应社会,人际关系就会一团糟。正是由于缺少这些技巧,导致智商最高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四处碰壁,他们常常傲慢无礼、面目可憎或者麻木冷漠。这些社交能力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动员和鼓舞他人,并且容易劝服、影响和安慰别人。
展示情绪
社交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是人们表达自身感受的能力大小。保罗·艾克曼用“展示规则”一词概括关于在什么时候恰当表现何种情绪的社会共识。在这一点上,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时非常大。比如,艾克曼及其在日本的研究伙伴让当地学生观看土著居民的青少年进行割礼的录像,研究其面部反应。看录像时如果有权威人物在场,日本学生的面部只能观测到最轻微的反应。但当他们以为自己在独自看录像的时候(他们被暗中监控),他们的面部出现了明显的痛苦、悲伤、恐惧和厌恶的混合表情。
展示规则有几种基本的类型。第一种是情绪表达最小化,即日本学生在权威人物在场时表达困扰情绪的模式,他们用毫无表情的脸来掩饰内心的不安。第二种是放大情绪表达,夸大自身感受,比如一位6岁的小女孩跑到妈妈那里抱怨哥哥捉弄她,她眉头紧蹙,嘴唇颤抖,面部夸张地扭曲,装出悲惨的样子。第三种是情绪替换,用一种情绪代替另一种情绪,比如在某些亚洲文化中,直接拒绝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因此人们反而会给出积极的(但错误的)肯定。个体如何运用这些技巧,以及是否清楚何时作出反应,是情绪智力的体现之一。
专家导读
社交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是人们表达自身感受的能力高低。第一种是情绪表达最小化,掩饰自身的感受。第二种是放大情绪表达,夸大自身的感受。第三种是情绪替换,用一种情绪替换另一种情绪。如果会伤害你爱的人,最好把真实的感情隐藏起来,代之以伤害较小的虚情假意。
我们很早就开始学习情绪的展示规则,其中有一部分来自明确的教导。比如爷爷出于好心,却送了一份糟糕的生日礼物,我们会教导孩子不能流露出失望的情绪,而是要微笑着向爷爷道谢。不过展示规则的教导更多地表现为潜移默化的示范:儿童通过观察学会行为。在情绪教育中,情绪既是媒介又是信息。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微笑着说谢谢”,如果他们当时非常严厉冷酷,以命令式的口吻而不是亲切地悄悄提醒,孩子就有可能获得截然相反的经验,他们会皱着眉头,随口对爷爷说“谢谢”。两种情绪表达对爷爷的效果完全不同,在第一种情况下,他会很高兴(虽然被误导了);在第二种情况下,他会由于自相矛盾的信息而感到伤心。
情绪表达肯定会对情绪的接收方产生直接的影响。儿童学到的规则类似于:“如果会伤害你爱的人,那么最好把真实的感情隐藏起来,代之以伤害没有那么大的虚情假意。”这些情绪表达的规则不仅是社交礼仪的一个方面,它还决定了我们自身的感受怎样影响他人。得体地运用和遵循情绪表达的规则,会产生最佳的效果,反之就会陷入情绪混乱。
演员是情绪表达的专家,他们的表现力在观众当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无疑也是天生的演员。不过我们情绪表达的熟练程度差异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学到的展示规则由于不同的榜样示范而大相径庭。
表现力与情绪感染
在越南战争初期,美军某排士兵趴在稻田里,与越南军队展开激战。突然有6个和尚沿着稻田的田埂列队走来,他们面无惧色,坦然自若,径直朝着双方交火的地方走去。
“他们既没有向左看,也没有向右看,而是一直往前走。”当时在场的一位美军士兵戴维·布什回忆道,“真是奇怪,居然没人朝他们开枪。他们走过田埂之后,突然之间我完全失去斗志。我不想再打下去了,起码那天的想法是这样。大家的想法肯定都是这样的,因为大家都停了下来。我们停止了战斗。”
那6个和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他们的镇定自若感染了正在激战的双方战士,这种力量表明了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准则:情绪可以感染别人。当然越南和尚的故事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情绪感染在大多数时候是非常微妙的,是一种无声无息、无处不在的人际交流。我们彼此传达和接收情绪,在这条心理的暗涌之中,有些是有害的,有些是有益的。情绪交流通常很微妙,难以觉察,比如推销员向我们道谢的方式可能会令我们感到被忽略、怨恨或者真诚的欢迎和赞赏。我们相互捕捉彼此的感受,它们如同某种社会病毒在我们当中传播。
我们在每次社会交往中所发出的情绪信号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我们的社交技巧越熟练,控制情绪信号的能力就越出色。在礼仪社会中,含蓄是确保不安情绪的流露不会影响对方的一种手段(不过这个社会规则如果用于亲密的人际关系就会令人不自在)。情绪智力包括管理情绪表达的能力。我们用“受欢迎”和“有魅力”来形容我们喜欢与之相处的人,他们的情绪技巧使我们感到舒服。能够帮助他人舒缓情绪的人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他们是有强烈情绪需求的人求助的对象。我们互相充当情绪转变的工具,正面或反面的作用都有。
不妨来看看情绪微妙地从一方传染给另一方的例子。在一个简单的实验中,两位受测者填写了一份关于当前情绪的问卷,他们面对面安静地坐着,等待实验助手返回房间。两分钟之后,实验助手回来了,让他们再次填写情绪问卷。在这对受测者当中,研究者有意安排其中一位具有很强的情绪表现力,另一位则面无表情。无一例外,情绪表现力较强一方的情绪传递到了较为被动的另一方。
这种神奇的传递是怎么发生的?答案很有可能在于,我们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人所表现出的情绪,也就是说,我们对他人的面部表情、姿势、声调以及其他非言语的情绪形式进行无意识的机械模仿。通过模仿,人们将他人的情绪在自己身上进行再创作,这可以说是前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的演技方法——演员通过重温过去某种强烈情绪引发的各种姿势、动作以及其他情绪表达形式再次激发这些情绪——的低级版。
日常的情绪模仿通常很微妙。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研究人员乌尔夫·丁伯格(Ulf Dimberg)发现,当人们看到微笑或生气的脸时,他们的面部肌肉会发生细微的变化,表明他们也出现了相同的情绪。他们面部肌肉的变化可以通过电子感应器观测到,但肉眼通常难以觉察。
两个人进行互动交流的时候,情绪传递的方向是从情绪表达更有力的一方传到较为被动的一方。不过有些人特别容易受到情绪的感染,他们内心非常敏感,体内的自主神经系统(情绪活跃度的标记)更易受到激发。这种生理倾向使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到影响,他们会为煽情的电视广告落泪,而和一个心情很好的人随便聊几句,又会很快高兴起来(由于他们较易被他人的感受打动,他们会更有同理心)。
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精神生理学家约翰·卡乔波(John Cacioppo)对微妙的情绪交流进行研究后发现:“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你在模仿对方的面部表情,仅仅看到别人表达情绪就会引发你同样的感受。人们之间的情绪总是在不停地传递,步调一致,好像在翩翩起舞。情绪的同步性决定了你对人际互动感到舒服或者不适。”
专家导读
情绪智力包括管理情绪表达的能力。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发送的情绪信号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能够帮助他人舒缓情绪的人特别受欢迎,他们是有情绪需要的人求助的对象。情绪的同步性决定了你对人际互动感到舒服或者不适。人际互动中情绪一致的程度体现为交谈时双方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人际互动同步性处于高水平,意味着人们互相喜欢。
人们在人际互动中感到情绪一致的程度体现为交谈时双方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这是无意识的亲密的衡量指标。一方发表观点,另一方点头,或者双方同时变换坐姿,或者一方向后退,另一方向前倾。这种协调性的微妙之处还体现为双方以相同的节奏摇晃旋转椅。正如丹尼尔·斯特恩观察母婴之间同步性时所发现的那样,相同的交互性使情绪一致的人表现出行为的一致。
情绪的同步性有助于情绪的传递和接收,尽管有些情绪可能是负面的。比如在一项身体同步性的研究中,抑郁的女性及其伴侣来到实验室,讨论他们感情关系出现的问题。这些情侣在非言语层面的同步性越强,抑郁女性的伴侣讨论后的感觉越糟糕——他们受到女方消极情绪的感染。简而言之,不管人们感到高兴还是难过,他们与他人的身体协调性越强,双方的情绪就越相似。
师生之间的同步性显示了他们的融洽程度,关于课堂的研究表明,师生之间的动作协调程度越高,他们在互动时就越感到友好、快乐,充满热情和兴趣,容易相处。一般而言,人际互动的同步性处于高水平,意味着人们互相喜欢。俄勒冈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弗兰克·伯尼利(Frank Bernieri)告诉我:“你与他人相处得好不好可以体现在身体层面。你需要掌握彼此合适的时机,使身体动作协调一致,感觉舒适。同步性反映了双方投入的程度,如果你高度投入,你的情绪就会开始与对方相互配合,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
专家导读
有效人际交流的一个决定因素是人们运用情绪同步性的熟练程度。如果人们善于与别人的情绪协调一致,或者很容易让别人的情绪跟着自己的走,他们的人际互动在情绪层面就会顺利得多。成功的领导者和演说家都是善于调动公众情绪的人。
简而言之,情绪调和是融洽的精髓,是母婴之间协调性的成年版。卡乔波认为,有效的人际交流的一个决定因素是人们运用情绪同步性的熟练程度。如果他们善于与别人的情绪协调一致,或者很容易让别人的情绪跟着自己的情绪走,那么这些人的人际互动在情绪层面就会顺利得多。有影响力的领导者或表演者,其特征是能够以这种方式影响数千名观众。卡乔波指出,同样的道理,不善于接收和发送情绪信息的人容易遇到人际关系的问题,原因在于别人与他们相处时常常感觉不舒服,但是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从某种意义上说,确立人际互动的情绪基调是个体在深入和亲密的层面处于主导地位的象征,即个体可以驱动他人的情绪状态。这种决定情绪的力量类似于生物学的术语“授时因子”(zeitgeber,字面意思是“时间抓取者”),即确立生物节奏的过程(如日夜循环、每个月的月相等)。比如一对男女在跳舞,音乐就是身体动作的授时因子。在人际互动过程中,情绪表现力更强或更有影响力的一方通常会“夹带”另一方的情绪。处于主导地位的一方说的较多,而处于从属地位的一方更多的是在观察另一方的脸庞——为情绪传递进行设置。同样的道理,一位雄辩的演讲者,比如政治家或者传教士,总是致力于影响观众的情绪。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他把观众牢牢抓在手心里”。情绪夹带是影响力的核心。
社会智力的基本原理
现在是幼儿园的休息时间,一群小男孩在草地上奔跑。雷吉跌倒了,膝盖受了伤,于是开始大哭起来,但其他男孩还是继续向前跑,只有罗杰停了下来。雷吉慢慢不哭了,罗杰弯腰擦擦自己的膝盖,大叫道:“我的膝盖也受伤了!”
专家导读
人际智能由四种能力组成:
组织团队——领导者的基本技能,发动并协调团队努力开展工作。
协商解决办法——调停的才能,防止冲突或解决突发危机。
人际联系——同理心,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社会分析——能够体察和领悟他人的感受、动机和关切。
跟具有这四种技能的人相处会非常愉快,而且这种人具有持续改善的能力。
心理学家托马斯·哈奇(Thomas Hatch)把罗杰的行为称为人际智能的典范。哈奇与霍华德·加德纳共事于光谱学校,一家致力于研究多元化智能的学校。罗杰似乎特别善于捕捉小伙伴的感受,并与之产生迅速通畅的联系。只有罗杰注意到雷吉的困境和痛苦,也只有罗杰尝试安慰他,尽管他所做的只是擦擦自己的膝盖。这个小小的举动显示了罗杰亲善融洽的天赋,这是维持密切的人际关系——比如婚姻、友谊或商业合作等——所必不可少的情绪技能。幼儿园小朋友身上的这些技能还处于萌芽阶段,将会日臻成熟完善。
哈奇和加德纳把人际智能的组成要素细分为四种单独的能力,罗杰身上体现的正是其中一种能力。
组织团队——领导者的基本技能,发动并协调群体努力开展工作。这种才能常见于戏剧导演或制片人、军官以及所有组织团体中的优秀领导者。在游戏场上,具有这种能力的小朋友能够决定玩什么游戏,或者成为团队首领。
协商解决办法——调停的才能,防止冲突或解决突发危机。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擅长谈判、仲裁或调停争端;可以从事外交、仲裁、法律、中介及收购管理等工作。具有这种能力的小朋友可以平息游戏过程中的争端。
人际联系——即罗杰所体现出来的才能,同理心和联系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很容易与别人打成一片,容易识别和恰当回应别人的感受和关切——也就是人际关系的艺术。这种人会成为称职的团队合作伙伴、值得信赖的配偶、好朋友或者生意伙伴;在职场上,他们可以成为推销员、经理人或者出色的教师。像罗杰这样的小朋友几乎可以和所有人相处得很好,容易和大家玩成一片,而且很乐于如此。这种小朋友往往能从别人的面部表情中破译情绪,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社会分析——能够体察和领悟他人的感受、动机和关切。了解他人感受的本领可以使人很容易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或融洽感。这种人的能力如果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可以成为很有竞争力的治疗师或辅导员;如果除此之外还拥有文学天赋,他们可以成为天才型小说家或戏剧大师。
总的来说,这些技能是人际关系的润滑油,非凡魅力的添加剂,也是成为成功人士的基本要素。社会智力出色的人很容易和别人打交道,善于领会他人的反应和感受,善于领导和组织团队以及解决人际活动中突然爆发的争端。他们是天生的领袖,能把未被言明的群体性情绪准确地表达出来,引导群体向特定目标前进。他们受到大家的欢迎,因为他们总是能使人保持高昂的情绪——他们会让大家感到心情愉快,并且得到这样的评价:“和这种人相处真是太愉快了。”
这些人际能力建立在其他情绪智力的基础之上。比如,社会形象特别好的人往往善于调节自身的情绪表达,与他人的反应方式非常协调,而且能够持续地改善自己的社会表现,确保得到他们想要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就像老练的演员。
专家导读
交际花:以牺牲个体真实的满足感为代价,成为人人欢迎的人。他私下的形象与他试图在公众面前树立的形象完全不同,他这样做是为了赢得大家的爱戴。
变色龙:为了赢得别人的爱慕或者单纯的好感,按照他人的意愿行事。他们给别人的印象非常好,但私底下却几乎没有任何稳定或满意的亲密关系。这种人“印象管理”的能力很强。说一套做一套。
交际花主动迎合别人,变色龙则被动附和别人。
如果随机应变而又忠实于自我内心的感受,运用印象管理使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尊重自己的感受,就是高情商的人。取向于钱,外圆内方;外圣内王,出淤泥而不染。
不过,如果个体无法平衡人际能力与了解自身需要和感受及其实现途径之间的关系,这些人际能力只会导致空洞的社会成功——以牺牲个体真实的满足感为代价,成为人人欢迎的“交际花”。这是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马克·斯奈德(Mark Snyder)提出的观点,他对八面玲珑的社交变色龙进行了研究。这种人的心理信条可以用英国诗人W·H·奥登的话来概括,他说他本人私下的形象“与他试图在公众面前树立的形象完全不同,他这样做是为了赢得大家的爱戴”。假如社交技能超过了解并尊重自身感受的能力,那么就必须进行权衡和取舍。为了赢得别人的爱慕或者好感,社交变色龙会按照别人的意愿行事。斯奈德发现,判断某人陷入这种模式的标准是他们给别人的印象非常棒,但私底下却几乎没有稳定或满意的亲密关系。当然更健康的模式应该是,在忠于自己与社交技能之间取得平衡,诚实正直地行事。
不过社交变色龙为了获得社会认同,毫不介意说一套做一套。他们处于公共面具与私人现实的分裂状态。心理分析师海伦娜·多伊施(Helena Deutsch)把这种人称为“假想人格”,他们接收到外界的信号后可以任意切换伪装。斯奈德告诉我:“对某些人来说,公共形象和私人形象比较匹配,但对另一些人来说,他们改变外表简单得如同转动一个万花筒。他们就像伍迪·艾伦电影里的泽里格,疯狂地想和周围每个人打成一片。”
这种人努力从他人身上寻找蛛丝马迹,在行动之前了解他人对自己的期望,而不是直接地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为了与他人融洽相处,赢得好感,变色龙愿意让自己不喜欢的人也觉得他们很友好。他们运用社交能力,根据不同社会情景的要求塑造自身的行为,因此他们可以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现出不同的样子,比如从八面玲珑的社交能手转变成保守人士。当然,这些特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进行有效的印象管理,在某些职业领域,比如演戏、法律、销售、外交和政治等领域,这些特质会受到高度赞扬。
随波逐流的社交变色龙试图给每个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另一种人运用社交润滑剂更多的是为了忠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另一种更关键的自我监测能力。这种保持真我的能力,用莎士比亚的话说就是“对自己忠实”,即不管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后果,行动与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感受和价值观都要保持一致。对情绪保持忠实很可能会导致为了防止欺骗或否认而故意进行对质,而社交变色龙永远不敢这样澄清事实。
缺乏社交竞争力的表现
塞西无疑是一个聪明人,他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外语专家,精通翻译。不过对于某些关键的东西他却完全无能为力。塞西似乎连最简单的社交技能都不具备。喝咖啡时他不知道怎么和别人闲谈,与别人一起消磨时间时总是笨嘴拙舌,总之,他连日常的社会交往都不会。缺乏社交魅力在他与女性打交道时影响最深刻,于是他求助于心理治疗,他怀疑自己“本质中隐含着同性恋的倾向”——这是他的原话,其实他根本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根据塞西对心理治疗师的描述,他真正的问题是害怕没有人对他说的话感兴趣。隐含的恐惧使他越发缺乏社交魅力。他在和别人交往时感到紧张,总是在最尴尬的时刻不合时宜地窃喜或大笑起来,但别人讲真正有趣的事情时,他却不会笑。塞西告诉治疗师,他小时候就很笨拙,只有和哥哥在一起时才会感到轻松自在,他哥哥总会对他伸出援助之手。但塞西离家以后就束手无策了,他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拉金·菲利普讲述了塞西的故事,他认为塞西困扰的根源在于童年期没有学会社会交往最基本的知识。
应该在塞西小时候教会他什么?别人和他说话,要直接应答;要主动与别人交往,不要总是等待别人;要使谈话继续下去,不要简单地用“是”或“不”或者其他单个词语来回答问题;要对别人表示感谢,进门时要礼让;等菜上齐了再开始吃……学会说“谢谢”和“请”,学会分享等,以及其他我们在孩子两岁之后就开始教导他们的基本社交礼仪。
塞西的问题源自他人教导无方还是本人缺乏学习能力,目前还不清楚。不过无论根源是什么,塞西的故事很有代表意义,表明儿童通过社会互动的同步以及社会和谐的潜规则获得了数不清的经验,这些经验非常关键。不遵守社交礼仪就会引起不快,让周围的人感到不舒服。社交礼仪的作用是让每个参与社会交往的人感到轻松自在,笨拙会引起焦虑。缺乏社交技能的人不仅没有社交的分寸感,而且不善于调节他人的情绪,他们所到之处都会引起混乱。
我们都认识塞西这样的人,他们毫无社交魅力,让人讨厌,他们似乎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谈话或电话,他们会一直滔滔不绝,完全没有意识到对方想说“再见”的暗示。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其他人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趣,而且无视别人转移话题的试探,他们还喜欢包打听。这种人破坏了正常有效的社会交往,他们连社会互动最基本的要领都没有掌握。
心理学家用“非言语信息障碍”(dyssemia,在希腊语中,“dys”意为“障碍”,“semes”意为“信号”)来描述缺乏学习非言语信息能力的现象。大约有1/10的儿童在这方面存在一个或多个问题。比如缺乏人际交往的空间感,跟人说话或向人递东西时靠得过近;理解或运用身体语言的能力差;无法理解或正确运用面部表情,比如无法进行眼神交流;缺乏节奏感,即对演讲的情绪特质没有认识,说话不是过于尖锐就是过于平淡。
很多研究的关注焦点是把具有社交缺陷特征的儿童甄别出来,这些儿童由于笨拙被玩伴忽视或嫌弃。除了那些由于恃强凌弱而遭人唾弃的儿童之外,其他不受欢迎的儿童全部是因为缺乏面对面互动的基本技巧,尤其是协调对方的技能。如果儿童不擅长表达,人们会认为他们不聪明或者缺乏教育;如果儿童不擅长人际互动的非言语规则,人们尤其是玩伴们就会认为他们很“奇怪”,并嫌弃他们。这些儿童不知道如何得体地参与游戏,他们触摸别人的方式会让人不舒服,简而言之,他们很“逊”。他们无法掌握情绪无声的语言,还会在不经意间发送引发不安的信息。
专家导读
害怕没有人对自己的话感兴趣,因此在社交场合不敢讲话。读不懂别人的形体语言,就不知道何时该结束自己的话题。不会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形体语言,就无法影响听众。
从事儿童非言语能力研究的埃默里大学心理学家史蒂芬·诺维奇(Stephen Nowicki)指出:“不能很好地理解或表达情绪的儿童常常会感到沮丧。他们其实无法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非言语传播通常是你所做一切的潜台词。你无法停止流露表情或摆出姿势,或者隐藏声调。如果你发送了错误的情绪信息,你会感觉到人们用很滑稽的方式来回应你——你被人断然拒绝,而且不知道原因。如果你以为自己在表现快乐,但实际上看起来兴奋过度或生气,你就会发现其他孩子反过来对你感到生气,而你意识不到原因何在。这样的孩子最后会感到无法控制其他人对待他们的方式,他们的行为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毫无影响。这会让他们产生无力感,又沮丧又冷漠。”
除了被社会孤立之外,这些儿童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课堂的学习环境实际上也是一个“小社会”,不擅长社交的儿童对待老师的方式与他们对待其他小朋友的方式一样,他们会误解老师的意思,并作出错误的回应。由此引发的焦虑和困惑本身就会影响他们学习的有效性。儿童非言语敏感性测验显示,相对于他们由智商测试所反映出来的学业潜能而言,误读情绪信号的儿童往往在学校表现不佳。
“我们讨厌你”:团体边缘人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人生中最危险的时刻莫过于,你希望加入一个游戏团体,却被人排除在外。社交不适的惨状在此时表露无遗。在这种危险的时刻,被人喜欢或讨厌,合群或孤僻,一切都是公之于众的。因此,这种关键时刻已经成为研究儿童发展的学者密切关注的主题,他们的研究表明,受欢迎的学生和被遗弃者的接近策略形成鲜明的对照。研究发现凸显了关注、理解以及回应情绪和人际暗示的社交竞争力的关键作用。看到一个孩子徘徊在其他孩子游戏圈子的边缘,希望加入却被拒之门外,这既令人叹息,同时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困局。即使是最受欢迎的孩子有时也会遭到拒绝。针对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一项研究发现,最受人喜爱的孩子在试图加入已经开始游戏的团体时被断然拒绝的比例是26%。
这种拒绝暗示着年幼孩子的情绪性判断直率得残忍。让我们看看幼儿园里4岁孩子之间的对话。芭芭拉、南希和比尔正在玩动物玩具和堆积木,琳达想加入他们的游戏。琳达观望了一分钟,然后接近他们,她坐在芭芭拉旁边,开始玩起玩具动物来。芭芭拉转过头对琳达说:“你不能玩!”
“我可以,”琳达答道,“我也可以拥有动物。”
“不,你不行,”芭芭拉直率地说,“今天我们不喜欢你。”
比尔代表琳达提出抗议,南希加入了攻击的行列:“今天我们讨厌她。”
专家导读
孩子通过设法加入别的孩子正在进行的游戏,可以锻炼自己的逆境商和社交商。
由于要冒着被公然或暗中声明“我们恨你”的危险,可想而知,所有孩子在接近小团体的时候都会显得小心翼翼。孩子们的焦虑也许与成年人在全是陌生人的鸡尾酒舞会上的感觉没有什么两样,你面对正在谈笑风生的小团体畏缩不前,他们似乎都是亲密的朋友。由于这种处于小团体边缘的时刻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常重大,用一位研究人员的话来说,它还“具有高度的诊断性,能够很快反映出孩子们在社交技能方面的差异”。
通常来说,新来者先观察一段时间,然后再试探性地加入,小心翼翼地试探几步之后才会更加自信。新来者能否被接受最关键的是他能否很好地适应小团体的规则,明白他们正在玩什么游戏,什么是不合时宜的行为。
急于成为主导者,以及不符合小团体的规则,这两种错误行为几乎一定会遭到拒绝。这正是不受欢迎的孩子容易犯的错误:他们强硬地加入小团体,过于突然或过快地试图改变游戏主题,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立刻反对其他人的看法——很明显是想把关注焦点吸引到自己身上。可惜弄巧成拙,他们不是被忽视就是被拒绝。相反,受欢迎的孩子会花时间观察小团体,在加入之前搞清楚当前的状况,然后用行动表明他们接受小团体的规则,等到自己在小团体的地位确立之后,才主动建议小团体该做什么。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4岁的罗杰,心理学家托马斯·哈奇认为他的行为显示了高水平的人际智能。罗杰加入小团体的策略首先是观察,然后模仿另一个孩子的做法,最后和他说话并完全参与了这个活动——这是一种成功的策略。罗杰的社交才能还体现在他和沃伦玩扔“炸弹”(实际上是鹅卵石)游戏的过程中。沃伦问罗杰他想坐直升机还是飞机,罗杰在回答之前问道:“你在直升机上吗?”
这表明了罗杰关注他人的敏感性,以及根据这种认识作出相应反应、保持联系的能力。哈奇这样评价罗杰:“他向玩伴‘报到’,确保他们和游戏保持联系。我观察到其他很多孩子径直坐上了自己的直升机或飞机,独自‘飞走’了。”
情绪感染:案例研究
如果说社交技能的衡量标准是使他人从困扰情绪中恢复平静的能力,那么处理别人愤怒到极点的情绪也许是大师级的终极标准。自我调节愤怒和情绪感染的研究数据显示,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分散愤怒者的注意力,以同理心对待其感受和立场,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激发出积极情绪。这种方法叫做情绪柔道。
专家导读
情绪柔道:分散生气者的注意力,以同理心对待其感受和立场,然后让其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激发出积极情绪。也叫做情绪感染。
我的一位已故的老朋友泰瑞·道森讲的故事也许最能体现情绪影响艺术的精妙技巧。泰瑞是20世纪50年代最早在日本学习合气道的美国人之一。一天下午他乘坐东京郊区列车回家,一位高大好斗、醉醺醺、脏兮兮的工人上了车。那醉汉步履蹒跚,开始恐吓其他乘客,他大声咒骂着,挥拳打向一个抱着婴儿的妇女,那位妇女仰身摔倒在一对老夫妇的脚下,老夫妇连忙站起来,躲到车厢的另一头。醉汉又挥出了好几拳(由于他过于愤怒,打空了),他怒吼着抓住车厢中间的金属柱子,试图把它拔出底座。
泰瑞每天练习合气道8个小时,身体非常棒。此刻他觉得自己应该出面阻止醉汉闹事,以免其他人受到伤害。但他想起了师傅的教导:“合气道是和解的艺术,心里想着搏斗的人,自身已经失去了与宇宙的联系。如果你试图征服别人,那么你已经落败了。我们学习如何解决纷争,而不是挑起纷争。”
泰瑞同意师傅关于不要挑起争斗的教导,他只在自卫的时候使用武术。现在很明显,他处于正当的立场,他终于有机会在现实世界中检验他的合气道水平了。因此,在其他乘客吓得呆坐在座位上的时候,泰瑞从容不迫,慢慢站了起来。
醉汉看到他,号叫着:“啊哈!外国人!你该尝尝日本人的厉害!”然后开始靠近他,准备与他一较高低。
正当醉汉开始移动的时候,有人发出了震耳欲聋、欣喜若狂的声音:“嘿!”
那语调欢快得如同突然遇见老朋友一般。醉汉感到很奇怪,环顾四周,发现这声音发自一位70多岁穿着和服的瘦小的日本老头。那老头很高兴地对醉汉笑着,轻轻挥手向醉汉示意,轻快地说:“过来。”
醉汉怒气冲冲地大步跨过去:“我为什么要跟你说话?”与此同时,泰瑞已经准备就绪,只要醉汉一有攻击行为就立刻把他拿下。
“你喝了什么?”老头笑吟吟地问醉汉。
“我喝了米酒,关你屁事啊。”醉汉怒吼道。
“啊,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老头温和地说,“瞧,我也喜欢米酒。每天晚上我和太太——她67岁了,我们把一小瓶米酒温热,然后拿到花园,我们坐在一条古老的木凳上……”老头一直说到他家院子里的柿子树,花园里的景致,以及在晚上享用米酒。
醉汉听到老头的话,脸开始变得柔和起来,紧握着的拳头也松开了。“对,我也喜欢柿子……”他的声音渐渐变小了。
“没错,”老头轻松地回答,“我肯定你有一位好太太。”
“不,”醉汉说,“她死了……”他边流泪边诉说起自己失去妻子、家庭和工作的经历,他为自己感到羞愧。
这时候泰瑞到站了,他下车时听到那老头让醉汉坐在他旁边,把他的故事讲完,泰瑞看到醉汉躺在座位上,头伏在老头的膝盖上。
这就是情绪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