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趣说植物字:人类离不开的春华秋实
来源于粟与水稻的“禾”
原始农业是直接从采集业演化发展而来的,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人们把采集来的野生植物果实用石刀或石锄播种在事先用火烧掉树木荆棘的土地上,到成熟后再来收获。这种耕作方式被称为“刀耕火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稻为主,呈现出“南稻北粟”的特点。古人正是在对粟和水稻深入观察的基础上造出了“禾”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和金文的“禾”字字形是成熟谷子的象形,“禾”字的本义是成熟的谷子,引申义泛指谷类作物,特指谷类作物的幼苗和水稻的植株。
禾是谷类植物的总称,但在秦汉以前,禾多指粟,即今小米,后世则多称稻为禾。在汉字中,凡以禾为义符的字,都与农作物或农业活动有关,如秉、秋、秀、种、租等。
“来”原来是小麦
麦子(主要指小麦)是现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有1/3以上人口以麦子为主要食粮。在各种农作物中,麦子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5000多年以前,我国就开始种植麦子,可是,有谁知道,“来”本是“麦子”的“麦”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来”字,像一株根叶杆穗俱全的麦苗形,它的本义是指小麦。《说文解字》云:“来,周所受瑞麦来(大麦)。一来二缝,像芒 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说明大麦小麦盛产于周地,是上天所赐,又指到来的来,引申义有时间的经过、将要、产生、大约等。此字后来多借用为来往之来,是由彼至此、由远及近的意思,与“去”相对。而“来”的本义,则为后起的“麦”字所代替。
另外,“来”又用作姓氏,“来”姓是以“国”得名。据《史记·殷本纪》载:“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目夷氏。”有人猜测,“来地”在古代很可能是以种植小麦而闻名,因此而得国名。
从“华”到“花”的演变
大约在5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汉朝以后,开始出现“中华”的族称。至19世纪末,作为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也应运而生。虽然“华”、“中华”、“中华民族”这些族称之间小有差异,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即指定居于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民族。那么,这个“华”字如何解释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华”字,像是一株繁花盛开的草木。金文的“华”字比起甲骨文来,形体已大变了。小篆的“华”字,已完全讹变,并且加了“艹”头。此后,便发展成为隶书、楷书的形体。“华”字的本义,便是“开花”,其后才引申出“繁盛、光彩、精华、有文采、头发花白、华年(青春时代)、美丽、富贵”等意思。
“华”是“花”的本字。那么,“花”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汉字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简化的过程。“华”的繁体字有十二画,而应用又多,因此到了汉魏以后,人们便把花草的“华”简化为“花”,以“化”表音,以“艹”表意,变成形声字了。而“中华、华夏”以及用于表示“光彩、文采、繁盛、精华、花白、青春”等义时,依然用“华”字。
“华”作为中国的简称,历史悠久。对“华”的解释,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自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作“华”。《左传疏》载:“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另一种说法是:“华”含有赤色之意。周朝人喜欢红色,把红色看做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作“华”。
“不”字是一个花萼
“不”字是一个表示否定之意的虚词,作“非”或“不是”讲,是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汉字之一。“不”字是怎么来的?“不”字原意是什么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不”字像个花萼的形状,上部是花萼(即花的子房),下部中的一竖是花梗(花蒂),花梗左右两道下垂的曲线是两片叶子般的花托,“不”的本义就是花萼。古人称木制的形状像花蒂的茶具为“杯”, “杯”中的“不”既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又表示杯的形状像花蒂。后来,“不”字多用作虚词,古人便另造了一个“萼”字来表示“不”的原意。
在上述解释不甚令人满意的情况下,有的学者对“不”字作了大胆的想象,他们认为“不”表示的不是一种具体事物,而是一种抽象的意义。三条来自不同方向的线条汇集到一起,后被“一”阻碍了去路,不能继续前进,因而“不”的本义就是表示否定的意思。
有人根据不的字形编了一个谜语:不得不露头(打一字)
谜底:杯
解析:“不”字露头为“木”字,“不”字得到一个露了头的“不”字,即“不”字与“木”字结合,为“杯”字。
累累的硕“果”
春华秋实,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累累硕果坠在枝头,惹人喜爱,古人正是基于这种自然现象创造了“果”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说文解字》云:“果,木实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如图所示,“果”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果”字,像一棵树上结满果实的样子;金文“果”字的果实减少为一个,但果形更大更突出;小篆“果”字象形意义渐弱,已经与今天的“果”字很相像了。“果”字本义是指树木所结之实,引申义有结局、事情的发展与预料的一样、坚决等,如结果、果然、果敢;又有充实、饱满以及决断等义,例如“因果”、“果断”、“果腹”等。
关于“果”字,《西游记》第二十四回记载了一个“人参果”的传说:在万寿山五庄观有棵灵根,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该树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以成熟。人若有缘,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一种被称为“人参果”的果实,这就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北麓的一种植物果实,其原名“茄瓜”,现我国各地通称为“人参果”。人参果具有低糖、高蛋白和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和祛病益寿的作用。
长在藤蔓上的“瓜”
“瓜”是一种蔓生的葫芦科植物,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如西瓜、南瓜、冬瓜、黄瓜、甜瓜等。品种繁多的瓜,形态也自然不同,古人是如何为“瓜”字造字的呢?
甲骨文
小篆
如图所示,金文“瓜”字,像藤蔓分叉处悬结一瓜的形状,是象形字。只用一个事物来描写众多事物,这是古代造字者造字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古人正是抓住了所有“瓜”都会有的特征,来造“瓜”字的。“瓜”的本义就是“长在藤蔓上的果实”。
人们吃瓜时,常用刀顺着瓜纹切开吃,因此用“瓜分”比喻分割或分配。“瓜分”后又指若干强国联合起来分割弱小或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土地。
春秋时期,齐襄公叫连称和管至父两个人去守卫葵丘,去的时候正是瓜熟的季节,齐襄公就对他们说:“瓜时而往,及瓜而代。”意思是等到明年瓜熟时候就派人来接替。后来就把任期已满由他人接替叫做“瓜代”,而官员任职期满由别人来接任的日期叫“瓜期”。
瓜和葛都是蔓生的植物,人们常用“瓜葛”比喻辗转相连的亲戚关系或社会关系,也泛指两件事情互相牵连的关系。
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瓜熟蒂落”常比喻客观条件具备后行事,成功的机会就大。中国有句老话: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意思是: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条件和事物的规律办事,才能自然地而不是勉强地达到我们的目的。
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是“瓜田李下”这个成语的来源,比喻容易使人误解的地方。
关于“瓜”字还有一个词叫“瓜润”,据汉贾谊《新书·退让》载:梁大夫宋就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楚边界皆种瓜。梁人勤灌溉,其瓜美;楚人稀浇灌,其瓜恶。楚人恶梁瓜优于己,夜往骚之。梁人觉,思报复,宋就勿许,反使人夜往灌润楚瓜,楚瓜亦美。事觉,楚令大悦,闻之于楚王,梁楚以此交好。故后以“瓜润”喻以德报怨,消除仇隙。
清淡高雅的“兰”
兰花为我国传统名花,栽培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人们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屈的象征,形成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兰文化。早在两千四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就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可见兰花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小篆
“兰”字最早见于小篆,如图所示,“兰”字从艹,阑声,为形声字。隶变后楷书写作“兰”,如今简作“兰”。
“兰”字的本义为兰草。兰花是美好的象征,“兰”字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个特殊用法,常作为文人雅士及士大夫之间的一种雅称,亦曰美称。如“兰房”,指文人雅士们的住房;“兰友”、“兰交”,是指文人雅士结交的朋友;“兰言”,既指心意相合之言,又指文人雅士的话语或书信等。
“兰”字,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凡从“兰”取义的字皆与草木等义有关。以“兰”作声符的字有:拦、栏、烂。
自古以来,兰花深得人们的厚爱,有人更把兰花放在“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之上,说:“岁称三友,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唯兰独并有之。”历史上关于兰花的典故也有很多,例如南宋末期画家郑思肖擅长画兰,他笔下的兰花常常是花叶零落、无土无根的形象,有人建议他把兰花的根画上会更加好看一些。哪知,郑思肖听了以后竟悲愤满腔,长叹道:“土地都被外人夺去了,叫我的兰花长在何处啊!”原来,他画“无根兰”,是借以抒发爱国情怀与亡国之痛。
个个成“竹”
《红楼梦》中贾宝玉曾经吟过一首描写竹子的诗,其中两句是:
竿竿清欲滴,个个绿生凉。
后人修订时曾将“个个”改成“枝枝”,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个个”多么像青翠欲滴的竹叶,为什么要改呢?
竹子,是一种多年生的禾本科木质常绿植物。关于“竹”字,古人在造字时,也是抓住了竹叶的特征来造字。如图所示,金文和小篆的“竹”字,都非常像两枝下垂的竹叶,以此代表竹子。“竹”字是个象形字。
甲骨文
小篆
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清雅秀洁,加之它具有“值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花镜》)的特点,因此备受历代文人的青睐。人们将“竹”与“梅”、“兰”、“菊”合称为四君子。据《世说新语》载: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受父亲的影响,书法上颇有造诣,他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竹子。除了在自己的屋舍书斋旁种上竹子外,还常常以“竹”为题吟诗作画。一次,王徽之临时寄居在一间空屋里,便令身边的人在屋旁种上一些竹子。有人对他说:“你在这儿住不了几天,何必要种上竹子呢?”王徽之指着屋旁的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由于竹子能做箫、笛之类的乐器,由此引申为“乐器”的意思。古代还未使用纸张之前,多以竹简和绢帛为书写材料。后人还曾用“竹”指书册、史籍。
兴旺发达的“李”
李又名李子、山李子、玉皇李,古名嘉庆子。据唐代韦述《两京记》载:“京都嘉庆坊有李树,其实甘鲜,为京都之美,故称嘉庆李。今人但言嘉庆子,盖称谓既熟,不加李亦可记也。”我国江南一带,至今有的仍称李为“嘉庆子”。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李”是个会意字,由木和子组成,既指这种树木,也指这种树木的果实,现在通称李子。
“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常用它作为子孙满堂、兴旺发达的象征。
“李”又为姓氏,在百家姓中是一个大姓。从史书上看,李姓起源和李树的果实有关。相传,商朝末年,商纣王暴虐无道,有一位名叫理征的人,出于好心,直率地劝商纣王改变贪恋酒色、不务国政的恶习,结果激怒了商纣王而被杀。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携带年幼的儿子利贞连夜逃跑。当逃到河南西部的伊侯之墟,母子二人饥饿难忍,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野树上结满了叫木子的果实,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李子,母子二人靠吃李子保全了性命。为了感激李子的救命之恩,就把王字旁的“理”字改为木子组合的“李”字了。
树上“长”出来的“木”、“本”、“末”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木”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木”字字形均像一棵小树的形状,上有枝,下有根,中间是树干。所以,“木”的本义指的是树,是木本植物的通称;现在多用于指木材、木料或某些木制的器物,如木马、木工、木屐、木偶等。在汉字中,凡以木为偏旁的字,大都与树木有关,如本、末、析、果等。
“本”字是在象形字“木”的基础上,将指事符号一小点或一横加其下作为指事符号,以指明树根的位置所在。《说文解字·木部》:“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本”的本义指树木的根或茎干。从“本”字的形体看,是在“木”的根部加上圆点或一短横,以指明树根的位置所在,由此引申出根本、基础、本体、主体等意义。
“末”字是在象形字“木”的基础上,将指事符号一小点或一横加其上而成。《说文解字·木部》:“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末”由树梢引申为不重要的、次要的事物,如成语“舍本逐末”和“本末倒置”。可见“本”与“末”在本义上分别指树的最上部分和最下部分,其引申义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