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的历史文献
□ 《青囊经》
据说,《青囊经》是历史上第一本风水经书,相传是秦朝时期的学者黄石公所著。它原名为《青囊中书》,有记载说成书于春秋战国末期,先是在道士间流传。作者托名黄石公,又称屺上老人,他是秦朝的学者。
《青囊经》共分三卷,上卷叙述的是河图、洛书方位与阴阳二气融合而化成:汹之学,称之为“化始”;中卷讲述的:是天地间形气与方位配合而成一体的动力,称之为“化机”;下卷说明的是天地间形气方位与各种法则配合后的影响力,称之为“化成”。全书仅410字,简洁明快,直言学理,堪称风水学的经典之作。虽然它只有寥寥四百余字,却将峦理乘气法透露了出来,为风水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 《周易》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灿烂的文化瑰宝,是中国古代群经之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形成了以《易经》、《易传》、《易学》为发展主线的学术思想体系,许多文化都以《周易》为文化基础,风水学也不例外。
根据《周易》理论体系,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天地与宇宙万物的运行之道。而八卦又有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之分。而后天八卦所展示的宇宙内部的运行规律,迄今为止仍被认为是一种极为精深的学问。风水学将后天八卦与自然相结合,将其对应到观察对象的不同部位,并以八卦的性质对其进行分析,为了解与改造自然提供了极为实用的依据与方法,是风水科学化的基础。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易传》更是以儒、道两家思想阐释《易经》,将占筮之易发展为哲学易。正是因为如此,《周易》被认为是风水学的奠基石。
《周易》它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所谓“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相重而得,“八卦”则是由“阴”、“阳”二爻三叠而成。
“传”部包含《文言》、《彖传》、《象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又称做“十翼”。它们是孔子的弟子对《周易》的注解文字,以及对占筮原理和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周易》中的阴阳八卦理论是风水学形成的基础。
此外,汉代《淮南子》、《地理志》等书中,对于“阴阳、五行、地理”方面的研究,也对风水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 《黄帝宅经》
古人认为,住宅是人生前的处所,因此称作阳宅;墓地是人死后的处所,因此称为阴宅。风水学中关于阳宅、阴宅的理论有许多,其中一本重要典籍叫做《黄帝宅经》。
《黄帝宅经》是一本宅地风水书,是后人假托黄帝之名所写,真实作者已无法考证。该书认为,宅地是阴阳的枢纽,因此修建房屋要先选择好方位、方向、破土动工的时间,以达到阴阳和谐的目的。《黄帝宅经》将天干地支与八卦相配合,组成二十四路山向,分别形成阳宅图和阴宅图。每个方向都存在吉凶,选址时就需要用罗盘定出吉的方位,才能顺着这个方位修建,否则就会招来祸害。
□ 《堪舆至匮》和《宫宅地形》
先秦时代已经出现了相宅活动,一方面是相活人居所,一方面是相死人墓地。那时,相宅已经成为术数的一种。
到了汉代,相宅术中出现许多禁忌,如“时日、方位、太岁、东西益宅、形徒上坟”等。不过,此时出现了一批风水书籍。其中,《堪舆至匮》讲五行,把五行和住宅与屋主联系起来,以判断吉凶,是理法理论的始祖;而《宫宅地形》讲形法,从自然地形方面论述城市和宫室地基的选择,是形法理论的始祖。可以说,它们就是理气派和形势派的理论源头,是成书最早的系统性风水理论。自《堪舆至匮》和《宫宅地形》开始,产生了风水理论中理法与形法的分类。
□ 《葬书》
《葬书》是东晋学者郭璞所著,据说他非常擅长相阴宅,曾为王导、司马睿等人选择葬地。《葬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如何选择阴宅。该书认为一个人的贫富成败都取决于葬地的选择,并且讲述了什么叫做风水,为何要讲究阴宅的风水等。
郭璞说人生于父母,其生命的气息就与父母有联系,即使父母死了,他们的骨骸中仍残留着烛火般的气息,将父母的骨骸葬在生气聚集的地方,就能将这些生气传递到与之有气息联系的子孙身上,从而福荫后人。《葬书》虽然讲述的只是阴宅,但是其中关于地形的选择,墓地的吉凶等内容,对于住宅风水也有重要参考价值。它虽然不是风水学的开山之作,但也是风水理论的奠基之作。
虽然《葬书》以“葬”为名,但其风水理论成为后世风水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虽然《葬书》讲的是相墓地的方法,但其中谈到的风水保持的方法、地形选址的方法、葬地吉凶的判断方法等,都同样适用于住宅。书中第一次准确地定义了风水的概念,成为后世研究风水的重要准则。因此,《葬书》成为了风水研究的权威著作,奠定了风水理论的基石。
《葬书》
□ 《灵城精义》
《灵城精义》是明代人假托五代南唐何溥之名所写。此书以辨龙辨穴为风水的基础,认为山川相对静止,而时间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要注意随着时间变化而引起气运的变化。该书的上卷讲形气,论述山川形势;下卷讲理气,注重天干星卦的生克吉凶;全书主张元运说,并以此来贯穿形势和理气。
此书创立了“三元三运”之说,把天地之运结合起来,再辅以河洛八卦,以此让形势和理气贯穿了起来,这也让阴宅风水学说的适用性更为广阔,在民俗生活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 《管氏地理指蒙》
管辂是三国魏人,被称为风水宗师。据传,他童年时便喜爱观测星辰,成年后爱风角占相等占筮之术,曾预测自己的死期。管辂曾随军而行,经过魏国名将母丘俭的墓地时,闷闷不乐,说道:“林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诔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备,法当灭族。不过二载,其应至矣。”这段文字,后来成为《葬书》里选择地形的借鉴。该书把五行学说运用在阴宅中,偏重于大地的形势。虽然后世推测此书为晚唐时期的托名之作,但它仍不失为一本权威性的风水经典。
后世就有人托他的名写了《管氏地理指蒙》。该书指出要以五行学说来指导丧葬,帮助人返本归元,将天、地、人三才统一。该书偏重于讲述大地的形势,对山势和地形有全面的论述。其中,它用物象来比喻地形,以判断吉凶,并对它们进行五行属性的分类。该书说明了大地形势有哪些是不好的,希望人们在相地的时候加以注意。所以,这也是一本内容丰富、观点全面的相地术系统资料。
□ 《催官篇》
《催官篇》为南宋赖文俊所写,后世尊称赖文俊为先师。《催官篇》是一部关于地理阴阳学术的风水经典,它继承总结了古代地理风水学的理论知识,对前人的不足之处做了修改补充,独创性地描述了龙的规律、龙的作用和缺点、龙的祸福等相关论说。但由于全书多用隐语,十分难懂,直到现在也没有出现一本风水著作对其进行准确的解释。
在此书中,它把二十四山向转化为二十四天星,用天空中的星象来解说地面上的龙穴砂水,这是一个创新之举。但是由于此书多处用语晦涩,让人难以解读,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 《地理大全》
《地理大全》是由明代的李国木编撰的,古时候“地理”不仅指地理地貌,也指风水,而这本《地理大全》正是风水经典著作的集萃。
《地理大全》分为两集。上集偏重形势,收录了郭璞的《葬书》,丘延翰的《天机素书》,杨筠松的《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葬》,廖瑀的《九星穴法》,蔡元定的《发微论》,刘基的《披肝露胆经》,李国木自撰的《搜玄旷览》。下集偏重理气,收录了曾文遄的《青囊序》,杨筠松的《青囊奥语》、《天玉经内传外编》,刘秉忠的《玉尺经》,附遁庵《原经图说》,赖文俊的《催官篇》,附遁庵《理气穴法》,吴克诚的《天玉外传》、《四十八局图说》,李国木自撰的《索隐玄宗》。
□ 《青囊海角经》
《青囊海角经》是理气派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又叫《玄女青囊海角经》,总计约有七万字。全书分四卷,卷一论述万物起源,卷二阐明阴阳八卦与龙穴,卷三详细讲述二十四山向、点穴等,卷四也讲点穴,对水法、结穴、辨穴等都有详细的介绍。
《青囊海角经》不仅引用了杨筠松、曾文遄等风水宗师的许多重要理论,更在全书行文过程中偏重理气、卦气,对于阴阳八卦的描述随处可见,而相对形气则阐述得很少,是理气派最重要的典籍。
□ “三龙经”
据传形势派大师杨筠松所著的《撼龙经》、《疑龙经》和《水龙经》是三部探讨龙脉的经典,被称为“三龙经”。其中:《撼龙经》主要讲述九种星峰,《疑龙经》重点阐述干中寻支、寻龙到头所用的方法以及结穴形势等,有阐明义理的疑龙十问等,而《水龙经》则阐明水路和道路寻龙的方法等。
□ 《青囊奥语》
《青囊奥语》是理气派的一部重要典籍,旧题为杨筠松撰。全书以阴阳顺逆、九星化曜作为辨识与判断山水贵贱吉凶的重要标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考证本书的来历时认为:《曾子青囊子歌》、《杨曾二家青囊经》可能是本书的原名。同时,《提要》还认为理气派是以此书作为开端的,后世理气派风水师大多沿用了书中的思想与相法,因此,要了解理气派,《青囊奥语》是一本不可缺少的典籍。
□ 《金刚钻本形法葬图诀》
《金刚钻本形法葬图诀》旧题杨再谪仙人所撰,由于作者留下的是别名,所以真实姓名现在已经难以考证,后世研究者认为有可能是托名于杨筠松。
全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借助星象来讨论地形,认为地形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主张相地要首先辨别穴星阴阳,然后选找其降脊用来抓住气脉,确定穴位。同时,本书还主张要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重新培土改建,要么垫土,要么移土,要么挖池,使原本不好的地形转化为好的地形,趋吉避凶。
□ 《堪舆总索杂著》
《堪舆总索杂著》旧题北宋李思聪撰。李思聪是北宋赣县(今江西省赣州市西南)人,因向皇帝献礼被赐号洞渊太师、冲妙先生。但该书中出现了嘉靖壬戌,也就是明世宗在位的第41年(公元1526年),可见本书并非是北宋时期的作品。
《堪舆总索杂著》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简要概括了全篇的内容;第二部分是覆验,其中有的介绍地形,有的用各种坟茔验明了相地的重要效果。全书在第二部分中提出了一些比较重要的观点,如要重视葬后的收拾等,还认为自然现象与吉凶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征兆与联系。
□ 《十二杖法》
杖法的意思是在相阴宅时选取穴位、安放棺椁的方法。旧题杨筠松所著的《十二杖法》是风水家点穴的图谱指南。杖法有十二,分别是:顺杖、逆杖、缩杖、缀杖、穿杖、离杖、没杖、对杖、开杖、截杖、顿杖、犯杖。前十者为吉法,后二者为凶法。杨筠松在《十二杖法》中对这些具体方法有详细的记载,同时还配备有简明的图片说明,以根据不同的地形选取穴位,弥补地形的缺陷,趋吉避凶,是风水师点穴的重要参考书籍。
□ 《十六葬法》
《十六葬法》旧题宋代廖瑀所著。廖瑀是雩都(今江西于都县)人,是宋代堪舆名家。十六葬法详细介绍了风水中的各种穴,如脉之四穴、息之四穴、窝之四穴、突之四穴等。该书认为,天、地、人是大纲,统率诸穴,十六穴则是大领,只要依据十六葬法,就能够掌握所有的葬法。
□ 《阳宅十书》
《阳宅十书》是明朝时期一部专论住宅堪舆的典范之作,作者不详,全书精选当时最盛行的堪舆著述,汇总而成,是专论住宅堪舆的典范之作。全书共四卷十篇,内容丰富,图文结合,针对性强,对房宅的外部地形、内部结构、元运宜忌等都有十分详细、实用的介绍,同时,全书行文不仅讲形胜,也注重卦理,十分注重大游年理论,忌讳比较多。清代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将本书收入了丛书之中。
图为明代住宅堪舆之作《阳宅十书》中的原绘图,指门前有玉带状流水的住宅为吉宅。