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利润来自大趋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万里长江立大志,塑胶花开遍香港(2)

长江厂只剩下半数产品品种尚未出现质量问题,开工不足,不得不裁减员工。部分被裁员工的家属上门哭闹,有的赖在办公室不走,车间和厂部没有片刻安宁。留下的员工人心惶惶,为长江厂的前途,更为自己的生计忧心忡忡。那些日子,李嘉诚的脾气不免暴躁,动辄训斥手下的员工。全厂士气低落,人心浮动。

诚实信用化危机

李嘉诚回到家里,强打欢颜,担心母亲为他的事寝食不安。知儿者,莫过母。母亲从他憔悴的脸色、布满血丝的双眼洞察出长江厂遇到了麻烦。她不懂经营,但懂得为人处世的常理。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儿子走向社会,母亲总是牵肠挂肚,早晚到佛堂敬香祭拜,祈祷儿子平安,她还经常用佛家掌故来喻示儿子。

母亲平静地说道:很早很早之前,潮州府城外的桑埔山有一座古寺。寺中的云寂和尚已是垂暮之年,他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就把他的两个弟子一寂、二寂召到方丈室,交两袋谷种给他们,要他们去播种插秧,到谷熟的季节再来见他,看谁收的谷子多,多者就可继承衣钵,做庙里的住持。之后,云寂和尚整日把自己关在方丈室念经。到谷熟时,一寂挑了一担沉沉的谷子来见师父,而二寂却两手空空。云寂问二寂,二寂惭愧地说,他没有管好田,种谷没发芽。云寂便把袈裟和瓦钵交给二寂,指定他为未来的住持。一寂不服,师父说,我给你俩的种谷都是煮过的。

李嘉诚悟出母亲话中的玄机——诚实。诚实是做人处世之本,是战胜一切的不二法门。李嘉诚为自己所做的事流下了悔恨的眼泪。

次日,李嘉诚回到厂里,工厂仍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中。李嘉诚召集员工开会,他坦诚地承认自己经营错误,不仅拖垮了工厂,损害了工厂的信誉,还连累了员工。他向这些天被他无端训斥的员工赔礼道歉,并表示,经营一有转机,辞退的员工都可回来上班,如果找到更好的去处,也不勉强。从今往后,保证与员工同舟共济,绝不损害员工的利益来保全自己。李嘉诚说了一番共渡难关、谋求发展的话,员工的不安情绪基本得到稳定,士气也不再那么低落。

紧接着,李嘉诚一一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祈求原谅,并保证在放宽的限期内一定偿还欠款,对该赔偿的罚款,一定如数付账。他丝毫不隐瞒工厂面临的空前危机——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恳切地向对方请教拯救危机的对策。

李嘉诚的诚实,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谅解,他们都是业务伙伴,长江塑胶厂倒闭,对他们同样不利。

银行放宽偿还贷款的期限,但在未偿还贷款前,不再发放新贷款。原料商同样放宽付货款的期限,对方提出,长江厂需要再进原料,必须先付70%的货款。

客户涉及好些家,态度不一,但大部分还是做了不同程度的让步。有一家客户,曾把长江厂的次品批发给零售商,使其信誉受损,经理怒气冲冲来长江厂交涉,恶语怒骂李嘉诚。李嘉诚亲自上门道歉,该经理很不好意思,承认他的过失莽撞。该经理说李嘉诚是可交往的生意朋友,希望能继续合作。他还为长江厂摆脱困境出谋划策。

李嘉诚的“负荆拜访”达到了初步目的。他却不敢松一口气,银行、原料商和客户,只给了他十分有限的回旋余地,事态仍很严峻。

积压产品库满为患。这之中,一部分是质量不合格;另一部分是延误交货期的退货,产品质量并无问题。李嘉诚抽调员工,对积压产品普查一次,将其归为两类:一类是有机会做正品推销的;一类是款式过时或质量粗劣的。

李嘉诚如初做“行街仔”那样,马不停蹄地到市区推销,正品被卖出一部分。他不想被积压产品拖累太久,全部以极低廉的价格卖给了专营旧货次品的批发商,在制品的质检卡片上,一律盖着“次品”的标记。

李嘉诚陆续收到货款,分头偿还了一部分债务。

在危机之中,原来的一些亲戚朋友,有的对李嘉诚敬而远之,生怕他开口借钱或带来麻烦;有的则来电话或主动上门为李嘉诚分担忧愁,安慰激励,献计献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李嘉诚又一次体验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李嘉诚求发达,丝毫不含恩怨报复之心。他后来发达成巨富,不计前嫌,仍与这些在危难中曾疏远他的亲友保持来往。

路遥知马力,危难见人心。李嘉诚正是靠那些真诚亲友的鼓励和帮助,获得新订单,筹到购买原料、添置新机器的资金。

被裁减的员工又回来上班了,李嘉诚还补发给他们离厂阶段的工薪。

李嘉诚又一次拜访银行、原料商和客户,寻求进一步谅解,商议共渡难关的对策。

长江塑胶厂出现转机,产销渐入佳境。

1955年的一天,李嘉诚召集员工聚会。他首先向员工鞠了三躬,感谢大家的精诚合作。然后,用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宣布:

“我们厂已基本还清各家的债款,昨天得到银行的通知,同意为我们提供贷款。这表明,长江塑胶厂已走出危机,将进入柳暗花明的佳境!”

话音刚落,员工顿时沸腾起来。散会前,每个员工都得到一个红包,由李嘉诚亲自分发。

夜深沉,海风裹挟着丝丝凉意。忙碌了一整天的李嘉诚,爬上附近的一座小山冈,眺望着中区的万家灯火和海域中驶过的巨轮,陷入沉思之中。

李嘉诚感到“长江号”航船暂时避免了倾覆之危,只能说取得了一次小小的胜利。今后的航程,还会遇到急流险滩、暗礁风暴,作为船长,切不可陶醉在小小的胜利之中,须胸怀大志,头脑冷静,行为稳重。

经历过这次挫折和磨难,李嘉诚又成熟了许多,他给自己立下座右铭:

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

米兰打杂为偷艺

有一天晚上,疲惫不堪的李嘉诚来到湾仔一家专烧潮州菜的餐馆,拣了一张小桌坐定,就在他等候服务生上菜的时候,无意中看到放在餐桌上的几本外国画报,这时,李嘉诚那扎实的“英语童子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他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读到一则简短的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胶花,并即将投入批量生产,推向欧美市场。敏锐的李嘉诚立刻想到了另一则消息,也是他从另一本英文杂志看到的,消息说:欧美人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家庭主妇正逐渐成为职业妇女,家务社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两条看似不搭界的消息,立刻在李嘉诚脑海中电光火石般接上了轨。

他推想:欧美的家庭都喜爱在室内户外装饰花卉,但是快节奏的变化使人们无暇种植各种娇贵而美丽的植物花。如果想解决这一问题,何不利用塑胶花?塑胶花和植物花相比,一则可节省好多时间,二则可以变幻无穷,正好迎合了生活的快节奏。用塑胶花代替植物花,应该有发展前途。

李嘉诚甚至立即判断:塑胶花的面市,将会引起塑胶市场的一场革命。

李嘉诚更长远地看到,欧美人天性崇尚自然,塑胶花革命势必不会持久。因此,现在必须抢先占领塑胶花市场,否则就将丧失天机。

一直在苦苦寻找突破口却又茫然无头绪的李嘉诚,如夜行的航船看到了灯塔,一缕希望之光点亮了他的内心。再经过细致的了解,李嘉诚注意到,港九各大商店几乎都没有塑胶花,而港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越来越喜欢摆设。这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生产技术要求又不高。他兴奋地预测道:“一个塑胶花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这顿晚饭李嘉诚吃得十分香甜,但他却忘记了吃进去的都是些什么,头脑中想的都是塑胶花!

李嘉诚从书店里买到一本同样的意大利画册,拿到厂里摆在几位技术员面前进行商议研究,他问:“我们可不可以自己进行试制呢?”他看着一双双充满怀疑的眼睛,几乎所有人都对他摇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李厂长,您要知道,这些塑胶花可不比咱们已经生产的那些常规产品,塑胶水桶和玩具早就是香港各家公司生产线上过关的品种,工艺流程并不复杂。可是这塑胶花儿却是塑胶制品中最难制的尖端项目,它不仅要求有先进的工艺,同时也要求有超出一般普通塑胶制品的设备和原材料。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技术,没有技术,一切都无从说起呀!”

李嘉诚遇上了障碍,他麾下几位技术员都是一些没有经过正规学校学习培训的“土技工”。虽然李嘉诚在偿清所有内外债、重新恢复生产以后开始注重智力和技术的投资,并且不惜财力重金礼聘几位在塑胶行业颇有建树的技术工程师加盟他的长江厂,同时也对生产车间的技术骨干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但是面对生产塑胶花这样在香港尚无先例的尖端产品,李嘉诚的技术智囊团仍然显得力不从心。不过,他是一个不会轻易服输的人,只要认准了可以攀登的新目标,就一定会不惜任何代价实现计划。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嘉诚在四壁无门、求计不得的情况下,终于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到意大利去,到米兰去!因为那本画报上注明,米兰不但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该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画报上的几幅塑胶花朵,就是米兰维斯孔蒂塑胶厂生产的最新产品。

李嘉诚走出机场候机大厅时,米兰正弥漫在一片迷蒙的朝雾中,他发现清晨中的米兰城市非常美丽迷人。他来米兰之前,只是从一份有关生产塑胶花的资料上知道米兰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文化名城,美丽而久负盛名的阿尔卑斯山南麓那些起伏的群山,在这座古城的高处依稀可见。李嘉诚想起在湾仔一家西餐厅里见到的画册,心潮难以平静,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就试想着在长江厂内部进行生产塑胶花的种种准备。因为,他知道生产塑胶花一旦成功,就意味着他刚刚起步的长江塑胶厂很快就能以超人的速度攀上香港所有塑胶工厂之首。因为至少在当时,香港尚无一家塑胶厂对此项目进行开发,而他若要捷足先登抓住这一商机,就必须尽快掌握生产塑胶花的技术。

如今,当李嘉诚真的来到这座城市时,又感到了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他发现米兰城仍然保留着18世纪古朴的风貌,宽阔的大街与狭窄小巷组成了错落有致的城区布局,满目疮痍的古堡与新建的大楼,构成了古今相宜的特殊风格。不过,那时心急如焚的李嘉诚哪有心思欣赏这些,他那时的目标就是尽快找到维斯孔蒂塑胶厂。

李嘉诚以香港企业老板的身份造访了这家以意大利古代贵族维斯孔蒂命名的塑胶厂,这果然是一座气魄宏伟的现代化工厂。接待他的是一位女厂长助理,两人以英语对话,谈得比较投机。特别是李嘉诚那风度翩翩的仪表与温文尔雅的谈吐,让厂长助理很愿意与这位来自中国香港的年轻企业家交流。

可是,接下来的谈话让李嘉诚始料未及。当他提出要购买该厂生产的塑胶花工艺与设计图纸时,女助理所提出的价格着实把他吓了一跳,如果依他长江厂现有的流动资金去购买的话,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因为几百万美元的价格,即便李嘉诚把他的工厂全部都换成美元,也只够这笔费用的几十分之一!如此惊人的天价,让李嘉诚自感力不从心,于是他只好讪讪地告辞了。

夜里,他住在米兰旧城区的一家低档旅店里。他已经在筹划归程的机票了。既然在意大利无力购买到天价的塑胶花技术,那么最好尽快离开这座意大利古城,他没有心情到处逛一逛,因为他知道如果继续这样毫无成果地在意大利逗留,就等于浪费金钱。本来,再过两天就有飞往香港的机票,可是说来也怪,就在李嘉诚等候购买回程机票的时候,他在购票窗口看到了一张招工广告,上写:

招工广告

本公司现缺勤杂工3名,供料工2人。凡米兰常住人口,或者外国人均可报名应试。录用者试用期1个月,转正后发给所有正式工人应有的劳保待遇,并增加工薪……

李嘉诚初时并没有在意,因为这与他此行的目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再说,他如今最苦恼的事就是如何才能搞到生产塑胶花的技术,为了这一目标,几天来他每天早晚都来到那座气势威严的维斯孔蒂塑胶厂的大门前。他在这里徘徊,想通过非正常途径进入有人看管的厂区大门。然而他的这种想法很不现实,别说他是个外国人,即便米兰当地人也休想迈进这家戒备森严的工厂。在这一打算落空以后,他又想到书店和图书馆去碰碰运气。然而,他在这些地方也不可能得到有关生产塑胶花的技术资料。在当时,尚未解密的工艺资料又怎么能轻易印在公开销售的书刊上呢?他所能得到的无非就是一些塑胶花的大幅照片而已。

可是,就在那张招工广告上,李嘉诚的余光忽然瞥见“塑胶花”三字!这几个字刚刚跳进他的眼帘,就让他浑身所有细胞都顷刻间跳动起来。在那些日子里,没有什么比“塑胶花”几个英文字母更能引起他注意的了。这个特殊的英文名词,已经在他的脑际活跃和沸腾起来了,只要他闭上眼睛就能看到这几个英文字母。招工的是一家名叫“福尔斯”的公司,而且广告上注明是“福尔斯塑胶花有限公司”!李嘉诚早就知道在米兰市,大大小小的工厂有上百家,而生产塑胶花的只有维斯孔蒂一家。他不明白为什么忽然又冒出一个塑胶花有限公司。再看那招工启事上的要求,凡是年满20岁的本土人或外国人均可报名,再看工种竟是勤杂人员和车间的送料工,劳动强度肯定很大,所以当地人报名者不多。正因为如此才允许持外国护照者也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