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质朴心:佛心佛意心简朴

人心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越来越复杂,但生活其实十分简单。保持自然的生活方式,不因外在的影响而痛苦抉择,便会懂得生命简单的快乐。

1.给心灵一方净土

宁静是福,生活在喧嚣吵闹都市中的人们,可能更懂得平静的弥足珍贵。与宁静的生活相比,追逐名利的生活是多么不值得一提。宁静的生活是在真理的海洋中,在激流波涛之下,不受风暴的侵扰,保持永恒的安宁。

杂念缠身心难净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与我们相伴吗?伊索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诠释了。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了。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地位、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生活得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更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

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被欲望沉沉地压着,能不精疲力竭吗?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让我们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

许多人整日被自己的欲望所驱使,好像胸中燃烧着熊熊烈火。一旦受到挫折,一旦得不到满足,便好似掉入寒冷的冰窖中一般。生命如此颠倒反复,哪里有幸福可言?人们因为毫无节制的欲望而狂热、骚动不安。只有懂得感悟寂寞的人,才能够控制和引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才能够控制心灵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心灵当空幽如谷

内心的平静是智慧的珍宝长期努力自律的成果,它呈现出丰富的经验与不凡的真知灼见。人们认为自己的想法愈益成熟而变得沉稳,要有这样的体认必须了解别人亦是如此。他若有正确的体认,借着因果道理透彻明白事物的关联性,便不再惊慌失措、焦虑悲伤,而是稳重镇定、从容沉着。

冷静的人,因为学会自制,知道如何配合别人,而别人相对的也会敬重他的风范,从中学习并仰赖他。一个人愈是冷静,他的成就、影响力愈大,力量愈持久。头脑普通的生意人若能更自制与沉着,会发觉自己的生意日益兴隆,道理即:一般人喜欢与看来稳重的人交易买卖。

坚强、冷静的人永远受人爱戴,他就像干涸土地上遮阳的大树,暴风雨中遮蔽风雨的港湾。谁不想要个性沉稳、脾气温和、生活规律呢?不论境遇如何,不论改变几何,对性情沉稳的人而言,都没有关系。

这种从容沉着的高尚个性是修身养性最难的课题,实乃生命的花朵、心灵的成果,它与智慧同样珍贵、比黄金更令人垂涎——没错,上等黄金也比不上它。与恬静的生活—在吵嚷俗世中,安身立命于真理之中,获得永恒的平静——相比,汲汲营营于赚钱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啊!

要获得实权与平静的不二法门便是自制、自治与自清。若受自己的性情支配,则会感到自己受缚、不悦,而且毫无用武之地。若能克服自己的琐碎好恶、任性爱恨、愤怒、怀疑、妒忌,以及种种善变的情绪,成功挑战某项任务,便能将幸福与成功的金丝织入生活的罗帐中。

若你受内心多变的情绪左右,则需要他人或外力协助你踏稳生活的步伐。一旦自行踏稳了步伐且稍有成就,则需学习怎样克服诸多干扰和妨碍。每天都应该练习修养心灵,亦即所谓的“进入静谧”。此方法能排除烦忧,换来平静,且化弱为强。如果不能做到这点,你无法以心灵力量成功地直捣问题核心。

如何将涣散的力量导向汇集的方向,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好比将四处流窜的污水引至一条挖掘好的管道,化贫瘠为沼泽地、为金黄玉米田或丰收的果园。因此,镇定平静之人,若能导引内心所思,不论在精神上还是生活上,两者皆受益良多。

静听寂寞的歌唱

西方有位哲人在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过这样的话:“在我整整75年的生命中,我没有过过四个星期真正的安宁。这一生只是一块必须时常推上去又不断滚下来的崖石。”所以,追求宁静,或者是追求寂寞对许多人来说成了一个梦想。由此看来,寂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得了的。

可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害怕寂寞,时时借热闹来躲避寂寞,麻痹自己。滚滚红尘中,已经很少有人能固守一方清静,独享一份寂寞了。更多的人脚步匆匆,奔向人声鼎沸的地方。殊不知,热闹之后的寂寞将更加寂寞。如能在热闹中独饮那杯寂寞的清茶,也不失为人生的另类选择。但是,寂寞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享受的!

对未来进行抗争的人,才有面对寂寞的勇气;在昔日拥有辉煌的人,才有不甘寂寞的感受;为了收获而不惜辛勤耕耘、流血流汗的人,才有资格和能力享受寂寞。

寂寞是一种难得的感觉,只有在拥有寂寞时,你才能静下心来悉心梳理自己烦乱的思绪;只有在拥有寂寞时,你才能让自己成熟。不在寂寞中升华,就在寂寞中死去。

许多人把失意、伤感、无为、消极等与寂寞联系在一起,认为将自己封闭起来就是寂寞,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倘使这样去超越生活,不仅限制生命的成长,还会与现实产生隔阂,这样的人只是逃避生活。

寂寞是一种感受,是一种难得的感觉,是心灵的避难所,会给你足够的时间去舔舐伤口,使人重新以明朗的笑容直面人生。

懂得了寂寞,便能从容地面对阳光,将自己化作一杯清茗,在轻啜深酌中渐渐明白,不是所有的生长都能成熟,不是所有的欢歌都是幸福,不是所有的故事都会真实。有时,平淡是穿越灿烂而抵达美丽的一种高度、一种境界。

当寂寞来临时,轻轻合上门窗,隔去外面喧嚣的世界,默默独坐在灯下,平静地等待身体与心灵的一致,让自己从悲观中净化思想。这样,被一度驱远的宁静会重新回归。你静静地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人世间风起云涌的内容,思考人生历程中的痛苦和欢悦。你不再出入上流社会,也就不再对那些达官显贵摧眉折腰。人们不再追逐你,不再关注你,你也因此少了流言的中伤。当你真正领悟了人生的丰富与美好,生命的宏伟和阔大,身心便平直地立在生活的急流中,不因贪图而倾斜,不因喜乐而忘形,不因危难而逃避,你就读懂了寂寞,理解了寂寞。于是,寂寞不再是寂寞,寂寞成了一首诗,成了一道风景,成了一曲美妙的音乐。于是,寂寞成了享受,使我们终于获得了人生的宁静。

寂寞来时,轻轻闭上双眼,去聆听远方的鸟鸣,去感受灵魂深处的快乐。

2.让心灵回归简朴

大凡简洁而执著的人常有充实的人生。一个人若时常追求复杂而奢侈的生活,苦难则没有尽头,不仅贪欲无度,烦恼缠身,而且日夜不宁,心无快乐。因为复杂,往往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因为奢侈,极有可能断送美好的人生。

快乐源于内心的简约

在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的追求、许多的憧憬。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有些是我们必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外,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我们的一种负担。

其实,幸福与快乐源自内心的简约。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快乐。

周国平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很简单,但如果深入思考,你会发现生活表象下面的人生真谛。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没法死而复活。

哲学家听说了,也感到疑惑不解,他就去问农民。农民告诉他,他救人时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他身边,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游。待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

自然是一种最睿智的生活方式,这个农民如果进行一番抉择的话,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呢?洪水袭来,妻子和孩子被卷进旋涡,片刻之间就会失去性命,而这个农民还在山坡上进行抉择,妻子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玄机和尚心想:“我整日打坐,是逃避吗?打坐,就是为了心无杂念,如果靠打坐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打坐和吸食鸦片有什么两样呢?”

他眼神中充满了迷惘,目光渐渐黯淡了。然后他起身去拜见雪峰禅师,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雪峰禅师看着眼前的这个人,觉得他虽然有向佛之心,但是本性中有许多缺点不自然地表露了出来,于是点点头,问道:“你从哪里来?”

“大日山。”雪峰微笑,话里暗藏机锋:“太阳出来了没有?”意思是问他是否悟到了什么禅理。

玄机以为雪峰是在试探他,心想:“连这个我都答不上来的话,这几年学禅,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了吗?”便扬着眉毛说:“如果太阳出来了,雪峰岂不是要融化?”雪峰叹息着又问:“您的法号?”

“玄机。”雪峰心想:“这个和尚太傲了,心里装的东西也太多了,且提醒他一下吧!”于是问道:“一天能织多少?”

“寸丝不挂!”玄机心想:“就这个也能考住我玄机和尚,真是太小瞧我了!”

雪峰看他这样固执,不由得感叹道:“我用机锋来提醒他,他却和我争辩口舌,自以为是,却不知心中已经藏了多少名利的蛛丝!”

玄机看雪峰无话可说,便起身准备离去,脸上还是那样得意的神态。

他刚转过身去,雪峰禅师就在身后叫道:“你的袈裟拖地了。”玄机不由自主地回过头来,见袈裟好好地披在身上,只见雪峰哈哈大笑:“好一个寸丝不挂!”

所谓寸丝不挂,就是指心里不要装事,不要总想着别人会怎么看你。人不如少思寡欲,活得简单一些好。

人一生中,许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机会和时间进行抉择。人生的抉择是最困难的,也是最简单的。困难在于你总是把抉择当做抉择;简单在于你别去考虑抉择问题,遵循生命自然的方式。

因为简洁,每每能找到生活的快乐。平凡是人生的主旋律,简洁则是生活的真谛。

难得糊涂去机心

《华严经》中有偈云:“诸法无自性,一切无能知;若能如是解,是则无所解。”也就是说世间一切现象没有固定不变永恒的本质,也没有一定不变永恒的真理。

人们正是因为很难认识到这一点,或者即使认识了也很难从心底接受,以至于总是执著于自己的一腔信念,却不知这个想法已经错了。这种自以为是的聪明,反而会成为算不清的糊涂账,莫不如去除杂质,于单纯中得正道。

聪明是一种先天的东西,人们总是羡慕聪明人的智商,殊不知这种表面的光芒不一定能令聪明人成功。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着众多一事无成的聪明人。聪明这种天赋犹如水一样,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

苏东坡在其《洗儿》一诗中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东坡对于自己一生因聪明而受的苦真是刻骨铭心,以至于希望自己的儿子愚蠢一点,躲避各种灾难。聪明本是天生禀赋,但机关算尽却是人的痛苦之源。

才智也有困窘的时候,神灵也有考虑不到的地方。正所谓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摒弃小聪明方才显示大智能,除去矫饰的善行方能使自己真正回到自然的善性。机关算尽太聪明,结果未必是好的。

孔子的徒弟子贡从南方的楚国返回晋国,经过汉水南岸时,看见一位老人在菜园中劳动。这位老人凿通一条地道到井边,抱着瓮装水过来灌溉,费了很大的劲,效果却很差。

子贡说:“现在有一种机械,每天可以浇灌一百块菜园,用力很小而效果很好,老人家不想要吗?”

种菜老人抬起头来看着子贡说:“怎么做呢?”

子贡说:“削凿木头做成机器,后面重前面轻,提水就像抽引一样,快得像沸水流溢。这种机械叫做槔。”

种菜老人面带怒容,讥笑子贡说:“我听我的老师说:‘使用机械的人,一定会进行机巧之事;进行机巧之事的人,一定会生出机巧之心。机巧之心存于心中,就无法保持纯净状态;无法保持纯净状态,心神就会不安宁;心神不安宁,是无法体验大道的。’所以,我不是不懂得使用机械,而是因为觉得羞愧才不用的。”

子贡满脸羞愧,低着头不说话。

一个人若在机巧之路上迷途不返,就只会越走越远,就像一个追赶自己影子的人那样,自己跑得越快,影子也跑得越快,永远没有追到的一天。因此,一个人若想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必须去除机巧之心,用“难得糊涂”的心态和真正的大智慧去面对生活中的点滴。

众所周知,在音乐的世界中,技巧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过多的花哨技巧只会减弱情感的表达。人生也是如此,人人都玩弄聪明才智,只会让世界繁杂凌乱,绝圣弃智,才能朴实安然地生活。

还生活本来面目

一个皇帝想要整修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又庄严。后来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皇帝不知道到底哪一组人员的手艺比较好,就决定比较一下。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一座小寺庙,而这两个组面对面整修。三天之后,皇帝要来验收成果。

工匠们向皇帝要了100多种颜色的漆料,又要了很多工具;和尚们居然只要了一些抹布与水桶等简单的清洁用具。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他首先看了工匠们所装饰的寺庙,工匠们敲锣打鼓地庆祝工程的完成。他们用了非常多的颜料,以非常精巧的手艺把寺庙装饰得五颜六色。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回过头来看看和尚们负责整修的寺庙。他看了一下就愣住了。和尚们所整修的寺庙没有涂上任何颜料,他们只是把所有的墙壁、桌椅、窗户等都擦拭得非常干净,寺庙中所有的物品都显出了它们原来的颜色,而它们光亮的表面就像镜子一般,反射出从外面而来的色彩。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是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了这个寺庙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这一切。皇帝被这庄严的寺庙深深地感动了。

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如果一个人还生活本来面目,不刻意追求什么,他就能像李白诗中那朵出水的芙蓉一样,美丽而洁白无瑕。

3.找回心灵的本真

世界上一切人的心理佛都知道:一切人都把不实在的东西当成实在,真的实在来了,他也不会去享受。

物无净秽,心有净秽

一位居士说:心与佛土,非为二事,因山河大地,尽是心中一点微尘。更应知此心非指身中之心脏,乃指无形之心性。此心性自多年以来,为一切烦恼,密密染污,所以不净,故有种种污秽现相。如水腐孑孓生,木腐菌霉生,水木不腐,方是好水好木,自无出孑孓菌霉。心断烦恼,便是净心,自无污秽现相。

确实如此,人心就是一副有色眼镜,心是什么颜色,眼中看到的东西就是什么颜色。物体本身都是大千世界中的自然存在,因为人的心不净,所以才会对外在事物作出所谓净秽的评断。

如果心性看待各种事物时还有净秽的分别,那么此人必定没有真正地觉悟。

文道是个云水僧,因久仰慧熏禅师的道风,故跋山涉水不远千里来到禅师居住的洞窟前,说道:“末学文道,素仰禅师高风,专程前来亲近、随侍,请和尚慈悲开示!”因时已晚,慧熏禅师就说:“日暮了,就此一宿吧!”

第二天,文道醒来时,慧熏禅师早已起身,并已将粥煮好了。用餐时,洞中并没有多余的碗可给文道用餐,慧熏禅师就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盛粥给文道。文道踌躇得不知是否要接,慧熏禅师说:“你无道心,非真正为法而来,你以净秽和爱憎之情处世,如何能得道呢?”

善恶、是非、得失、净秽,这是分别从心所认识的世界,真正的道,不思善、不思恶、不在净、不在秽,文道的爱憎之念,拒受之情,当然要被慧熏禅师斥为无道心了。

心净,尘世净

舍卫国有一个做清洁工的妇人,天天打扫街道,十分勤劳。她的衣服很肮脏,市民都讨厌她,见到她,总是掩着鼻子走过。佛陀叫她来听佛法,鼓励她精进,城内有人不赞成,跑来责问道:“佛陀啊!你常说清洁的话,教人做清净的事,为什么要和肮脏的女人谈话呢?难道你不觉得讨厌吗?”

佛陀严肃地看了他一眼,回答说:“这妇人保持城市清洁,对社会贡献极大,而且她谦卑、勤劳,做事负责,为什么讨厌她呢?”这时,那妇人洗过澡,换了衣服,容光焕发,出来和大家见面。

佛陀继续说:“你们外表虽然清洁,但是骄傲、无礼,心灵污秽。要知道:她外表的肮脏容易洗净,你们内心的肮脏才难以改善呀!”城内的人知道错了,再也不敢讥笑别人。

就像只有心灵美才能成为真正的美人一样,只有心灵的洁净才算是真正的洁净。

杨绛女士有一篇散文叫做《洗澡》,文中的内容很特别,她说的洗澡不是沐浴,而是给心灵洗澡,也就是净化和荡涤身心,与佛家所讲的净心有异曲同工之处。

生活在现代文明之中的人,心灵很容易被蒙上一层厚厚的物质尘垢。洗去心灵的尘垢,就能够以一种轻松快乐的心态去直面现实的人生。

其实,对于俗世中的人来说,净心并不玄妙,它实际上就是生命的一种积极、快乐、简单的状态。只要注重加强自身的心灵建设,持续不断地净化心灵,人们就一定能够得到单纯而简约的幸福。

世界由心生

人们都渴望返老还童,这是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想要找回孩童时的无忧、单纯、快乐。殊不知,烦恼都是自找的,人越成长,越世俗,想的也就越多,逐渐地,他们被自己的想法所束缚,被他人的思想所控制,再也没有了原来的清净和快乐。

真福报那么难求吗?非常容易!可是人到了有这个福报的时候,反而不要了,都是自找烦恼。

唐朝时,有一位懒瓒禅师隐居在湖南南岳衡山的一个山洞中,他曾写下一首诗,表达他的心境:

世事悠悠,不如山岳,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中,德宗心想,这首诗写得如此洒脱,作者一定也是一位洒脱飘逸的人物吧?应该见一见!于是就派大臣去迎请禅师。

大臣拿着圣旨东寻西问,总算找到了禅师所住的岩洞,正好瞧见禅师在洞中生火做饭。大臣便在洞口大声呼叫道:“圣旨到,赶快下跪接旨!”洞中的懒瓒禅师,却装聋作哑地毫不理睬。

大臣探头一瞧,只见禅师以牛粪生火,炉上烧的是地瓜,火愈烧愈炽,整个洞中烟雾弥漫,熏得禅师鼻涕纵横,眼泪直流。大臣忍不住说:“和尚,看你脏的!你的鼻涕流下来了,赶紧擦一擦吧!”

懒瓒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工夫为俗人擦鼻涕呢!”

懒瓒禅师边说边夹起炙热的地瓜往嘴里送,并连声赞道:“好吃,好吃!”

大臣凑近一看,惊得目瞪口呆。懒瓒禅师吃的东西哪是地瓜呀,分明是像地瓜一样的石头!懒瓒禅师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并说:“请趁热吃吧!世界都是由心生的,所有东西都来源于知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你在心里把它看做一样不就行了吗?”

大臣看不惯禅师这些怪异的举动,也听不懂那些深奥的佛法,不敢回答,只好赶回朝廷,添油加醋地把禅师的古怪和肮脏禀告皇帝。德宗听后并不生气,反而赞叹地说道:“我们国内能有这样的禅师,真是我们大家的福气啊!”

快乐无忧是因为物质条件的丰厚吗?显然不是,一个人的心中充满了快乐,那么忧愁、痛苦就永远不会在他的身上发生。快乐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烦恼过了就是清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生法相,应无所往而生其心,就那么简单。

4.各守本分,个性天然

佛是人,人人都是佛,只因执著妄想,迷失自我,如陷淤泥。但若自性如古莲子,千年之后,仍旧生叶开花,香馥如故。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地过日子。但若做真实的自己,活出自己的性格,得到的便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其实每个人的本性没有差别,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人一生下来就具有纯真的心念,只不过被后天的欲念所玷污,变得争权夺利、事事计较。然而在这茫茫尘世中轮回漂泊,又有几个人的心能够不被欲念沾染?保持一颗原有的“初心”,不为世俗制造善恶美丑的标准,才能避免人们在所谓的标准中迷失自我。

悟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情招呼,并且问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

只见悟道禅师用平淡的眼光看了一下茶架,点一下头,一句话也不说。店主似乎也是禅道高手,小心谨慎地说道:“想必您是一位禅道高深的禅师。禅师,在下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如果您能为我解答,我就供养您,如何?”

悟道禅师点点头:“你问吧!”

店主问道:“古镜未磨时如何?”

悟道禅师很快地答道:“黑如漆。”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了以后如何?”

悟道禅师回答道:“照天照地。”

店主不以为然,说道:“对不起!恕不供养。”说着转身就入店内去了。悟道禅师愣了一下,心想:我参禅数十年,竟然连世间一位店主都不如,于是决心闭门深修,以求开悟。

三年后,悟道禅师又出现在茶坊的门口。

店主仍亲切地招呼道:“呵!三年不见,仍想请教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 ”

悟道禅师顺口说道:“此去汉阳不远。”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后如何?”

悟道禅师再回答道:“黄鹤楼前鹦鹉洲。”

店主听后,诚恳地说道:“请禅师接受我的供养。”随即转身喊道:“伙计,泡茶,泡好茶!”

在此,店主以古镜比喻人的心性,人的本性其实清净明朗,如果说“未磨黑如漆,已磨照天地”,那么便陷入了人为标准的误区。自性者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悟道禅师未能认识人之本性,故喝不到茶。第二次禅师回答,古镜未磨“此去汉阳不远”,古镜已磨“黄鹤楼前鹦鹉洲”,便是意识到了保持真本性的重要。

有些人丢弃了自己的意愿,活在别人的标准里,在别人的评判里找寻自我的价值。别人的一句诋毁足以泯灭他所有的信心,别人的一个眼神足以扰乱他应有的方寸,这样的人活得沉重。只有我行我素,不因别人的目光而违背自己的心意。尊重自己生活的行为方式,做真正想做的事,做真正想做的人,才会达到快乐自在的人生状态,如燕子一样轻盈飞行。

向着童心靠拢

修佛之人,不喝酒,不吃肉,不近女色,不沉迷于俗世的纷纷扰扰,生活得清净而洒脱。表面看来,他们的生活有些寡淡无味,可正是这清心寡欲的生活让他们的内心回归到纯朴自然的状态,恢复了初来人世时那头脑空空的初心之境。

当人们初临人世的时候,都还是一个头脑空空的婴儿,只懂得饿了要吃,困了要睡,他们不懂得男女之间的色欲,不懂得功成名就、家财万贯的荣耀,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以一颗纯真的初心,新奇地观望这个世界,享受这个世界带给他们的每一丝欢乐。

然而,俗世之中的人们往往为了功名利禄而终日奔波劳累,在对功名利禄的争夺中,你争我夺,搅起红尘漫漫,使人彻底迷乱,看不清前途,看不清祸福,看不清生死,对于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也彻底惑然,自我也在这其中迷失,万千的烦恼也应运而生,纠缠着人们的身心。

如何摆脱这万千的烦恼,重返欢乐无忧的境界,找回你的一颗初心,你那颗丢失已久的初心,不妨向着童心靠拢,多和孩童玩耍,找回你逝去的童真稚趣,或许能找回你汲汲呼唤的初心。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写道: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该诗大意为: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寥寥几语,诗人就勾画出一幅充满童真稚趣的美丽图画,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处的“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正是天真烂漫的童真稚趣为诗人的苦闷情绪带去了一丝欢乐。

和天真烂漫的孩童玩耍,总能勾起你内心深处对童年的向往。这一刻,你忘却了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功名利禄,只有满满的纯净盈心。

也许我们已经忘了儿时的梦想,也许我们已经失去了儿时的纯真,但成长路上,我们始终需要一颗童心来给我们带来欢乐。在生活的每一天里,我们都应重拾童趣与童真。

寸丝不挂的心灵

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本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中,后来,他们被蛇引诱,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懂得了羞耻,于是便拿树叶来遮住自己的身体,最原始的衣服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用衣服包裹身体,是为了遮羞,这是文明的开始。但用类似衣物的东西包裹心灵,人的性灵和智慧就会被遮蔽,人就会变得愚昧、颠倒、混乱,看不清生命的本质。

赵州从谂禅师悟道以后,就在众僧人的请求下做了观音院的住持。除院的一贯主张外,他更加主张人要抛却妄念,心中明净澄澈,以使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烦恼的世界里。

这一天,在观音院的佛堂上,赵州禅师就是这样说的:“人生就好比明珠握在手里,黑的就显示成黑的,白的就显示成白的。一切心无所碍。我老僧把一根草当做佛祖的丈六金身来使,把佛的丈六金身当做一根草来用,也是心有佛性。不要执著于求找菩提,菩提就是烦恼,烦恼就是菩提。”

在佛堂里,赵州禅师的声音在响着,余音绕梁,似乎一切在这样的声音中都空明了起来。这时,一个僧人问道:“师父说菩提就是烦恼,不知这菩提是哪一家的烦恼?”

“菩提和一切人的烦恼分不开,求了就是烦恼。”

这僧人不解,又问道:“怎样才能避免呢?”

赵州禅师知道这弟子的心中已经有了执著和妄念,就大声问道:“为什么要避免?”是啊,没有烦恼就无须避免了。

没过多久,这个弟子又来到赵州禅师的面前。这次他想求证自己的修行如何,就问赵州禅师:“如果能做到心中一丝不挂,是否我就契悟到了禅理呢?”

赵州禅师问他:“不挂什么?”

“不挂一丝。”这弟子觉得,心中一丝不挂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了,说时脸上还露出了笑意。

这时只听赵州禅师大笑着说道:“这不,又挂上了吗?”

在你想着“一丝不挂”的时候,烦恼已经悄悄地爬上了你的心头。

人存活于世间,去掉心灵的遮蔽,以本色天性面世,不费尽心机,不被那些无谓的人情、规矩约束,能哭能笑,能苦能乐,泰然自在,怡然自得,真实自然,保持自己的个性特点,岂不是乐事?

铅华洗尽,美丽持久

很多时候,迫于世俗的种种压力,真实的自我往往裹着厚厚的外衣,让人无法看到真正的面目。在星云大师眼中,浓妆艳抹固然别有风韵,但素面朝天同样令人心怡。

某一天,真实和谎言一起到河边洗澡。真实细致地刷洗着自己身上的污垢,而谎言则匆匆忙忙地洗完澡独自上了岸。

它偷偷穿上了真实的衣服,悄悄地溜走了。当真实上岸之后,找不到自己的衣服,却也不愿意穿谎言的衣服,于是只好一丝不挂地走回去,一路寻找着谎言。

从此,人们错把穿着衣服的谎言当做真实,百般敬重,而真实则因为一直赤裸裸地而遭受了别人的白眼和不屑。

披着“真实”外衣的“谎言”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而这些人,也必然会为自己轻率的判断付出代价。因为真实与谎言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真实归于真实,谎言归于谎言”,正如佛教所说:“佛界的归于佛界,魔世的归于魔世。”

一个谎言需要一千个谎言来维持,不管多么周密的谎言,总有一天会在阳光的照射下被揭穿。而赤裸裸的真实,也总能够绽放出自己华美的光彩。

浓妆艳抹的风姿虽然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住别人的目光,但洗尽铅华后的本色才更加持久。

浪漫和现实是一对相识已久的恋人。

一次,为了考察现实对自己的忠诚度,浪漫问:“你到底爱不爱我?”

“十二分地爱你!”现实回答。

“那假设我去世了,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我想不会。”

“如果我这就去了,你会怎样?”

“我会好好活着!”

浪漫心灰意冷,深感现实靠不住,一气之下和现实分开了,去远方寻觅真爱。

浪漫首先遇到了甜言,接着又碰见蜜语,相处一年半载后,均感不合心意。过烦了流浪的日子,浪漫通过比较,觉得现实还是多少出色一些,就又来到现实身边。

此时,现实已重病在床,奄奄一息。

浪漫痛心地问:“你要是去世了,我该怎么办呢?”

现实用最后一口气吐出一句话:“你要好好活着!”

浪漫猛然醒悟。

现实给出的答案虽然并不能让人动心,但我们却无法不为它的真实所震撼。真正的浪漫,源自爱,源自责任,甜言蜜语固然能让人得到一时的快乐,可是,它却不能成为终身的依靠。

爱情如是,世间万事哪一件不是如此呢?

人的生命很脆弱,从牙牙学语到撒手人寰,短暂的几十年我们从轻狂到沧桑,从迷恋刹那间流萤烟火的璀璨到回归淡定的沉静,从喜欢浓重的色彩斑斓到挚爱着黑与白的变奏,这是生命成熟的必经阶段,也是铅华洗尽之后骤然的觉悟。

就像我们总是为路边默默开放的野花而感动一样,它们不施粉黛,无人宠爱,只有大自然的风吹日晒,间或行人匆匆一瞥。它们一簇一簇地开放,平凡而美丽,无闻却伟大,不为惊叹的赞美,只为平凡的一生。美丽,在洗尽铅华之后,永恒绽放!

5.清水芙蓉,纯然初心

佛家劝诫众生要“保持童真净戒”,寻回自己的真如自性,也就寻获了人生欢乐的最初源头。心怀童真,性自纯美,人生自然欢乐圆满。

最宝贵的天真野趣

在世人的眼中,禅是很高的境界,可望而不可即,很玄妙。其实,古往今来的禅师反复强调,禅的境界就在人间,在每个人的身上。一个人,只要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色,发挥自己的天然个性,就是达到了禅的境界。

一颗质朴的心是这个世界的原始本色,没有一点功利色彩。就像花儿的绽放、树枝的摇曳、风儿的低鸣、蟋蟀的轻唱,它们听凭内心的召唤,是本性使然,没有特别的理由。

从前有一个老者和一个小孩子生活在一起,奇怪的是,这个老者从来不教孩子各种礼仪和做人的道理,只是让他自然而然健康地成长。

有一天,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人,在老者的家中借宿,见孩子什么也不懂,于是教了他很多礼仪。

孩子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晚上,孩子见老者从外面回来。于是恭敬地走上前去问安。老者十分惊讶,就问孩子:“是谁教给你的这些东西?”

孩子如实回答:“是今天来的那个和尚教我的。”

老者马上找到和尚,责备说:“和尚,你四处云游,修的是什么心性啊?这孩子被我捡来养了两三年,幸好保持了他一片天然可爱的本心,谁知道一下子就被你破坏了!拿起你的行李快出去吧,我家不欢迎你!”

当时已经是傍晚了,还下着淅沥的小雨,但是生气的老者还是将和尚赶走了。

小孩秉持天然个性成长,和尚却用俗礼污染,和尚不冤。

每一个人刚走上社会都是满怀希望与抱负,然而一些人遭受多次挫折,经历艰难困苦之后,一颗原本质朴的心变了:原本爽直的人变得吞吞吐吐,心灵歪曲了,抱负丧失了,最后变得如行尸走肉了。

这都是因为受了“俗礼”污染的缘故,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守住自己的天然野趣,让自己的个性在岁月中自然流露,无论为文、为诗、为画,都是一种天然情趣,都有一种生命独特的美丽。

幸福的极致是流泪

快乐不是大笑不止,嘻嘻哈哈,恰恰相反,感动的极点,却是流下幸福的热泪。

一个学佛修道的人,在自己自性清净面快要呈现的时候,自然会涕泪悲泣,这是自然的现象,否则就是一个疯子了。

当这个人性自然的清净面,所谓本性、本来的面目呈现的时候,自己有无比的欢喜,但是找不到欢喜的痕迹,自然会哭起来。而你问他哭什么?他并不伤心,而是自然的、天性的流露。等于说,自己失掉的东西忽然找到了,那个时候就有无比的欢喜,但是也没有欢喜的意思,是自然涕泪悲泣的感受。

有一天,怀海禅师陪马祖一同散步,听到野鸭的叫声,马祖问:“是什么声音?”

“野鸭的叫声。”过了好久,马祖又问:“刚才的声音哪里去了?”

怀海答:“飞过去了。”马祖回过头来,用力拧着怀海的鼻子,怀海痛得大叫起来。

马祖道:“再说飞过去!”怀海一听,立即醒悟,却回到侍者宿舍里痛哭起来。同舍问:“你想父母了吗?”答:“不是。”

又问:“被人家骂了吗?”

“也不是。”

“那你哭什么?”怀海说:“我的鼻子被马祖大师拧痛了,痛得不行。”

同舍问:“有什么机缘不契合吗?”怀海说:“你去问和尚吧。”

同舍就去问马祖大师:“怀海侍者有什么机缘不契合吗?他在宿舍里哭呢。请和尚对我说说。”大师说:“他已经悟了,你自己去问他。”

他回到宿舍后,说:“和尚说你悟了,叫我来问你。”怀海哈哈大笑。同舍问:“刚才哭,现在为什么却笑?”怀海说:“刚才哭,现在笑。”同舍更迷惑不解。

每一个人在世俗的社会中熏染得久了,就会越来越世故,心灵的泉水就会越来越少,甚至干涸。因此,那些能够保持自己本真天性的人往往会拥有别人想象不到的幸福。幸福的极致往往是“喜极而泣”。

其实,学佛修道究竟在修些什么呢?禅宗大师告诉我们,学佛修道的目的无非是重新找到自己阔别已久的本真个性,那时候人就会不沾染任何俗世的目的,悠然地活在这平凡的人间,并在这平凡之中体悟到常人不能体悟到的美丽,流泪和欢笑又有什么区别呢?

莲花始终是莲花

一名僧人问智门禅师:“莲花在尚未出水的时候是什么样呢?”

智门禅师回答说:“还是莲花。”

僧人又问:“那出水之后呢?”

智门禅师:“出水之后就变成了荷叶。”

雪窦禅师恰巧从他们二人身边经过,听到他们二人的对话之后作了一首诗:“莲花荷叶报君知,出水何如未出时。江北江南问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

莲花始终是莲花,正如本来清净的人之本性,但若不能正确地认识,一疑才解,一疑又生,不能自己解决,反而事事求助于人,必然在疑惑丛生中迷失自我。

当人迷失在对自我的寻找中时,又怎能以一种坦然与平和的心境去迎接生命更多的挑战呢?

做一个明白人,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并评价自己,既不可自卑,更不能自傲。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要擦亮眼睛去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发现和重用自己,同时又要时刻提醒自己切不可得意忘形。每个人都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不过是偌大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到底人要认识自己的什么呢?那就是认识自己的环境,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自己的学识,认识自己的因缘,认识自己的家世,认识自己的志趣。当然,这只是每个人需要了解的一部分而已。认识自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好像人必须一步一步攀山越岭,从山中走出来,才能在豁然开阔的视野中看清山的本来面目。

找到自己、认识自己,做一个明白人,才能有一个明朗的未来,到耄耋之年,才不至于悔恨,才不至于虚度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