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理论实践案例(全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中国汽车制造业

本章以汽车制造业为研究课题,通过寻找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在零配件、仿真设计、整车装配、回收处理四个环节的差距,阐明汽车制造业的本质——即长期的积累和持续的改进。

汽车工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辆车都由上万个零件组成,要保证每一辆车的品质如一,首先就要保证每个零件的稳定。因此,持续改进的前提就是要保证一个稳定的输入。

其次,当代的汽车研发已进入了三维仿真设计阶段。面对数字化的变革,汽车制造商不仅仅需要考虑购买先进的仿真系统,缩小硬件差距,更需要扎扎实实地积累实验参数。只有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数据,才可以实现高效的建模。

再次,实际的汽车装配阶段需要精益求精的实施过程。只有通过装配流程的不断优化,整车厂才可以将装配过程的误差控制在极小的波动范围,并将稳定的零件和高效的建模付诸最终的汽车产品——一个稳定的输出。

最后,一个汽车产品推向市场不是汽车制造的终结,而是一个全新闭环工程的开始。通过先进的追踪系统,汽车制造商需要将质量的反馈融入研发和制造的每一个环节中,通过持续的改进推出更好的产品。

第一节 汽车制造业概述

19世纪德国的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从此极大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从欧洲到美国,再到日本,汽车的普及既是一种生活效率与品质提升的标志,更是一种生产力格局的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经过近150年的发展,在上述三个地区逐渐形成了三大车系的分布。

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人口状况、消费者文化的不同,三大车系形成了自己固有的风格,在全球汽车工业的竞争中各树一帜,各领风骚。欧洲文化孕育出的工程师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技术,并坚定地认为欧洲的车就是世界的车,无需为当地市场做出特定改变,因此奔驰、宝马、奥迪在全世界的设计都是一样的。所以欧洲车素以其基因、血统纯正并且技术完美而闻名于世。日本车系则与欧洲车系的理念完全不同,其与欧洲车厂和美国车厂最大的不同是没有足够大的国内市场。为了生存和发展,日本车厂必须立足全球市场,尽可能地实现本地化,甚至忘掉自己的本土车型。因此日本车系是完全的全球化市场导向,技术为市场服务。欧洲车系以技术为导向,日本车系以市场为导向,美国车系又凭借什么本领生存与发展呢?美国幅员辽阔,经济发达,国内市场具备极强的购买力,这使得美国的汽车消费能力居全球之最。而美国的“浪费”文化更是孕育了美国车系大而奢华的特点。

三大车系各领风骚,无论其焦点是技术、文化还是市场,它们得以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市场中生存并且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共有的特性——长期的积累和持续的改进。这正是我们即将探讨的汽车制造业本质所在。我们将把这一本质的核心贯穿于稳定输入、高效建模、精益制造、品质追踪四个环节,论述如何将长期的积累与持续的改进这一思想精髓植入汽车制造的每个流程中,使汽车制造业真正具有生存与发展的实力,获得决胜市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