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爱从认真带孩子开始

那些把干事业和带孩子对立起来的妈妈,那些根本就不在乎和孩子相处时间及相处质量的妈妈,不是她们不爱孩子,而是骨子里不认为和孩子相处是件重要的事。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孩子成长中每一天、每一种境遇对他的影响巨大,也决定了亲子关系的生疏。

孩子出生头三年没有产生母子依恋,以后三十年都难补回

母子依恋一般取决于生命的头几年,如果最初几年照看孩子的不是母亲,而是其他人,那么孩子将依恋照看他的人。而错过这头几年产生母子依恋的最佳时期,那么以后的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母亲可能都很难补回这份亲密感情。

婴孩在出生的头几个月和他的同类,尤其是他的母亲发生了广泛而持久的联系,这等于经历了一个敏感的社会化阶段。这种联系的目的不完全在于从母亲那里获得物质报偿,如吃喝、洗涤等。婴孩虽然不能紧跟在母亲身旁,但他却可以通过微笑和母亲加强联系。婴孩的微笑能够吸引母亲,让她和孩子在一起,这样彼此就使对方形成了印刻,在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牢固的依恋。

而这种依恋对孩子以后的生活也十分重要。那些吃得好穿得好但没有早期“爱”的婴孩,一生都会遭受焦虑之苦。孤儿或住在慈善机构里的孩子,得不到多少爱抚,甚至和人的接触也极其有限,因此他们成年后常常非常焦虑。只有早期建立了这种牢固的依恋,成年后才有和他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能。

这种依恋在孩子身上是一步一步地得到精神强化的。一般是以身体的接近、接触为中心,向离开一段距离进行相互交往的方向发展;从用哭声和发声使大人接近时期开始,经过自己进行接近、接触的尝试时期,向利用视觉的相互作用或对话保持与依恋对象的关系发展。

在代表中国亲情的《二十四孝》中,其中对母孝的为11人,对双亲孝的6人,其他类的3人,对父孝的仅4人,而且这4人或者不能证明他们对父亲的感情,或者即使能证明也因为有其他原因。

宋代朱寿昌,7岁的时候,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被赶出家门,可就是这共同生活的7年,让他对母亲产生了不可抑制的感情。到他快60岁时,这份感情的折磨终于让他作出决定:弃官寻母!临行前他对满堂子孙说,找不到母亲就不回来!后来在陕西同州终于找到了还活着的母亲,这时其母已70多岁,母子分离已有50年了。

恋母情结不仅仅只限于亲母的,这种情结是一种依恋的情结。如果这时母亲不在身边或拒绝爱子,那么孩子就会同曾抚养他的人产生这种情结。而几年之后,母亲如若想找回这种母子依恋,可就难上加难了。

而且,母子形成依恋情结不仅是孩子心理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而且依恋情结还会使孩子有安全感,具有探寻世界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长大以后的独立性更强。所以,母亲要充分抓住与孩子建立感情的好时机。

当孩子出生后母亲应精心地照顾他,亲自哺喂母乳,为孩子洗澡、换尿布,等等,以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同时母亲应多用充满爱的眼神和孩子交流,给孩子微笑、亲吻和爱抚,让孩子充分地体验到妈妈的爱,这就是建立母子依恋的过程。

孩子有了被爱的经历,他长大后才会爱别人,爱社会,友好地与他人相处。这种良好的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是情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孩子未来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和基础。

缺乏母亲关爱的孩子无法建立母子依恋,常常造成孤僻的性格。这种孩子胆小,多疑,很难与人相处,妈妈又怎能期盼他有未来的成功呢?

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妈妈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做母亲的敏感性,及时地应答孩子的需求。不要忽略婴儿,不要听任其哭闹。

2.按照宝宝的需求去调整自己的行为,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千万不能自己心情好时和孩子玩耍,自己心情不好时迁怒于孩子。要知道孩子可不是你的出气筒,这种做法会对孩子形成心理伤害并影响他的一生。

3.多和孩子做亲密的身体接触,婴儿抚触操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没有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孩子人格发展就有障碍

妈妈正在厨房烧菜,圆圆像条小尾巴似的在妈妈身边蹭来蹭去,妈妈担心不小心伤着她,于是对圆圆讲:“圆圆,厨房里很危险的,你先出去玩,一会妈妈做好饭就陪你,好不好?”“我不!我要跟妈妈在一起!”圆圆撅着小嘴。

“圆圆乖,你看厨房里这么小,万一妈妈不小心碰着圆圆了怎么办?”

“我就不!”无论好说歹说,圆圆就是不肯出去玩。

平时,圆圆就跟妈妈特别亲,无论是吃饭、玩耍还是睡觉都要妈妈陪着。一见妈妈不在,她就会到处找,甚至妈妈洗澡时,她也要守在门外。

刚上幼儿园时,圆圆根本就不愿意离开妈妈,无奈之下,妈妈在幼儿园陪了她整整1周,她才慢慢地肯去幼儿园了。现在,即使每天去幼儿园,圆圆也对妈妈依依不舍,从幼儿园回家后,她就会寸步不离地守着妈妈。

圆圆的爸爸因为工作忙,平时都是早出晚归,因此,圆圆的吃喝拉撒都是由妈妈操持的,这无意中养成了圆圆特别依恋妈妈的习惯。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主要是妈妈,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家庭的其他成员。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抓握、身体接近、偎依和跟随等行为。

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连接。它对于激发妈妈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对他是至关重要的,妈妈的接纳、喜欢、拥抱、躯体抚慰和精神关注,将促进孩子与妈妈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这样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如果妈妈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情绪不好,对孩子疏于照料(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意亲自陪伴孩子,把孩子寄养在别处,甚至虐待孩子,那么孩子就可能很难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心理发展延缓甚至出现自闭倾向。有很多不能形成依恋的孩子,在成长中会慢慢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自恋型人格障碍等。

而与妈妈形成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具有以下的特征:

人际关系中,开朗活泼,有自信和自尊,懂得爱别人,能与人“共情”,没有暴力倾向,善良,宽容,知道自我的边界,不对别人过度要求。

能正确解读父母教育自己的信息,打得也骂得,孩子不会记恨妈妈,一般也不会让妈妈太伤心。依恋不够的孩子打不得也骂不得,因为妈妈这样做会激发孩子内心深处对妈妈的不信任。

母子依恋关系有以下3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这是最常见的依恋类型。孩子在妈妈离开时会哭闹,在妈妈回来时会高兴;如果妈妈在场,通常以妈妈作为认识世界的起点;如果在玩耍,会不断地回到妈妈身边寻求安慰;通常比较爱合作,较少生气,会友善地对陌生人。孩子容易形成积极的人格。

逃避型依恋,是较少见的类型。孩子在妈妈离开时很少哭泣,在妈妈返回时不会太高兴,并设法逃避妈妈;如果有什么需要,不寻求帮助,而会表现出愤怒的情绪;不在意陌生人。

矛盾型依恋,也是较少见的类型。孩子在妈妈离开前就开始焦虑,对妈妈的行为很紧张,担心妈妈离开;在妈妈离开后更加不安,而妈妈回来时,行为又很矛盾——既想亲近妈妈,又拒绝妈妈,较少关注周围的环境,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也不友好。孩子容易形成消极的人格。

依恋是孩子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人后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缩影。因此,妈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当孩子回家,回到妈妈身旁需要和妈妈重建依恋的时候,妈妈最好不要做的事:

对孩子身上的某些行为、特征、习惯不满意,忙着纠正孩子,让孩子感觉很糟糕,没有安全感。

急于向孩子或让孩子表达亲密感,结果遭到孩子拒绝,这样易引发大人的挫败感和孩子的焦虑害怕。

拒绝原来曾与孩子形成依恋的人(如老人、阿姨),嫉妒孩子对那个人太好,让孩子在客体关系发展中产生混乱的感觉。

扔掉孩子随身携带的旧手帕、毛绒玩具、漫画书,给他买更好的东西,这些东西对孩子内心平静很重要,是一种对妈妈依恋的替代品,要暂时保留,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失去兴趣。

妈妈要用一种平和、坚定、温暖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孩子会慢慢地完全投入妈妈的怀抱,完成儿童时期心理发展的重要任务——依恋。与妈妈们有着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幸福的一生打下了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

不被照顾的新生儿,易形成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的人喜欢独自相处。费尽心思独立生活,尽可能自给自足。他不依赖任何人,不需要任何人,尤其重要的是,不需要为任何人负责。因此,他远离人群,他需要这种距离,不让别人有亲近的机会,只开放一点点缝隙。一旦距离被跨越,他的感受如同生存空间遭到侵犯,独立自主遭受危害,他不再完好如初,于是很粗暴地反抗。害怕别人亲近,这是他典型的恐惧。但事实上,他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排拒在外,于是他只好四下搜寻保护措施,以便自己能躲在其中,避开一切。对他而言,绝对要避免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绝不容许与人有亲密的关系。不论与人邂逅,还是认识未来的配偶,都会让他左右为难,于是,他只好把人际关系通通公事化。不得不与人相处时,处于团体或小组之中最让他感到自在,因为他可以隐姓埋名,基于共同利益的名义归属于某个社团。

人格分裂的人喜欢猜疑。他们害怕与别人亲密接触和交往,也害怕交往中的磨合。于是只好靠着猜想臆测来调整人际关系的方针,总是处于惴惴不安中,不晓得自己给别人的印象和观感。以至于自己的举手投足,是否与事实相符,是幻想或投影,或者属实?他都没有把握。

“别人看我的眼光究竟充满嘲讽呢,还是我又乱想了?”

“今天老师对我特别冷淡,他不满意我什么,他平常不会这样的,还是我多心了?”

“我是否引人侧目,哪里不对劲儿,难道我搞错了,要不然别人干吗这样瞅着我?”

这种不安全感会使孩子猜疑、病态地对号入座。风马牛不相及地臆想以及知觉混淆,以至于内心与外在都是非不分。这类人若即若离、矜持、遥不可及,别人很难和他们攀谈。他们似乎没有个人色彩,甚至有些冷漠。

具有双重人格的孩子,在生活中是孤寂的,他们的世界是封闭的。好奇的妈妈们也许会问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分裂的人格呢?医学上的解释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幼儿时缺乏关爱。

婴儿除了不可或缺的各种照顾之外,他还需要温暖、关爱、适当的刺激,例如安静稳定的成长环境,这样他才能够自信、活泼、有责任感。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给婴儿足够的身体接触,让他感受温情。

若是婴儿初始的世界让他害怕不安、空洞、被侵扰,他就会畏缩、被吓退了。太早以及过于强大的不信任经验,使得他无法信心满满迎接世界。婴儿经常长时间独处,世界空茫一片,刺激太强或印象过于繁杂,都可能形成分裂人格,他与世界的关系已蒙受损害,只好退回自己的壳中。

小时候缺乏爱的孩子,不被爱或者不受欢迎的婴儿特别容易形成分裂人格。有的孩子长期生病住院,或者经历过妈妈离去的创伤也都容易形成分裂人格。妈妈不爱、不在乎小孩;妈妈太年轻,个性未臻成熟;妈妈没时间,把孩子交给冷漠的人照管的小孩子;妈妈生产后很快去上班,小孩长时间独处。这些妈妈没给孩子关爱的例子都一样,都会造成孩子爱的缺失,都可能引起孩子人格的分裂。

为了避免和改善这个问题,作为呵护孩子成长的妈妈,要给孩子安全感,当孩子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用温柔、鼓励的眼神关爱孩子。一个拥抱、一句话语,都能在默默之中告诉他们:“宝贝,我爱你。”

此外,还要保证孩子人格的平等。妈妈不应该因子女年纪小,而漠视他在家中的地位。平等是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的前提,也是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家中不被漠视的孩子,才不会自我漠视而封闭自己。

总之,妈妈们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分裂的人,谁也不想因自己的疏忽让孩子成为双重人格的人,所以,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妈妈就不能疏忽了对孩子的照顾和爱。多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孩子内心深处对于爱和亲密关系的渴望就会得到满足,就可以避免分裂人格的形成,妈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验到身为母亲的幸福感,何乐而不为呢?

不要轻易让老人或保姆帮带孩子,母亲的工作不能由别人代替

妈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也不是喂孩子、洗衣服、打扫卫生,而是一种伟大而神圣的职业。妈妈的教育很重要,妈妈的工作不能由别人代替,孩子的教育必须由妈妈承担。很多妈妈无法全职在家里教育孩子,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孩子的照料不一定样样都动手,也可以实现对孩子的日常教育和平时的管束,所以妈妈一定要承担起责任,不能把孩子完全推给保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有这样一个说法:上帝之所以先造出男人,并不是因为男人比女人优越,而是因为男人比女人容易造。上帝先试着造出男人,成功以后才去造女人。当上帝把女人造出来以后,上帝创造人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上帝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女人!

这样看来,妈妈的工作正是上帝的工作!

妈妈是世界上最无私的人,她的爱没有条件,妈妈几乎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对孩子毫无保留的人。母爱缺失的孩子也很容易多疑,不相信任何人,对生活也没有眷恋和感激。一个孩子若从小就没有得到被器重、被全心全意保护的感觉,将很难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冷漠的人或许可以成就大事,但他能从生活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呢?母爱的缺失,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在孩子最需要母爱的时候,一旦妈妈缺席,就会造成孩子心灵的永久伤痛,这样的痛苦会给孩子的整个心灵蒙上阴影,永远也无法抹去!几乎每一个优秀的人在归结自己的成就时,都不忘将自己的荣誉分享给养育自己的妈妈,因为只有妈妈,才能够让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下去。

在一个电视节目中,主角是个小孩子,他9岁时离家出走,在外面流浪了3年。

主持人问他:“你在外面流浪时最想谁?”

孩子说:“最想我妈妈。”

“你怎么想的?”

“我想如果我有了钱,一定买辆汽车,把我妈接出来。”

孩子为什么那么想他妈妈呢?他无意中讲起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有一年,家里喂养的母猫难产。孩子的手小,于是妈妈让他帮助母猫把小猫拽出来。“当时那只母猫叫得很悲惨,”孩子说,“有一只小猫身子已经拽出来了,但头还留在身体里。就在母猫惨叫的时候,我妈说了一句话:‘生你的时候也这么难!’我这才知道,我妈真不容易!”说到这儿,孩子大声地哭了,孩子的妈妈也哭了。

上帝选择女人来完成他的工作,不仅是因为女人能够繁衍子孙,更是因为女性的特质,即善良、勤劳、温柔的亲和力,填充了孩子在父亲影响下形成的思维世界,让他的精神在正义、勇敢等的筋骨下,充满情感的血肉。

一个从来不曾感受母爱的温暖的人,是可怜的人,他心灵上的那些美好的情感,还没有来得及被呵护,就被时间匆匆洗刷。不能责怪他的冷漠,因为属于他的那份温柔抛弃了他。就像上帝不仅仅创造出人类,还给人类以信仰和力量一样,妈妈也不仅仅是生养了孩子,他还是孩子精神的避风港,在孩子遇到挫折、失去信心的时候,给他鼓励和安慰,让他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勇往直前。

“亲生后母”比后母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世人对后母的印象通常是极为不好的,许多人都认同因为后母的恶劣对待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有了很大的创伤。但是,社会常常忽视了“亲生后母”其实比后母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所谓“亲生后母”就是指母亲虽然把孩子生下来了,但却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将孩子送给别人抚养或是对孩子动不动就大打出手、辱骂等。

这种“亲生后母”的现象,可以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由于母亲执迷于某种事情而置小孩不顾,让小孩感受不到太多的母爱。

中央台曾报道由于几个子女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将子女们告上了法庭的事件。这几个子女都挺有文化的,自己的家庭也还算不错,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赡养老人。究其原因,是因为老人年轻时总出入各种交际场所,将家里的积蓄挥霍一空,而且对孩子们毫不关心,恨不得将他们赶出家门,稍有不顺心就会大打出手。到老了,老人便想着让子女们来抚养自己,可是几个子女宁愿出钱将她送到“敬老院”,也不愿意抚养她。

这个事例的确让人深思,正所谓这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老人以前不善待自己的孩子,没有尽到一位作为母亲的职责,又怎能让儿女心甘情愿意地尽孝心呢?

第二种类型是由于孩子出生时或出生后发生了某种变故,如难产、犯忌,等等,导致了母亲心理上的疏远。

妮基出生的那一天,她爸爸过世了,所以她妈妈认定正是因为她的出生带来了爸爸的死亡,于是从小就把她送到外婆家抚养,对她不闻不问。少年时期,她也曾想通过学坏来吸引母亲的注意,她旷课、上网、穿奇装异服,等等,由于母亲对她的继续漠视,她甚至学会了吸毒,最后终于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妮基的妈妈认为孩子是祸害,才对她不闻不问,以至妮基最后断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是多么残忍的妈妈!

最后一种类型是由于子女较多,母亲疏忽了某一个子女。

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很幸运生了对双胞胎儿子,因为一个人带不过来,大儿子就送给了外婆带,小儿子自己带。过了两三年,孩子大了一些,外婆就把大儿子送回妈妈身边,让妈妈自己亲自带两个宝宝。可是两个宝宝受到了妈妈截然不同的待遇,妈妈晚上睡觉只抱着小儿子睡,大儿子就由着他自个儿去睡;两个孩子哭闹时或者是争抢什么玩具之类的,挨骂的一定是大儿子。最后造成了大儿子孤僻、不自信的性格。

孩子会和日夜照料他的母亲建立起强烈的母子感情,而母亲在付出爱的同时也一样与孩子建立了母子心灵感应,这种强烈的情感是维系母子亲情的纽带。而早年离家的孩子并没有和母亲建立起感情纽带,心理距离相隔远了,又加上生活习惯大不相同,母亲看着不习惯,孩子看着更不习惯。而且由于没有感情,母亲的教育通常不会手下留情,而孩子对这份苛责也不情愿接受。久而久之母子之间形成强烈的心理对抗,冷漠的种子就埋下了。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亲生后母”现象,对孩子来说都是巨大的伤害,来自最亲密的人的伤害是孩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所以,妈妈们,如果你给了孩子生命,也一样要给孩子爱!

孩子的成长需要妈妈的陪伴

一位母亲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你是一个铁杆球迷,为了看球,甚至可以不吃饭、不睡觉。说实话,我原本无法理解,对我来说,足球只是一堆人争夺一个球的无聊游戏。你常常深更半夜悄悄起来看英超、意甲转播,虽然为了不吵醒我们,你总是把音量放到最低。但是,你那压抑的激动声响和偶尔克制不住而发出的大声喝彩,还是会惊醒我,那时,总免不了对你的一顿教训。可有一天,一个念头突然冒出来:能够让你如痴如醉的足球到底为何吸引你呢?我怎样才能够体会你在看足球时的快乐呢?有机会一定要尝试一下。”

对此,儿子在自己的日记中也有所记载:“奇迹果然出现了!不但是塞内加尔的奇迹,也是我妈妈的奇迹——她竟然从此迷上了足球,每天抢着看报纸,准时看球赛,关心贝克汉姆,询问罗纳尔多。当我们同时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面红耳赤地给中国队加油的时候,我感到我们的心灵第一次如此相通。我心里只想说:‘能跟妈妈分享我的快乐,我真高兴!' ”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陪伴孩子的过程,只有当孩子感受到你与他同在一起,他才能把你的爱放入心中。

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陪伴孩子成长,对于亲子关系非常重要。

孩子们通常有自己的社会活动,例如,学校组织的风筝大赛、校际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一些妈妈可能会认为,这只是毛孩子的游戏,关我什么事儿呀!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教育学家建议妈妈们,要积极参与孩子的这类活动,因为你的参与就是对他们的肯定。

安吉莉从未忘记参加有孩子参与的每一项活动:市篮球联赛、运动会、学生音乐会、话剧表演——即使儿子只是演一棵树。安吉莉是一个牙科医生,对运动一窍不通,对音乐也不大感兴趣,但她还是努力抽出时间去为儿子加油。因为她说,希望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尽量陪着他。

最近一段时间,儿子迷上了制作遥控飞行器,为此,他甚至办了寄宿,专心地在学校里研究试验。每天,他都会给安吉莉打电话,报告自己的新进展:他的飞行器反应更灵活了、飞得更远了……一天,儿子打来电话:“妈妈,明天下午就开始比赛了,来替我加油吧!”

妈妈兴高采烈地回答:“太棒了!我明天一定准时去。”

第二天,安吉莉把诊所停业一天,上午跑到书店里找了很多遥控飞行器方面的书,又给儿子买了一组昂贵的飞机模型,下午准时赶到学校。遗憾的是,儿子那天并没有取得好名次,面对专程赶来的妈妈,孩子有点惭愧。安吉莉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礼物——书和模型递给了儿子,然后用玩笑式的威胁口吻说:“小子,看到了吗?这么贵的书和礼物都买了,你要是敢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就放弃,那我绝对饶不了你!”

儿子大笑着接过礼物:“什么放弃呀!等着吧,下次第一名就是我!”这时,他已经完全振作起来了。

腾出时间陪孩子一起做孩子所热衷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妈妈不明白这一点,一心一意“教育”,却拉开了孩子和自己的距离,到了孩子成年的时候,两个人竟然像陌生人一样,无法对话了。

如果你希望孩子养成持之以恒的品质,掌握其他与工作、生活相关的技能,你就要积极去参与孩子的活动,用你自己的兴趣、可依赖性及独特的指导,为孩子树立榜样。

最好的妈妈不是端坐在书房中写字的妈妈,也不是忙碌在厨房里做菜的妈妈,而是那个一直陪伴着孩子的妈妈。她不是一个符号,而是孩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共同的回忆把他们紧紧连在一起。

多多陪伴孩子,参加他的集体活动,主动帮他解决问题,这样妈妈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需要怎样的爱。孩子的成长需要妈妈的陪伴,你可以错过一份好的工作、一个好的人生机遇,可是,身为一位妈妈,如果你错过了孩子的成长,便也错过了孩子人生中许多美丽的风景。

“双生涯”妈妈的带孩子哲学

据《参考消息》转法新社5月26日的报道,中国的“上班族妈妈”数量超过3.2亿。许多“上班族妈妈”每天奔波于单位、学校和幼儿园,经常在工作与孩子之间顾此失彼,左右为难。“双生涯”(家庭生涯和职业生涯)的妈妈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还要顾及孩子的身心需要,确实是件很辛苦的事。所以,在工作和孩子之间找到平衡点,对“双生涯”妈妈来说尤为重要。

“朝九晚六”是现在上班族的标准时刻表,这对于辛劳的妈妈来说,意味着早上在孩子起床之前出门,晚上在他已经玩了一天、感到疲惫的时候回家。现代生活的节奏,已经让妈妈错过了很多与孩子相处的时光,就不必说为加班、堵车等支付的时间了。如果妈妈完全被如此繁忙的工作驾驭后,就容易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忽视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了。

《鬼妈妈》是一部以美国畅销小说为题材改编的动画片。卡罗琳是一个只有十几岁大的小女孩,对身边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但是由于爸爸妈妈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处理很多关于工作的事情因而无暇照顾她。闲的发狂的卡罗琳只好在家里到处转来转去,并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她通过一扇奇怪的门走入了另一个“家”,那里有和现实生活中一样的居住环境和待人周到的“妈妈”——只不过那个妈妈的眼睛被纽扣缝上了。正是由于那个“妈妈”熟谙儿童的心理,热情地陪伴她玩耍,卡罗琳觉得自己找到了真正想要的快乐。只是,后来她发现那个“妈妈”是个女巫并进行了一场斗争……

从这部影片中,妈妈可以从中学到一些道理: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确实希望得到妈妈更多的爱和关注。当孩子发现妈妈好像并没有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心里的黯然失落是非常正常的。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内心中最需要的是一种爱的感觉,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妈妈在一起,感受到更多的来自妈妈的关注和爱护,这种良好的感觉,是孩子在日后乐观、积极、自信的主要动力源。

曾经还有一位教育研究者给妈妈提出一道多项选择题,以下4个选择你认为哪项最能够帮助孩子在学校里提高学习成绩?

A.为学校做义工

B.监督孩子功课

C.与孩子讨论学校所发生的事

D.与孩子的老师保持联系

当然,以上的任何一项都对孩子在学校里学习进步很有帮助,但是研究人员的统计结果表明:回答C的妈妈,他们的孩子在学校中的成绩是最好的。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选择不重要,而是更加深刻地说明了妈妈和子女共同参加一项活动是多么的重要。

研究表明:受到妈妈关注多的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就都很好。

一个孩子在生活中受到妈妈的关注越多,在各方面就会表现得越好。当他感到自己是个备受关注的中心时,就有动力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完美和优异。当一个孩子明显地感受到被关注,就越是希望表现自己,所有的才能都被调动起来。所以,妈妈再忙,也不要忘记关注孩子。关注孩子不是指天天和孩子在一起,而心不在焉地应付孩子,而是心情轻松、全神贯注地与孩子交流,即使只是每天晚上睡前的短短1小时。

或许,妈妈只是每天简单地问一句“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却传达出了对孩子的一个明确信号,那就是妈妈很在乎他在学校里的表现。有些家庭的妈妈可以从各方面关注子女的教育,而另一些只有时间去关注孩子一两个方面的问题。但不论何种层次的介入,相信对你孩子的一生都会有重要的作用。每天,我们可以在家中听孩子讲述他在学校中看到的有趣故事,和小孩子一起聊聊天,并不是什么难做到的事情,所能起到的作用却是最大的。

“双生涯”妈妈,孩子并不会妨碍你的工作,而你也不应该因为工作而忽视对孩子的关注。把握好在繁忙工作中关注孩子的尺度,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也许就不会再顾此失彼,患得患失了。

不让孩子做精神上的“留守儿童”

英英是一个10岁的女孩,她性情很古怪,学习成绩不佳。她不喜欢和同学相处,也不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她只喜欢黏着家里的保姆小玲。英英的爸爸妈妈都非常能干,都是单位里的重要负责人,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好,从孩子一出生就专门请了保姆小玲来家里照顾孩子。妈妈在生完她3个月后就上班了,把带孩子的事完全交给了保姆,英英相当于是小玲带大的。

从表面上看,英英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但由于妈妈工作忙,每天早出晚归,且经常出差,孩子从早到晚全是和保姆在一起,连晚上也是和保姆一起睡觉,孩子住在自己家,却如同一个“寄养儿童”一样缺少和妈妈相处的机会。所以,英英的内心十分孤独,性格也比较孤僻。

后来小玲要回农村结婚,离开了英英家,英英从此就更加孤独了,妈妈给她找了新的保姆,但是英英和新保姆都处不来,于是妈妈就一次又一次地更换保姆。

在更换保姆期间,英英每天孤零零一个人在家,她的性格越发孤僻,越来越不爱开口说话,身体也越来越差,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

很多妈妈以为只要给了孩子舒适的环境、良好的物质条件,孩子就会健康的成长,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样需要妈妈付出爱和时间。

在现代社会,很多妈妈会顾虑了自己的事业,就忽视了对孩子的养育。她们往往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给了事业,留给孩子的只有那么一点点时间。有的人会认为她们不爱孩子,其实不然,她们会给孩子买最好的玩具、最好的衣服、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她们爱的方式不一样,因为她们认为和孩子相处不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忽视了孩子也是有感受的,而这些感受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现在有太多的妈妈愿意在孩子身上花钱,但却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孩子不是一件玩具,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妈妈的关心密不可分。当你决定要孩子,就要担起对孩子的责任和义务,重视和孩子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有的妈妈由于客观原因,不得不和孩子分开时,妈妈可以在分开的日子里通过经常给孩子打电话或定期去看望孩子等来减少孩子在感情上的失落感,让孩子感受到妈妈是爱他的,是时刻在关心着他的。

妈妈们,试想一下,你现在努力工作的本质不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富裕、更好的生活环境,能够为孩子提供更美好的未来么?可是现在有许多妈妈舍本逐末,忽视了给孩子爱的关怀。妈妈要明白,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妈妈的爱和关怀,是妈妈的陪伴和呵护。

也许有的妈妈会说,我虽然工作,但是我也天天和孩子在一起啊!可是,你和孩子在一起都是做些什么呢?有没有问一问孩子在学校发生的好玩的事呢?有没有和孩子一起聊聊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呢?有没有给孩子讲故事说笑话呢?有没有告诉他妈妈多爱他呢?如果没有,妈妈和孩子即使在一起孩子仍然还是孤独。就像英英一样,天天看到妈妈,但还是缺乏母爱,成为精神上的“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那些与妈妈生活在一起的精神上的“留守儿童”却往往被人忽视,他们其实和农村“留守儿童”一样,急需妈妈的关注和爱护。

妈妈要明白,孩子在成长中的每一天、所遇到的每一种境遇都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妈妈要认真对待和孩子相处这件事,不能对孩子爱的需求充耳不闻,不要把你的孩子变成孤独的“留守儿童”,也不要让你的孩子置身于精致的房间,却成为精神上的“留守儿童”。妈妈,给孩子多一些时间,多一点关爱,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才能真正配得起孩子那一句“妈妈”。

将孩子委托给“高技术”产品,是最不负责的爱

欢欢的爸爸是外科医生,经常在医院加班,工作非常忙,所以,照看欢欢的重任就主要落在妈妈的肩上。妈妈是公务员,朝九晚五地工作,白天欢欢在幼儿园上学,下午放学后妈妈来把她接回家,可是,晚上回家吃完饭后,妈妈总是和几个阿姨约在一起打麻将,没有时间陪欢欢玩,所以,她总是让欢欢自己在家看电视。欢欢每天晚上都会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直看到睡着,等妈妈回来再把她抱到床上脱衣服睡觉。慢慢地,欢欢与妈妈的接触越来越少,她也越来越自闭,经常一回家就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家里似乎只有电视机和她亲近,妈妈看孩子自己看电视也不阻碍她打麻将,就随她去了,可是,年仅5岁的欢欢,眼睛就近视了,而且还患上了自闭症,这些,其实主要归咎于妈妈的不负责任!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种被爱的感觉,总是希望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而许多事业很成功或者是不负责的妈妈总是因为太忙或者太贪玩而无法和孩子们在一起消磨时间,于是就让电视机、电子游戏来帮忙自己照看孩子,久而久之使孩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且情感脆弱。

如果让一个孩子长期看电视,必然会导致智力的下降;同样道理,经常玩电子游戏,智力也会下降。而最近的一些报道也证明:那些利用新技术开发出来的智力玩具,也会导致种种意想不到的后果,人们被“新技术开发”这些光环所迷惑,不晓得这些东西对儿童的成长究竟有着多么大的危害。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他内心最需要的,是一种爱的感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相互交流,在亲密地接触中感受到爱和温暖。这种被爱的感觉,是一个孩子日后乐观、自信、积极的动力,也是一个孩子安全感和归宿感的加强。即便在成年人中,也常常会有人希望听到一遍又一遍“我爱你”的表白来确定一种稳定的关系,孩子的心里更是渴望他们刚刚意识到的爱的关系被行动证明。而妈妈的陪伴,无疑是最好的证明方式。孩子对妈妈情感需求是有一个规律的,从寸步不离到不胜其烦,有自己的变化。一旦妈妈错过这个过程,希望将来弥补,就没有现在这样自然而然效果好了。

当孩子产生喜怒哀乐的情绪时,总想和人一起分享。我们成年人,有和人分享的心理需要,同样,孩子也需要人与她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所以他们需要妈妈来倾听他们的声音。倾听并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有利于协调亲子之间的关系,让孩子感到妈妈在关心、爱护他,从而取得孩子的信任。在家庭教育中,妈妈的关心、信任可使孩子感到他与妈妈处于平等的地位,从而对妈妈更加尊重、敬爱和亲近,并乐于向妈妈倾吐心声。

由电动玩具、电视电脑带大的孩子,在他们的生活中,“亲情”很可能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世人皆有我独无”,尤其是当他看到别的孩子可以在妈妈的怀中撒娇,可以坐着爸爸的车上学放学的时候,孤独感和失落感都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大量事实表明,没有感受到太多爱的孩子更容易多疑、自卑、缺少主见,或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自大、个人主义、不能听取别人的建议。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将来的社交和生活,这种影响是持续的,不会因为孩子长大就消失。当孩子自己成为父亲或是母亲时,缺失父爱或者母爱的经历会让他们期望将自己失去的爱补偿到孩子身上,慢慢就变成一种高压和束缚,让孩子不堪重负。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如此,但是这样的情况,应该引起妈妈的警觉!

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尤其是那些忙着事业、忙着玩的妈妈,孩子真正在乎的,是妈妈能花多少时间来照顾他,来和他玩。让孩子过多地接触那些智力开发的产品,永远也比不上妈妈和孩子之间哪怕是随意的玩耍,这对孩子智力和感情上的良性刺激要丰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