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商鞅变法
三家分晋,兴起了魏、赵、韩三个诸侯国;田氏做了诸侯,姓姜的齐国变成了姓田的齐国。这四个国家都是新起来的诸侯国。这时候,有好些个小国都给大国兼并了。宋国和鲁国虽说没被兼并,可默默无闻的,自己也承认是弱国。越国自从勾践死了之后,慢慢地衰败了,它在南方的地位又给楚国夺了去。有实力的大国只剩下七个,就是:齐、楚、魏、赵、韩、燕、秦,称为战国七雄。
齐威王朝见了天王之后,楚、魏、赵、韩、燕五国公推他为霸主。只有秦国在西方,中原诸侯还是把它当做戎族看待,没跟它来往。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也确实比中原诸侯国落后,又让新兴的魏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这种形势逼得秦国不得不从事改革了。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秦孝公打算向中原伸展势力。他首先搜人才,就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本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叫秦国富强起来的,就重用他,封给他土地和户口。”这么一来,不少有才干的人跑到秦国找出路去了。
秦孝公这道搜罗人才的命令,吸引了一个卫国的贵族叫卫鞅(yānɡ)的。他跑到秦国,托人引见,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卫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打算富,必须注重农业;要打算强,必须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才有威信,改革也就容易了。”秦孝公完全同意,就叫他计划改革制度。
秦国的贵族和大臣们一听到秦孝公重用卫鞅,打算改革制度,要把农民和将士的地位提高,都起来反对,弄得秦孝公很为难。他完全赞成卫鞅的办法,但是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只好把改革制度的事暂时搁一搁再说。过了两年多,他越想越觉得改革制度对秦国有好处,自己的君位也坐稳了,就拜卫鞅为左庶长(秦国官职名;庶shù),对大臣们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谁违抗他,就是违抗我!”那些反对的人听了这道命令,脖子短了一截,不敢再说话了。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三年),卫鞅起草了一个初步改革的法令,送给秦孝公看。秦孝公完全同意,叫他去发布告,让全国的人都依着新法令办事。卫鞅只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把新法令当作一回事儿,就叫人在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出了一个命令:“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赏他十两金子。”一会儿工夫,南门口围上了一大堆人,大伙儿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金子?”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跟咱们开玩笑。”大伙儿瞧瞧木头,又瞧瞧别人,都想瞧瞧谁有这傻劲儿去上当。卫鞅听说净是瞧热闹的,没有一个肯扛的。他一下子就把赏加成五倍,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赏他五十两金子。”没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大伙儿对这根木头连碰都不敢碰,更别说扛了。
正在大伙儿疑神疑鬼的时候,忽然人群里钻出一个人来。他歪着脑袋打量打量那根木头有多沉,就说:“我扛得动,我扛去!”他真把木头扛起来就走。大伙儿闪开一条道儿,好像小孩儿们看耍猴儿似的嘻嘻哈哈跟在后头,一直跟到北门。卫鞅叫人传话,对他说:“你听从朝廷的命令,真是个奉公守法的好人。”当时就赏给他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不少。瞧热闹的人一见他真得了赏,都愣了。他们都后悔刚才没扛,错过了机会。要是明天再有木头,傻蛋才不扛呐!这件新闻立刻传了开去,一下子全国都知道了。老百姓都说:“左庶长真是说到哪儿应到哪儿,他的命令就是命令。”
第二天,大伙儿又跑到城门口去看有没有木头。这回换了个新花样,木头没有了,在立木头的地方立着一个挺大的告示。他们都不认得字,看了也不懂,好在有个小官儿念给他们听。念出来的东西也有听得懂的,也有听不懂的,有的话觉得很好,有的话不怎么好。可是他们知道左庶长的命令就是命令,都得服从。新的法令一共就是三条:
一、实行保甲制度。每五家人家编为“一伍”,十家编为“一什”。一伍一什互相监督。一家有罪,其余九家应当告发。不告发的和罪人同样有罪,告发的和杀敌人同样有功。每个居民必须领取居民凭证,没有凭证的不能来往,不能住店。
二、奖励杀敌立功。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拿杀敌多少和立功大小作为标准。杀一个敌人记功一分,升一级。功劳大的地位高。田地、住宅、车马、奴婢、衣服等,随地位的高低分等级享受。没有在军事上立过功的人,就是有钱也不得铺张。贵族也得看打仗的功劳定爵位的高低。
三、奖励农业生产。老百姓多生产粮食和布帛(bó)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为了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一概没入官府为奴婢。弟兄到了成年就应当分家,各立门户,各交各的人头税。不愿分家的,每个成人加倍付税。
新法令公布之后,秦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没有军功的贵族领主失去了特权,他们即使有钱,也不过是个富户,在政治上没有地位。立军功的有赏,最高的赏是封侯。但是封了侯也只能在封地里征收租税,可不能直接管理老百姓。这么一来,贵族领主制度的秦国,从此以后变成了地主制度的秦国了。这么巨大的变化不能不引起贵族领主的反对。秦孝公坚决地信任卫鞅,分别处罚了那些反对新法的大臣。
这么过了三年,老百姓开始认识到新办法倒是好。生产增加了,生活也有所改善。老百姓最满意的是增加生产可以免除官差这一条。大家宁可多努力于耕种和纺织,多生产粮食和布帛,谁也不愿意离开家庭、田园、妻子、儿女,被征发到远地去当差。将士们呐,因为提高了待遇,立了军功就能升级,谁都愿意做个勇敢的战士。
秦国自从卫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强大了,连着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公元前350年,原来算是头等强国的魏国不得不跟秦国讲和。秦孝公为了要进一步变法,也愿意让些步,和魏惠王开了个会议,订立了盟约,把河西大部分的地方和安邑退还给魏国。秦孝公用的是长线放远鹞(yào)的手段。魏惠王认为秦孝公心眼好,真够朋友,就不再担心秦国来侵犯了。
秦孝公看变法的初步计划得到了成功,他跟魏惠王订立盟约之后,就叫卫鞅实行更大规模的改革,最重要的有下列三项:
一、开辟阡陌(qiān mò),封疆。“阡陌”是供兵车来往的田间大路。春秋时代打仗多用兵车,到了战国时代,各国打仗都用步兵骑兵,很少用兵车了。因此,东方各国早已陆续把阡陌开成了田地。这会儿,秦国除了田间必要的走道以外,把宽阔的阡陌一概铲平,也种上庄稼。“封疆”是贵族领主作为划分疆界和防守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渠等。现在把这些土地也都开垦起来,作为耕种地。谁开垦的土地,归谁所有。田地可以自由买卖。
二、建立县一级的统治机构。除了领主贵族所占领的封邑以外,在没有建立县的地区,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大县。每县设置一个县令,主管全县的事;县令还有助理,叫县丞。县令和县丞都由朝廷直接任命。这种由朝廷直接统治的地方机构,一共建立了四十一个。
三、迁都咸阳。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在陕西省凤翔县,雍yōnɡ)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
这第二步的大改革当然也有人反对。据说有一回,在一天之内就杀了七百多反对改革的人,渭河的水都变红了。没想到第四年上,太子也犯了法,他居然也批评起新法来了。这真叫卫鞅为难。他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遵守,底下的人可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替他受罚。”秦孝公叫卫鞅瞧着办去。卫鞅就把太子的两个老师都治了罪:公子虔割了鼻子,公孙贾(gǔ)脸上刺了字。这一来,其余的大臣更不敢批评新法了。
秦国土地广,人口不太多,邻近的“三晋”土地少,人口密。卫鞅就请秦孝公出了赏格,叫邻国的农民到秦国来种地,给他们田地和住房。秦国本地人必须服兵役,轮流应征,兵力还有富裕。外来的人只要专力于耕种和纺织,完全免服兵役。原来秦国各地的尺有长有短,斗有大有小,斤有轻有重,卫鞅把全国的度(尺的长短)、量(斗的大小)、衡(斤的轻重)规定了一个标准。这样一统一,老百姓交税、纳租、做买卖,都方便多了。
秦国变法之后,仅仅十几年工夫,就变成了挺富强的国家。周朝的天王周显王打发使者去慰劳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诸侯一看秦国既然富强了,不能再把人家当做戎族看待,就都向秦国贺喜。那些有心要做霸主的诸侯眼见秦国用了一个卫鞅,变了法,就变成了强国,他们也学起秦国来,到各处去搜罗人才。
后来,秦孝公封卫鞅为侯,把商于(在河南省淅川县西;淅xī)一带十五个城封给他,称他为商君。卫鞅就叫商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