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金戈铁马,辩锋犀利(2)
内向性特别大的人,如果以诗人的身份渡其一生,还不至于怎样,但要在生存于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由于拙于话术,表现力大打折扣,损失之大,可真是无可测度。你的“内向度”到底有多少?对这,实在有必要测试一番,进而对症下药,使你的弱点一扫而光。
心慌而怯场,是内向性症状之一。不但在运动上,在任何时间、地点都会发生使人心焦不安的现象,这种状态一旦变成慢性,我们就称他为内向性的人。
这种内向状态来自三方面:
(1)由于极度紧张。
(2)由于欲望未遂,得不到满足。
(3)由于精神无法保持均衡。
因极度的紧张而来的内向症状,包括前面提起的心慌、胆怯以及脸红症、失语症等等,都属于激烈的心理状态,有这种症状的人,一定要设法矫正才是。
需求不得遂,不满之情就形成情绪上的聚缩现象,盘踞脑中,跟理性激烈拼斗,逼得头脑焦躁终日,时日一久就产生内向症状,变成不易自拔。
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替不得遂的欲望找个借口,使之发散于外,内向状态才能缓解。
外向型的人,即使欲望不遂,却在不满之情未聚缩作祟之前,懂得转变气氛,将那些需求之念,一股脑儿放泻,所以,经常心境开朗,日日如春。
这儿所提的欲望未遂的不满,并不是就食欲、性欲、物欲而言。
受这些欲望的支配,产生进退维谷的现象,即使是外向型的人也难以幸免,所以,不能称它为内攻心理。
从欲望未遂的不满而来的内向,是说经常牵挂自己拙嘴笨舌,处处不如人,身体病弱等等的事,因而不敢言所欲言,行所欲行,且在欲言、欲行之前,就把它抑压在心。
这种内向型的性格,如不及早矫正,对个人的危害,颇为惊人,实在不能等闲视之。
因此,我们把这种内向状态,又称为“负面的内向性”。
跟“负面的内向性”相反的就是“正面的内向性”。
有此倾向的人,他们欲望未遂的不满,不会转成自卑感,而是有强烈的自省心理,或是颇有良知,或是谨而慎之,在说出或做出一件事之前,都会细加推敲。因此,言谈之时,徐缓而进,行动之时,也稳扎稳打。
这是良性的内向状态,内心充满了省察之念,自制之意,所以,但求发扬光大,不必有所改变。
也就是说,它绝不是受“不随意的抑压”而起,而是起于自动的抑压。
把这种内向型的人,设法使他毅然挺身而出,这个社会由于他们的参与,必然变得更光明、更进步。
内向是由于心理上拼斗而起的现象,它的有助于人,是从事哲学之类思考为重的研究工作之时,它的有害于人,是与人有所交谈之时。
当某件事有害于自己,他本人对这也有所自觉,想设法矫正它,无奈,事与愿违,总是无法如意。人类的弱点,为人之难,在此暴露无遗。
任这种弱点慢性化的现象,我们就称之为胆怯、腼腆、卑屈,进一层分析,不难发现这大多是来自性格的不均衡。所以,只要究明不均衡之所在,将它埋葬,症状就不难霍然而愈。
一般而言,迟钝的人几乎没有“内向(内攻)现象。”
这是由于感性、思考力皆弱,无法持有适足以内向的强烈情感之故。
这种人,心情愉快就欣然大乐,手脚齐舞;心情不适就郁郁不乐,缄默终日。
瞧他们那时候的模样,好像发生了内向的现象,实则脑海一片空白。
所谓“内向现象”,绝不是目不旁视地沉思,或是一声不响,无所事事,而是指脑里因紧张或欲望未遂的不满,炽烈如火,却一点不显露于外那种状态而言。
这种内向性,对一个人真是一无助益。
与此相反,慎思熟虑、谨慎成性、省察之心甚强的人,即使脑里不时在紧张状态下,也有欲望未遂的不满,却能够把它抑制在内心,不使之爆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内向现象就成了利己的事。
当然,这也得看看抑制的是什么东西。
比如,戒心过重就变成胆怯,守秘之心过强就变成腼腆,自尊心太弱就变成卑屈。
这就演变为该说不说,该起而行动却一无动静,如此把该说、该行动的事全都抑制,可就招致莫大的弊害。
同样是内向性的性格,就有好坏之别。
比如,慎重、反省、自制、思考之类性质的内向性格,皆属良性,只要不逾越界限,倒可以成为超越外向型甚多的优点。
想想,属于自己的“心”,却无法操纵自如,这有多窝囊?内向性就是这么使人头痛的心理状态。
这种状态称为“受情感支配”,是来自强烈的感性和紧张感、头脑作用的不均衡,以及欲望未遂所带来的自卑感。
所谓感性强,意思是说,头脑的作用甚强,照说,这种特性是大可活用的,但是,在脑里处理那些感性之时,如果头脑机能无法恒保均衡,不幸,又加了欲望未遂的不满,造成内心的抑制作用,人的心灵就给围困而逃逸无方,甚至引起神经衰弱之类种种精神障碍。
这么一来,就有必要具备不败于强烈情感和欲望的坚强理性了。
这个道理就跟练就其壮如牛的身体,具备无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一样。
理性不只是教养和道德心,而是指对任何情感作用产生相反作用的情感而言。
感性强的人,时时受情感的强烈支配,因此,与它相反的情感也自然而然日趋强烈。
这种人的内心,有两种相反的情感共存不悖。
他们往往被称为个性复杂难以了解,或是行为怪奇,道理就在这里。
又,抑压情感的心理机能,“有所思”的思考力,占了相当的比重。
所以,善于思考的人,通常是理性很强的人。
这种人属于内向型,即使内心起了强烈的情感,总是有那种本事,搬出强烈的理念来抗拒、抑压,把它有消化之后,吸收殆尽。
感性劣弱的人,头脑机能也相对劣弱,等于是无味、无色,其人如水。
他们的外表显得冷漠如霜,令人疑为颇为理性,事实上,完全相反。
感性不强,理性也强不了,这是不利之论,理性强,说穿了就是感情非常强烈的意思,请牢记这个事实。
内向一词,包括了众多内容。
看到美丽的花,有些人就立刻脱口说出:“这些花有多美!”
有人却只在内心感受,一句不吭。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外向型和内向型的差异。
属于内向的人,他们的言语,多半是心慌、腼腆、胆小、卑屈之类的抑压、紧张等心理的产物。内向型又称为反社交型,这是指他们拙于社交而言。
其实,“拙于社交”并不是最恰当的形容词,换个说法,应该是“对交际总觉得格格不入”。虽然拙于交际,对交际觉得格格不入,他本人却渴获交际的机会,你说,奇不奇怪?
人,如果无法控制自己,那就休想对客观事物操纵自如。无法战胜自己,也绝对胜不了别人,这绝不是言过其词。
这种人若从事社交为主的行业,或进入演艺界(演剧、歌唱、音乐、舞蹈、电影……),也是其路难通。
当你出现胆怯、心慌现象时,务必在数秒钟之内施行精神管理,使之恢复常态——这种训练平时就不可或缺。
精神管理的秘密何在?假设,有一个人,脑里正受某种强烈的消极情感所支配,他就会在精神上产生动弹不得的现象。
头脑的机能,力足以分担各色各样的知觉,整个而言,它有知觉、需要、记忆的三大作用。
情感应由知觉而来的意识活动,情感更可分类为需要的满足感,以及需要未遂的不满。
例如,憎恶感、嫌厌感之类令人感到不愉快的情感,全来自知觉需要的不满。
这种需要上的不满,如果非常强烈,它就发生情感上的聚缩作用,顽强地占据在脑里,任您想尽办法,也不能将它驱逐出境,如此一来,它就不再接受其他情感和思考。
正义感也好,虚荣心好,同情心也好,它们都会成为聚缩的情感,碍及头脑的正常活动。
这些令人感到不愉快的情感,如不趁早从脑中赶跑,你就无法使头脑发挥神威,作全负荷的应变。这就扯到精神管理的问题。
想把这些顽固透顶的情感,从头脑中驱逐出境,除非使造成这种情感的原因——欲望未遂的不满,获得解决,势必无法成功。
话是这么说,要是不满可以平息,情感的聚缩早就无法成为气候,可知问题所在,就是无法消除不满。
遇到这种情况,只好搬出其他希求,例如,道德心、逻辑性的理念来抑制它,吸收它。
话又说回来,这事如属可以顺当办妥,又何必如此辛劳?问题的关键就在,说来容易,做来颇为棘手。
情感的紧缩,若说可以凭着相反的情感或道理就能“驱逐出境”,又何必看这本书?只要凭自己健全的见识或判断力,就能使它化为乌有了。是不是?
难就难在无法如此一蹴可成。
要消除这种现象,只需把希求未遂、令人不快的不满,代以另一种希求未遂、但令人好过的不满。且来举出一个例子,说明这个现象。朋友出人头地的妒心,源于自己不如他的想法。由于自尊心和攫获名望之心的希求,未能得遂,就产生了这种现象。
这时候,如果出人头地的欲望,获得满足,岂不是万事皆妥,无风无浪,何等惬意!问题就在,万事妥不了,于是,这种失望感就化成对希求之事的憎恶感,甚至演变为杀机。当然,如把对方杀了,憎恶感也好,嫉妒心也好,顷刻间化为无形,可是,杀人这玩意万万行不得。
于是,就以迁怒的方式,使那些无罪的狗、猫遭了池鱼之殃,草木也成了嫉妒的牺牲品。
至于,破坏性极弱的人,也就是脾气不暴躁、性子不急的人,别说是狗、猫,恐怕也折不了一片草叶、一根树枝。
由于憎恶无处发泄,只好任它指向自己,以自杀收场,这种例子,可真不少。
其实,在走到这么极端的路子之前,该有自救的方策。这就是前面说的那一招:
“把希求未遂、令人不快的不满,代以另一种希求未遂、但令人好过的不满。”
任何希求未遂的不满无法消除之时,只要对类似不满来个转嫁,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除心中的结——请把这个事实,牢记于心。
6.不卑不亢理占先
一次,康有为离开广东南海县老家北上赴京,途中特意到江苏南通访问张謇。当时,由于康有为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在京应试开始,曾七次向皇帝上书,建议变法维新,因而闻名天下。但当时他只是一个举人,而张謇却是前科状元。张謇有意卖老,难为一下这个“康圣人”,见面即出一联道:
“四水江第一,四方南第二,先生来自江南,还是第二,还是第一?”
这里四水指江淮河济,四方指东南西北。这上联张謇稳稳念出,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却咄咄逼人,说第一是狂妄,说第二则等于甘拜下风,使对方难于启齿。
康有为略加思索,当即口占下联应道:
“三教儒居先,三才人居后,小子本是儒人,不敢居后,不敢居先!”
这里三教指儒、释、道,三才则是天、地、人,下联不仅对得工整、合韵,而且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不卑不亢,不失身份。不禁令那位张状元暗服高才,以礼相待。
7.阮宣子三字得官
阮宣子是晋朝人,有一天太尉王衍碰到他,问道:
“老庄的学说和孔子的教化,有什么不同之处?”
阮宣子答道:
“将无同。”
这三个字的含义,很难准确地解释,以至留下了一桩公案。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大滑头的含糊措词,等于什么也没说。但也有人认为,这是说“两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但在全体上,可以说是大致相同”,“将无同”是把这大段复杂微妙的差异,简洁地用三个字,华丽地表达出来了。哪种说法是阮宣子的原意,无法考证。但是王衍当时认为回答得妙极了,因为这三个字,提拔阮宣子作了“掾”,大概就相当于太尉的秘书长吧。于是当时的人都称阮宣子为“三字掾”,即因回答了三个字而作了掾。
刘骱听到这件事,当面嘲笑阮宣子说:“一个字就足够被任用了,何必用三个字呢?”
阮宣子答道:“倘若是天下所仰望的人,也可以无言而被任用,更何必靠一个字呀!”
从阮宣子对付刘骱嘲笑的回答看,他确非低能之辈。后来他官至太子洗马,而且名声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