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国早期六大文化区系都有哪些?

六大文化区系指中国早期的6个区域文化圈,是由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的。它们分别是:北方新石器文化,该区系属于中国北方早期文明,以辽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为核心区,又可细分为辽宁朝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京天津一带及河北张家口等4个分区;东方新石器文化,该区系属于中国东部早期文明,在地域上以山东为中心,又可具体分为鲁西南和胶东2个分支文化;中原新石器文化,即被视为中国母体文化的黄河流域文化圈,在地域上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地带,辐射整个黄河中游乃至部分下游地区,其中的仰韶文化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新时期文化的主流文化;东南地区新石器文化,该区系是中国东南地区的早期文明,以太湖中心,向周围辐射开去,栽培稻米、捕鱼、采集水产共同构成了当时人的生存方式,春秋时的吴越文化即由此发端而来;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该区系属中国早期西南文明,以环洞庭湖和四川盆地为中心,具体分为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两个分区,而四川盆地又分为巴、蜀2个分支,其中的江汉文化成为后来的“楚文化”的主要源头;南方新石器文化,该文化圈是中国早期的南方文明,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主轴,辐射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广东等南方地区,该区系文化具有浓厚的海洋风味。

总体而言,六大区系均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3000~8000年,彼此之间也互有交流和影响。其中的北方区系、中原区系以及东方区系汇流构成了夏商周三代的黄河文明,而西南、南方、东南三区系则最后汇集而成了长江文明。可以说,这六大文化区系平行发展并相互影响,共同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源头。至秦统一中国,六大文化彻底融为一体,但仍保留了各自的一些特色。

“天下”的范围是什么?

“天下”是中国古人对于世界的一种笼统说法,不同时期所指的地理范围是有变化的。

“天下”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先秦古籍中,比如《诗经·小雅·北山》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庄子》中还有一篇文章取名为“天下”。这时的天下实际上并不大,具体而言,大概指的便是夏商周三代王权所统治的范围。夏商时主要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周代则包括了长江流域的湖北以及江浙地区等地。另外,周边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虽未被“王化”,但因其没有形成稳定的国家,所以其所居之地一向被视为王权之下的暂时未开垦之地。因此其时君王一旦南面称孤,也就是“王天下”、“得天下”了。但先秦的一些哲学家则对“天下”的范围存在不同的理解,比如庄子认为“天下”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也认为儒家所说的“天下”实际上只占真正的天下的1/80,但这些观点多被当时的人们视为无稽之谈。

到秦代,随着郡县制的设立,中国的疆土得到极大扩张,“天下”的概念也随之扩大,南边和东边都到了大海边,北边和西边则依旧没有具体边界,只笼统地包含了北方胡人所居之地和西域。西汉时期,西边的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开始和西亚、欧洲乃至非洲等地的国家有生意往来和文化交往。东汉时,西域都护班超还曾派使者前往当时的罗马帝国(当时中国人称之为“大秦”),只是因故未能到达目的地。2世纪中叶,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派使者给汉桓帝送来了礼物。因此汉代时人们开始知道真正的“天下”要比自己想象的大得多。但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基本接触不到远邦异国的信息,所以直到清代中期,中国人还是习惯性地以包括中国以及周边的日本、朝鲜等附属国在内的区域为“天下”。因此这里的天下已经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概念,而非地理意义。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天下,指的仅是中国。而这句还是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所说,显然他知道“天下”并没有这么小,而只是将“天下”作为一种政治概念。

“中国”一词是怎么来的?

古之“中国”并非今之中国。“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周朝,当时的华夏民族因为拥有了相对先进的农耕文明,又在周公的领导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礼仪制度。他们看周围的四夷仍旧在裹着树叶兽皮靠打猎为生,于是感到一种优越感,开始热衷于将自己与四夷区分开。正是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人们将华夏民族所居住的区域称为“中国”,意即中央之国,其是相对于周边的南蛮、东夷、北狄、西戎而言。这时的“中国”并非指一个国家,而是一种地理与文化概念,其意与“中州”、“中夏”、“中原”、“中华”差不多。就地理范围而言,“中国”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西周时期,“中国”泛指西周极其附属国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到东周时期,随着诸侯国的膨胀,楚国占据的湖北、四川等长江流域地区也被包含在了“中国”之内;秦汉时期,“中国”进一步扩大,基本包含了今天的除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外的地域。

汉代之后,人们通常将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此,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为取得汉人的心理认同,往往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北魏后自称“中国”,将南朝叫做“岛夷”;而当时的南朝汉人政权虽已逃到南方,仍以“中国”自居,称北魏为“魏虏”。又如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中国”在古典文献中有时还被用作诸如京城、中原地区、天子直接统治地区、国内等意。

为什么用“华夏”代指中国?

“华夏”的说法产生自夏朝,当时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于是当时的夏朝人形成了一个笼统的“夏族”概念,也称“华族”或者“华夏族”。“夏”,是广大的意思;“华”是“花”的衍变,与古人对花的崇拜有关,为美丽之意。“华夏”,意即广大而美丽的地方。“华夏族”的概念刚产生时人们对自己的这种种族认同感并不强烈。到周代时,相对于夷族,周人不仅拥有了明显先进的物质文明,而且因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而在文化上也明显区分于四夷。于是人们便产生了一种优越感,进而产生族群认同感,“华夏族”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如《春秋左氏传》孔颖达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可见,“华夏”在当时除了作为中原民族与四夷的在种族上的区分之外,还包含了一种区分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内涵,类似于现在的“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区分。而正如同“落后地区”可以通过“苦干二十年,向先进省份看齐”的精神追上“发达地区”一样,蛮夷也可以通过逐渐的文明化而跻身于“华夏族”。比如位于西部的秦国本属于西戎之列,到战国时则成了华夏诸邦中最强大的诸侯国;而南方的楚国,本被中原诸国视为“南蛮”之邦,诗人屈原曾为自己的“蛮夷”身份感到苦恼。但到战国时,楚国已挺起腰杆以“华夏”自居了。事实上,整个春秋时期,四夷的华夏化是整个时代的基本旋律之一。而后来的历代都存在着汉族人扩张到蛮夷之地并同化蛮夷或者蛮夷迁居汉人居住区并被同化的现象,因此可以说华夏族就是中原民族与四周夷族不断融合而形成的。因为汉代的强盛,人们便将华夏民族称为汉族。但在古代早期文献中,经常以“华夏”代指“中国”,因此后世的人们还经常以华夏代指中国。

“四夷”的含义是什么?

“四夷”是早期的华夏族人对周边民族的称呼。公元前22世纪左右,黄河中下游的农耕部落开始形成部落联盟,这种部落联盟历经夏、商、周三代,逐渐形成了一个“华夏族”的概念。尤其到东周时期,华夏族在物质上拥有了相对有保障的农耕文明,在文化上也制定了完善的礼乐制度,看到周边的民族还过着颠沛流离的狩猎生活,人也比较粗野,于是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周边这些“野蛮人”区分开来,称之为四夷、蛮夷。夷者,带弓之人也。具体而言,人们按照东、西、南、北的方位顺序将之分别命名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又具体分为赤狄、白狄、犬戎、骊戎、东胡、楼烦等名目繁多的称呼。总体而言,华夏与四夷的区分不仅仅是一种种族区分,也是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区分。这种区分并非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在整个春秋时期,出现了长达数百年的民族融合,华夏与四夷的外延边界都处于一种不停的变动之中。总体而言,是四夷向华夏转变的单向变异。而在秦汉之后的历史中,四夷华夏化的进程也一直没有停下,历史上诸如“五胡乱华”,金、辽、元等北方政权入主中原后的汉化,以及往往与之对应的原中原政权南迁后同化南方蛮夷,都属于此。另一方面,“四夷”本身的概念随着中国人对世界认知的扩展,也一直在不断地扩大,如《旧唐书》中将日本、天竺(印度)、高丽(朝鲜)、波斯(伊朗)列为四夷。而到清末,则将英、法、德等国家统称为四夷。

“郊祭大典”是怎样的一种祭礼?

郊祭典礼是中国古代一项非常重要的祭礼。因为泰山封禅是具有文治武功的皇帝偶尔进行的对于天地的祭祀,并且一般其一生也就一次,而郊祭则是对于天地进行的常规化的祭祀。郊祭,顾名思义,是在郊外进行。最早开始于周代,是古代除泰山封禅外最隆重的祭礼,一般是皇帝亲自主持,文武大臣均参加。具体而言,郊祭共分为四场祭祀,冬至日于南郊祭天,夏至日则于北郊祭地,春分于东郊祭日,秋分于西郊祭月。其中,祭天仪式必须皇帝亲自去,后面的三场皇帝可派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郊祭的频率,历代有所不同,有的一年一次,有的三年一次。国家有大丧时,宗庙之祭及其他祭祀活动均可以暂停,但郊祭不能停止。郊祭期间,参加者都必须严格进行斋戒。郊祭之后,朝廷往往要大赦天下,称为“郊赦”。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便分别是明清两代帝王对天、地、日、月进行祭祀的地方。

“地祇后土”指的是什么?

地祇后土是中国古代创造出来的掌管大地之神。后土崇拜源于华夏祖先对于土地的信仰。上古时代,当时的华夏祖先刚刚建立起初步的农业文明,对于农作物的丰欠原理缺乏认识,认为一年农作物收成的好坏全仰仗土地主观意志的赏赐,因此逐渐想象出一个掌管大地万物生长的大地之神,称为后土。后,早期有君主的意思,后土,意即土地的君主。后土与当时的昊天上帝共同构成了古人的天地崇拜,古代的封禅大典便是以昊天上帝和后土为祭祀对象。汉代后,道教将后土列为道教四御之一,地位仅次于三清,是与玉皇大帝相配合的掌管大地山川的女性神。至于后土的“人选”,在早期一度流行的以英雄人物充任神灵职位的风潮中,《礼记》、《山海经》等记载共工氏之子句龙担任了后土,也有说禹担任此职的。同时,与后土的传说并行不悖的,还存在女娲是三皇之一的土皇的传说。故此,后土与女娲一向不分彼此。现存的各地后土庙里的后土神像多为女像,称后土娘娘,是否为女娲则不得而知。

“社稷”最初的含义是什么?

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二者是对庄稼丰歉起决定作用的神仙,是古人为取得丰收而重点祭祀的两个神。其中,社之所以被用来称呼土地神,是因为人们祭祀土地的地方叫社。早期时候,土地神是人们供应最普遍的一个神,从天子到诸侯,凡有土地者均可以立社。而土地不多的普通乡民往往集体立社祭祀,如此,社便逐渐成了一种聚居单位,所谓“社会”便来源于此。关于社神的“人选”,则有共工之子句龙、禹、女娲等3种说法。至于稷,来源于叫做稷正的主管农业的官职,据说烈山氏的儿子柱曾做夏的稷正,其死后被奉为农神,也叫五谷神。自西周时期起,社神与谷神被人们合称“社稷”,分别在社坛和稷坛祭祀。后来社坛和稷坛合并为社稷坛,对社神与谷神一并祭祀。社稷坛位皇宫之右,与皇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同为国家祭祀重地。因古代帝王经常在社稷坛祈求国家太平,五谷丰登,故“社稷”一词就逐渐成为了国家的象征。如《孟子·尽心下》中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子的明堂是做什么用的?

明堂始建于黄帝,夏代时称“世室”,商代称“重屋”,周代时则称“明堂”。它是一种以宗教为中心,集祭祀、布政、教化功能为一体综合性场所。因为没有相应资料留下,汉代时的人们已经只闻其名,而不知其具体形貌了。汉武帝时曾想建造一个,无奈不知其外型,而是按照一个方士的猜测造了一个。近代学者考证后认为它是具有四堂八室的一个建筑,天子按月顺次于四堂八室之内,按每月不同的政务要求向诸侯及臣下颁布政令或者进行祭祀。明堂是一个政教合一性质的意识形态化的建筑,标志着古代宗教的最高水平。周代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与宗教开始渐次分离,明堂逐渐边缘化乃至废弃。但后世帝王因崇尚上古之风,自汉武帝往下,历代帝王多在近郊建立明堂,以示效法古制。如今历代留下来的明堂中,以武则天在洛阳所建的明堂最为雄伟壮观。

宗庙是什么场所?

宗庙是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门场所。中国古人崇拜死去的祖先,要建造专门的场所供奉其灵位,不同身份有不同的庙制。首先,在名称上,普通百姓之庙称为祠堂,官宦贵族之庙称为家庙,皇室和诸侯之庙则称为宗庙或太庙。《周礼》规定,天子七庙,即供奉六世族以下历代先人,诸侯五庙。古代的宗庙一般建在君王宫殿的左侧,与宫殿右侧的社稷相对。其中社稷象征土地,宗庙象征血缘,两者共同构成国家的象征。在方位上,宗庙往往建在宫殿中最尊贵的方位,其建筑也是整个宫殿中最雄伟的。如北京的太庙基本是明清两代帝王的宫殿中最雄伟壮观的。古代管理宗庙的官员职权不大,品秩却很高,故有“古代宫殿中最重要的乃是死人,而非活人”的说法。古代君王或诸侯一年内要定期对宗庙进行祭祀,如遇出征、丧葬、婚嫁等重大国事或家事,均要祭祀宗庙,祈求祖先保佑或向祖先汇报一下。

中国人的祖宗信仰是怎样的?

虽然中国长期存在佛、道两教,并且一度繁盛,但在本质上,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比较淡漠的。不过在宗教信仰淡漠的同时,中国人并非没有信仰,而是存在一种祖宗信仰。这种信仰是根深蒂固的,其程度不亚于西方人对上帝的信仰。中国人的祖宗信仰与原始社会普遍存在的部落文明性质的祖先信仰不同,而是早期的祖先信仰进入封建社会之后受到儒家文化的规整后形成的一种信仰。具体而言,祖宗并非是泛泛的祖先之意,而是对先人中有功德者的尊称。《礼记·祭法》记载:“有虞氏禘黄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孔颖达注:“祖,始也,言为道德之初始,故云祖也。宗,尊也,以有德可尊,故云宗。”可见,祖宗是指那些有道德的先人。另外,《文选·班固·典引》言:“宏亮洪业,表相祖宗。”蔡邕注:“始受命为祖,继中为宗。”这里是从功业的角度来说。拿皇帝举例,一般开国皇帝的谥号中都有个“祖”字,而后世有作为的皇帝则有个“宗”字。除皇帝之外,官宦世家也以发迹的那一代为祖宗。至于普通百姓,就没那么讲究了,祖宗也就泛指先人了。

家庙和祠堂分别指什么?

家庙乃是中国古代的官宦贵族建立的供奉祖先的地方,一般是一个家族单独建立。古代天子和诸侯之庙一般称为宗庙或太庙,而大夫、士以及后来封建社会的官宦贵族之庙则习惯上称为家庙。一般而言,古人在每年节日都要对家庙进行祭祀,如《红楼梦》中贾家一门在大年初一要全体到宗庙中祭祀。另外,古人在出远门、升迁、婚丧等事情时都要到祖宗这里来告诉祖宗一声。如贾政在朝廷升职及因放外任出远门时均到宗庙中跟祖先进行汇报。南宋之后,家庙也被称为祠堂。

《周礼》曾规定庶人祭祀祖先只能在寝内,不得建庙。明嘉靖时,允许民间“联宗建祠”,于是全国建立起无数集体性质的祠堂。一般一个村庄的同姓便会建立一个祠堂,尽量盖得豪华一些,以作为本姓的荣耀。其用途除了祭祀之外,还是族内办理婚、丧、寿、喜等事的场所,也是族人商议族事之地。其内一般存有族谱、对于姓氏渊源的介绍、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历史上那些出国闯荡的华人,在国外一旦稳定下来,便建立祠堂。

中国人如何祭祖?

各个朝代以及不同性质的祠堂的祭祖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从祭祀频率上讲,多数祠堂一年在春秋两季各祭一次,有的宗族则只在春天祭祀一次,还有的则是一年分四季祭祀4次。祭祀的日期一般都是在各季的节日期间,如春节(有的在清明节)、夏至、秋分、冬至等。如果遇到宗族子弟科举及第、官爵升职或朝廷恩荣赏赐等,也进行常制外的祭祀。祭祖时,一般全体宗族的男子都必须参加,身着礼服,衣冠整肃,不得迟到。祭祀时有专门的主祭人、分祭人、司赞、司祝、司爵、司筵、纠仪等执事人员,分别负责主持、司仪、读祝词、管祭品、祭器、纠察纪律等。祭祀的仪式则大体上先是族长带领族人上供品,然后主祭人宣读祝辞,焚烧明器纸帛,接下来族人依序拜族,之后撤走供品,族人聚餐吃供品(称为享胙),最后分发供品(称为散胙)。其具体过程中还有更多讲究,一般都要一天才能结束。

“三皇五帝”真有其人吗?

我们经常能在书本上看到这样的句子:“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从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华文明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用斧头开天辟地的盘古,无疑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是谁?他们是传说中的人物,还是真有其人呢?

史料记载中,有些说“三皇”是燧人、伏羲和神农氏,“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有些说“三皇”是伏羲、神农、共工,“五帝”是少昊、颛顼、帝喾、尧、舜。总之,众说不一。大部分的意见是“三皇”为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

此外,“三皇五帝”是人是神,也没有明确的论断。比如,“三皇”中的太昊伏羲氏,史料记载他为古代东夷的部落首领,根据阴阳的变化创制了八卦,还模仿蜘蛛结网发明了渔网,并创制了乐器“瑟”,这很明显属于人类的行为。可是,他却是人头蛇身,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恐怕只能排入妖怪的行列。

又如,神农氏。相传他用树木制作了耒、耜等农具,并发明了草药,为人治病。他虽然有着人身,却是牛头。

和人最相近的要算燧人氏。传说他发明钻木取火,以在森林中捕食野兽为生。

到了“五帝”时期,这些古代的英雄们已经没有牛头或蛇身的怪异长相了。他们不仅和人类一样吃肉食,吃水果,而且更热衷搞发明。比如,仅黄帝就发明了养蚕、缫丝、舟车、文字、音律、算术、历法、棺椁、器皿等。

这些仅属于传说,因为没有确切的年代,也没有相关的资料来证明。我们也可以说,“三皇五帝”是先夏文化时期神话传说和历史考古资料参半的人物。也可把他们看作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

不管是否真有其人,我们仍然景仰这些古代的英雄们。

秦朝君臣是怎样确定“皇帝”这一名称的?

在秦王嬴政即位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或称“皇”,或称“帝”,或称“王”,唯独没有“皇帝”一称。

那么,秦始皇是怎么确定这一名称的呢?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于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便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国发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于是,秦王嬴政挥鞭四举,灭掉了其他六国,平定天下。嬴政认为自己的功业是亘古未有的,甚至连“三皇五帝”都比不上。为了“称成功,传后世”,他决定改变“王”的称号。于是,他便召集群臣,商议改号之事。丞相王绾说:“三皇五帝虽然是天下共主,可他们实际上占领的土地不过方圆千里。可自商周起,称‘王’者才真正拥有了天下,而且他们的丰功伟绩可以维持七八百年。所以说‘王’的称号最好。”可秦王却不高兴。他认为,“商朝七百年、周八百年的天下不算什么,我要的是万世永传的朝代。”这时,李斯说话了:“如今四海之内皆是陛下的囊中之物,这是从未有过的事。陛下的功绩自然为三皇五帝所不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贵,臣认为陛下可称泰皇。”秦王听了很高兴,说:“依我看,‘泰皇’仍没多大区别。不如去‘泰’留‘皇’,采上古‘帝’号,称‘皇帝’。我称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就这样,秦王政自称“始皇帝”,后世因而通称他为“秦始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在历史剧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一幕:传圣旨的人高呼“圣旨到”,众人马上跪倒在地。传圣旨的人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不管什么朝代,圣旨好像都是以这一句开头的。这符合历史事实吗?

答案是不符合。因为据考证,“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最早使用者是明太祖朱元璋,依据就是“奉天承运”中的“奉天”其实指的就是“奉天殿”,取意遵照天意,即皇帝的权力受命于天。而奉天殿正是明太祖朱元璋首建的。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建造了一座皇城,并将其中规格最高的朝会大殿命名为“奉天殿”。燕王朱棣迁都北京,后来建紫禁城时,又将“奉天殿”原封不动“搬到了”北京。

关于此一说,清朝大学者俞樾也有考证。他在《茶香宝续钞》中说:“奉天承运”是“论奉天殿名而及之”。

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始于明朝,还有一个依据,就是朱元璋所捧的大圭上面刻着“奉天承运”这几个字。此说法来源于明朝万历时期的天文学家沈德符。

其实,明朝圣旨的开头并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意即“奉天承运皇帝”朱元璋颁布的诏书。而“承运”指的是继承新生的气运,实指君权神授。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意就是,皇帝遵照上天的旨意,对你下一些需要执行的命令。借用天命,无非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将皇帝称为“万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万岁”一词,从字面看,应该是一个表达祝愿的话,即“千秋万世,永远存在。”比如,有部电影叫《青春万岁》,意即“青春永驻”,内含“开心”的感情色彩。正是因为这种感情色彩,人们在遇到高兴事时常会喊“万岁”,就像俄语的“乌拉”,谁都可以说,谁都可以用。

可是,在封建社会,“万岁”一词可不是随便用的,因为它是皇帝的代名词,也只有皇帝才配用“万岁”这个词。除了皇帝,谁敢将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那是想让脑袋“搬家”。若是见了皇帝不呼“万岁”,也会被以大不敬罪论处。

那么,究竟是谁将“万岁”一词定为皇帝专有的呢?这事和汉武帝有关。为了加强君权,强化专制统治,汉武帝可谓煞费苦心。

元封元年春天,汉武帝登华山后发布诏书:“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登礼罔不答。”意思就是,朕登上了嵩山之巅,吏卒都听到了三声“万岁”。

荀悦当时注曰:“万岁,山神之称也。”意思是说神灵在向汉武帝致礼。汉武帝还称,听到呼声后,他向神灵致意还礼,神灵都一一应答。

15年后,也就是太始三年三月,汉武帝又酝酿出了一出“好戏”。汉武帝称,“幸琅邪,礼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山称万岁。”即当他登上山东的芝罘山时,群山都喊他“万岁”。

既然神灵、山石都喊皇帝“万岁”,臣民百姓还有什么可说的?于是,就有了臣民给皇帝拜恩庆贺时的三呼“万岁”。

从此,皇帝宝座前,“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帝王的正妻为什么称为“皇后”?

在封建宫廷里,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众多的妻妾中,仅有皇帝的正妻称为“后”,就是“皇后”。可是,为什么称皇帝之妻为“后”呢?

在周朝以前,天子的妻子都称为“妃”,周朝开始才称为“后”。如《礼记》记载:“天子之妃曰后。”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改称号为“皇帝”,便订皇帝的正妻为“皇后”。不过,这时候的后妃制度还不完备,直到汉朝才开始执行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汉书·景帝纪》记载:“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汉书·高帝纪》中有“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

“后”原意指君主。在上古时代,“后”是帝王的称号。如大禹的儿子称为“夏后氏”,再如传说中射日的后羿。

《诗经》中记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郑玄笺曰:“后,君也。”《左传》中说:“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书经》说:“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可以看出,其中的“后”都指君主。

既然“后”在上古是帝王的称呼,为什么后来又用来称呼女性呢?

从字形来看,“后”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中的“后”字,口字在左下方,右上方是一拢起的手;到金文中,字形成镜像般翻转,拢起的手移到了左上方,便一直沿用至今。

《说文解字》中说:“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在上古氏族部落中,女性具有崇高的地位,一般为发号施令者。这时,“后”的意思指有权威的女性长辈。可见,作为帝王正妻的“皇后”便是从此引申出来的。

何谓三宫,何谓六院,皇帝真的只有七十二个妃子吗?

在民间,如果问一个人皇帝的老婆有多少,答案十有八九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那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是实指呢,还是泛指呢?

民间所谓的三宫,一般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其实这是明清以后才划分的。三宫最早指的是诸侯夫人的住所,而天子后妃居住处称六宫。《礼记》中记载:“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由于六宫为皇后居住地,所以往往用六宫指代皇后。

后来,三宫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汉朝时,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称为三宫,又称太皇太后、太后、皇后为三宫。唐代穆宗时又将两太后与皇后合称三宫。可见,历代说法各不相同。

六院原作六苑,指后妃居住的宫苑。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贺《贝宫夫人》“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牓照青山”。

七十二妃也是泛称,指皇帝后宫人数众多,实际上皇帝后宫侍妾的人数远远多于七十二人。《管子·小匡》记载:“九妃六嫔,陈妾数千。”《礼·昏仪》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清朝曾对皇帝老婆的基本数量有过规定:皇后一人,皇贵妃二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规定是规定,皇帝仍然可以随心所欲地无限“扩军”。比如,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等,就没有具体名额限制。据记载,康熙皇帝一生中曾拥有妻妾五十五名,数量之多令人惊讶。不过,这仅仅是“有名位”的一小部分,据说,他实际拥有妻妾200多名。

“黄袍”是皇帝的“专利”吗,皇袍一定是黄色的吗?

公元960年,率兵北征的赵匡胤到陈桥驿时,手下的一些将领全副武装,带领一些士兵直奔他的寝室。惊恐的赵匡胤刚穿好衣服,还未及反应,将领们便将他强行拖出去,并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到他的身上。接着,大家跪拜在地高呼万岁。

这就是宋太祖因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典故。从此后,皇帝穿黄袍得以广为人知。

那么,“黄袍”是皇帝的“专利”吗?是不是只有皇帝才能穿黄色的衣服呢?

黄色服饰在中国古代一直比较流行,谁都能穿,只是到了隋唐时期,因为以黄为贵,“黄袍”才成为帝王的专用衣着。尤其是在唐朝,皇帝不愿意自己和一般人同着黄袍,就颁布了“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的命令。《野客丛书·禁用黄》中记载:“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唐高宗时又重申“一切不许着黄”。但这时的规定并不严格,一般百姓着黄衣仍然较多见。

到了北宋,赵匡胤登基后,“黄袍”正式成为皇权的象征。宋仁宗时还规定:一般人士衣着不许以黄袍为底或配制花样。自此,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连黄色亦为皇帝专用。

其实,在唐宋之前,君王、皇帝对穿什么颜色的袍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西周、东周时期,据《礼记·月令》记载,天子“着青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争,国君的袍服更是五花八门。到了秦朝,由于盛行“五行”之说,秦王朝尚水德,以黑色为贵,所以,秦始皇就穿黑色袍服。而晋代,因为尚金德,以赤色为贵,所以,晋代的皇袍就采用了红色。

为什么汉朝分为“西汉”、“东汉”,宋朝却叫“北宋”、“南宋”?

在中国历史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朝代更迭以成对的形式出现。比如“西周”后有“东周”, “西汉”后有“东汉”, “西晋”后有“东晋”, “北宋”后有“南宋”。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最初是以“西”和“东”来划分,后来则是“北”和“南”。如“唐”后有“南唐”,明后有“南明”,虽然存在的时间都很短,但却反映出地域变迁的特征。

楚汉之争后,刘邦夺取天下,定都长安,史称“西汉”(从公元前202年开始,到公元8年王莽篡汉结束)。王莽夺取政权后,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措施,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引发了绿林和赤眉大起义。其中西汉皇族的远亲刘秀通过数年努力,剿灭了其他势力,统一了全国,史称“东汉”。

“西汉”和“东汉”存在前后相继的关系,也称“前汉”和“后汉”,刘秀也不认为自己建立了一个新朝代,而是光复了汉朝。他自认为是汉宣帝的继承人,继位后,追尊汉宣帝为中宗,由于当时长安在战乱中破坏严重,所以定都洛阳。从地理位置上,洛阳位于长安以东,所以人们称刘秀建立的朝代为“东汉”。

五代十国后期,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定都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史称“北宋”。从公元960年登位,至1127年止,首尾历时168年,共传九帝。北宋末年,金兵攻破汴梁城,徽、钦二帝被俘。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后迁都于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北宋”和“南宋”的划分还是从都城的位置和疆域考虑的,汴梁位于淮河以北,临安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北宋拥有北方的大部分土地,而南宋则偏安于南方一隅。

从政治和经济发展角度考虑,中国领土从汉唐到宋元明时期,有个逐步扩大的过程,同时经济中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控制,逐步将都城东迁。当北方游牧民族强大时,就可能南移。这反映到王朝更迭上,便是先“西汉”后“东汉”,先“北宋”后“南宋”。

改元和改朝换代是一回事吗?

世道兴衰,治乱更迭。当一个朝代腐朽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农民起义,继而被新的王朝取代。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从夏朝建立,历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秦、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其间不知经历了多少王朝更迭。而新君登位,一般都会改元,采用新的年号。那么改元和改朝换代是一回事吗?

改元就是改变年号。中国古代最早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六十年一个循环,也称一甲子。在官方,统一使用的则是年号纪年法。一般新帝登基,都要改变以前的年号,然后这第一年则称“元”年。所以改变年号也称“改元”。

改元和改朝换代不同。改朝换代同时面临着年号的改变,改元在同一个朝代的不同皇帝之间也可以发生。通常新帝继位,都会改元,确立新的年号。就是同一个皇帝,也可以更换年号。如汉武帝改了11次年号,唐高宗用过14个年号,唐玄宗即位初年改元“先天”,这一年称先天元年,后改元“开元”,又改元“天宝”。

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所以可以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年号是乾隆,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皇帝的龙袍上到底绣有几条龙?

看电视时,我们也会注意到,皇帝的龙袍上七扭八拐地绣着好几条龙。那么,到底绣有几条龙呢?

在抚顺市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清代光绪皇帝的御用龙袍。据介绍,这件龙袍长125厘米,两袖通长172厘米,下摆长110厘米。龙袍为圆领,右衽,具有满族风格的马蹄形袖。龙袍上的前胸、后背及两肩各绣有正龙,前后襟和底襟绣有升龙、降龙和行龙。

据史籍记载,皇帝的龙袍上都绣有9条金龙,胸前、背后各一,左右两肩各一,前后膝盖处各二,还有一条被绣织在衣襟里面。

为什么龙袍要绣9条龙呢?因为古代帝王受《周易》的影响,崇尚“九五至尊”。《易·乾》中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是说这条龙已经飞上天了,表示达到了最高境界。也是因为这个缘故,皇室建筑、家具陈设和生活器具等多用九、五两个数字。

为什么要将一条龙绣在里襟呢?因为9是奇数,很难在布局上做到均衡对称,于是,将一龙绣在里襟。这样,龙袍的实际龙纹不少于9条,而且在正面或背面看又都是5条(两肩之龙前后都能看到),正好与九五之数吻合。

不过,也有例外的,明朝皇帝龙袍的龙纹数就多于9条。

1958年出土的万历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就有12条龙,被绣在一个圆形的中间,俗称“团龙”。

12条龙因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位于衮服前胸和后背位置的龙,是正身的龙,也就是面向外的龙,被称为“正龙”或者是“坐龙”;侧身的龙叫做“行龙”,行龙也按照朝向上下的不同分为升龙和降龙。

万历皇帝龙袍上龙的数目比起明世宗嘉靖七年创制的“燕弁服”上的就不能算多了。由弁帽、袍服、玉带、袜子和丝履构成的“燕弁服”上的龙纹呈九九之数:前身一个盘龙团纹,后身两个盘龙方纹,领子与袖子上的龙纹加在一起是45条,衣襟上的龙纹是36条。另外,在腰间的玉带上还装饰着九件刻有龙纹的玉片。

古代的“禅让”是怎样的制度?

“禅让制”是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的传袭制度。相传尧年老时,经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于是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年老时按照同样的方法传位于禹。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政治制度,后来被禹的儿子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

禅让制一直被孔子和后代的儒家学者所推崇,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有人就认为在禅让的过程中,经常伴随着暴力和仇杀。尧执政后期,将争夺权力的丹朱囚禁起来,但舜杀光了尧的支持者和家人,逼尧退位。舜统治时期,爆发了大洪水,大禹的父亲被以治河不力的罪名杀掉,但实际上只是因为其是领袖地位的有力竞争者。

这些说法表面上看有些道理,其实不过是一些后世文人的主观臆断,并无证据可以佐证。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丹朱是尧的儿子,而不是争夺尧其权力的人。尧之所以把天下让给舜,主要看重的是他的才能。

禅让制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而且是以“让贤”为主要内容。到了禹,其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开始了中国几千年的“家天下”。

皇帝的坟墓从什么时候开始叫“陵”?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是李白的《忆秦娥》。词中说到的“汉家陵阙”,是指现在陕西关中平原上的西汉帝王陵墓。在中国,帝王陵墓很多,比如秦始皇陵、乾陵、明十三陵、明孝陵、清东陵、清西陵、定东陵、崇陵等。慈禧的定东陵是中国现存规制豪华、体系比较完整的一座皇后陵寝建筑群。

帝王们为了“厚葬以明孝”、“事死如事生”,登基即位伊始,就着手为自己建造陵墓,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那么,为什么古代帝王的坟墓称为“陵”呢?这种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周朝以前,君王的坟墓也都称“墓”。大约从战国中期以后,帝王的坟墓逐渐开始称为“陵”。《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

“陵”的本意是大土山。帝王为了显示王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便将坟墓建得像一座山陵,故皇帝的坟墓得名陵墓。唐代皇陵更是“因山为陵”,气势恢弘。有诗句描写乾陵“千山头角口,万木爪牙深”。

帝王陵墓,实际上包括陵墓及其附属建筑,合称为陵寝,不仅占地广阔,而且还有相当的高度。帝王以“九五”为尊,所以,规定将墓建成九丈高,可实际上,多数皇陵都超过了这个高度。

古代封禅大典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仪式,在哪里封禅?

封禅大典是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是指“祭天”, “禅”则是“祭地”,如《史记·封禅书》中的“登封报天,降禅除地”。“封禅”在《管子·封禅篇》和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中均有记载。

封禅的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民筑坛祭祀的习俗。当时由于自然科学的不发达,人们对日月山川、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不能准确地把握,因此产生原始崇拜。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宗教祭祀活动,“祭天地”便是其中的一种礼仪,并从最开始的郊野之祭,发展到后来的“泰山封禅”。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宣扬天命观念,便有了封禅大典。

封禅中的“祭天”一般选在很高的地方,嵩山和泰山都曾举行过封禅大典,但以泰山封禅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封”为“祭天”,在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禅”为“祭地”,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大地的恩情。至于“天坛”为“圆”,“地坛”为“方”则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自然观念。

封禅仪式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而非民国初年史疑论者认为的“系齐人杜撰”。据《史记·封禅书》:“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 “厥旷远者千有余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然后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记起,并在文章中间引用《管子·封禅篇》的“……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到了秦汉,封禅已经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秦皇汉武都曾举行,以彰其功。

封禅需要一定的条件,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提到:帝王在当政期间,如果出现太平盛世,或者天降祥瑞,即可封禅。“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也就说,帝王治理天下,使得四方太平、民生安康才可封禅、向天报功。至于天降祥瑞,则是古人“天人感应”学说的产物,认为统治者贤明,天下太平,上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表彰。

女主“临朝称制”的做法是从谁开始的?

“临朝称制”是指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在皇帝年幼的时候代理行使皇帝权力的制度。古代女子不得干预政治,后妃们要想掌权就得“临朝”。“制”是皇帝的命令,始于秦始皇。“临朝称制”最早的是秦昭王的母亲芈八子,但从实现大一统或“制”产生后来看,则是吕后。

芈八子是秦惠文王来自楚国的姬妾,其中“芈”是楚国姓,而“八子”是她的封号。八子的地位不高,位于皇后、夫人、美人、良人之后,在秦国后宫的八级(下面还有七子、长使、少使的封号)中只是居于中下游。因此,在秦惠文王身后,她和儿子嬴稷就在皇后和新君秦武王的合谋下,被送去燕国当了人质。三年后,秦武王死于意外。芈八子在燕国的支持下,果断地联络了自己的异父弟魏冉拥立嬴稷回国,经历了三年的“季君之乱”,终于使嬴稷登上了王位的宝座,成为秦昭王。她也因此成为宣太后,并在秦国临朝称制了41年。在她统治期间,秦国的国力日益强盛,为后来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也是“临朝称制”的代表。她在儿子惠帝死后正式临朝代行天子之权,是当时西汉真正的掌权者。在她执政的七八年中,史书中直接以“高后某年”记事,《史记》、《汉书》等正史也为她专门立了帝王资格的“本纪”。吕后的执政生涯也算成功,她虽然扶植诸吕,对待朝臣心狠手辣,但政治局面基本稳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为其后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都有些“临朝称制”的后妃。其中唐朝的武则天和清末的慈禧太后就是其中很出名的两位。武则天不但临朝称制,还当上了女皇帝,并改国号为周。慈禧太后虽然没有更改大清国号,但控制中国政治长达数十年之久。

武则天与李治并称“二圣”,他们是最早这么做的帝后吗?

圣人指道德和才能都很高的人,春秋战国的诸子著作中有大量关于圣人的记述,孔子就曾周游列国,传授“圣人”之道。后代统治者皆以达到“圣人”的标准为追求。皇帝也称“圣上”,皇帝说过的话叫“圣旨”。

俗话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圣人既然专指皇帝,自然一国之内只有一圣,而不可能有二圣,但唐朝中期却出现了“二圣”。当时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并称“二圣”。据《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载:“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

武则天本为唐太宗才人,与太子李治早就有染。后太宗驾崩,武则天被迫出家,削发为尼。李治对其念念不忘,重又接回宫中封为昭仪。后来武则天经过一系列宫帏斗争,终于当上了皇后。由于武则天很有才华,李治又常年患有头疾,所以很多政事就交到了武后手里。武后通过参政逐步扩大了在朝中的影响力,逐步有主导政局的趋势。

李治虽然有点怕老婆,但对皇后干预朝政还是心有疑虑。于是命上官仪草诏准备废皇后,结果武后得知,诛杀上官仪。后来武则天建议李治称“天皇”,然后自然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天后”。由于在朝中的权力已经和李治不相上下,所以合称“二圣”。后来李治去世,武后干脆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

但是,李治和武则天并非最早并称“二圣”的帝后。隋文帝皇后独孤氏意志坚强,政治目光敏锐,在创立隋朝的过程中,居功甚伟。宫中人十分景仰,把她和杨坚并称“二圣”。

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国一共有多少个皇帝?

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止,中国经历了83个王朝,2132年。

这83个王朝共有多少位皇帝呢?从秦始皇算起,共有408位。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另外,还有南明、北元;李自成、张献忠;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以及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

如果把秦始皇以前840年中的王、公、侯也列入皇帝之列,则应该是829位。

我们知道,中国皇帝都被称为“万岁”,但真正长寿的并不多,相反,短命的倒不少。

10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10岁到19岁的有28位,20岁到29岁的有50位,30岁到39岁的有62位,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共224位。这些皇帝连知天命都没熬到。

如果把60岁以上的称为长寿的话,那么,长寿皇帝就很少了,总共才53位。其中,汉武帝刘彻(69岁)、康熙帝玄烨(68岁)、元太祖成吉思汗(65岁)、隋文帝杨坚(63岁)、汉高祖刘邦(61岁)、元世祖忽必烈(79岁)、唐玄宗李隆基(77岁)、明太祖朱元璋(70岁)、清高宗弘历(88岁)、梁武帝萧衍(85岁)、女皇帝武则天(81岁)、宋高宗赵构(80岁)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镠(80岁)。

这些皇帝中,在位时间比较长的是康熙61年、乾隆60年、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西夏崇宗53年;在位时间最短的是金末帝完颜承麟,从登基到驾崩仅有半天时间。

其他的,在位时间超过40年的有11位,在位时间超过30年的有19位,在位时间超过20年的有31位,在位10~20年的有103位,在位时间不满10年的皇帝有244位。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垂帘听政”的人吗?

垂帘听政是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语出自《旧唐书·高宗纪下》:“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垂帘听政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如果太子年幼,就由其母亲辅政。但是根据宫廷的规定,朝中官员不得直接观看和接触皇太后,所以辅政的皇太后一般坐在皇帝理政厅堂侧面的房间里,在房间和厅堂之间挂一帘子,听官员们与皇帝谈论政务。于是,这种由母亲帮助皇帝辅政的制度,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垂帘听政”。

唐朝的武则天在称帝前,就进行过垂帘听政。宋朝有两个垂帘听政者。一个是北宋的高太后,她是宋英宗的皇后,英宗死后,宋神宗即位仅一年就死了,年仅10岁的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受英之托”,以太皇后(皇帝祖母)的身份听政。另一个是南宋的谢太后,咸淳十年(1274年),宋恭宗即位时尊她为太皇太后,由她垂帘听政。这一时期辽国萧太后在其子辽圣宗即位时,也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其间与宋真宗订立了有名的“澶渊之盟”。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也曾“垂帘听政”。在中国历史上,由于皇帝年幼而“垂帘听政”的太后或太皇太后有十数位之多。“垂帘听政”和“临朝称制”都是古代帝后掌权的一种形式,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垂帘听政”并不临朝,主要是辅政,而不代替皇帝下达命令;“临朝称制”则是直接代行皇帝的权力,对朝政进行处理。

古人所说的“中国”指哪里?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古代,中国的版图几经变化,从远古时代黄河流域的传说开始,经过战国的诸侯征战,封建的改朝换代,到清末的割地赔款,一系列的纷争融合,才确立了如今的中国版图。显而易见,“中国”所指,不可能一成不变。那么,古代的中国指的是哪里呢?

“中国”最早并不是用来指国家的,《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中的“中国”就译为京都。汉代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因而,“中国”成了“京师”、“京都”的代名词。

相传周武王时期,在河南登封,周公以土圭测得夏至日这天中午,八尺之表周围的景物都没有影子,于是就认为此地是大地的中心,于是就把周朝统辖之地叫做“中央王国”,简称“中国”,有正中、正统的意思。除了这里的其他地方,则被称为蛮、夷、戎、狄。

据资料文献所载,起自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以汉文化为主导,在融合了多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华夏文明。也就是说,在很长的时间里,华夏文明为天下正统,再加上中原一带物产丰饶,中原成为历代王侯争夺的焦点,故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因而,资料中所载“中国”一词在这一时期指的是中原一带。

尽管后来历经朝代更替,但有史记载的朝代都是以国号代称,并没有国家的名字,所以古时的“中国”仅仅为地域的指代。晚明到清朝,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中国被注入新的内涵。到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正式成为中华民族的国家名,指代全国上下。

何谓“赤县神州”,人们为何用它代指中国?

“赤县神州”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先列中国名山大川……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这种说法是战国时期邹衍所创的“大九州”说,它推翻了中国就是全天下的说法,并且提出世界有九大州,中国只是其中之一,称“赤县神州”。需要指出的是,荀子说的“中国”泛指现在的中原一带。

这种观念,虽然能促进人们对地理的认识,但是仍存在局限。

“赤县神州”通常被人们分说成“赤县”和“神州”。源起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拥有中原肥沃的土地,发展出繁荣的经济。他们以龙为图腾,自称为龙族。“龙”,神也,所以他们心中的产龙之地中国便名为“神州”。古汉语中,“华”又通花,有“赤色”的意思。脉承炎黄的华夏民族向来以“红”、“黄”两色为尊。因而,在进一步认知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古人便以“赤县神州”指代全国。

通过资料文献,我们可以发现,“赤县神州”如今已被广泛使用在指代中国上,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江淹作《游黄蘖山》,诗中有“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中国古代的“九州”指的都是哪里?

陆游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中所写的“九州”指的是哪里呢?

相传大禹治水凿开龙门,开通九沟,才将洪水引到了大海里,从此人民安居乐业。大禹在治理洪水的时候,把天下划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名为九州。然而,九州真的是大禹所划吗?

九州又名九囿、九围、九隅、九有、九土等。在西汉以前,人们坚信“九州”是大禹治水后所划。到了东汉之后,“九州”被视为周制或殷制,是夏商时期沿用下来的行政区划。

但史籍所载的九州,具体州名并不是十分确定的。《尚书》中说“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周礼》中又说有幽、并,而无徐、梁。《尔雅》中则记载有幽、营,而无青、梁……由于各家各有所依,关于“九州”的划分并没有明确的结论。

《尚书》中所载的“九州”与大部分史料记载相同。根据《尚书》的记载,当时的九州涵盖了今天的河南省北部、山东省西南部(兖州);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南部(冀州);山东省东部和北部(青州);河南省东北部、山东省东南部,安徽省、江苏省北部(徐州);安徽省南部、江苏省中部、江西东部、浙江和福建部分地区(扬州);湖南、湖北两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部分地区(荆州);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一带(豫州);陕西南部、四川省东部(雍州);陕西、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地区(梁州)。这一说法的提出,虽然佐证了大禹治水划九州的说法,但在有些文献资料里,九州所提山川、地名,实为战国之后方才出现的。虽然至今还不能确定九州是否真的是大禹所划,但作为发源于黄河流域,上承尧舜的华夏民族,仍然相信并推崇这个说法。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又赋予了九州新的内涵:九州指的是诸天下,中国乃九州之一。因而,在现代,九州便以新的文化内涵被使用着。

宋朝“重文轻武”与“杯酒释兵权”有关吗?

宋朝“重文轻武”,兵权由皇帝亲自掌握,军队由文人控制,而武将则频繁调动,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其目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打压武将,防止军人叛乱。这与宋太祖赵匡胤有密切关系,其“杯酒释兵权”更是个典型的代表。

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禁军统领,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得后周政权,建立宋。在即位后不到半年时间内,就有两位节度使起兵反对他。他好不容易平定后,就问丞相赵普:“你说五代以来,为什么天下如此混乱呢?”赵普说:“这都是由于唐以来藩镇势力过大的缘故。”赵匡胤又问:“如何根除这种现象呢?”赵普说:“只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削夺他们的兵权就可以了。”于是,赵匡胤召集开国的一些武将,如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对他们说:“我知道你们对我忠心耿耿,但不代表你们的部下也忠诚于我。将来有一天,如果他们也给你们来个皇袍加身,那你们该如何处理呢?”众将惶恐,跪倒在地。赵匡胤乘势说:“要不你们辞掉官职,回到家乡,我再赐你们些田宅金银,既可以给子孙留点家业,还能安享晚年,岂不快哉!”众将第二日便递上辞职奏章,赵匡胤一一准奏。

“杯酒释兵权”是削夺大将兵权,加强中央集权的做法。从这段文字我们不难看出,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就是为了解决自唐以来藩镇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宋朝的很多制度都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权,重文轻武也从这而来。军队由文官控制,军队调动和指挥权分离等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防止武将专权的目的,但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这也是北宋和南宋在与北方游牧民族较量过程中屡遭失败的重要原因。

皇太极为何把国号改为“清”?

皇太极是清朝第二个皇帝,又称“清太宗”。他当政期间,将原来年号天聪改为崇德,将国号改为清。至于“清”的来历,历来说法颇多,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清”字与努尔哈赤当年逃难骑过的一匹大青马有关。据说因为跑得太急,大青马活活给累死了,努尔哈赤却因此逃脱大难。他对这匹马很有感情,就说:“大青啊,大青啊,你是为我累死的,将来我得了天下,我这个国号就叫大青。”“清”跟“青”是谐音,后来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便以此作为国号。

还有人认为“清”和“金”在满语中读音非常相近,所以用“清”。满族是金人的一支,清指出了这个民族的渊源。还有人从萨满文化去解释,说“清”就是“青”,不带三点水的“青”和带三点水的“清”是一个音,青天是通天,吉祥的意思。另外还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进兵中原的需要,因为“金”让人联想起南宋时候的大金国,人们一提起金人,就想起岳飞,改国号为“清”有利于减少阻力。

此外,有人认为皇太极懂得五行数理或在确定国号时得到高人指点。因“清”五行属水,而“明”由于左边有“日”,所以属火,而水克火。意思是大清必将战胜大明朝,取而代之。

翻遍正史也没有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原因的叙述,皇太极自己没有做解释,清朝的《太宗皇帝实录》亦无记载。所以这也就成了一个谜,上面的几种说法都是后人的推断。

皇位传承中的“立子杀母”是谁兴的规矩?

封建社会一般都是“母以子荣”。通常后宫嫔妃钩心斗角,也都是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孩子送上皇位,即使为之付出生命代价也在所不惜。但是中国历史上也存在“立子杀母”之说,这一规矩和汉武帝有关。

汉武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但他的遗嘱却很耐人寻味。他立刘弗陵(昭帝)为太子,却要杀掉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当时有人提出疑问,汉武帝说:“往古国家所以变乱,多由于主少母壮。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制约,你们没有听说过吕后事件吗?”

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在惠帝年幼时,曾“临朝听制”,代行皇帝的权力。汉武帝有这样的遗嘱是害怕太后和外戚的专权,但是吕后干政毕竟已经年代久远,缘何武帝对自己宠爱的妃子也要行此杀手呢?这又与窦太后长期把持朝政,致使汉武帝自身理想和抱负难以施展有关。

窦太后喜欢老子的学说,文帝景帝时期主张的也是“无为”而治。汉武帝则喜欢儒家学说,喜欢和儒生来往,因为建“明堂”的事曾两度与太后翻脸,但是由于年少无权,只能听任宰割。武帝对于女子干预朝政是非常痛恨的,因而才会有这样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